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docx
-
资源ID:60420221
资源大小:17.9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docx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01超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晓雾将歇(xi。)夕日欲颓(tui)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i) 2.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答谢中书书书:书信(2)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 (3)四时俱备四时:国季 *(4)晓雾将歇歇:逍散(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3 .翻译以下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4 .填空。(1)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山 中宰相”之称。作品有陶隐居集。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5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山、水的?突出了山、水的什么特点? “高峰入云”从仰视角度写山,“清流见底”从俯视角度写水,突出了山之高、水之清 的特点。6 .简要说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的表达效果。“猿鸟乱鸣”形象地描绘出了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沉鳞竞跃”形象地表现了清流之 鱼争相喋水的活跃场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生命向上的气息。7 .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提到他有何用意?谢灵运;说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 古今山水知音康乐比肩的得意之感。03拓展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假设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 身鲜翠嫩黄,斑剥假设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 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 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选自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释】 张盖:张开的车盖。剔牙松:一种针叶松。黄思立:人名。中郎: 袁宗道的二弟。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六桥:在杭州 西湖苏堤上。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这里指“心愿”。8 .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高峰入云*(2)四时俱备 (3)沉鳞竞跃*假设张盖入:绘俱:全,者B鳞:鱼假设:像,好像(5)大可七八围许许:大约9 .翻译以下句子。(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奇丽的景色了。(2)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上的风景也很好。10 .【甲】文对山中美景进行评价赞美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乙】文对极乐寺评 价赞美的句子是:此地小似钱塘苏堤。(用原文语句填空)11【甲】【乙】两文最后一句所表达的共同情感是什么?都表达了作者热爱山水(大自然)、淡泊名利(对官场的鄙弃)的思想感情。附【乙】文参考译文: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道路也很好走,马在绿荫下前行,(两旁的大树)就像张开的车盖 一样。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 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作围)粗。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人一起来这里游玩。我的弟 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有点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这样。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 我梦到很屡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心愿 呢?03拓展阅读【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盖竹柏影也*10 .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颓:坠落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念:考虑,想到盖:大概是(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11 .翻译以下句子。(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郁郁青青的树林和竹子,四季都有。(2)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12 .【甲】文以感慨发端,为总起;接下来具体描绘景物,写总体风貌,写四时朝夕景 物之不同,层次清晰;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乙】文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 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13 .【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之情(意思对即可);【乙】文表达的作者感情 微妙而复杂,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学法点起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典型例题】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两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参考答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技法点睛】1 .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如“二石兽/并沉焉”。2 .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如“至于”“夫”“假设夫” “盖” “且”等后面要停顿。3 .句首关联词语、承前的指示代词后要停顿。如“假设”“而”“然那么”“故”“是故” 等后面要停顿。4 .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6 .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那么前”的原那么划分朗读节奏。如“人不知/而不愠”。7 .有省略成分或倒装的地方要停顿。如“何陋/之有”。8 . “也” “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9 .古人的姓、名、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等的后面要 停顿。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生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