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x

    • 资源ID:60495513       资源大小:53.3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x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1 拟建工程概况11.2 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11勘察目的11.2.1 勘察任务要求1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11.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1.4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1. 1勘察方法11.4 .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22场地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22. 1气象特征22.2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22. 3场地沿线地形地貌32. 4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利埋藏物32. 5地层岩性32. 6地表水和地下水36. 1地表水32. 6. 2地下水33场地岩土参数统计33. 1室内土工试验33 . 2重型击实试验44 .3标准贯入试验(N) 43. 4胀缩试验44场地地宸效应54.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54. 2建筑场地类别54. 3场地液化评价55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55.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55. 2特殊性岩土评价55. 3路基土评价53. 1 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55. 3. 2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55. 4岩土层力学性质分析评价65. 5道路及管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65. 6路基干湿类型65. 7环境对拟建工程的影响65. 8道路沿线工程基础持力层的选择66与施工有关的其它岩土工程相关问题76. 1工程降水77. 2沟槽开挖78. 3膨胀土地区路基设计和施工应考前须知79. 4施工验槽77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78工程地质结论与建议78. 1结论79. 2建议7附件及附图(附件)1检测报告(土样、水样)1份(附图)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张2工程地质剖面图2张3钻孔柱状图1张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2)管道工程:预计埋深约设计路面下4. 0m,当拟建管道设计标高以下为黏土时,可直接用作 管道基础持力层,施工时应防止长时间暴晒及受水浸泡:假设为素填土,应进行夯实处理,以处理后的 地基土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假设为杂填土,那么应进行换填处理,以符合回填标准的填料分层碾压夯实 处理的地基土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对高压、易燃、易爆管道及其支架基础的设计,应采取防止地基 土不均匀胀缩变形可能造成危害的地基处理措施。管道施工宜采用分段快速作业法。管道敷设完成后, 应及时回填、加盖或封面。(3)在路基上方开挖和回填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地表水及地下水进行疏干。对于场地中的上层滞水, 可采取明排水和集水井方式进行处理。(4)道路施工建议尽量避开雨季。(5)路基开挖后不宜长期暴晒,并应防止对上体的人为扰动,以免降低其地基强度。施工结束:后 应按规定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6)路基应采取严格压实措施外,建议进行沉降观测,管线等宜考虑不均匀沉降时后期使用可能 造成的拉裂错位等影响。(7)应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在路基施工时会同业主、质检、设计、监理、施工和勘察等有关单位 共同验槽,对地质异常现象或不可判定地质因索应进行及时、准确处理。(8)路基开挖时将形成临时性边坡,应采取适当放坡及坑壁支挡措施(如排桩支护。支护专项 方案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设计,并通过图审机构审查后,方可施工。(9)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表8-1。(10)路基开挖及运土时应尽量保护生态环境。表8T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岩土 名称重度 Y (kN/m1)承载力基 本容许值 fao (kPa)压缩 模量 E, (MPa)抗剪强度指标临时边坡 坡率允许 值岩土体与锚固 体的极限摩阻 力(粘结强度) 标准值qs(frbk) (kPa)粘聚力 标准值 Q(kPa)内摩擦角 标准值 弧(度)杂填土18.0/551: 1.7515素填上18.5703.510101:1.7520黏土20.02208.070 (30)151:1. 758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备注:括号中参数用于基坑支护设计使用。