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大型综合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 资源ID:60468809       资源大小:1.43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型综合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大型综合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方案NR41NR7R8制、(R3I-R30SCSBR22SD/°。S1 S2S6S7:r (R3;寿R6RI6还<8)R19(瞰SF/飞®哪呦1R26 9设会议中心轴线内控点布置示意图G 如w F26262215D .一©3n:w G 9 w E M E4253向,232221曲惚,195-18W16S3用I: 2 n n n ? n £ a t » c :|算中中 H4 H4 中中中 小点.2321面.21:193-18W17心.1615常年固定展厅轴线内控点布置示意图b.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平面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 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 预留出(|)150nini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c.预埋件作法:预埋铁件由100X 100X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 焊接中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如下图所示:预埋件示意图d.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 到预埋铁件上,并使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 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轴线内控点如下图所示:内控点做法e.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义300X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由不 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如下图所示:激光接收靶2.轴线内控点竖向投测 1)内控点竖向投测a.在首层内控点上架设好激光经纬仪,打开电源发射激光,在激光经纬仪 度盘0。、90。、180。、270°四个位置向上投测,作业层测量人员用激光接收 靶接收并取四点的中点作为轴线的控制点。竖向投测过程如下图所示: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b.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见下表:轴线竖向投测允许误差2)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项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120m±20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 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nl钢卷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 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 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据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 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圆弧柱测量:圆弧柱中心线的控制采用CAD图解法测量放样,在电脑上使用 CAD标注功能将圆弧控制线与纵、横轴关系尺寸数据标出,测量人员根据数据放 样圆弧线。3.高程的传递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经校核合格后作 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 温度三差改正。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高差小于3mm时, 取其平均标高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见下表: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高度 (H)H<30m±530m<H<60m±1060m<II<90m+ 1590m<H<120m±20第二节装饰施工测量一、轴线的恢复和引测1 .轴线恢复前对每条轴线的相对距离、角度进行校核,方法为:用钢卷尺 直接丈量距离,用经纬仪测量轴线、轴线控制线之间的角度。2 .在施工中被砂浆覆盖和因为时间久而模糊的轴线、轴线控制线,需把面 层的附着物清理干净,用墨线重新弹出。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3 .柱立面的轴线由恢复后的轴线进行引测,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识。4 .根据恢复后的轴线及图纸上隔墙线与轴线的关系依次放出各楼层的隔墙 线,用墨线弹出。二、标高的抄测1 .楼层建筑+1. 000m标高线抄测前应先校测结构施工从首层传递在电梯井 内壁的标高控制点,当较差小于3nlm时,取其平均标高引测水平线。2 .楼层建筑+1. 000m标高线抄测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 位置,采用水准仪、塔尺抄测标高,各标高点之间用墨线连接并用红油漆标明标 高数据。三、幕墙的控制测量.外轮廓线测量依据设计图纸标定的建筑结构各轴线与外墙尺寸的关系,选好基准控制层, 分别用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确定出控制幕墙内径周长的处于同一垂直 面的矩形基准点控制网及其连线的距离,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误差控制在直径为 5mm的投影范围内,基准点连线的直接距离误差不大于3mm。以矩形基准控制网 为基准测放出结构外轮廓线。1 .高度、水平度、铅垂线测量用水准仪以首层±0.000m标高为基准,测出各楼层周长边的平整度,用水 平尺、水准仪测出各转接件的横向和纵向水平度,在楼层外立面处分层固定悬挂 49N重捶的50nl钢卷尺,静止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和建 筑结构实际总高度,高度标志用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在幕墙 安装完毕之前,此高度标志必须予以保护不被消除破坏,标高测量误差:层与层 之间W±3mm。铅垂方向用铅垂仪在基准轴的位置投射铅垂线,测出楼板的出入 误差,并确定控制线。第三节建筑物变形观测一、 沉降基准点布设.基准点布设原则1)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现场设置4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 校核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2)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3)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 于2倍基坑深度。1 .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1)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测量高程控制网埋设4个高程控制点。