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docx
-
资源ID:60452008
资源大小:634.6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古诗千百年后依然脍炙人口。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 时期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失”。以下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A.汉武帝B.唐太宗C.明太祖D.康熙帝3、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宦官专权D.农民起义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 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说明西周时期()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气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5、以下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6、以下图图片是考古开掘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说明丝绸之路的作用是()出土于东汉贵族罗马废墟帕米拉出汉代出土的罗马墓的罗马玻璃瓶土的中国汉朝绢帝国的银币A.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长安和大秦B.丝绸之路巩固了西汉大一统的局面C.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D.丝绸之路加强西汉对西域的管辖7、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假设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 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段材料表达了唐太宗的执政思想是()A.虚心纳谏B.以民为本 C.无为而治D.勤于政事8、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 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 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9、他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 害,受到民众拥护,队伍开展迅速。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10、“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 弃”,反映了唐太宗()A.勤于政事B.善于纳谏C.节俭治国D.重视人才11、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 是()A.陈桥兵变B.藩镇割据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1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D,魏征13、以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镣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 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开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14、”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 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 用武力的。”材料说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15、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A.墨子B.孟子C.孔子D.韩非16、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假设众建诸侯而少 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A.行推恩令 B.设刺史 C.推察举 D.行郡县17、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东汉末年,为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并编创了防病健体医疗体操的名医是()A.张仲景 B.华佗C.孙思邈 D.李时珍18、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选项是()司母戊鼎战国铁型碎鹳鱼石斧纹陶缸(约5000年前)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开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19、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 那么贬其爵;再不朝,那么削其地;三不朝,那么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B.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D.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20、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A.青瓷B.白瓷C.青花瓷 D.唐三彩21、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C.监察事务D.财政管理22、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开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23、以下图所示的是青牛白马的故事,反映的是关于契丹族起源的传说。你知道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并建国的契丹族首领是谁吗()A.赵匡胤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24、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速与“浪子”燕 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 等。请问,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作()A.坊B.市C.瓦舍D.夜市25、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盘庚迁殷C.武王伐纣D.平王东迁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线路图。丝捌之路I(1)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当时的古罗马在汉代被称为。(2)图中的西域都护府位于今新疆轮台境内,请写出其设置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材料二内陆的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的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 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也包括海上航运网络,这一网络支撑着东半球大局部 地区的海上贸易。丝绸之路上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 远方。摘编自新全球史 (3)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下你心目中的丝绸之路。2、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两宋时期的榷场中国历史地图册材料二“澧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 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 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 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中国民族史纲要(1)材料中的“兴庆”是哪政权的都城? 1208年,宋朝的都城在哪里?(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 又是什么?(3)据材料一、二,什么是榷场?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域。(4)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交流交 融,共同开展繁荣。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通道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 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 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 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以下图)材料三:(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那么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 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什么道路?根据材料一概括,这 条道路的开通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的图与材料三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3)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开展的状况。(4)从西域道路的开通、江南经济的开发,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D2、B3、B4、B5、C6、C7、B8、B9、C10、D11、C12、D13、B14、A15、A16、A17、B18、A19、C20、D21、C22、C23、D24、C25、B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汉长安;大秦。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 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3)答案例如: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因为它促进了东西方文明 的交流。(赋分标准: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2、(1)西夏。临安。(2)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一。(3)两宋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的贸易场所。政治;经济(生活);文 化。(4)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主体多元。3、(1)丝绸之路;促进汉与西域的往来(或使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 繁。)(2)联系: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使江南地区得到 开发(或经济迅速开展);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 得到开发(或经济迅速开展)。(答出一点即可。)(3)耕地面积增加;农业兴旺;手工业兴盛。(答出一点即可。)(4)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国家统一稳定是经济开展的前提;创造有利于经济 开展的安定环境;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利用劳动力等。(符合题意,言之 有理,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