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docx
创新改变生活正确认识创新创新与生活/制度、创新对个人的影响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开展的重要力量第二课创新驱动开展一、课标链接.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开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 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1 .知道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智力成果不受侵犯。二、核心素养本课通过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的展示,强调创新对当今国家开展的重要作用,侧重培 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要求学生求真务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善于观 察、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名师考点精讲知识网缁创新驱动开展创新永无止境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创新的作用 时代开展呼唤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驱动开展战略 落实科教兴国和人 增强自主创新访、培养创新精神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创业精神的表统万众创新的要求核心观点L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目的】.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开展新常态的现实 需要。【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答题金句】2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 开展的重要位置。【做法】.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开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做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的 根本途径。【重要性】.当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法】(一)创新改变生活.创新与生活的关系。(P15-17)(1)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创新让生活更美好。(4)创新改变生活。1 .创新的目的。(P28)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2 .如何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P15)(1)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创造,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2)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3)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4)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3 .创新对个人的影响。(P16)(1)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3)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4)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4 .创新如何表达在生活的各个领域?(P16)(1)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如:发现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发现新方法、提出新理论等。技术的创J新:促进生产力开展、增加社会财富。如:人工智能科技、工厂里机器设备的改进等。(3)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如: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等。6.创新的重要性o (P14-17)(1)创新是引领开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 禀赋。(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开展的重要力量。(4)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开展战略的重心。7 .创新的作用。(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P17-20)2020年第12题、2019年 第16(2)题、2017年第16(2)题考查(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开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开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开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 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推动开展的第一动力。(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提供 改革开展成果。(6)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8 .|【教材相关链接】牧口何坚持创新开展?(P18)坚持创新开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开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 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9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1)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开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提供改 革开展成果。知识拓展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的意义(1)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开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2)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3)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二)创新永无止境1.我国的科技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P20)2020年第12题考查(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 列。(2)挑战: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开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 会开展的支撑能力缺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兴旺国家水平等问题。启示: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P21-24)2021年第16(3)题、2018年第16(3)题考查(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 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兴盛。(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开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 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 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气氛和法治环境。(4)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3 .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教育事业?)(P22)(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开展 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开展成就。(P23)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开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 育质量稳步提升。5 .为什么要推动“群众创业' 万众创新”?(P24)(1)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3)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6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企业要注重创新?)(P25)(1)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2)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开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 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7 .群众创业' 万众创新对企业和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P25-27)(1)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自强奋斗、敢于突破。(2)对公民: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发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 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8 .创新精神的表现。(P26)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9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P27)(1)知识产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10 .|【教材方法与技能】|公民应该如何保护产权(智力成果权)?(P27)2018年第9题考查(1)学习相关法律,如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2)发现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积极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4)对自己的创造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知识拓展.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开展战略。(4)广大科技工作者刻苦攻关,开拓创新。1 .我国教育开展方面存在的缺乏。(1)我国的教育与兴旺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 好教育的要求。(2)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开展不平衡, 教育投入缺乏。3 .青少年应如何培养创新能力?2021年第16(4)题、2019年第16(3)题考查(1)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行创造性学习。(4)发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发创造潜力,培养批判精神。(5)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参加小创造、小制作等实践创新活动。4 .【数据解读】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2.4万亿元左右,科技进步贡 献率超过60%o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2.4万亿元左右,其中 基础研究经费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2020年超过1500亿元。我的分析:科技在我国经济社会开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进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 开展注入强劲动能。科技进步离不开研发经费的坚强支撑。我国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 整合科技资源,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中考真题再现命题点创新5年4考1.(2020安徽第12题)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给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希望全国 科技工作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 强国,是因为(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开展的唯 一力量 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B. C. D.【解析】此题考查科技创新。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原因,从我国科技国情来看,是因 为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从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来看,是因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需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来看,是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正确。中“唯一力量”说法过于绝对,排除。2 .(2021 .安徽第16(3)题)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安徽经济社会开展必须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开展,在全国创新开展格局中勇立潮头。拓展思考结合材料,运用“创新驱动开展”知识,说说我省怎样才能在全国创新开展格局中勇立潮头。 落实科教兴皖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等。3 .(2019安徽第16(2)(3)(4)题)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开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该区域以上海为龙头,推动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开展,打造世界级 城市群。安徽省的合肥、芜湖等市位列该城市群。材料二201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开展。要推进长三角科 技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实体化科创合作示范平台。材料三 2019年4月3日,安徽省委专题会议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开展。会议 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开展是国家大事,更为安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开展机遇。探究分析材料二中的科技创新举措对我省经济高质量开展有何意义?为经济高质量开展提供动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拓展思考(3)为适应我省融入长三角的开展,作为安徽学子应提高哪些素质?创新;科学文化;社会责任感等。(4)请你结合上述三那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就安徽面对开展机遇,如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 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势等。4.(2018 安徽第16题)学校开展“徽风皖韵赞家乡”活动,成成查阅到了几那么美好安徽建设材料, 让我们一起提供,共同感受家乡开展新风貌。创新添劭力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是经党中央批准、由安徽承办的重要国际展会,此次大会与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同时举办。会议期间,一大批国际国内制造业巨头齐聚 安徽,展示国内外制造业最新成果。此次盛会意义之大、规格之高、规模之大,都是我省前所未 有的。承办世界制造业大会,说明我省在积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素养提升I【改变世界 创造未来】5.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根据中国互联网开展报告2020蓝皮书显示,从2020年开始,全球5G网络将有三分 之一源自中国技术。材料二 5G不仅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在5G网络 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8K高清视频,以及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将真正走向成 熟应用。材料三 2021年8月6日至8日,世界5G大会再度在北京起航。论坛囊括5G与工业互联网、 5G与医疗卫生和健康、5G与智慧冬奥、5G与碳达峰碳中和、5G与智慧教育、5G与新视听 等多个行业赋能主题。阅读感知(1)材料一中5G申请专利是保护什么权利的需要?知识产权。探究分析(2)从创新与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o 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对我国有何重要的意义?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开展制高点;壮大经济开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开展等。拓展思考(4)结合三那么材料,谈谈我国如何才能抢占5G产业开展制高点。注重企业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制度保障和支持;注重国际合 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