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
-
资源ID:60486295
资源大小:220.1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课弹簧测力计位于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本节课 的前3课主要研究了小车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也着重了解了重力、反冲力、弹力 等类型的力。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 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 的前提;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 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研讨局部引导学生思考得更为 深刻,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学情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都比拟简单。学生已经 知道力有大小,本课安排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他们对力的认识规律的,将 为后续力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2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 筋相似。3 .力的单位是牛顿。科学探究目标:1 .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科学态度目标:1 .开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2 .树立细致、有步骤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L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3 .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教学重难点】(5分钟)小,要知道力的大小,需要用测量力的工 具,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 工具。你认识弹簧测力计吗?板书:弹簧测力计流与讨论。三、探索(25分钟)任务一: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局部组成的,想 一想各局部有什么作用。任务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力的大 小。活动:先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 指针指到IN、2N、5N等,感受不同大小 的力。测量物体之前可以先掂一掂,估测 一下再进行测量。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测力计,先 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读数时,视线要 与指针保持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 板所标最大数量。研讨:问题一: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 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问题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还有弹力, 这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总结: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弹簧这一局部被 拉伸而产生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要 检查指针、调零,将估测可以测量的物体 放在桌面上,挂上挂钩,慢慢提起。测量 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读数 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学生任务一:观察测力计结构 过程:小组观察测力计,研究并讨 论。用力慢慢拉挂钩,看看弹簧 怎么变化,指针怎么移动。认识 力的单位。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运用测力 计测量其他重物的重力。1 .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 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2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 平。3 .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 最大数量。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 和测量实验,思考并讨论研讨问 题,总结出研讨结果。通过观察认识 弹簧测力计, 并学会使用弹 簧测力计。体 会到不同测量 工具可以解决 不同的现实问 题。2.撑杆、海绵垫、健身球、跳板、蹦床等 都具有弹力,它们都是在外力作用后,发 生形状变化,之后产生了恢复原来形状的 弹力。以蹦床为例,小朋友接触蹦床后, 重力使蹦床发生形状变化,因此产生恢复 原来形状的弹力。四、拓展(8分钟)这是用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制作的测 力计。想一想,怎样标画出这个测力计的 刻度呢?课下同学们也动手试试吧。学生任务:讨论方法,利用钩 码或挂重量物体的方法,在 测力计纸板上画出刻度。建立在认识橡 皮筋具有弹力 的基础上的, 思考制作方 法。开展进一 步研究力的兴 趣。教科版四上第三单元第4课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课题弹簧测力计单元三学科科学 年级四教材简析弹簧测力计是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教科书从拔河比赛入手,引领学 生体会拔河比赛时双方之间力的大小的较量,由此聚焦本课的研究主题一一测量力的大小。 本课由四局部组成。第一局部“聚焦”环节,力是有大小的,要想知道力有多大,需要用到 测量力大小的工具一一弹簧测力计,本课的问题聚焦在认识弹簧测力计上。第二局部“探索” 环节,包含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初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包括感受弹簧测力计是利 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第二个活动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这是 本课的重点。第三局部“研讨”环节,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的讨论问题: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 生明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简单原理;第二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弹力的概 念,把对橡皮筋和弹簧被拉伸产生的弹力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第四局部“拓展”环节,用 橡皮筋制作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制作活动加深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测力计的刻度和 力的单位“牛顿”的认识。在前面三课学习并了解拉力、反冲力、弹力对物体的作用之后,本课继续帮助学生认识力的 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明白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 大小。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弹簧测力计常常被叫做弹簧秤。