2)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使用AL132-C电子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 水准基点与场区内4个高程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4个高程基准点高程数 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3)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附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下表规定。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m)等级相邻基准点高 差中误差每站高差中 误差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高 差较差观测方法及要求一寺±1.0±0. 300.6册0.8往、返各两次注:n为测站数.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 符合下列要求:1)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2)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避开暖 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3)局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4)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外、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 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5)宽度大于等于15nl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 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6)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7)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埋点方法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632的电锤在设 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 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这样既不影响建筑物 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沉降观测点埋设如下图所示:盖 封件 理 预沉降观测点埋设构造图2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位置、数量(由有关单位共同商讨确定)3 .观测技术要求1)观测仪器2)观测仪器采用AL132-C精密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锢瓦条码尺。该仪器精度 高,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 3mm;3)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规定的二 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应做到:主要观测人员固定、 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4 .观测的技术要求沉降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下表要求进行:沉降观测技术要求等 级仪器 型号视线 长度前后视 距差前后视距 累积差视线高度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二等AL132-CW 30nl1. 0mW3. 0m20. 3m4 VZ"7.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观测前30分钟,晴天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 致;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架与水准路线的方向 平行,第三脚架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水准仪圆水准器应严格置平; 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8 .观测周期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往返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 测点的初始值;2)荷载变化期间的观测周期要求:3)施工期间地下室每层观测1次,地上部分每一层观测1次;4)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应观测;5)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6)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观测周期按下列要求进行:7)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1次;8)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1次;9)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10)交工前观测1次;11)竣工后,第一年观测34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 程JGJ/T 8-97的要求来决定观测次数。直至建筑物达到基本稳定(Imm/lOOd) 时,停止观测。二、沉降资料的提交.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基 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1 .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 载-沉降量曲线图。2 .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 作业说明;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 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第四节钢结构施工测量一、 钢结构测量工作的难点测量工作是钢结构安装中的先行工序,又是主要工序,而测量精度又是确保 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1 .工作难度大:屋面钢桁架的纵向桁架的上下弦均为曲面,测量控制难度 比较大。2 .工作量大:屋顶钢桁架拼装和滑移过程中,需要即时测量来密切配合安 装工作。3 .结构节点复杂:在现场拼装和安装过程中,易产生累积误差。二、测量的组织机构为保证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保证钢结构安装测量的 顺利实施。测量主管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标高测量安装测量测 量 资 料测量组组织机构图三、测量准备1.人员、仪器设备准备 1)测量人员准备:第一节控制测量一、工程概况中山*中心工程位于中山*区*南片区西北部,紧邻*路。本工程总建筑面 积116950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5680 m2,常年展厅地上建筑面积44668. 6 m 2,综合展厅地上建筑面积28576 nI2,地下建筑面积36512ni?。结构形式为:综 合展厅和常年展厅以及广场屋顶的上部结构是由钢结构/拉索主桁架、次桁架、 柱和中间框架体系组成。