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排水 (2).docx
地下工程排水6. 1 一般规定6. 1. 1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应采用自流排水法。无自流排水条件且防水要求较高 的地下工程,可采用渗排水、盲沟排或机械排水。但应防止由于排水危及地面建筑物及农田 水利设施。通向江、河、湖、海的排水口高程,低于洪(潮)水位时,应采取防倒灌措施。6. 1. 2隧道、坑道宜采用贴壁式衬砌,对防水防潮要求较高的应优先采用复合式衬砌, 也可采用离壁式衬砌或衬套。6. 2渗排水与盲沟排水6. 2. 1渗排水、盲沟排水适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防水要求较高且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工程。7. 2. 2渗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1渗排水层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下面,由粗砂过滤层与集水管组成,见图6. 2. 2;2粗砂过滤层总厚度宜为300mm,如较厚时应分层铺填。过滤层与基坑土层接触处,应用厚 度为100150mm、粒径为510mm的石子铺填;过滤层顶面与结构底面之间,宜干铺一层卷材或3050mm厚的1: 3水泥 砂浆作隔浆层;3集水管应设置在粗砂过滤层下部,坡度不宜小于1%,且不得有倒坡现象。集水管之间的 距离宜为510m。渗入集水管的地下水导人集水井后用泵排走。图渗排水层构造1 一结构底板;2一细石混凝土;3一底板防水层j4 一混凝土垫层j5一隔浆层.6粗砂过漉层一集水管/ 一集水管座8. 2. 3盲沟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宜将基坑开挖时的施工排水明沟与永久盲沟结合;2盲沟的构造类型、与基础的最小距离等应根据工程地质情设计选定。盲沟设置见图6. 2. 3;SA 1 001OA §A s1>120 0300 >130(a)贴墙盲沟(b)离墙官沟6. 2.3盲沟排水构造1一素土夯实;2中砂反海层3一集水管,4 一卵石反滤层5水泥/砂/碎砖层碎破夯实层7一混凝土垫层,8主体结构1 一主体结构,2一中砂反滤层3一卵石反滤层;4一集水管5水泥/砂/碎砖层3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应符合表6.2. 3的规定;4渗排水管宜采用无砂混凝土管;5水管在转角处和直线段设计规定处应设检查井。井底距渗排水管底应留深200300nlm的 沉淀局部,井盖应封严。表6.2.3 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反渔层的层次建筑物地区地层为砂性土时 (塑性指数IP<3)建筑物地区地层为粘性上时 (塑性指数IP>3)笫一层(贴天然土)用0.12mm粒径砂子组成用25mm粒径砂子组成第二层用17mm粒径小卵石组成用510mm粒径小卵石组成6. 3贴壁式衬砌6. 3. 1贴壁式衬砌排水系统的构造见图6.3. Io6. 3. 2贴壁式衬砌围岩渗漏水可通过盲沟、盲管(导水管)、暗沟导入基底的排水系统。7. 3. 3采用盲沟排水时,盲沟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盲沟宜设在衬砌与围岩间。拱顶部位设置盲沟困难时,可采用钻孔引流措施;2盲沟沿洞室纵轴方向设置的距离,宜为515m;3盲沟断面的尺寸应根据渗水量及洞室超挖情况确定;4盲沟宜先设反滤层,后铺石料,铺设石料粒径由围岩向衬砌方向逐渐减小。石料必须洁净、无杂质,含泥量不得大于2%;5盲沟的出水口应设滤水篦子或反滤层,寒冷及严寒地区应采取防冻措施。6. 3. 4采用盲管(导水管)排水时,盲管(导水管)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盲管(导水管)应沿隧道、坑道的周边固定于围岩外表;2盲管(导水管)的间距宜为520m,当水较大时,可在水较大处增设12道;3盲管(导水管)与混凝土衬砌接触部位应外包无纺布作隔浆层。WI图00晨图6. 3. 1贴壁式衬砌排水构造1 一初期支护;2-盲沟)3-主体结构;4 一中心排水盲管;5横向排水管;6-排水明沟;7纵向集水盲管;8隔浆层;9一引流孔,10一无纺布;口_无砂混凝土;&管座混凝土6. 3. 5排水暗沟可设置在衬砌内,宜采用塑料管或塑料排水带等。6. 3. 6基底排水系统由纵向集水盲管、横向排水管、排水明沟、中心排水盲管组成。6. 