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docx
-
资源ID:60443676
资源大小:363.6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docx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 “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以下图片能反 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打制石器打制石器干栏式建筑皆出2、有学者认为“世界航海第一人”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船队最远到达 ()A.非洲海岸线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C.非洲西南端D.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4、“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 市是()A.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B.已不受国王管辖C.城市的空气比拟清新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5、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以下古代人物中,与屠呦 呦同属医学领域的是()1、(1)丝绸之路的开辟或者张骞通西域;匈奴。(2)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 的一局部。(3)中原地区;影响:少数民族纷纷建立了民族政权,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 中,民族交融加强。(4)北魏孝文帝;改鲜卑族姓氏为汉姓。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民族融合。(5)派兵还击;友好交往;设置机构管辖;改革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2、(1) 一五计划。(2)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答出其中2点即可)(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1)鲜卑族;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2)辛亥革命;服饰西化;民主共和政体。(3)棉纺织业;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等;出台法令禁止棉纺织品进口,采用新 技术。(4)社会生活方面;开展资本主义的道路。(5)政治变革,国家政策的影响等。华佗 张仲景 祖冲之 李时珍A. B. C. D.6、”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 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7、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 警钟长鸣。这里”是指()A.武汉B.上海C.沈阳D.南京8、“卅(三十)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化 掷金黄。”这首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有()A.洋务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戊戌变法和甲午中日战争9、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 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开展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10、”印刷术那么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创造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 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 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 强调了印刷术()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开展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以下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处死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继位光荣革命(宫廷政变)克伦威尔执政A. B.C.D.12、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 布失去了输出的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这是因为()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鸦片战争C.第二次工业革命D.马关条约签订13、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13、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表达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14、对以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选项是()攻取魏败韩军国少梁公元前公元前358年354年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攻取魏攻取魏国安邑国固阳大败魏军公元前公元前352年 351年B.分封制基本瓦解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公元前340年15、“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16、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C.工业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影响B.外来人口的增加D.大规模资本输出17、1941年罗斯福宣布“美国决心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全力援助苏联”。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签订了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助的议定书。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A.苏德战争爆发A.苏德战争爆发B.太平洋战争爆发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雅尔塔会议召开18、“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以下关 于北京人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依然保存着某些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C.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和长时间保存火种D.能够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并过群居生活19、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以下孔子关于教育教学的主张中旨在 改变“学在官府”局面的是()A.知之为知之B.学思结合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20、观察以下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老子,张仲累,白居易,老子,张仲累,白居易,A.中华医学博大精深C.文学成就闪耀古今A.中华医学博大精深C.文学成就闪耀古今B.哲学思想璀璨光芒D.中原文化源远流长21、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A.苏格兰人民爆发对抗国王的起义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开展22、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学派学派主张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rVT71,、, 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以 稳定社会A.发扬民本思想B.变革政治制度C.重建政治秩序D.构建官僚政治 23、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 革命,张骞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24、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了 “契丹的兴起”、“澧渊之盟”、 “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5、“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 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 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开展的主 流。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 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 方边境却战争不断。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材料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 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 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 关中百万余口 “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材料四:魏主下诏: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 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 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一一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 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2)材料二图中C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 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3)材料三中这些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于哪一地区?对当时局势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4)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北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 什么重要举措?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上述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简要 概括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2、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工业化一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 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 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一一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材料二:集中主要力量开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 基础;相应地开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材料三:1954年,某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 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 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2)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3)这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3、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符号,它的变化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 和风气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孝文帝)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 服,仍为夹领小袖(少数民族旧俗)。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咸阳王禧传材料二: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 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使洋服正式步入中国人的生活革命党 人正是以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为典范,以西方政体为摹本。因此,民初 服饰的西化是历史的必然,也从此改变了中国服饰传统的历史轨迹。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年5月14日材料三: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竞争不过印度、中国的棉 织品。当时穿着中印棉布衣服的风气风行一时。为了促进本国纺织业的开展, 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 英国只有采用新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同印度、中国的产品竞争。正是这个商 品竞争的需要,才推动了一系列新创造,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摘自刘祚昌、光仁洪、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四:如图这幅艺术作品描绘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民众生活的一个场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是哪一民族的统治者。留京官员 违背了他的哪项诏令?孝文帝坚持推行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饰法令的颁发与哪次革命存在关联。 此后,民国时期服饰出现了什么变化? “以西方政体为摹本”,中国建立了什 么政体?(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最早从哪一行业开始。列举两 个工业革命中的新创造。从材料中归纳英国促进该行业开展的方法。(4)根据材料四,如图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民众服装的差异,有人穿传统服 装,有人穿西式服装。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改革的哪一方面。经过改革, 日本走上了什么道路?(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总结引起服饰变化的共同因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C2、B3、B4、D5、B6、C7、D8、B9、D10、A11、D12、A13、B14、A15、B16、C17、A18、A19、D20、D21、D22、C23、A24、C25、A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