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绪论.ppt
绪论一、课程说明:中央银行学是从宏观视角研究现代经济和金融运行规律,探讨经济与金融稳定发展机制的一门学科。二、课程安排:具体内容由5部分组成:1、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2、中央银行的业务操作。3、是货币政策理论与操作。4、是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5、中央银行在开放经济中的对外金融关系。三、参考书目王广谦主编的中央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戴根有著的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1990年版戴根有主编中国货币政策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走向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中国实践与国外经验1999年版。黄达著的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萧松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刊物主要有金融与保险改革和金融研究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一、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一)政府融资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政府职能的强化增加了开支,政府融资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各自独立发展的银行体系中,政府融资要与多家银行建立联系,且这种联系是松散的,这就为政府融资带来不便。为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的银行机构逐步成为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二)银行券的发行问题:随着银行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银行竞争的加剧,银行因经营不善而无法保证自己所发行银行券及时兑现的情况时在发生,再加上不断出现的银行破产倒闭,这就使银行券的信誉大大受损,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混乱。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关系和债务关系越来越复杂,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某种银行券不能兑现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对社会的影响就变得极为突出。另一方面,众多银行各自独立发行的银行券由于其发行银行的范围不同,一些中小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当地和较近地区流通,这与蓬勃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很不适应。多种银行券同时流通而兑换时又必须回到原发行银行也给使用者带来新的不便。再有,由于各个银行都可以发行自己的银行券,在同一地区会有多种银行券同时流通。实力强、信誉好的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券流通性强,被接受程度高,而实力小、信誉弱的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受到很大限制。分散发行、多种信用货币同时流通与“一般等价物”这一货币的本质属性产生矛盾,也给社会的生产和流通带来困难。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客观上要求信用货币的发行权应该走向集中统一,由资金雄厚并且有权威的银行发行能够在全社会流通的信用货币。(三)票据交换问题商品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的扩大,使得银行收授票据的数量不断扩大,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日趋复杂,每天都有大量的资金需要清算,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银行间债权债务的清算机构。(四)最后贷款人问题随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扩大,对银行贷款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借款人的资金需要,客观上对银行形成了减少支付准备、扩大银行券发行量的压力。但是,由于有些贷款不能按期偿还,或者出现突然性的大量提现,一些银行经常发生资金周转不灵,兑现困难的情况,对这种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同业拆借、透支和向保留存款的大银行提取准备的方式来解决部分问题。但拆借和透支的数量也极为限,因为其他银行也不可能保留很多的支付准备金。特别是当遇到普遍的金融危机时,各银行的头寸都比较紧,这种情形就更为严重。因支付手段不足而大量倒闭的现象,始终贯穿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银行史,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客观上迫切要求有一个信用卓著、实力强大并具有提供有效支付手段能力的机构,充当一般商业银行的最后支持者。(五)金融监督与管理问题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发展,银行和金融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金融运行的稳定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金融的稳定运行需要有一个公平、健全的规则和机制。为保证银行和金融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保证各类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减少金融运行的风险,政府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是极其必要的。二、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初期发展阶段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从17世纪中后期中央银行萌芽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社会联合呼吁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为止的250多年间,中央银行和中央银行制度基本上处于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一)中央银行制度的推广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时期(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在这一阶段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特点主要有6方面:中央银行的国有化趋势;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工具;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公开市场业务的普遍推行;存款准备金的集中趋势;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密切合作(三)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完善1、旧中国的中央银行(1)中央银行的萌芽户部银行和交通银行(2)广州国民革命政府的中央银行(3)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2、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50多年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不久至1978年底以前,大一统”的银行体系,从中央银行制度说则是复合性的中央银行制度。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从双重职能转变为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该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的性质是由其业务活动的特点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决定的。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看,它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从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看,它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构。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二、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1、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2、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3、中央银行对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4、中央银行受政府制约,又独立于政府5、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对象是政府、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6、中央银行的资产具有最大的清偿性。7、中央银行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三、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1、什么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的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2、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的原因1)统一国内的通货形式,避免由于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2)便于根据经济形势的波动,灵活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稳定币值。3)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4)统一货币发行,才能保证全国货币市场的统一。3、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的基本职责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掌握货币发行,调节货币流通。2)掌握货币发行准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3)根据流通的实际需要,印刷、铸造或销毁钞票和硬币,进行库款调拨,调剂地区间的货币分布和面额比例,满足社会对钞票和硬币提取和支付的不同要求。(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1、什么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即作为政府管理金融的工具,又为政府服务。具体体现为: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等。1、作为政府银行的职能1)经理国库。2)对政府融通资金。3)代理政府金融事务。4)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进行金融事务的协调、磋商等。5)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资料、数据和方案。(三)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1、什么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其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对商业银行发生存贷款关系及资金往来清算关系,是全国存贷款准备金的保管者,金融票据交换中心全国银行业的最后贷款者。2、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1)集中保管全国的存款准备金。2)充当银行业务的最后贷款人。3)全国金融机构的资金清算中心。4)主持各外汇营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抛补业务。(四)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的银行1、什么是管理金融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管理金融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有权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领导、管理和监督。这一职能是在上述三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作为管理金融的银行的主要职能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2)制定和执行金融法规与银行业务基本规章。3)监督和管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4)管理境内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