楼板系统为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会议中心为框架结构。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钢和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精度的 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 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三、测量准备1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工 程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 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2 .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 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3.人员的组织,本工程人员安排见下表建立本工程测量控制体系、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测量人员由12名专业测 量人员和钢结构分包放线人员组成,并保证每个作业段不少于2人,所有测量人 员均持有相应的资质或测量工作上岗证,测量小组的每位成员在施工前必须接受 培训。2)测量仪器准备:a.仪器配备: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b.仪器的检校: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测量仪器均要进行计量检定,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或已超 过检定周期的测量仪器,每月对仪器进行一次自检,确保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经纬仪的检校:水准管轴(LL)垂直竖轴(VV)的检校,校正到误差小于1/4 (水准管分划 值)。视准轴(CC)垂直于横轴(HH)的误差要求小于2"。水准仪的检校:水准管轴(LL)平行于视准轴(CC)的检校,校正到误差小于10。本工程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还应对其视准轴(CC)检校。钢尺使用注意事项:我部现场测量使用的50m标准钢卷尺在使用之前应和加工厂提供的经过检 定的50nl钢卷尺进行现场检校,以确保计量检测工具与制作厂家匹配统一,并且 在竖向测量时固定悬挂49N重捶,静止后读数。钢卷尺的标准拉力:本工程测量采用49N拉力。2 .复测、验线各基准控制点、轴线、标高等都要进行两次以上的精测,以误差最小为准。 验线工作与放线工作要做到人员、仪器和测量方法三分开,要独立进行,验线的 精度要高于放线的精度,复测验线工作是测量施工的关键环节。加强仪器的存放和使用管理制度。测量仪器的管理采用“谁使用、谁管理、 谁负责”的专人专管制度,保证仪器设备能最大限度的为工程提供服务。3 .现场标记 1)钢构件进场之后,钢构件安装之前测量人员要对钢构件的尺寸、轴线位置进 行检查,确保钢构件正常安装。2)对构件加工厂标识的钢构件中心线等标记进行检验,并做好检测记录。对钢 构件的长度、中心线标记等的检测结果及时通知质量部门,并按实际情况做好安 装测量的标记,以作为钢柱安装测量校正的依据。3)现场标记制作要区别于加工厂的标记,并且要求色泽明显、位置统一、大小 相同或相近,同一类型标记符号必须一致,边缘要求整齐美观,制作精度必须满 足现场施工要求。四、测量工作流程测量工作流程图五、控制网的布设1 .平面控制测量为了保证本屋顶结构安装测量的精度要求,以及便于控制点能够长时间保 存,方便使用,我们根据土建的控制网做出钢屋顶安装的控制网,测设出22条 纵横交错的控制轴线,方便滑移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监测。具体见下图平面控制 网布置图: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f钢屋顶安装控制网平面布置图2 .标高控制测量为了保证钢结构现场拼装及吊装的要求,标高控制网使用土建提供的高程控 制网的基准点,在大屋顶安装区域每隔三根布置一个基准点,形成一个闭合的网 状水准线路。每次使用从首层标高向上引测,形成附合水准线路,以提高测量的 精度,经复核无误后,对屋顶桁架安装标高进行抄测。标高控制网设在首层柱立 面上,保证在钢结构安装期间相互可以通视.3 .测量精度控制:1)仪器精度精密水准仪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 3mm;高精度全站仪在工作半径为100m 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 1mm。因此只要使用相应精度的测量仪器、和合理的测 量方法,钢结构安装测量工作的精度是可以满足安装要求的。2)现场拼装测量的允许偏差拼装测量的精度要求很高,尤其是纵向长度和与其它钢结构连接处的细部节 点。对于关键部位,要求任意点的点位测量误差不大于±0. 5mm;其余部位,要求任意点的点位测量误差不大于±1. Omm。为保证测量精度,对于关键部位要采用规化法进行测设;为提高划线精度,采用钢针划线,划线宽度小于0. 1mm。拼装结束后,要对拼装体的几何尺寸进行验收测量,为最终安装提供依据。3)测量控制网的精度控制网的精度为量距1/20000,测角±8,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误差W±lmm。为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在测设时,要对控制桩点进行图形闭合,并对测量成果进 行边角平差,并对误差进行分配。六、空间位置控制测量由于屋顶为曲线形状,各点标高、位置均不一样,正确的测量控制至关重要, 我们通过三维坐标,配合带有反光胶片的索佳SET2130R全站仪、自动安平的水 准仪进行主拱及主楝的拼装、安装测量控制。1 .根据屋顶钢结构的自身形成特点,做中心控制线之前,要在CAD中建模, 通过计算列出下弦接口点相对一层顶板上控制点的空间位置。1)拼装时,在拼装胎架上根据加工厂的拼装记录,采用经纬仪控制平面位置: 垂偏、位移;采用水平仪用垂尺法测量主拱下弦中心点的标高,用钢尺测量各个 控制点间距离。同时考虑焊接收缩及温度变形的影响,预留焊接收缩量。2)吊装桁架单元时,我们采用在下弦杆的下表面中心点贴反光胶片,使用索佳 SET2130R全站仪按极坐标法进行安装控制,如果下表面不通视时,可把棱镜支 在上弦焊接球中心点处进行安装控制。在安装过程中,对被安装部件进行状态控 制测量,是为了保障安装过程的安全,使操作者随时掌握被安装部件的即时状态 并最终顺利安装。现场桁架吊装过程中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对其进行三维坐标跟踪 测量。2 .安装测量精度保障措施1)对每一级别的控制网基准点,都必须做好安全保护措施,控制网基准点在使 用过程中,应定期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查。2)使用经计量单位检测合格的仪器,坚持定期对所使用的测量仪器、量具进行 自检或送检,使仪器在可知状态下运行。多雨天气,增加自检次数。下雨天气, 提前做好仪器、棱镜的防雨淋措施。在遇到风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在测站周围围 上挡雨篷布以防风雨,在棱镜部位亦应加以防护。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良好的测量环境,尽可能避免不良环境(如日照、 温度、大气压强以及其他工序施工)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控制和减少温差对测量 工作的影响,除了考虑温差效应产生的偏差值外,应尽量避开高温施测,安排在 早晨10: 00之前,下午4: 00之后进行屋顶钢结构安装的测量。正午时施测, 所用测量仪器宜打伞加以保护。4)为更准确的做好钢结构安装的施工测量工作,在钢结构测量施工中必须观测 并记录好如下项目,以便为后续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a.桁架组拼对接焊接焊缝收缩引起桁架变形的测定值;b.杆件的日照温差变形的测定值。c.在使用钢尺进行距离测量时,应注意加温度常数改正并采用标准拉力施 测。d.整个钢结构安装的计量器具应统一。e.其他各工序的施工必须保障各测量通视孔的贯通。