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docx
-
资源ID:60480680
资源大小:17.9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docx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随着我国不断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顺应 时代发展需求,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从改革的必要性和现实问题剖析着手,以学生优良职业品 质的培养为抓手,探索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实践机制,培养具有强大内在精神驱动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新时代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我国产业整体上还存在技术含量不够高、产品 附加值低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升级产业、优化产业链,对外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解决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人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服务业的优化、农业的现代化都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生命力所在。职业教育是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是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路径。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建设知 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 养大量能够扎根在一线生产领域,应用最新科技提升生产水平的劳动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师教学能力、教材体系、 教学方法等方面,受普通高等教育影响甚深,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不够凸显,严重影响了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职业 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强调要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它贯 穿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也明确提出,要“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 推动课堂革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更应强调优秀职业品质、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从学生职业生涯长 久发展的视角来看,内在的优秀职业品质塑造是根本。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同并践行优秀的职业品质,才能不断 提升职业技能的内在驱动力。高职院校要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塑造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奠定大国工匠的品 质基础,为行业企业的发展、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师德 师风建设,以教师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感染和引导学生。其次,要创新教材体系,强调职业教材的针对性和特色。最后, 要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使优秀的职业品质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 驱动力。二、高职院校“三教”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了“三教” 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还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三教”改革的外部环境限制和基本策略偏差1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外部环境限制因素多。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内外部环境复杂,限制发展的因素也多。 一方面,“三教”改革要求聚焦于产学研一体化,高职院校要与行业企业紧密协作,构建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的 办学模式。但这种办学模式对合作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稳定呈现,而且符 合合作要求的企业并不多。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教学形式也从线下为主转为线上线下相 结合,使限制性因素影响进一步放大,教师面临线上线下授课的双重压力,行业企业师资流动性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 都会影响改革进展。2 .缺乏针对学生内在发展驱动力的“三教”改革方案。“三教”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就其品质而言,包括内在的精神品质和外在的技术技能水平两个方面。但是,高职院校多偏重于学校硬件设备 的建设与技能水平的提升,对学生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在“三教”改革中对于精神品质的培养缺少明确的 实施方案。此外,由于全国各地高职院校情况、政策、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差异,师资改革标准的不明确、师资改革 方式多样等问题层出不穷,都导致“三教”改革和工匠精神培养目标难以实现。3 .缺乏体现自身特色的“三教”改革方案。“三教”改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些高职院校仅仅从师资、教材、教 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缺乏面向不同学生和不同学科的针对性措施。高职院校自身管理特色不明,没有改变旧有 的不合理观念和低效率的运行机制,导致改革进程缓慢,不能形成适应高校教育发展需要的优质教学体系和工匠精神培 养体系,难以全面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面对新问题的产生也很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二)“三教”改革的内生要素发展滞阻1 .教师主体性作用发挥存在障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存在诸多阻滞因素。一是在 教师入口环节。高职院校在招聘时往往看重应聘者的学历、学术成果等内容,没有体现出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技能性、 实践性职业素养要求,教师的行业企业经历、实践操作水平在招聘选择标准中占比不够高。二是部分教师存在认识误区, 认为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压力不大,对职业发展没有清晰定位。三是针对教师的入职教育和持续岗位培训目标定位不够明 确,导致教师不了解自身的教育职责,轻视技能的提升和工匠精神的培养。2 .教材与行业发展实践脱节。教材是铸魂育人重要理论成果的物化形式,是教师个人工匠精神和技能素质外化的 重要支撑,在教材编写工作中应强调责任意识、创新思维和专业素质的融入。但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教学教材,作为主 要编写成员的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工作者却没有参与的机会,导致教材内容可操作性不够强、 教材更新不够及时、对新兴产业技能需求反映不够准确。此外,“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纸质教材很难完全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创新教材媒介,利用好数字平台,创建适合线上教学的新型教材,以缓解教学资源 的不足,满足后疫情时代的教学需要。3 .行业企业主体在教法改革中往往缺位。行业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教育主体,理应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缺位,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提前适应工作岗位和积累实操经验的宝贵机会,无法真正实现学 中干和干中学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不要过于强调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发挥行业企业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结合最新的教学资源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三、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进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职业品质决定了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长度, 也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将学生内在的优良职业品质培养作为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具体抓手, 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优良职业品质,并将其作为提升职业技能的内在驱动力。(一)教师层面,建设“工匠型”教师队伍1 .培育教师对优良职业品质的认同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对爱岗 敬业、严谨勤奋、精益求精等优良职业品质要素的认同是教学的基础。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各种座谈会、研讨会,让教师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解读相关职业品质,了解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品质培养上的内在统一。