朱熹思想与宋代儒学之转向.docx
朱熹思想与宋代儒学之转向各位,大家好,今天呢我讲的题目,是朱熹思想与宋代儒学之转 向。熟悉儒学的人应该都知道,咱们儒学两千年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先秦的儒学和汉唐的儒学是不一样的,汉唐和宋明儒学业是不一样, 宋明和清代儒学那就更不一样。但是,这里面呢,宋明以后的儒学和 之前的儒学,它的差异最大。之前的话呢,儒学讲这个直接的治国平 天下的比拟多一些,也就是形而下的比拟多一些;那么,宋明以来的 儒学呢,它讨论形而上的东西就比拟多,它的精神气质就不一样。那 么这个气质不一样怎么来完成的,到底怎么个不一样法?这就涉及到 朱熹的一个思想体系。朱熹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是你不一定了解他的思想的逻辑。而 你如果不了解朱熹的话,你就不能够把握住宋明儒学的核心精神,你 也很难去理解中国儒学的一个大转向。所以说呢,今天呢,我就领着 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朱熹思想,看看他为什么来讨论这些“天理”啊、 “气”啊、“性”啊,这些今天看来很无聊的东西,分析一些他是如 何搭建他的一个理论体系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主要是结合五个关 键性的概念,来讲一讲朱熹的思想框架。第一个概念叫作“天理”。“天理”这个概念呢,到今天我们还在 用,一个事,如果你碰到,一件事很不公平,我们会说真没有天理。 朱熹的天理不是这个意思,他所说的天理呢,指的是主宰宇宙的一种 力量,或者世界的一种主宰。你看看四时往来,四时运转,寒暑往来, 很有规律,它肯定背后有个东西在推动着,没推动的话,它不会这么 一圈又一圈的,有规律地去运转。朱熹就把背后的这种动力或者叫作 主宰,他叫作天理。有的人可能说了,这个天理我怎么就感觉不到? 朱熹说,你是凡人,你当然感觉不到,天理是蕴含在万事万物里面的。 也不是说人不能感受到,而是呢,你要想感受到它,就必须修身养性, 就必须格物致知,这个呢等会儿我们会讲。这是天理。天理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很抽象,朱熹为什么讲它?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宋代儒学它不是放空炮的,它不是自然 自语,它是有非常明确的争辩对象的,这就是佛教。而我们知道,佛 学一谈,那就是从根源上去谈的,从世界的根源,从人生的根源去谈, 你儒学要想和它去争高低,你不从根本上谈,你没有深度,你说服不 了人家。所以说呢,就逼着你儒家必须从世界根源来谈;那么第二个 的话呢,我们都知道,儒家士子士大夫是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这个口气很大,底气很足,这个底气哪儿来? 你不能说靠你自己,他必须找一个强大的依靠性的力量。那么天理它 就扮演这个角色。这个就是人的底气、口气的一个源头。那么朱熹怎 么把这个天理这个源头和人怎么挂上钩?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概念,叫 作作生”“性”是现在用的最多的一个词,但是你看儒学的话,看中国古 代思想的话,你要注意,“性”它不是sex的意思,在中国儒学里面, 它指的是一种本质性的规定,一件事物之所以说是它本身,而不是别 的,那就是有个东西在规定着它,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相当于 本质。你比方说,物有物性,兽有兽性,人有人性,那么这些性,都 是哪儿来的?朱熹说呢,这些性都来自于天理。那么人性,人的性也 是来自于天理。而且呢,天理作为最高的主宰,它肯定是无所不能、 至美至善的,它肯定是好的东西。那么人性来自于天理,那肯定它也 是好的东西。所以说呢,朱熹他是坚持性善论的,他是根据天理这样 下来的。这样的话呢,就把天理从天理落到了地上,就把它从一个抽 象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具体的东西,性。那么现实中的人为什么有善有恶?你说性从本身上来说,它就是 善的,为什么现实中有坏人、有恶人呢?这就牵涉第三个概念,叫作 “气朱熹说呢,人的性它是抽象的,它就像水一样,它没有固定 的形状。水你必须有一个依托,有一个容器,比方说你放到盆子里面, 这个性,它也要有个容器或依托?这个依托是什么呢?他说就是 “气。这个气主要指的是血气,人的血气。那么这个性呢,它是代 表了天理,它来自于天理,那么这个气呢,它是代表了欲望,这俩在 人的内心里,它是一种对立性的力量。那么坏人就是因为他被血气所 误导,被它牵着鼻子走。如果说你跟着顺着天理走,那么你就能够保 持本性,做一个好人;如果你被血气牵着鼻子走,那么你就会失去了 本性,你就成了一个坏人。那么,人怎么才能够顺着天理来走?是不是你一咬牙、一跺脚, 我就能够把欲望压下去,就能够顺着天理走了?朱熹认为没这么简 单,天理是无所不能,蕴含在万事万物中的,怎么可能让你一下子就 能够抓住它?