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60500257
资源大小:16.0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归园田居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L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以他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的基本特征.学习本诗中的对举手法、白描手法、动静结合和写景顺序2 .了解五言诗与四言诗在诵读节奏上的区别.领悟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的厌恶,真我情怀教学重点:学习本诗中的对举手法、白描手法、动静结合和写景顺序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的厌恶,真我情怀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启发诱导、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一首诗归园田居,鉴于之前大家也学过陶渊明 的诗,那你们对陶渊明有哪些印象?或者说你觉得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起来回答) 预想: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为 官13年,三次辞官。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 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著有陶渊明集桃花源记等。(一)串讲诗歌串讲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强调易读错的字句。1 .少无适俗韵池鱼思故渊。提问:陶渊明为何要回归田园生活,用文中的话回答。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年少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田园生活, 性:天性,本性;丘山:指大自然)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的沦陷到仕途罗网中,转眼间就是许多年了。尘网: 指尘世,象征官场生活。古代专指仕途,有时也名“世网”。如陆机在赴洛阳道中作一 诗中有“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此词十分生动的反映出整个官场犹如一张捕捉鸟兽的罗 网。“尘”,组词有灰尘、尘土,这些词在现实中是肮脏的,浑浊的,这也表达官场的黑暗浑 浊。“误入” 一词说明陶渊明进入官场是自己想去的吗?三十年:一说“三十年”是“十三 年”但也可以理解陶渊明自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初做江州满厌倦,度日如年,仿佛过了三 十年之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提问:哪里的的鸟的鸟想念着以前生活的森林?哪里的鱼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明确:笼中的鸟,池子里的鱼。鸟本应该生活在森林里翱翔在天空中,鱼本应该生活在 河里遨游在海里,可是它们受到了束缚。提问:这里其实运用了一个修辞手法,大家能看出来吗?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方成鸟和鱼,在尘世中的生活如同羁鸟与池鱼被 束缚住,想念田园生活,其实就是向往自由、自然的生活。2 .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1)意象分析(山水田园诗的基本特征)读读这段.提问:用几个词来概括这几句诗的景物描写带给你的感受。预想:宁静、安静、现世安稳、田园风光、很美。提问:大家来找一找一局部描写了哪些物象?明确:这些物象都是农村里的景物,也就是田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这也是田园诗 的一大特点。何谓田园诗?就是大家现在学的这首归园田居,它是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而作者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你们一般都会听到山水田园诗这个短语,它是山水诗和 田园诗的合称,都起源于东晋时期,山水诗的描写对象顾名思义就是山光水色,它的开山鼻 祖叫谢灵运。山水田园诗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表达诗人 对自然、自由生命和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2)写景特点提问: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明确:a.写景顺序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南野一一园田、方宅一一草屋、檐一一堂由下到上远人村一一墟里烟b.由视觉到听觉的描写手法。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衬静,更显田园的简朴、 恬静。老子八十章中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领国相望,鸡 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 会,太平盛世。汉朝初年十分推崇黄老学说,所以就常有作者借用老子的说法以“鸡鸣狗吠” 来象征“和乐”之世的“太平”景象。如乐府诗集相和曲鸡鸣中就有“鸡鸣高树巅, 狗吠深宫中。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而相反的例子便有曹操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可见,诗人完全承袭汉朝初年“鸡鸣”“狗吠”两词语的特殊社会文化意义, 使诗歌的意义得以极大丰富和拓展。它不仅仅描述了田园景致、乡野风光,更使全诗蒙上一 层理想主义的色彩' ;白描手法。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 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d.对举手法的使用。羁鸟、池鱼;南野、园田;方宅,草屋;榆柳,后檐,桃李,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它们都是一组一组的,互相对应。注:对举手法:相对列举或描摹之意,“对”就是相对,语句有成对出现的,两两相应 的、整齐均匀的特征;“举”就是列举、铺陈、描摹。具体说就是在文中运用整齐的句式、 即对偶、排比、反复修辞和整句短句等常见句式。对举小练习:小学我们学过“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大家也来动笔写写几句运用对举手法的句子。给出一个开头,大家接着往下写,要求运用对 举。开头:星期一的上午,第二节课下课了,广播里又响起那激情昂扬的旋律,3 .户庭无尘杂复得返自然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庭院里没有世俗琐碎的事情烦扰,空室里有的是安闲悠闲。 虚室:意义双关,既指居室宽敞安静,又巧妙借用庄子.人间世中“虚室生白,吉祥止 止”之句,自谓纯洁无欲,内心空明。尘杂:官场的人事往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困于樊笼里没有自由,终于又重返田园。樊笼:鸟笼, 指官场生活;“尘网”“樊笼”比喻官场,写出了官场的污浊、肮脏、压抑,以及对人性的 束缚。这两个比喻,说明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从而表达了他对官场极大的厌恶。)提问:作者在这里用了 “返”字,客观的描述了作者回到了田园生活。(三)回顾明确“归”字提问:我们来把这个“归”字换一换,换成“去、往、来”或者换成“回、返”可以吗? 明确:“去、往、来”,我去这个地方,我来这个地方,那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可能是我曾经去 过的地方,也可能我从来没有去过。“返”往返,客观陈述某人返回。“回”和“归”意思相 近,但是“回”更客观一些,我回到教室了,但是我的心还在操场。但是我归向田园,不仅 仅是身体回到了田园,心灵也到了田园。这就是“归”字产生的感情效果。- 诗中的意象呈组状排列,可以分为两组,这两组意象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尘网、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樊笼束缚人的地方,(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迫切心情)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狗吠、鸡鸣农家田园生活的主体(舒适安稳)提问:诗人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请用原文中的诗句回答。明确:略(四)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的比照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曹操的短歌行大家来读一读短歌行,比照二者在节奏上 的区别?明确:“四言”到“五言”,有一字之差,五言的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础上每句增加一个字,在 句子的节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拍群。由于不同节奏在诗中交错运用, 就使句式更富于变化,更具有音乐感,在情感上也更富有变化。四言古诗,节奏单一,读之 那么铿锵有力。内容:由四言变为五言,使句子在语法成分上增加了容量,使一个句子可以容纳主语、 谓语或宾语同时出现,从而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提问: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你更喜欢哪首诗?为什么喜欢这一种?短歌行表达曹操自己的理想也在劝勉贤才,不要虚度光阴,而要实现自我的人生价 值。也符合封建时期大多数的追求和普遍人的价值观。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是一个食毒、服散、纵酒、逐色、炫富 的时代,道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而陶渊明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教育,当时政治上朝廷权臣 当道,官场黑暗,他一介文士,投身其中,并不能发挥一点作用。这首诗是他辞去彭泽县令 后写的,陶渊明一生当过五次官,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当官,只做了八十几天,辞官归田 时才41岁,再也没出仕。陶渊明能名留文学史而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为他写的诗歌受世 人喜爱,也在于他为人的高风亮节,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有“富贵非吾愿,帝乡 不可期”的人生诉求。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说“误入尘网中”将自己比喻成“羁鸟” 与“池鱼”,极力说明自己的后悔。描写乡间所见之景,表现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与对田 园生活的热爱。他用一生的归隐田园,抒写了对田园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夷,表达“淡泊” “宁静”的高远人生境界。曹操与陶渊明,一个追求功业,一个不求功业,二者在思想上有 很深的矛盾,但这两种思想同时也在给世人两种不同的人生方向,人生在建功立业之外,还 可以淡泊名利,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