通过组织教师集体观看大 国工匠等优秀电视纪录片,开展优秀职业品质的理论宣讲活动或展示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教师对优良职业 品质的认同感,教好书、育好人、为好师,并把这种精神传递到每位学生心中。2 .强化教师在行业企业一线的实践锻炼。对教师而言,认知和认同是思想认知,而践行是将思想认知外化的行动。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共建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将优良职业品质与实践技能融合培养,增强教师职业品质 培养的践行力。高职院校选派专业知识扎实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跟岗实践、接受实践技能训练,“使学 校教师与企业工匠结成对子,让教师作为企业工匠的徒弟,教师与企业工匠同吃同住同工作”。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教师 不仅可以与企业师傅相互学习讨论,积累实际生产经验,了解企业最新的技术技能,而且能够亲身体验企业优秀工匠展 现出来的职业素养。3 .发挥教师言行的感染力。学生优良职渠品质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去熏陶感染,使学生 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其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与优秀的教学能力带动学生,使其切身感受职业 价值。同时,聘请一些实践能力强的企业工匠,以长短期兼职或跟班授课的方式加入学校的教师队伍,不仅可以无缝衔 接学生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还可以让企业工匠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与带动学生,有助于学生对优良职业品质有更直 观和深刻的认知,将感受到的专注、严谨、细致、敬业、创新等优良职业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教材层面,完善融合优良职业品质的教材资源体系教材是呈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教材既要涵盖“技”方面的知识,也要包含“德”方面的内容,达到 “德技并修'的效果。通过推动教材编写主体多元化、开放化,搭建工匠培育教材体系,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立体化教材, 达到职业教育教材改革的目的。1 .推动教材参编主体多元化。传统高职院校教材偏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引入企业资深人员参与职业教育教材编写,既是教材编写团队多元化的体现,也是校企深度合作的表现。校企共同分析 教材编写框架、内容,将最新技术技能和工艺规范及时引入教学内容,准确反映教材蕴含的知识技能和相关岗位职位的 匹配度,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同时,结合行业精英的职业人生体验,分析课程中所蕴含的育人元素,注重优良职业品 质的培育。2 .构建融合优良职业品质培育的教材体系。培养具有优良职业品质的人才离不开优秀的教材体系构建,要注重教 材建设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层次性,将爱岗敬业、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等精神融入教材中。搭建融合优良职业品质培育 的教材体系,一方面要尽量融入多元的优良职业品质内容,避免对同一内容的过多赘述,针对不同年级职业行为训练的 具体要求,做好内容衔接,有计划有层次地融合优良职业品质元素;另一方面要建设相关的职业品质学习读本,贴合相应 的专业特色,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编制出当前专业所需要达到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系统地对高素质 技能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进行阐释。要实现基础课、专业课教材和优良职业品质读本同向同行,从“知、情、意、 行'环节涵养学生,使培养的学生德技并修,成为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3 .建设有高职特色的立体教材。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大量丰富立体的实践操作案例 和相关材料支撑,传统教材受限于版面,很难容纳丰富的实践操作性内容。高职院校需要建设“工匠+专业教师”一体化立 体教材,打破传统纸质教材的限制,以电子形式呈现教材,整合图片、视频等大量线上教学资源,让理论知识变得丰富 立体。通过在线课程方式辅助教学,使学生在线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培养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优良职业品 质。(三)教法层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融入教法是联结教材、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高职院校要有意识地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寻找课堂认知与优良职业 品质培育的契合点,将各种优良职业品质要素切实渗入课堂教学当中。锻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品质基础是教 法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显性和隐性教法相结合、知识和价值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教法改革,实现对学生优良 职业品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培育。1 .显性教法和隐性教法相结合,全方位融入优良职业品质要素。显性教法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真正 纳入学校计划中的各种课程及其有目的、有组织形式的教学组织形态。教师能够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效果。隐性教法是指教师以内隐性的、而非直接的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情感、意愿、心态、 价值观、信念等产生影响的教学组织形态。在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隐性教法将爱岗敬业、严谨勤奋、精 益求精等优秀职业品质元素隐含在教学璟节中,从而使学生在严格遵循专业标准的教学实际操作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优良的职业品质,实现全方位育人。2 .知识和价值相统一,多层次深化优良职业品质培养。知识是载体,价值传承是目的,将价值观引导融于知识传递中。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将优良职业品质的要求凝练为价值观要素,并纳入教学中,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信念,实现教 学实践中优良职业品质培养的目标。从教育者、培养方式、学生等多个层面探索推进教法改革的路径。首先,在教育者 层面上,要明确知识与价值相统一的重要性。知识在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中具备基础性作用,高职院校轻知识重技能的现 状是“三教”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仍要重视人文价值的探索。在教学中要把专业知识 和基础知识相结合,挖掘专业教学中的人文价值,通过举行技能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在赛中悟、赛中学。其次,在培养 方式上,要明确教法改革的具体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内校外多课堂融合教学模式,在校内课堂上进行代入式教学,让学 生学习优秀工匠的职业精神,在学习中获取成就感。在校外课堂采取实景式教学,邀请工匠作为教师授课,让学生参与 到实际工作中,亲身体验优秀工匠的职业魅力。最后,在学生层面上,教法改革要注重人的主体性彰显,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教育是理论与知识的双向输送,教育的人文价值在于使人成为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能实现 知识的有效传递,又能使学生感受职业价值。引导学生自主成立专注专业技能训练与工匠文化发展的专业协会,教师积 极引导,帮助其利用专业协会资源提高专业技能、塑造职业品质。3.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宽领域强化优良职业品质内化。优良职业品质培育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教法上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不但要从理论上使学生了解优良职业品质的实质,还要通过实景式 教学强化学生的精神品质塑造,打造“理论+网络+实战”三者合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既能通过学习获取理论知识,又能 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和技能,同时还能通过互联网、大数据、VR等技术,实现知识的更新迭代。当与具体的职业场景密 切相关时,学生能深刻领悟到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的优良职业品质的内涵与价值,并将之视为个人的职业追求。推进实 景式教学模式,结合各专业特点,建立现代企业实践课堂,设置企业实践课程。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人、工、学 交替训练,将课堂流程与企业制造流程合理衔接,使学生以企业实际的工作场景作为课堂,并以“体知躬行”的方式强化 与实践优良职业品质,奠定职业生涯长效发展的内在价值基础。注释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网.人民日报,2014-06-24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1).吴秀杰,张蕴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三教”改革的价值、问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 (9) : 11. 宋良玉.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 (23) : 95.参考文献王莉.试论“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中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 (6): 18-21.2习近平.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