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备考指导从逻辑脉络的角度透视材料(共2页).doc
-
资源ID:6037157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考申论备考指导从逻辑脉络的角度透视材料(共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国考申论备考指导:从逻辑脉络的角度透视材料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掌握方法,方能应对新形势。近三年,感叹国考申论材料“太难”的声音此起彼伏,让广大考生无所适从,产生畏难情绪,很多考生不是自知“书到用时方恨少,另谋他路”,就是“挑灯夜读,再战国考”,仔细研究近六年的国考材料,专家在此为广大考生寻找一个良策,解决此问题。国考材料主题千变万化,常涉及哲理性话题,晦涩难懂,但是近几年的国考材料逻辑却固定不变,出现答案要点的位置也是有迹可循,所以学会梳理材料逻辑,得出答案要点,成为考生复习国考申论的捷径。一、国考材料常见宏观逻辑(一)2015国考市地真题材料节选某市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好政策”为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与会人员的发言摘要:A:我讲一个关于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治理西湖的事情。B:确实,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好的政策,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C: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D:美国在如何推动民众参加养老保险计划方面,可谓费尽苦心。E:我的老家有一个亲戚,是区里某个部门的副局长:。F:“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G: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反映的正是这种理念。(二)宏观逻辑在找点中的具体作用以上节选的真题材料的逻辑在国考材料中多次出现,这种逻辑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段:重复题干内容/介绍背景/引出主题【作用:寻找总括句;引起下文】第二段:段落以并列内容展开,常见的并列内容有案例1,案例2,案例3网友A,网友B,网友C观点1,观点2,观点3【作用:通常几个并列,几个要点,会让找点更加具备针对性】二、国考材料常见微观逻辑(一)2017国考副省真题材料节选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二)微观逻辑在找点中的具体作用寻找材料中的微观逻辑,实际上是关注材料中的关联词,将以上材料抽象出来,其实,。譬如,就是说,。我们知道,更为重要的是,。高明之处在于:一方面;另一方面。【作用:关联词将材料分为几部分,通常每部分都会出现答案要点】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的梳理材料逻辑相关的问题,总而言之,国考申论材料逻辑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梳理常见逻辑,可以帮助考生快速理解材料,寻找答案要点的位置,以此辅助考生学习申论,提高学习效率,一举成功。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