测量工作严格执行三 级检查一级审核验收制度,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错误,必须立即现场给予纠正,不 能让问题影响下一施工环节。3 .安装测量注意事项1)钢结构安装时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操作时要系好安 全带,并做好对仪器的保护。2)测量人员要随时做好桩位点的保护、恢复、标识。3)每个安装过程必须固定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不得随便更换施测人员和测量 器具,以保证测量数据相对准确。4)施测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精心操作,对中要准确,测角应采用复测法,后视 应选长边,切忌以短边定长边。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 作程序。5)无论是经纬仪的平面测量,还是水准仪的高程测量,每次测量操作都要进行 闭合检查,确保测量无误时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6)测量数据要有专人记录,数据处理要保证至少经过两人计算、复核,坚持测 量、计算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7)选用合理的仪器和科学的施测方法,并正确使用和精心爱护仪器,每次测量 完毕,首先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具备装箱条件方可装进仪器箱,并检查仪器的电 池和备用电池的电量,保证仪器随时有足够的电量可以使用。8)仪器操作人员不允许擅自离开岗位,以免仪器由于外力而引起倾倒摔坏。七、变形监测1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反映出被监测物体的实时状态,预测其发 展趋势,为相关部门提拱信息反馈,确保建筑物、重要设备及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和使用功能。2 .变形监测的内容1)高空组拼平台和滑移轨道的沉降监测;2)钢结构受大气温度变化、风压荷载、雪荷载的变形监测;3)屋顶钢桁架受力状态的变形监测3 .屋顶钢桁架在张拉过程中和卸载过程中的变形监测。1)监测方法:本工程的变形监测均采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实行数据采集和分 析的自动化、智能化。每次监测结束后,将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和根据已有成果 分析得出的变形规律及发展变化趋势等信息,以电子和书面两种形式及时反馈给 相关部门。重型塔形支撑结构基础、独立柱基的沉降观测采用使用精密电子水准 仪进行观测。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成后和开启屋顶试运行的变形监测采用 高精度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的方法进行,对于需要实时监测的关键点位采用GPS 卫星定位测量的方法进行。2)监测点设置:a.监测基准点应布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靠近观测目标,便于长期保存 和联测的稳定位置。b.监测点应设在变形量大的地段,应能确切反映变形量和变形特征的位置。 具体位置待与设计商定后再确定。c.施工时要对观测路线提供有效的保证,所有点位不得被碾压、扰动及遮 挡。d.监测点、基准点应设有明显的标识。4 .监测频次:以反映荷载变化和施工进度对钢结构产生的变形量为准,当 变形趋势明显异常或接近最大允许变量时应增加变形监测的频次。5 .监测精度:变形监测的观测中误差一般取允许变形量的1/20,全站仪三 维坐标监测的精度为±2mm, GPS三维坐标监测的精度为±3mm,完全可以满足变 形监测的精度要求。沉降变形监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八、安装后的验收测量屋顶钢桁架结构卸载完毕以后,先验收安装质量,在安装质量达到验收标准 以后进行钢构件的最后验收测量,编制实测资料。第五节质量控制一、 测量负责人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的要求,安排现场测量 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二、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 检。三、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的精度要求。四、 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1 .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 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2 .复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 即改正至合格。3 .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 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五、质量保证体系详见下图所示:不 合不 合质量保证体系测量人员安排职务姓名岗位责任具备的条件测量主管工作组织安排,现场安全管理, 工作质量,工作进度从事测量工作5年测量放线员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8年测量放线员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6年测量放线员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2年4.为了保证建筑物楼层放线及钢结构安装的测量精度,采用了全站仪、激 光经纬仪、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配置详见下表:测量仪器配置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精度全站仪Topcon 602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闭合 导线;楼层、钢结构的测 量放线。角度测量精度±1 距离测量精度土(lmm+2ppm. D)水准仪AL1332标高抄测±0. 7 mm精密水准仪AL132-C1沉降观测±0. 3 mm激光经纬仪TDJ2E1角度测量、轴线垂直引测2钢卷尺50m2标高传递、量距1级四、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1)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2)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 标记;3)控制桩保护见下图控制桩保护示意图1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两级测设,首级为平面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为建筑物轴 线控制网。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GPS00I713、GPS00I714. GPS00I715为基准,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设。平面控制网共布设5个基准点分别为 AE控制点。二级控制网依据首级平面总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 测设综合展厅、常年固定展厅、会议中心三个建筑物的控制轴线。(围惴边)中 GPS00107首级平面控制网标高控制根据业主提供的由测绘部门测设的水准点GPS00I0713. GPS00T0714. GPS00I0175为依据,引测到现场首级平面控制网BE控制点,建 立水准基准组。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形成正式基准点资料, 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这样控制点BE组成测量总控制网,可 以用于护坡监测和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准点。