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拟建工程概况成都成华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拟建的仙乐道路建设工程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拟建场地周边 路网兴旺,交通便利。本次拟新建的道路等级属支路,路面面层预计为沥青混凝土,设计总长为260m, 设计路面宽度16m,道路起止桩号K0+020. 000K0+280. 000,设计路面标高509. 646511. 314m,勘 察期间未收集到配套管网相关资料,预计管道埋深路基设计标高下约4m,预计管材为混凝土。由四川 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进行设计。受业主委托,我司承当该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1.2 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目的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的相关技术要求及设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在充分掌握 已有地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工程钻探、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勘察 手段,查明道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沿线各地段路基稳定性及场地内的各岩土层性质 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物理力学参数,为道路及管道设计提供地质依据。1. 2. 2勘察任务要求<1)直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2)查明沿线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基岩风化层厚度及风化破碎程度:(3)查明沿线各地段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4)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层结构,均匀性,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路基下卧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 的分布,对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进行分析评价;(5)查明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6)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及季节变化幅度,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 性的影响:(7)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分布:(8)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9)对场地地基土作岩土工程评价,对地基基础提出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10)未尽事宜按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及相关规范要求执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I)国家规范规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士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岩上工程勘察平安标准(GB50585-2019):中国地宸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2)行业规范规程: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公路沥青路而设计规范(JTG D50-200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3)地方规范规程及其他要求: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质量管理的通知(成建 委2014 427 号)1. 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拟建道路具体特点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第3.0. 1 条,该道路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支路),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综合划分本市政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 4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1. 4.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技术要求,并遵循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按照综合评价的 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 方法和原那么布置工作量。(1)勘察放线以业主提供的道路总平面图及相关规程、规范为依据,采用GPS进行钻孔测放,由 业主提供控制点(A: X=22673. 490, Y=26576. 624: B:X=22669. 905, Y=25840. 003)与勘探点相关关系 测放。勘探点地面高程以控制点高程B(H=512. 