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四年级平均数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附学习任务单.docx
-
资源ID:60501232
资源大小:15.4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B2四年级平均数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附学习任务单.docx
课题名称微课程设计方案县(市、区)学校姓名学科数学能力维度口学情分析 J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V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实践问题制作微课程时需考虑哪些关键问题?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是否需要考虑其教学应用情 境?为什么?如何利用微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材料要求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 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课题名称平均数选题意图平均数是小学统计与概念教学中重要内容,但许多学生只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而不明 白平均数的意义,借助微课程的引导,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 经历探索平均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用途口课前预习"课中教学 课后巩固 其他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微课程的引导下探究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 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理解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学生通过探究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口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制作方式口拍摄"录屏口动画其他(可多选)预计时长10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怎样使每排小球的个数同样多? 我们可以将较多的小球移给较少的小 球,数学中这样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 法,得到的3就是它们的平均数。二、探新1.环保小队收集矿泉水瓶,他们平均每通过数量较少的小球初步让学生体会移多补少的方法,借助 希沃白板的可操作性直接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为学生接下来探 究做好准备。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且引导个人收集了多少个?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 题?尝试一下吧。展示移多补少法,先合后分法。问:13是他们其中某一个人收集的水 瓶数量吗?不是,13表示的是他们4个人平均没 人收集几个,而小是某一个人的数量, 所以我们说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2 .男生队和女生队在进行飞镖比赛。 小明觉得男生队三个人共27环,女生 队4个人共32环,女生队成绩高,所 以是女生队获胜。你觉得他的说法正确 吗?是的,因为人数不同,比较总数是不 公平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决定他们的 成绩吗?没错我们可以用平均数进行比较,这样 比较公平。通过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后进 行比较,结果男生队获胜。体会平均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在人数不同 的情况下比较平均数是更公平的。三、巩固1. 下面四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 少?2. 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1厘米,第二 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39厘米。第一 小组的小东身高一定比第二小组 的小强高吗?说明你的理由。3. 泳池平均水深140cm,小强身高 160cm,他说他下水没有危险,你 同意吗?四、总结五、生活中的平均数六、课后拓展延伸1、王颖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如下表, 你能知道他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科目语文英语数学 平均成靖成绩/分909494学生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通过提问,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不是一 个实际的数,而是一个虚拟数。通过飞镖比赛It景,引导学生体会在团体比赛中当人数不同 时不能直接比总数,要比平均数更公平,从中体会平均数在生活 情境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练习题1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当数据个 数较多时,用移动补少的方法不容易得到平均数,用先合后分的 方法比较方便。练习题2的目的是体会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而不是个体 水平,因此不能用平均数的大小来确定个体的大小。练习题3的目的是体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明确个体数据可 能比平均数大也可能比平均数小。评价标准优秀合格口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口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逻辑性 强,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口内容呈现形式恰当支持内容表达;口将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教学实施做了关联思考;口对微课程的教学应用环境、技术条件、学生能力做了充分 考虑,预见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了应对方案,操作性强。口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口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过程主线 清晰、重点突出;口实施思路清晰合理,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自评等级口优秀合格不合格校评等级口优秀合格不合格是否推优校优口县优评审签名: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单一、学习指南学习主题平均数学习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 经历探索平均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学习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学习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使用说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微课程的引导下探究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 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理解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学生通过探究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学法指导动手操作,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等操作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求平均数的方法。二、学习任务一、通过操作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在探究活动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深刻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掌握移多 补少和求平均数的数学方法。三、完成检测练习三、困惑与问题在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时,通过怎样的实际操作能够充分让学生感知平均数的特点以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