2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精度指标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平面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首级控制网一级W5<1/20000二级控制网二级<10<1/100003 .轴线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结构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 系确定建筑物需要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平面控制网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法 或直角坐标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 求后,作为该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本工程建筑物的轴线平面控制网如下图所示: 金 3®» Q 色 修”修说修0通舒混3 M的6,通。&物比雹8 <4 8 0翥,冬 口<O<O Qoaooeooooooooooo oO<><> 0 ooo oO>00 O<z> <z> <z> ooeooooooooooo o 00)0) n o 口。ooooooooooooooooo 0 LJ OOQO<>D<>DOOaO oo o oo nan 。口。<>« 0 00 900 9O-« ?:<f> o o o 口。口口o o oO O Dooo O . O a 轴线平面控制网5.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 须符合下表规定: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建立高程控制网。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由测绘部门测设的水准点(至少应提供三个),由我方测量工程师采用0. 3mm级精度的AL132-C精密水准仪对测绘部门所测设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3)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表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 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线 长度 (km)仪器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 测次数附合或闭合 环线次数平地 闭合差 (mm)三等6< 50DSids3锢瓦双面往返各次往返 各一次12 VI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表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 (m)前后视 较差(m)前后视累 积差(m)最低地面 高度(m)基辅或红黑读数差(mm)恚、辅或红、黑所测高差名差(mm)三等DSi100m360. 31. 0mm1.5mm |ds375m2. 0mm3. 0mm2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W闭合差(mm):L相应线路长度: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2)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 1mm,三、四、五等精确至1mm。六、 士0.000m以下结构施工.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 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校测仪器采用测量精度±1级、测距精度lmm+2ppm*D的全站仪。1 .平面放样测量1)开挖线放样。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控制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控制 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 设计标高时,使用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槽边线、电梯井、集水坑开 挖边线,并撒出白灰线指导开挖。2)轴线投测。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并凝固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 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轴对面方向桩,将控制轴线 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它轴线 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 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4)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轴线间距允许偏差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L <30 m±530m<L W60nl±1060nl<LW90nl±15L >90m±205)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 筋上抄测出楼层结构+L 00标高,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6)模板垂直度检测模板支立好后,吊线坠校核模板的垂直度,检查线坠与轴线 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2 . ±0. 000m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 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钢尺a公式HO -一首层标高基准点高程;b'=H0-Hl+a -a+b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悬吊钢卷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使 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悬吊钢卷尺法如下图所示: H1 - 待测楼层设计标高;a -一Sl水准仪在50米钢尺上读数;a -一Sl水准仪在50米钢尺上读数;'a' -S2水准仪在50米钢尺上读数;b -S1水准仪的塔尺读数。b' S2水准仪的塔尺读数;悬吊钢卷尺法3) 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抄测出挖 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设计标高清土。4)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 使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立面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 记。七、 ±0. 000m以上结构施工.平面控制测量本工程建筑物±0. 000m以上的轴线投测采用激光经纬仪竖向传递法进行。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a.内控点布设: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 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轴线内控点布设如下图所 示:779小10

    注意事项

    本文(大型综合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