学生对弹簧并不陌生,也见过用弹簧秤称量物体 的重量,但对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却比拟陌生,容易与托盘天平混淆,有局部同学 会选择托盘天平来测量力的大小。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要加深学生对测量力的工具的 认识。学生比拟容易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但对力的单位“牛”的单位量感还比 较弱,在估测和实测物体力的大小活动中要逐渐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力的大小“牛”的感知。学习目标1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2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3 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4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5 .开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6 .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7 .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8 .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难点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建立起“牛”大小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你认识弹簧测力计吗?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 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观看视 频资料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学生任务: 各小组进行 讨论和分 析,回答问 题。通过学生 的讨论与 交流了解 学生是否 了解测量 力。讲授新课认识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及各局部的作用。弹簧测力计(弹簧秤)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提环一一当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弹簧一一受力时弹簧伸长,产生弹力。指针一一指示出力的大小。刻度板一一标明力的刻度值。挂钩一一挂被测量的物体。针对弹簧测 力计准备交 流与讨论。认识弹簧 测力计的 主要构造 是弹簧,利 用“受力 大,伸长 长”的特征制作测量 力大小的 工具,因此 给学生的 测力计建 议使用能 看见弹簧 伸长变化 的。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用力慢慢拉弹簧,可以看到弹簧随 着拉力的变大逐渐伸长;拉力慢慢减小弹簧逐渐缩短。由此 可见,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受力越小,伸长越短。结 论: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受力越 小,伸长越短”的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的。3 .认识刻度板。(1)认识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 称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 字命名的。(2)认识最大测量值。不同的弹簧测力计有不同 的最大测量值,我们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时候, 不能超过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弹簧测力计的最 大测量值就是它的量程。(3)认识分度值。弹簧测力计刻度 板上一小格表示的力的数值,就是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应该弄清刻度板上每一大格代表多大的力,每一小格代 表多大的力。读数时,注意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的刻度每 一小格代表o. 1N的力。观看视频资料认识弹簧测力计、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1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 录表。(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2 .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轻重的物体对它拉力的大 小。实验目的: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轻重的物体对它拉 力的大小。实验材料:一个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 钩码,一个笔袋,个空水杯,一串钥匙,一张记录单。实验物体名称估测力的大小实测力的大小科学课本4. 5N3. 5N笔袋2N1. 7N瓶500毫升的矿泉水5N4. 9N准备测量的 物品。强调先估 测,再实 测。估测一个, 实测一个。多测量一些 物体后,要 尽量估计得 准确一些。测量完材料 盒里的物品 后,测量自 己身边的物 品。通过比拟体 验不同物体 的重力大 小。步骤:(1)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到IN、2N、5N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轻重的物体对它拉力的大小。先估测一个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 力的大小,记录下来,然后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实验记 录: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一些物体对 它拉力的大小,这个拉力也就是物体本身的重力。观看视频 资料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 量力的大小?物体挂在挂钩上,使得弹簧自然伸长,从而产 生弹力;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调零,测量之前要进行估测, 选择适当量程的弹簧测力计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么产生的?撑杆跳高是田径运动工程之一,运发动双手握住一根杆 子,经过快速地助跑后,借助杆子反弹的力量,使身体腾起, 跃过横杆。横杆的另一面经常放一层厚厚的海绵垫,运发动 落在上面,以免摔伤。撑杆是借助杆子弯曲后产生的弹力, 而海绵垫在受到压力变形后也会产生向上的弹力。健身球 是用橡胶制成的充气球,富有弹性,能承重400千克,可 以用来做健身球操,训练胸、腹、背、臀、腿等处的肌肉。 健身球的弹力是由橡胶及球内空气受压后产生的。跳板是 跳水池边伸出水面之上供跳水用的长板,它利用长板受压 弯曲后产生的弹力,将人弹起。蹦床是儿童经常接触的娱乐 及运动设施,它是由网面及四周的弹簧受力变形后产生弹力使上面的人高高弹起的。生活中的弹力 (班级记录表) 撑杆和海绵垫杆子弯曲及海绵垫受压变形后产生的弹力 健身球橡胶及球内空气受压后产生的弹力跳板长板受压弯曲后产生的弹力蹦床网面及四周的弹簧受力变形后产生的弹力鼠标内部弹簧受压后产生的弹力头绳橡皮筋受力变形后产生的弹力弓箭弓柄受力变形后产生的弹力用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制作一个测力计。怎样标画出这 个测力计的刻度呢?1.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制作材料:曲别 针、硬纸板、橡皮筋、标准物(如钩码)、笔、直尺等。制作方法:用曲别针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硬纸板上,另一端 用曲别针当挂钩,用笔标出橡皮筋静止时最下端的刻度 (0)o 2.正确标画出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的方法。先用钩码 等质量的物体作重物,在硬纸板上标出IN、2N、3N等 一大格刻度,然后在每一大格间平均划分10份或5份,标 出数值。注意:刻度的划分应该在橡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围 内。