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全国-1710.docx
1710-全国-中国行政史总分:100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共25分)1、中国奴隶社会始于()(1分)A:战国B:西周C:商朝D:夏朝2、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入仕门径是通过()(1分)荐选举荫举世科门A:B:C:I):荐选举荫举世科门A:B:C:I):3、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1分)省省省省书书下侍中尚门内A:B:C:D:省省省省书书下侍中尚门内A:B:C:D:4、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1分)A:府B:路C:县D:道5、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1分)A:司礼监B:六部C:五军都督府D:大理寺6、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处理军政军令事务的机构是()(1分)A:太尉府B:中书门下省C:枢密院D:三司使7、清朝规定,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任官职, 这种入仕途径称为()(1分)A:吏道B:荐举C:捐纳D:荫叙8、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05年组成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1分)A:中国光复会B:中国华兴会39、【考点】盛京改制与东三省行政改革答案:(1)削盛京五部为兵、刑两部,使其专管旗地官庄行政,同时裁去府尹,由盛京将 军兼管兵、刑两部及奉天事务。这样,盛京将军以奉天总督身份统辖旗、民文武,事权归 一,改变了原来政出多门的状况。(2)在地方州县官员选用上,破除满汉界限,量才录用,并将办理地方案件之权归于州县, 不再与城守尉等旗官会办,从而削减了八旗组织对地方行政的管辖权限。这次盛京改制是 东北地区行政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转换的开始。40、【考点】干部的考核和奖惩答案:1、把对敌斗争的表现作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条件。2、重视司法干部的考核和 奖惩。3、严厉惩治干部的贪污行为。41、【考点】尚书奉行体制答案:(1) 一是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首先是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 都省搬出,致使尚书省地位骤降。其次是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规定尚书仆射如不 加“同三品”、“同平章事”,便不能充当宰相,致使尚书省长官丧失了当然宰相的资格, 尚书省完全变为奉行机构。第三是在尚书省内部进行权力调整,以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 权。(2)二是提高中书、门下两省地位。首先是将宰相议事之所迁往门下省,并改称政事 堂,后又迁往中书省,此举提高了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42、【考点】行政执行的两个基本趋向答案:(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届政府,基本上都是军人控制下的政府,因而其行政执 行势必受到军阀势力的影响,呈现出两个基本的趋向。其一,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 阀的意志为依归。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违背民意也能畅通无阻,不符合学 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符合民意也是寸步难行。其二,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 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当掌权军阀失势时,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能够顺利执行,当掌权军 阀失势时,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无人去执行。(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行政执行,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当混乱的。造成混乱的原因十分曳 杂,仅从行政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体制混乱,权限不清。其二, 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其三,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率制。其四,内阁更迭频繁, 政局动乱。C:中国兴中会D:中国同盟会9、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公布()(1分)A:钦定宪法大纲B: “明定国是”诏书C:十九信条D: “预约变法”上谕10、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福建军政府属于()(1分)A:总统制类型B:内阁制类型C:议会制类型D:委员会制类型11、1915年12月,在云南首举反袁大旅,发起护国讨袁运动的是()(1分)A:陆荣廷B:伍廷芳C:蔡铐D:唐继尧12、我国历史上正式开科取士,确立科举制度,始于()(1分)A:唐玄宗时期B:武那么天时期C:隋文帝时期D:隋炀帝时期13、袁世凯为了有效地作出决策而专门设立的辅弼机构是()(1分)A:奏事处B:咨议局C:筹安会D:政事堂14、在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1分)A:册书B:制书C:敕D:诰1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1分)A:蒙古和西藏B:蒙古和宁夏C:新疆和西藏D:新疆和绥远16、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1分)A:门资B:政绩C: 口碑D:年资17、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1分)A:部落酋长议事会B:人民大会C: “四岳”议事会D:军事首长18、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1分)A: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三公宰相制19、1948年3月至5月,南京政府召开“行宪”国民大会,其中心议题是()(1分)A:改组国民政府B:选举总统和副总统C:整顿吏治D:整编全国军队书相尉史 尚永太御 是A:B:c:D:书相尉史 尚永太御 是A:B:c:D:20、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代皇帝行使考核权的 (1分)2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1分)A:政治协商会议B:工农兵代表大会C:苏维埃代表大会D:人民委员会22、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上实行()(1分)A:乡遂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国鄙制23、抗战时期,边区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1分)A:参议会B:群众团体C:边区党委D:行政监察专员公署24、清朝为管理蒙占、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1分)A:通政司B:鸿胪寺C:理藩院D:宣政院 25、1941年12月初,中共中央根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所发出的指示为()(1分) A:反对浪费B:自力更生C:精兵简政D:生产自救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共10分)2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2分)A:侯国B:王国C:属国D:侨州郡县E:左郡县27、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县以下“民意机关”有()(2分)A:市民大会B:乡(镇)代表会C:区民大会D甲民大会E:保民大会28、抗战期间,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主要任用方式有()(2分)A:选举制B:简任制C:委任制D:转任制E:聘任制29、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O (2分)A:质问B:弹劾C:查办D:纠举E:建议30、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取()(2分)A:保甲制B:里甲制C:乡老人制D:里社制E: 土司制三、文字题(共12题,共65分)31、名词解释:两府三司制(3分)32、名词解释:封驳制度(3分)33、名词解释:内外服制(3分)34、名词解释:中央设计局(3分) 35、名词解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3分)36、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具有哪些特点?(6分) 37、简述汉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要点。(6分)38、简述清朝时官员回避制度的主要类型。(6分)39、简述清朝盛京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6分)40、简述解放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特点。(6分)41、试述唐朝统治者针对隋制尚书省权力过大所采取的调整措施。(10分)42、试述北洋军阀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混乱的原因。(10分)1710-全国-中国行政史总分:100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共25分)1、【考点】中国奴隶社会行政管理的特色答案:D解析:中国奴隶社会始于夏朝,亡于春秋战国之际,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制的三个 代表性王朝。2、【考点】行政官员的任用答案:B解析:辽朝行政官员按其民族成分的不同,主要是由世选和科举两条途径得到任用。契丹 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以世选作为入仕的门径。3、【考点】枢密院答案:A解析: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它们分别是元朝的政务中枢和军事 中枢。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其职权十分广泛。4、【考点】道答案:D解析: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道。道主要有两种:一是布政司系统 的分守道,二是按察司系统的分巡道。5、【考点】六部答案:B解析:六部是明朝重要的职能机构,其地位和权力因中书省的废除而较前代空前提高。六 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其间再无转承机关,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6、【考点】两府三司制答案:C解析:两府三司制那么是在皇帝直接控制最后决策权的前提下,由中书门下处理日常行政事 务,枢密院处理军政军令事务,三司使掌管财政事务,形成两府三司分类进行管理的格局, 两府三司均可独立处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事务。7、【考点】官员的选拔答案:A解析:吏道。吏员入仕也是一条获得任官资格的途径。清朝规定,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 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任官职。8、【考点】第二节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答案:D解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 所等革命团体,1905年组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9、【考点】宪政的准备答案:A解析: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公布钦定宪法大纲。10、【考点】省军政府 答案:B解析:福建军政府与湖北军政府不同,基本上是按照内阁制模式建立的省政府。11、【考点】中华民国(护国)军务院的行政体制答案:C解析:1915年12月25日,正当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的时候,蔡铐等在云南首举反袁大旗, 发起护国讨袁运动。12、【考点】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隋朝废除了门阀政治下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科举制度。到隋炀帝 大业年间正式开科取士,从此确立科举制度。13、【考点】总统专制制的建立答案:D解析:根据“新约法”,为了便于有效地进行专制统治,袁世凯对中央政府机构作了重大 改组。其一,撤销国务院,设立政事堂,使总统府成为最高行政机关。14、【考点】行政决策答案:C解析:敕,是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均用黄麻纸书写。15、【考点】省政府答案:A解析:经过调整,全国计有28个省(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山东、山西、 河南、河北、陕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 宁夏、甘肃、青海、热河、察哈尔、绥远、西康),6个特别市(南京、上海、北平、天 津、青岛、西安),2个特别行政区(东省,威海卫),2个民族地方政府(蒙古和西藏), 共38个省级行政单位。16、【考点】官员的录用和考核答案:A解析:麹晋时期官员的升迁不是依据才能和政绩,而是完全凭借门资。17、【考点】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管理体制答案:B解析:人民大会是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只是由于部落联盟时代社会组织远较母系氏族公 社为大,故人民大会的举行次数亦大大减少。18、【考点】官员的录用和考核答案:B解析:延建立之初,能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从汉朝察举制 演变而来的,只不过将荐举之权从中央和地方各级长官转移到专职举士的中正官。