01m)为基准点测得,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在设计单位提供的附有标明坐标、道路走向、桩号和现状地形的道路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基础 上进行勘探孔布置,本次勘察我院延道路两侧交叉共布置钻孔12个,其中控制性钻孔4个,钻孔纵向 间距约为20m,勘探点深度10.1-15. 4m。(3)采用XYT00型钻机进行全断面取芯回旋钻进,判别各土层的厚度、颜色、状态、成份、结 核、包裹体等。并在预定层位作标准贯入试验及取上样试验。(4)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N):对场地内黏土进行标准贯入原位测试,确定其力学性质。(5)室内试验:对所采集的土试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指标测试(包括:常规物理性质试验、 颗粒分析试验、剪切试验、压缩试验和胀缩试验):对采集的水试样和土试样分别进行水质简分析试 验和土的易溶盐腐蚀性分析试验,结合试验成果判定场地地下水及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 4. 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野外工作时间为2020年3月8日2020年3月11日,共完成勘探点12个,实际完成 工作量详见表1-2O表1-2实际完成工作量览表工作工程工作内容单位数量放孔测放勘探点个12钻探回旋钻孔(XY-100型)m/孔159. 2/12取样测试标准贯入试验(N)次/孔6/6原状土样件/孔9/7土壤腐蚀性分析件2水质简分析件2击实试验件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场地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2.1气象特征成都市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降水主要源于太平洋东南季风,次为印度洋西南季风。(1)气温:年平均气温16. 2,极端最高气温39.7C,极端最低气温一5.9,昼夜温差最大 12c左右;(2)降水:多年平均为947. 0mm, 19951994年平均降水最925. 60mm, 12、1、2月旱季降水量 占3%左右,7、8、9月雨季降水量占6070%,日最大时降水量207. 5mm (1981-07-12),最大时降 水量 28. 10mm (1981-07-13, 12T3 时),最大积雪厚度 40mm;(3)蒸发量:970.41139. 3mm,多年平均 1020. 5mm;(4)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82%:(5)风向、风速:多年平均风速1. 35m/s,最大风速14.8m/s(NE向);瞬时最大风速27. 4m/s (1961-6-2),主导风向NNE向,出现频率11%,风压0. 25KN/m2(30年一遇),常年平均风压140kpa, 雪压 0. lKN/m2;(6)日照:年日照数12001300小时,日照最小年份960小时。2. 2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成都地区大地构造体系的西部为华夏系龙门山构造带;其东部是新华夏系龙泉山构造带;处于两 构造单元间的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至名山、西抵龙门山脉、东达龙泉山,惯称成都坳陷。龙门山滑脱逆冲推复构造带:经青川、都江堰至二郎山,绵亘达500余公里,宽2540公里。这 是一个经历了屡次强烈变动的、规模巨大的、结构异常复杂的北东向构造带,如2008年5月12日, 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成都坳陷与成都平原分布的范围基本一致。呈北东35°方向展布,是一西陡东缓受“喜山期”两 侧断裂对冲形成的构造盆地。“喜山运动”以来一直处于相对沉降,堆枳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Q)松 散地层,不整合于下覆臼垩系(K)地层之上。基岩内发育有蒲江新津、磨盘山等断裂,构造线均沿 北东方向延展。蒲江新津断裂南起蒲江,北过新津后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深约5. 5公里,向北趋 于消失,最后一次大规模活动时间距今约8. 8万年;沿此断裂带的蒲江曾于1734年发生过5级地震。 磨盘山断裂位于成都市区以北,自新都经磨盘山进入成都市区环路北三段附近。从区域构造背景和 地震活动性分析,磨盘山断层通过地区属不稳定的微活动区:沿此断裂带的新都曾于 1971年发生过 3. 4级地震。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成都地区在大地构造体系上位于华夏系龙门山隆起褶皱带和新华夏系龙泉山褶断带之间。该体系 于印支运动早期已具雏形,印支晚期那么已基本定形,进入喜山期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剧其开展。老第三纪,青藏高原的上升,龙门山和龙泉山随着隆起,但地面高差不大。进入新第三纪差异运 动不明显。早更新世,龙门山急剧抬升,龙泉山随着抬升,平原西侧坳陷形成,粗碎屑之卵砾石堆积 其间。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龙门山、龙泉山继续抬升,整个平原那么普遍下沉。中更新世晚期, 新构造运动变得剧烈而复杂起来。龙门山、龙泉山加速抬升过程中,原有的一些主干断裂继续加强活 动,成都坳陷解体,东部边缘构造带和西部边缘构造带上升,局部成为台地,中央坳陷和边缘构造带 的局部地段继续沉降,接受上更新统沉积。最终形成了成都地区现今的构造轮廓和地貌景观。总体来说,成都地区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东侧距龙泉山褶断带约20公里,西侧距龙门山褶断 带约50公里,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2008年5月12日,处 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成都市区虽有强烈震感,但根据成都市已有的地震地质研 究成果和场地工程地质总体特征而言,成都平原地质结构稳定,独特的地质构造决定周围的地震不会 对其造成大的破坏,区域稳定性良好。