3.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测力计的特点。(1)用一根较细、 较长的橡皮筋可以制作比拟灵敏的橡皮筋测力计,用来测 量较小的力。(2)用一根橡皮筋制作的测力计的特点:橡皮 筋弹力小;最大测量值小些;同样大的力,刻度大些,测量 精确度高些。用两根橡皮筋制作的测力计的特点:橡皮 筋弹力大;最大测量值大些;同样大的力,刻度小些,测量 精确度低些。学生先交 流。学生自制橡 皮筋测力 计。学生通过 橡皮筋测 力计的制 作活动,加 深对弹簧 测力计的 原理、刻度 和力的单 位“牛顿” 的认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如何使用它测量力的大小。还知道了力有大小和方向,弹簧测 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 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及力的单位是牛顿。板书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调零、平视、量程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受力大,伸长长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提环I I f.指针一解刻度板-慧1挂钩一(/34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位置,使用时,测量的力不能超过 O2 .力的单位是,简称牛,用符号 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3 .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时,视线与 相平。二、判断题。1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用食指钩住提环,用挂钩钩住待测物体。().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原理制成的。()2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相平。()3 .弹簧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测量值就是它的量程。().所有的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的一小格都代表0. 1牛。()4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长;受力越小,伸得越短”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三、选择题。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在“0”位置以下,假设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是5牛,那么该物体实际的重力()oA.大于5牛B.小于5牛C.等于5牛一只运动鞋的重力约为( )oA. 400 牛B. 40 牛C. 4 牛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大小的仪器。3. A.能量B.运动量C.力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选项是()o4. A.拿起弹簧测力计直接使用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C.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任意大小的物体重力以下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o5.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B.弹簧测力计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拿来用C.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该轻轻地拉挂钩以防卡住力的大小,通常用()来测量。6. A.杆秤B.天平C.弹簧测力计一个弹簧测力计没有测量物体时,指针在0刻度线以下,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是3N,该物体实际的重力()o7. A.大于3NB.小于3NC.等于3N8.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o9. 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10.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可以用厘米、毫米等表示11. C.弹簧测力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四、实验操作。1 .在图中标出弹簧测力计各局部的名称。2 .弹簧被拉长后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 力。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弹簧就会伸得越长”的特性制成的。3 .拿起弹簧测力计,要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位置。4 .以下图中读数的位置正确的选项是()o-=<二一一-=<二一一5 .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读数如以下图所示,可能测量的是()的重力。6 . A. 一个手机B.装满书的书包C.一个回形针7 .用这个弹簧测力计能测量约8牛的力吗?为什么?五、综合拓展1.如何用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制作一个测力计?2.下面是用弹簧测力计称重实验。04 -1-2;3;4i5 二-2r3-4L54:三 wz二-3F1一二一二 0 12 3 4 50 12 3 4 52:31=-2实验1实验2函 函实验3(1)请你写出实验3的数据是No的原理制作的。(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3)弹簧测力计下是否可以挂11个钩码?(填“可以”或“不可 以“),理由是。(4)使用时要使弹簧伸长方向和 在一条直线上。参考答案、1. 0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2.牛顿N牛顿3.指针二、1. V 2. V 3. V 4. V 5. X 6. X 7. V 8. X1.B2. C 3.C4.C5.B6. B 7. C 8. B 9. A重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难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1套、班级记录表、弹簧测力计刻度板的纸板模型、教学课件。小组:弹簧测力计、钩码、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拉力器、弹簧测力计1 .出示拉力器,并简单介绍拉力器后,请两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2 .请学生说说怎么判断出谁的力气大,引导学生关注力气大的同学会将拉力器的弹簧 拉得更长。3 .出示弹簧测力计,介绍:弹簧测力计也叫弹簧秤,是一种测量力大小的工具。这节 课,我们来一起学习怎么使用弹簧测力计。(板书:4.弹簧测力计)(二)探究(预设20分钟)环节一:认识弹簧测力计材料准备:弹簧测力计L播放微视频,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使用方法等内容。(板书:构造:提 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4 .发放弹簧测力计,小组观察、交流视频中提供的信息。5 .小组汇报、交流弹簧测力计的信息。汇报要求:(1)能清楚指出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局部的名称。(2)能大致说出弹簧测力计各局部结构的作用。(3)能完整说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以及“调零”、“平视”、“量程”等注意事 项。(板书:构造: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环节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材料准备:弹簧测力计、学生身边物体、学生活动手册L体验:用手慢慢拉动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向IN、2N、5N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2 .