你要想抓住它,必须去修身,刚才我们说了,他把这个 过程叫作“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解释,那么朱熹说格物致知就是“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所不到 也”,也就是说你深入到万事万物中去,去触摸去体会蕴含在万事万 物中的理,也不是说你都把它过一遍,你过个六七分七八分,你差不 多就能举一反三,就能抓住这个天理。当然呢,在这个方面,有人和 他说法不一样,刚才说了,就是王阳明。王阳明说呢,这个物,那主 要是你的心内之物,也就是说你的七情六欲,那么朱熹指的物呢,它 也不是说自然之物,它更多的还是指你生活本身,包括洒扫庭除,他 把它都称之为“物:这个是我们读儒家书需要注意的,它的“物” 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按照朱熹刚才的说法,只要你有毅力,你付出,你把万事万物格 它个七八分,就能够体会、掌握这个天理。这个天理是什么呢?其实 答案也很明确,就是圣人他制定的礼,礼制的礼,礼仪的礼。它在这 个地方,格物致知呢,就是把这种客观的东西,把它内化成为你自己 的一种认识,一种体会,一种信仰。接下来,一个新的问题是,当你掌握了这种天理或圣人之礼后, 是不是会可以在家里面睡大觉了?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那么朱熹 和他的儒家说呢不是这样。说你格物致知,掌握了天理之后,只是万 里长征完成了第一步。如果你只走这一步,那你和佛教是没有区别的, 佛教就是拯救自己嘛。那么儒家和他们的区别就是,不但自己要懂礼 要知理,而且你还要反过身去转过身去,帮助其他人来知理懂礼,所 谓成己成物。那么前半段呢,从天理到格物致知,基本就相当于修身 养性,那么最终的目标,还是接下来,你要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 天下。这是成物的,这是帮助别人的。那么,儒家应该怎么个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呢,把主要的精力 都放在这个前半段上,那么后半段呢,齐家治国平,他很少具体地讲, 但是他有一个原那么,这就是第五个概念,叫作“为政以德”。大家一 听这个,可能觉得比拟熟悉,我们今天不是还讲“以德治国”嘛。但 是朱熹的“为政以德”和我们今天讲的“以德治国”,差异非常大。 他不是说让统治者,你用一套道德的标准,去要求去管理老百姓,什 么意思呢,而是你自己先做好,你作为一个统治者一个管理者,你自 己先做好,然后把老百姓把臣民感动得五体投地,他心悦诚服地跟着 你走,为政以德是这个意思。举个例子,咱们大家都知道,朱熹有一 句很著名的话,叫作“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按照这个逻辑的话,就 是你皇帝你不能要求老百姓按照这个标准来生活,你要想让大家这样 做也可以,你先做好,你先做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呢他为 政以德的一个本义。那么从这里呢,讲到这个地方,朱熹的一个理论框架,它的架子 基本上就搭起来了。其实呢,他讲了这么多,从抽象的地方讲这么多, 落到最后其实是非常实在的,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其实就是希望每个 人通过这么一个过程,都能够知礼懂礼,按照礼去做,最后呢,形成 一个类似于上古三代的这么一种秩序,一种理想的秩序。余英时呢他 的名著朱熹的历史世界,基本上就是从这个角度去解释朱熹的哲 学的。那么讲完朱熹的框架,我们最后来分析一个问题,朱熹这套理论 到底赋予了儒家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或者说是对中国儒学做出一种什 么样的改变?我想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呢,就是他大大拓展了儒 学的内修空间,或者说形而上的空间。以前的儒学也讲,但是讲不了 那么深,那么透,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的话呢,就是他和其他的宋代 儒家,把支撑儒学的这种力量或信仰,追溯到了世界的主宰、天地的 源头,这个就把儒家的气节、气场大大地强化了。我们看宋明的历史, 你会看到,那么多的儒家士大夫,前赴后继,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和 立场,不惜杀身,甚至不在乎诛灭九族,他的气节他的立场哪儿来? 就来自于他对天理的一种信仰。第三个方面,他们不但强调内圣,而 且呢还把内圣和外王把它打成了一个整体,以前的话呢,儒家说修身 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就是治国平天下。但现在呢,修身,也就是内 圣,是你外王的一个前提,你要想把外王把天下国家治理好,先做好 自己。这是朱熹对儒学的,对宋代儒学的一个大改造。那么这个改造呢,让儒家的面貌焕然一新,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 力。但是,他对天理和人欲对立关系的过分的强调,对礼的过分抬高, 对于内修的这种过分突出,也为后来儒学的空蹈玄虚和礼教杀人埋下 了一个祸根。这是另外一个大问题,有机会我们接着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