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场地属稳定场地。图2-1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2. 3场地沿线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片区。场地较为开阔,交通较便利。拟建道路场地原始地形起 伏变化不大,勘察期间场地内穿越民房及砂石厂等,勘察期间现场测得各勘探孔孔口绝对标高介于 508. 815M. 36m之间,最大高差5. 55m。拟建道路沿线地貌单元属成都平原岷江水系HI级阶地。场地 位置见图4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利埋藏物依据我院对场地周边进行的地质调查及勘探孔所反映的地质情况说明,木场地内未发现有滑坡、 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对拟建物不利的古河道、河浜、洞穴等埋藏物。2. 5地层岩性经钻探揭露,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J)的杂填土和素填土、第四系中 下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rg,)的黏土组成。各岩土层基本特征按不同的地貌单元由上至下分述如下:杂填土(QJ):色杂,松散,湿或稍湿,主要以建筑垃圾、混凝土地面、碎砖瓦片为主,混少量黏 性土、植物根系及生活垃圾,场地大局部区域分布,层厚1.25. 9m。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素填土(Q):褐灰色,褐黑色,可塑为主,稍湿或湿,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少量的杂质,其 中39、40 42口及44*钻孔底部含薄层杂填土,场地内大局部区域分布,层厚0. 50. 6m。回填时间小 于十年。黏土(QMD :褐黄色,硬塑,切面有光泽,无摇振反响,韧性高,干强度高,由黏土矿物组成, 含铁、镭质结核及钙质结核,具胀缩性,场地内普遍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上述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2. 6地表水和地下水6.1地表水勘察期间,场地内未见地表水。2. 6. 2地下水场地内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场地内上层滞水主要埋藏于填土层中,埋藏较浅,水量一般较小,水位无规律,无统一自由水面, 该层上层滞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主要通过地表蒸发或下渗方式排泄。在本次勘察期间处于平水期, 勘察期间实测水位埋深1.03. 3,水位高程506. 84507. 81m,其水量变化受季节影响较大,丰水期 水量可能增加。3场地岩土参数统计3.1室内土工试验为综合评价场地岩土层的工程性质,本次勘察共取6件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以便准确的定名 并获得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并对土工试验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 年版)第14. 2条有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其试验结果详见表3-1。表3-1 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土名统 计 值含 水 量W%密 度Pg/cm比 重 G,孔 隙 比e液 限wt %塑 限Wp %塑 性 指 数 Ip液 性 指 数 II压 缩 系 数ai-2 MP;1压 缩 模 量 * MP.,内 聚 力C kPn内 摩 擦 角 小黏 ±试样数666666666666最大值26.22. 072. 760. 73844.324.220. 100. 230. 23110. 5496. 0021.20最小值22.61.992. 740. 62339.621.817.400.010. 1547. 5249. 0016. 70平均值24.272. 022. 750. 68941.3922. 7318. 660. 0850. 1928. 9269. 8618.31标准差1.2760. 0280. 0080. 0411.7880. 9780. 8980. 0710. 0271.09918. 9601.76280. 0530.0140. 0030. 0600. 0430. 0430. 0480. 8360.1410.1230.2710. 096标准值23. 332.002. 740. 6640. 0622.0117. 990. 030. 178. 1155.8417.013. 2重型击实试验为满足道路路基设计和施工要求,本次取2组素填土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其统计数据见表3-2。表3-2击实试验统计表岩土名称工程最优含水量(黑)最大干密度(g/cm3)黏土试样数22最大值16. 001.9最小值13. 601.8平均值14. 801.83建议在道路施工时,进一步对各类填土材料作重型击实试验,测定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以 便确定最正确铺土厚度及碾压遍数。3. 3标准贯入试验(N)本次勘察共作6次标准贯入试验,统计结果见表3-3。表3-3标准贯入(N)试验结果计指标 土类名盖、频数最大值 (击 /30cm)最小值 (击 /30cm)平均值 (击/30cm)标准差 (。)变异系数(6 )标准值 (击 /30cm)黏土6131011.60. 9660. 08311.03. 4胀缩试验根据勘察场地地形、地貌及附近资料,野外初步判定场地内黏土可具膨胀性,故采取6件土样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行室内膨胀土试验,以评价其胀缩性,试验结果见表3-4。