请同学们说说大小不同的力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弹簧的长度和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 同?3 .我们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重力大小,你们想测那些东西?四、1.2.3.4.6.5.6.不能。因为这个弹簧测力计最大能测量的力是5牛,如果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最大测量值的力,不但测不出具体数值,还可能损坏弹簧测力计。五、1 .用曲别针把橡皮筋一端固定 在硬纸板上,另一端用曲别针当挂钩,用笔标出橡皮 筋静止时最下端的刻度,这就是测力计的零刻度。再在曲别针上挂上钩码等重力的物体, 在硬纸板上分别标出1牛、2牛、3牛等刻度,然后在每一大格间平均划分5份或10份,标 出数值,这样测力计就做好了。2 .(1) 1.5(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3)不可因为弹簧测力计最大测量5 N的物体,10个50 g钩码大约是5 N, 11个钩码超出了 5N,所以不可以(4)重物4 .有些物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比方笔、橡皮、书本等,但是有些物体超过 了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范围(量程),比方书包、椅子等,就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 力了。所以,测量前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重力大小。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考前须知:(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向“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平视。(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板书:使用注意:调零、平视、量程)6 .学生小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笔、橡皮、书包、剪刀等物体的重力大小,并 记录在活动手册P10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大小的记录表中。7 .学生汇报交流使用弹簧测力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测量的结果。(三)研讨(预设10分钟)1 .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2 .学生说出由于弹簧被拉伸产生了弹力,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力越大伸长越长。3,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么产生的?4 .学生举例说明,要求明确是什么物体产生的弹力。(四)拓展(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橡皮筋、硬纸板、回形针、钩码、笔、直尺等1 .介绍制作方法:(1)用回形针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硬纸板上,另一端用回形针当挂钩,用笔标出橡皮 筋静止时最下端的刻度。(2)用钩码等重量的物体作重物,在硬纸板上标出IN、2N、3N等一大格刻度, 然后在每一大格间平均划分10份或5份,标出数值。注意刻度的划分应该在橡皮筋可承受 的拉伸范围内。2 .要求学生回家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板书设计】4.弹簧测力计构造: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使用注意:调零、平视、量程原理:弹簧受力大,伸长长3. 4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教科书从拔河比赛入手, 引领学生体会拔河比赛时双方之间力的大小的较量,由此聚焦本课的研究主题一一测量力 的大小。本课由四局部组成。第一局部“聚焦”环节,力是有大小的,要想知道力有多大,需 要用到测量力大小的工具一一弹簧测力计,本课的问题聚焦在认识弹簧测力计上。第二部 分“探索”环节,包含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初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包括感受弹 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第二个活动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力的大小,这是本课的重点。第三局部“研讨”环节,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的讨论问题:第 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简单原理;第二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 进一步建立弹力的概念,把对橡皮筋和弹簧被拉伸产生的弹力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第四 局部“拓展”环节,用橡皮筋制作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制作活动加深对弹簧测力计的原 理,以及测力计的刻度和力的单位“牛顿”的认识。在前面三课学习并了解拉力、反冲力、弹力对物体的作用之后,本课继续帮助学生认 识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明白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学生分析】在生活中,弹簧测力计常常被叫做弹簧秤。学生对弹簧并不陌生,也见过用弹簧秤称 量物体的重量,但对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却比拟陌生,容易与托盘天平混淆,有 局部同学会选择托盘天平来测量力的大小。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要加深学生对测量 力的工具的认识。学生比拟容易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但对力的单位“牛”的 单位量感还比拟弱,在估测和实测物体力的大小活动中要逐渐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力的大小 “牛”的感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 相似。力的单位是牛顿。科学探究目标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科学态度目标开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难点: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建立起“牛”大小的概念。【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弹簧测力计刻度板的纸板模型。【教学过程】一、聚焦1 .教师出示并简单介绍拉力器,再请两位同学用拉力器比比谁的力气更大。学生用拉力器比试力量大小。2 .提问:我们如何判断谁的力气更大?引导学生认识“拉力器的弹簧被拉得越长,力气就越大”。3 .引入主题:怎样知道两位同学的力有多大呢?我们可以用工具来测量力的大小。下 面一起来认识一种测量力的工具一一弹簧测力计。设计意图:用拉力器引入的目的是为后续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做铺垫,也是为了引 入本课的研究主题“力的大小是可以用工具测量的"。.二、探索(一)认识弹簧测力计L出示各种类型的实物弹簧测力计,课件展示图片。提问:这些都是弹簧测力计,你 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引导学生认识;虽然各种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结构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一由 弹簧构成。