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王丘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docx
-
资源ID:60330617
资源大小:15.3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旧唐书-王丘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docx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3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 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套郎丘一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 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开元初,累迁 考功员外郎。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土颇滥,每年至数百人。丘一切核其实材,登 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那么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三 迁紫微舍人,以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转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擢用山阴 尉孙逖、桃林尉张镜微、湖城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皆称一时之秀。俄换尚书左丞。开元 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其年,山东旱俭,朝议选朝臣为刺史以抚贫民,以丘为怀州刺史,又 以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皆为山东诸州刺史。至任,皆无可称,唯丘在职清严,人吏甚畏慕之。 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二十一 年,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萧嵩与丘有旧,将荐丘知政事,丘知而周辞,且盛推尚书右丞 韩休,嵩因而奏之。及休作相,遂荐丘代崔琳为御史大夫。俄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寻以疾 拜礼部尚书,仍听致仕。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敝陋。致 仕之后,药饵殆招不给。上闻而嘉叹,下制日:“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 以优闲。闻其家道屡空,医药靡给,久此从宦,遂无余资。持操假设斯,古人何远!其俸禄一 事已上,并宜全给,式表殊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天宝二年卒,赠荆州大都督。(节选自旧唐书王丘传)10 .以下对交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父同昵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 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B.父同H至/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 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C.父同8至/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 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D.父同昵/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 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长安,在本文中指年号,不指地名。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时始建。B.尚书,该句中指官名,为尚书省吏、户、礼、兵、开I、工六部之长官,副职为侍郎。C.服阕,指守丧期满脱除丧服,又称服竟、服除。服,指丧礼规定应穿戴的丧服。1).致仕,指交还官职,亦即辞官之意。致事、致政、休致等词与它的意义相同。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丘进贤任能,为国选拔真才。任考功员外郎时,他一改前任的做法,不徇私情, 从严甄拔,登第者仅百人。之后任吏部侍郎,处理公务公平妥当。B.王丘尽职尽责,善于治理地方。山东大旱,朝廷十分重视,派大臣数人外任刺史。 王丘在任清廉严正,政绩显著,当地官吏和百姓都尊敬仰慕他。C.王丘淡泊名利,极力推荐他人。中书令萧嵩与他有老交情,向皇帝推荐他任宰相, 他知道后坚决推辞,并极力推荐韩休。韩休后来果然担任宰相。D. 