表3-4膨胀土试验成果表值 土层名称自由膨胀率 8cf (%)50kPa下膨胀率 8epi (%)膨胀力Pc (kPa)收缩系数 Xs黏土样本数4444最大值58.01.0063. 500. 500最小值43.00.4046. 900. 420平均值52. 000. 7356.850. 460标准差6. 6830. 2507.0700. 037变异系数0. 1290. 3450. 1240. 079标准值/据土工试验成果,本场地黏土自由膨胀率为4件60%,平均值大于40乐 小于65机根据膨胀 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第4. 3. 4条判断,本场地黏土具弱膨胀潜势。据成都地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D第10. 1. 2条,成都地区膨胀土的湿度系数甲w取0.89, 大气影响深度da为3m,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1. 35m。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 第5. 2. 7条确定膨胀土地基变形量按胀缩变形量计算,根据5. 2. 14条按胀缩变形公式计算:Sen Wes E( §cpi+入$i)hji=l选取zkl、zk4进行计算,计算成果见表3-5。表3-5膨胀土地基的胀缩变形量计算表土层钻孔编号计算深度(m)湿度系数Ww地基分级变形量Sc (mm)黏土Zkl3.00. 8921.46Zk43.00. 8933. 32注:计算深度从设计路面起算。根据计算出的地基张缩变形量,结合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综合判定 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为I级。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4场地地震效应4.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综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成都市成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10g,设计地震 分组为第三组。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4. 2建筑场地类别该场地土层为多层十.,主要包括人工填土和黏土,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经估算约为252. 7m/s 265. 8m/s,场地土属中硬土,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25. 0m。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该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I【类,路基及管道主要受力层深度范围内分布有杂填土,但在 基础施工期间应将其挖除,故拟建场地可按建筑抗震一般地段考虑。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节,该场地坡度小于5。,为平坦场地。4. 3场地液化评价场地无液化土层分布。5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5.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场区就区域地壳稳定性来讲,是处于周围地震活动环绕中的地震相对稳定区,对拟建道路影响小。 场区属地宸涉及区,不管周围松潘、平武的强震或邻近周边(如汶川映秀)的强宸涉及到场区最高烈 度在7度以下,而场区地震按7度设防,平安度是保证的。经调查并结合钻探知:本场地无防空洞、沟 洪、墓穴、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拟建场地地形有一定起伏,但整体高差不大,地貌单元属川 级阶地,场地无断裂、滑移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好,适宜道路及管道工程 的建设。5. 2特殊性岩土评价根据勘察钻孔揭露情况,本工程除表层人工填土及膨胀性黏土外,未发现特殊性岩土,人工填土 结构松散,填筑时间短,场地内所有孔段均分布。该类土具性质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作路 基时易产生过量沉降。对于杂填土层,一般考虑在道路建设前清除该层。对于场地分布的膨胀性黏土, 具弱膨胀潜势,胀缩等级为I级,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或作为填方路基的回填填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路基土评价5. 3.1 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采取土样2件,做土腐蚀性分析试验,结果详见土腐蚀性检测报告,其分析评价详 见表5-10表5T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分析评价表工程腐蚀介质实测值评价 标准腐蚀等 级备注结论按环境类 型土对混凝土结构 的腐蚀性SO.2 (mg/Kg)72. 40108. 25<450微环境类型为11类微Mg2' (mg/Kg)14. 10-18. 45<3000微按地层渗 透性土对混凝土结构 的腐蚀性PH值7. 43-7. 60>5.0微B (弱透水土层)微/士对钢筋混凝E 结构中钢筋的腐 蚀性Cl" (mg/L)28. 0534. 20<250微B (弱透水土层)微根据表5T判定结果可知: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5. 3. 2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根据本场地的环境地质条件和水质分析试验成果,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I【类,综合场地所处环境 地质条件及钻孔内取水所进行的水质简分析报告,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和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 腐蚀性,其分析评价详见表5-2。