4 .根据课件的要求,仔细观察并操作弹簧测力计。(1)指认各局部名称,想一想都有什么作用。(2)用力慢慢拉挂钩,看看弹簧怎么变化,指针怎么移动。(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最大能 测量多大的力。学生领取弹簧测力计,按要求观察、操作,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观察、操作完 毕后,交回实验材料。5 .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局部组成的,各局部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带着学生交流测力计各个局部的作用,并在课件上展示出来。提环:当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弹簧:受力时弹簧伸长。指针:指示弹簧伸长的多少,结合刻度板指出力的大小。刻度板:标明力的刻度,方便读出力的大小。挂钩:挂测量的物体。6 .用力慢慢拉挂钩,弹簧怎么变化,指针怎么变化?全班交流,得出结论:慢慢拉挂钩,弹簧会伸长,指针跟着伸长的弹簧移动,并指示 相应的刻度。7 .弹簧伸得越长,手拉挂钩有什么感觉?由于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受力大,伸长长”这个特点来测量力的大小,因此弹簧伸得 越长,手拉挂钩就会感觉到受力越大。8 .学生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标出的符号,结合教科书中阅读资料局部,认识 力的单位及其命名。9 .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 一大格有几个小格?每一小格是多大 的力?最大能测量多大的力?教师在课件上显示不同分度值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带着学生观察刻度板,练习读 数,分小组读数。(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1 .课件展示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考前须知。(I)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假设不是需要先“调零”。调零的 方法是移动刻度板,使刻度板上的“0”位置与指针持平。(2)测量之前先估测,再实测。(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量程)。具体做法:可以将物体放在桌上,在测力时慢慢提起物体,不要用力过猛,如果指针 已经到达最大数值还没有提起重物,应停止测量。(4)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5)测量完材料盒里的物体后,可以测量身边的物体力的大小。2 .实验之前,阅读活动手册。教师强调一定要先估测物体力的大小,再实测,估测一个实测一个,比赛哪个小组估 测得越来越准确。3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测量物体力的大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规范使用测力计并读数;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是否估测得越来越 准确,是否超过最大量程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是弹簧,利用“受力大,伸长长”的 特征制作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因此给学生的测力计建议使用能看见弹簧伸长变化的。实测 之前先估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牛顿”的单位量感,开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实测那么是培 养学生的测量和读数能力,学会规范操作力的测量工具。三、研讨1 .问题一: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师生交流,得出结论: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弹簧被拉伸而产生的。2 .问题二:实验时,你是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呢?教师带着学生回顾实验测量过程,描述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考前须知。3 .问题三: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先交流,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应用弹力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例子中的弹 力是怎么产生的,进一步加深对弹力科学的理解。四、拓展1 .我们制作一个简易的测力计,用什么物品可以代替弹簧测力计里的弹簧呢?学生交流想法,得出结论:可以使用橡皮筋来代替测力计里的弹簧。2 .怎么确定刻度线呢?学生思考并交流确定刻度线的方法。3 .用课件或微视频出示“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材料、方法和正确画出刻度的方 法。(1)制作材料: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笔。(2)制作方法:用曲别针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硬纸板上,另一端用曲别针当挂钩,用 笔标出橡皮筋静止时最下端的刻度。(3)画出测力计的刻度:用钩码等质量的物体作重物,在硬纸板上标出1N、 2N、3N等一大格刻度,然后在每一大格间平均划分10份或5份,标出数值。注意刻度的 划分应该在橡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围内。4 .学生课后自制橡皮筋测力计。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活动,加深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刻度和力 的单位“牛顿”的认识。【板书设计】弹簧测力计1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我的课堂活动记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记录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受力大,伸长长。2 .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日期:1 .给学生准备测量的物品。2 .强调先估测,再实测。3 .估测一个,实测一个。4 .对学生提出要求:多测量一些物体后,要尽量估计得准确一些。5 .测量完材料盒里的物品后,测量自己身边的物品。34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2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 相似。3 .力的单位是牛顿。科学探究目标.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1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科学态度目标.开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1 .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1 .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教学重点】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各种重物。【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2分钟)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各种力驱动小车,也知道了各种控制力的手段C怎样知道我们用了多少力呢?学生任务:各小组进行讨论和分 析,回答以下问题。通过学生的讨 论与交流了解 学生是否了解 测量力的手 段。二、聚焦研究运动和力时' 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学生任务:针对弹簧测力计准备交聚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