19、【考点】引言答案:B解析:1948年3月至5月,南京政府在军事上连连失败,政治、经济危机四伏的形势下, 召开了以选举总统和副总统为中心议题的“行宪”国民大会。20、【考点】官员的考核答案:A解析:对中央政府主管官员的考核。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 的情况下,由尚书代皇帝行使考核权,并交皇帝核准。九卿那么由丞相和御史两府联合进行 考核。21、【考点】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答案:D解析: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选举了临时中央政府一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正式 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人民委员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选 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组织系统中居于最高领导地位。22、【考点】引言答案:C解析:秦灭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3、【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监督答案:A解析:抗战期间,参议会是边区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24、【考点】大理寺答案:C解析:理藩院是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初名蒙古衙门, 崇德三年(1638年)改称理藩院,这时的理藩院和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合称“三院八衙 门”,是重要的中央机构。25、【考点】行政决会答案:C解析:在1941年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开明绅士李鼎铭等提出的“精兵简政”的建 议,不仅被边区政府采纳,而且也为中央政府采纳,李鼎铭本人也被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共10分)26、【考点】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答案:BDE解析:麴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王国、侨州郡县、左郡县。27、【考点】地方各级参议会的建立答案:BDE解析:1938年国民参政会成立后,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地方各级参议会也相继建立起来, 县以下“民意机关”有乡(镇)代表会、保民大会和甲民大会。28、【考点】干部的选拨和任用答案:ACE解析: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主要采用选举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方式。29、【考点】行政监督答案:ABCE解析: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对政府的 监督方式有质问、弹劾、查办和建议。30、【考点】乡老人制和里甲制答案:BC解析:明朝对乡村的管理采取乡老人制和里甲制并行的统治方法。三、文字题(共12题,共65分)31、【考点】两府三司制答案:两宋时期是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的时代。由于皇权不断开展,相权那么进一步遭到 削弱。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 又称“计相”。故一般将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32、【考点】封驳制度答案:内阁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除有票拟权外,还有封驳之权,即内阁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 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并加以驳正。除内阁外,六科(六科机构设置状况在 行政监察一节中详述)也有封驳权。六科给事中学封驳之职,凡内廷拟旨后交六部执行, 其中有不合理者,六科给事中可加以驳正缴回,称为科参。33、【考点】商的地方行政体制答案:内外服制是商王朝吸取夏朝及商朝早期的历史教训,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后实 行的一种机制。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局部,分别采取不同的统 治方法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34、【考点】决策的技术系统中央设计局答案: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 的原那么,于1940年冬设立了中央设计局。中央设计局由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 并由总裁遴.聘党政高级官员及著名专家组成审议会、预算委员会、设计委员会、政治计划 委员会、经济计划委员会和调查统计处等机构。35、【考点】工农民主政权答案: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选举了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正式 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36、【考点】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答案: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有四个特点:第一,君主专制体制的时间长。第二,权力集中的程度高。第三,思想控制方法不同。第 四,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37、【考点】王国制答案: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采取了 “抑损诸侯,减黜其官”的措施,其要点有三:1. 诸侯王不得享有治权,剥夺了诸侯王在封国内的行政权,仅能享用封地的租税;2.减损王 国官吏的数量和地位,改变了王国与中央在体制上的对等地位;3.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 归中央。38、【考点】回避制度答案:(1)亲族回避(2)职务回避(3)地区回避解析:回避制度到清朝时已开展得十分完善,分为:(1)亲族回避。凡有祖孙、父子、叔 侄和兄弟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机构中任职,由职务较低者回避。地方官的回避要求更严, 凡有五服以内亲属关系及外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者均要回避。(2)职务回避。如户、刑 两部中负责各省事务的司级机构长官必须回避,即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 官员。(3)地区回避。地方官必须回避籍贯所在的本省,且不允许在邻省五百里以内地区 任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