土丘为官清廉,受到皇帝赞誉。他虽然历任要职,但清廉俭朴,退休后连药物也不 足。皇帝闻知此事,大为赞叹,特地下诏褒奖,改善他的待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土颇滥,每年至数百人。(2)俄又分知吏部选事,人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14 .中书侍郎崔沔等人到山东任职,“至任,皆无可称”。此句在刻画王丘时,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0. D11. B12. C13. (1)这之前,考功员外郎举用人才,以私事相托之风盛行,选取土人过多,每年达 数百人。(2)不久,王丘又分管吏部选拔人才之事,入朝担任尚书左丞,遭遇父亲丧事离职。14. 反衬或比照,将崔沔等人的政绩平平与王丘的政绩优异进行比照,起到突出后者的 作用。名师讲题:15.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童子举擢第”指应童子科考试登第,至此语意已完整,“时”是下一句的状语,指当 时,所以应在“时”前断开,排除BC;“以属文”是“见擢”的状语,指凭借撰写文章受到拔擢,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划线句子的意思是:父亲王同B至,官至左庶子。王丘十一岁时,应童子科考试登第,当 时大多数人以背诵经书为业,唯独王丘凭撰写文章受到提拔,因此知名。二十岁时,他又参 加制举科考试,授官奉礼郎。应选DoH.此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B项,“尚书,该句中指官名”错误。根据语境,“尚书”应指尚书省,不指官名。“尚 书左丞”才是官名,是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隋、唐时秩正四品。此题中A项“长安”为年 号,选I页中特地指出它“在本文中不指地名”,这其实已对B项需结合语境来判断正误作了 一定暗示。应选Bo12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C项,“向皇帝推荐他任宰相”理解错误。原文是“将荐丘知政事”,可见尚未予以推荐, 而“向皇帝推荐他任宰相”变未然为已然。应选Co13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 “先是”:这以前;“举”:举用;“大行”:推行,盛行;“滥”:过多;(2) “知”:管理;“丁父忧”:父亲去世;“去”:离开。M.此题考查把握和把握人物形象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原句“至任,皆无可称”是指中书侍郎崔沔等人到山东任职后,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可称 道的,是指中书侍郎崔沔等人政绩平平,没有大的作为;而结合下文原句“唯丘在职清严,人吏甚畏慕之”是指王丘在任时清廉严正,官吏和百 姓都敬畏仰慕他,是写王丘政绩清廉,深受百姓等的爱戴。所以运用的是比照的表现手法,其目的是突出王丘的品质。参考译文:王丘,是光禄卿王同皎堂兄的儿子。父亲王同B至,官至左庶子。王丘十一岁时,应童子 科考试登第,当时大多数人以背诵经书为业,唯独王丘凭撰写文章受到提拔,因此知名。二 十岁时,他又参加制举科考试,授官奉礼郎。王丘神情气质清雅古朴,志向操行高尚纯洁, 尤其擅长词赋,族人左庶子王方庆和御史大夫魏元忠都称赞举荐他。长安(武那么天年号)年 间,在偃师主簿任上(进士)及第,授官监察御史。开元初年,屡次迁升官职,担任考功员 外郎。这之前,考功员外郎举用人才,以私事相托之风盛行,选取土人过多,每年达数百人。 王丘一律考核其实际才能,登第者才满百人。人们认为自武那么天以后共数十年间,(考功员 外郎)没有比得上王丘的,之后席豫、严挺之比他稍差一点。王丘三次升迁,担任紫微舍人, 因任知制诰勤勉尽职,加授朝散大夫,又转任吏部侍郎。连年掌管选拔人才授官事务,十分 公平妥当。他提拔任用的山阴县尉孙逖、桃林县尉张镜微、湖城县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 都被称为当时优秀的人物。不久调任尚书左丞。开元十一年,授官黄门侍郎。这一年,山东 大旱歉收,朝廷决议选用朝官为刺史,来安抚贫苦的百姓,任命王丘为怀州刺史,又任命中 书侍郎崔沔等数人为山东各州刺史。到任后,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唯有王丘在职清 廉严正,官吏和百姓都敬畏仰慕他。不久,王丘又分管吏部选拔人才之事,入朝担任尚书左 丞,遭遇父亲丧事离职。守孝期满,授官右散骑常侍,仍兼知制诰。开元二十一年,侍中裴 光庭因病去世,中书令萧嵩与王丘从前有交情,准备推荐王丘(参与)掌管政事,王丘得知 后坚决辞谢,并且极力推荐尚书右丞韩休,萧嵩因此而推荐韩休。等到韩休做了宰相,便推 荐王丘代替崔琳担任御史大夫。没过多久调任太子宾客,继承父亲的爵位,不久因病授官礼 部尚书,于是准许(他)辞去官职。王丘虽然历任要职,却固守清廉俭朴,未曾接受他人馈 赠,宅第车马,堪称破旧简陋。辞官以后,生病后(几乎)连买药钱都很困难。皇帝听说后 赞叹不已,下诏道:“王丘一向富有才华,屡次升任高官,近来由于患病,才准许他辞官过 安闲的生活。听说他家中贫困,医药都不能供给,长期任官,竟无余资。操守如此,与古人 不远!王丘的俸禄及其他待遇,都应全部给予,以此非同寻常之泽,表彰清白守正之吏。” 天宝二年王丘去世,追赠荆州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