表5-2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分析评价表根据表5-2判定结果可知: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上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工程腐蚀介质实测值评价 标准蚀级 腐等备注结论按环境类 型水对混凝土结构 的腐蚀性SO/' (mg/L)88. 1 97. 7<300微环境类型 为II类微Mg2, (mg/L)19. 3-24. 1<2000微Nil'(mg/L)<0.01<500微总矿化度313. 5334. 3<20000微按地层渗 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 的腐蚀性PH值7. 37. 4>5.0微B (弱透水土层)微侵蚀性C(h<30微B (弱透水土层)微/水对钢筋混凝土 结构中钢筋的腐 蚀性Cl' (mg/L)39. 743. 7<100微干湿交替微微腐蚀性。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4岩土层力学性质分析评价(1)杂填土:结构松散,成份混杂,分布不均,均匀性差,不能作为路基和管道持力层。(2)素填土:为新近填土,主要为黏性土,均匀性差,未经处理不宜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3)黏土:场地分布的黏土,属中压缩性土,层位稳定,厚度变化大,稳定性好,承载力较高, 黏七胀缩等级为I级,不能直接作为拟建道路路基持力层。5. 5道路及管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拟建道路沿线地形起伏变化不大,高差最大3. 75m,根据道路设计标高及现场钻探情况可知,道 路施工时主要以挖方为主,少局部为填方,地层层序依次为杂填土、素填土及黏土。评价如下:1、挖方路基段(K0+030,621-K0+280.000)道路设计标高以下路基土主要为杂填土。路基土为杂填土的区段,路基施工时应将杂填土清除, 并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进行分层压实换填;2、填方路基段(K0+020. 000-K0+030. 621)局部路段原始地面与设计道路线基本相同,总体上填方深度不大,道路设计标高以下路基土主要 为杂填土,路基在施工前应将表层杂填土彻底清除才能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分层压实填筑路基, 且填料最大粒径、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等参数指标应符合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要求。施工时应按压实度控制和检验压实填料是否到达设计要求。因该场地黏土经胀缩试 验得知为膨胀土,假设采用膨胀土进行回填,应经改性处理后填筑,改性后的胀缩总率不超过0.7%为宜。 膨胀土填筑的路基应及时碾压密实。因膨胀土的天然特性,施工时应做好截排水措施,防止面层水下 渗,引起胀缩反响破坏道路的平整度。5. 6路基干湿类型根据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第4.2节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X)6) 第条的要求,按路槽底以下80cm深度内的平均稠度进行划分,土的稠度按下式确定:3<= ( 3-3 ) / ( 33p)式中:3c一土的平均稠度:一100g平衡锥所测土样液限含水量(粉:3 路床80cm深床内的平均含水量(酚;一一100g平衡锥所测土样塑限含水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土工试验结果进行统计计算,黏土的平均稠度平均值为0.87,大于0.80,拟建道路路基为黏 土时,干湿类型为潮湿。局部填方路段或挖方段路基为素填土,其主要成分为黏性土,可视为潮湿路基。综上所述,木工程道路路基干湿类型为潮湿。4 .7环境对拟建工程的影响(1)拟建道路穿越区域包括密林、水泥路、铁路线、房舍、厂区及施工区等,施工前应详细调行 沿线地下管线的分布,以免对施工造成影响。(2)挖方弃土应作规划堆放,防止产生新的边坡失稳和产生新的次生灾害。(3)拟建道路穿越水泥硬化路面(地面)较多,破碎施工时应采取洒水或调整作业时间等措施减 少扬尘及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相关统计见表5-3;表5-3拟建道路穿越水泥硬化路面(地面)一览表硬化路面位置相关特征K0+093.410K0+157. 323水泥硬化地面,跨越长度约60m,厚约0.3m。8道路沿线工程基础持力层的选择(1)道路工程:根据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为填方地段和挖方地段,对于填方地段,回填前 先清除地表松散及软弱填土,开挖到一定深度(开挖深度经设计确定),选择符合回填标准的填料分 层碾压夯实处理的路基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假设采用场地内黏土进行填筑,建议经改性处理满足设计标 准后进行碾压夯实:挖方地段,在设计路面标高以下仍为杂填土时,应进行换填处理,其换填所需深 度由设计确定,并以符合回填标准的填料分层碾压夯实处理的路基土作为路基持力层;路基土为素填 土路段,应进行碾压和夯实,或将路基表层土进行超挖井分层回填压实,并以处理的路基土作为路基 持力层:路基土为黏土地段,不能直接以黏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应对路床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膨胀土进 行超挖换填(换填深度由设计确定),或采取土质改良等措施。