3 .7纵向集水盲管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于盲沟、盲管(导水管)连接畅通;2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坡度不得小于0.2%;3宜采用外包加强无纺布的渗水盲管,其管径由围岩渗漏水量的大小决定。6. 3. 8横向排水管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宜采用渗水盲管或混凝土暗槽;2间距宜为515m;3坡度宜为2%。6. 3. 9排水明沟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排水明沟的纵向坡度不得小于0.5%。铁路公路隧道长度大于200nl时宜设双侧排水沟, 纵向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但不得小于0.1%;2排水明沟的断面尺寸视排水量大小按表6. 3. 9选用;表6.3.9 排水明沟断面通过排水明沟的排水量 (m3/h)排水明沟净断面(mm)沟宽沟深50以下300250501003503501001503504001502004004002002504004502503004005003排水明沟应设盖板,排污水时应有密闭措施;4在直线段每50200nl及交叉、转弯、变坡处,应设置检查井,井口须设活动盖板;5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应有防冻措施。6. 3. 10中心排水盲管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中心排水盲管宜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或渗水盲管,其管径应由渗漏水量大小决定,内径不得小于 4)250mm;2中心排水盲管的纵向坡度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6. 3. 11贴壁式衬砌应用防水混凝土浇筑。防水混凝土及细部构造的施工要求应符合本规 范4.1和第5章中的有关规定。6. 4复合式衬砌6. 4. 1初期支护与内衬结构中间设有塑料防水板的复合式衬砌的排水系统设置要求,除纵 向集水盲管应设置在防水板外侧并与缓冲排水层连接畅通外,其他均应符合本规范6. 3的 有关规定。6. 4. 2初期支护基面清理完后,即可铺设缓冲排水层。缓冲排水层用暗钉圈固定在初期支 护上。暗钉圈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4. 5. 5条的规定。6. 4. 3缓冲排水层选用的土工布应符合以下要求:1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小于280g/n;2具有良好的导水性;3具有适应初期支护由于荷载或温度变化引起变形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久性,能抵抗地下水或混凝土、砂浆析出水的侵蚀。6. 4. 4塑料防水板可由拱顶中心向两侧铺设,铺设要求应符合本规范4.5. 6、4. 5. 7 条的规定。6. 4. 5内衬混凝土应用防水混凝土浇筑。防水混凝土及细部构造的施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 4. 1、4. 5. 8和第5章中的有关规定。浇筑时如发现防水板损坏应及时予以修补。6. 5离壁式衬砌6. 5. 1围岩稳定和防潮要求高的工程可设置离壁式衬砌,衬砌与岩壁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1拱顶上部宜为600800mm;2侧墙处不应小于500mm。6. 5. 2衬砌拱部宜作卷材、塑料防水板、水泥砂浆等防水层。拱肩应设置排水沟,沟底预 埋排水管或设排水孔,直径宜为50100mm,间距不宜大于6m。在侧墙和拱肩处应设检查孔, 见图6.5. 2o图6. 5. 2离壁式衬砌排水示意1 一防水层;2拱肩排水沟M一排水孔,4一检查孔;5外排水沟;6内衬混凝土6. 5. 3侧墙外排水沟应做明沟,其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5%。6.6衬套6. 6. 1衬套应采用防火、隔热性能好的材料,接缝宜采用嵌填、粘结、焊接等方法密封。6. 6. 2衬套外形应有利于排水,底板宜架空。6. 6. 3离壁衬套与衬砌或围岩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在衬套外侧应设置明沟。半离 壁衬套应在拱肩处设置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