(2)管道工程: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管道埋深(预计埋深约路面下4.0m),当拟建管道设 计标高以下为黏土时,可直接用作管道基础持力层,做好持力层面的封闭工作,防止长时间暴晒及受 水浸泡:假设为素填土,应进行夯实处理,以处理后的地基上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假设为杂填上,那么应 进行换填处理,以符合回填标准的填料分层碾压夯实处理的地基土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6与施工有关的其它岩土工程相关问题5.1 工程降水开挖过程中,针对场地内出现的上层滞水情况,建议采用明沟和集水井方式进行降排水。6. 2沟槽开挖本工程雨污水管道预计埋深4. 0m,局部路段沟槽开挖深度较大,填土较厚。施工时应视坑壁具体 上质情况,当坑壁填上层松散时,应采取适当放坡及坑壁支挡措施(如排桩支护)。沟槽周围应限制堆载与工程活动,以减少对沟槽的不利影响,并作好地表排水工作。开挖的坡度应根据设计路面标高、土的湿度、密实程度、地下水、土的成因类型等因素确定。在填方 过程中宜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选用符合回填标准的填料。用不同的填料填筑时,应分层填筑,每一 水平层应采用同类填料。6. 3膨胀土地区路基设计和施工应考前须知场地内的黏土具有膨胀性,路基设计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膨胀土地区的路基施工,应避开雨季作业,加强现场排水,保证地基和已填筑的路基不被水浸 泡。(2)膨胀十地区路基施工,开挖后各道工序要紧密衔接,连续施工,分段完成。路基填筑后不应间 隔太久做路面。(3)假设使用膨胀土作填料时,为增加其稳定性,可采用石灰处治,石灰剂量可通过试验确定,要求 掺灰处理后的膨胀土,其胀缩总率接近零为佳。(4)根据膨胀十.自由膨胀率的大小,选用工作质量适宜的碾压机具,碾压时应保持最正确含水量;压 实土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 土块应击碎至粒径5cm以下。(5)尽量防止大挖大填。6. 4施工验槽沟槽开挖及基础施工时,应及时通知我司和有关单位进行施工验槽,核对勘察资料,针对现场施 工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施工中的地质问题。7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1)本工程沟槽开挖有一定深度,沟槽失稳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易造成财产及平安损失。(2)场地内分布的粘性土属膨胀土,具弱膨胀潜势,胀缩等级为一级,具有明显的遇水膨胀失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收缩特点,以其作为基础持力层,如不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能对拟建建筑造成破坏或正常使用等工 程风险,因此应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做好膨胀土地区的设计工作。(3)沟槽顶局部布一定厚度的人工填土,极易失稳,可能造成沟槽局部垮塌的工程风险,施工时 应及时对其进行支护。8工程地质结论与建议8.1结论(1)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调查、工程测量、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方法和手段, 查明了线路内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到达了勘察技术、市政工程现 行的规范规程要求。通过施工图审查后方可作为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的地质依据。(2)勘察区域内地质构造较简单,区域稳定性良好,道路沿线地段内无不良地质作用,无滑坡、崩 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断层。场地现状整体稳定,区域稳定性良好,适宜本工程工程建设。(3)勘察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10g,设计地宸分组为第三组。设计 特征周期0.45s,场地土属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类,路基及管道主要受力层深度范围内分布有 杂填土,但在基础施工期间应将其挖除,故拟建场地按建筑抗震一般地段考虑。(4)场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勘察期间场地内未见地表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拟建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5)路基土干湿类型为潮湿。8. 2建议(1)道路工程:对于填方地段,建议回填前先清除地表松散填土层,开挖到一定深度(开挖深度 经设计确定),假设仍为填土应进行碾压夯实,选择符合回填标准的填料分层碾压夯实处理的路基士作 为路基持力层,假设采用场地内黏土进行填筑,建议经改性处理满足设计标准后进行碾压夯实;挖方地 段,在设计路而下仍为杂填土时,应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由设计确定,并以符合回填标准的填料 分层碾压夯实处理的路基土作为路基持力层;路基土为素填土路段,应进行碾压和夯实,或将路基表 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1口1填压实,以处理的路基土作为路基持力层;路基土为黏土地段,不能直接以黏 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应对路床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膨张土进行超挖换填(换填深度由设计确定),或采 取土质改良等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仙乐巷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