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端传》阅读练习.docx
曹端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曹端,字正夫,濯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 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 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 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 之,一切浮屠、巫觐(XI)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 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叨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 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那么民不敢慢,廉那么吏不敢欺。”晟 拜受。遭艰归,濯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 霍奏先得请。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 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 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 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 霍。(节选自明史曹端传) 注:墓次:服丧人在墓旁的临时住处。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 正/修明圣学/B.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 学正/修明圣学/C.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 学正/修明圣学/D.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 学正/修明圣学/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举人意即应举之人,唐时为由州县举荐赴省城应试人员的通称,明清时那么为乡试考中的 人的专称。作为一种身份资格,举人可授予知县官职。B.庐墓即在墓旁临时搭建的简陋小屋守墓服丧。古代一些人特别重视孝道,父母去世后, 要守墓居丧,时间长短不一。C.知府,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统治一府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知府相当于战 国时的郡守和以后的太守,明清两代为府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名称。D.学正是中国古代文职官员名,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 导之责。学正也是地方学校学官名。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曹端热爱读书,专心研究。他五岁时看到河图洛书两书,就询问他的父亲; 后又读到太极图通书西铭等书,他读书研究学问的地方,双脚把地下的两砖都 磨 透了。Bo曹端重视孝道,孝顺父母。父母在时,他非常孝顺;父母相继去世,他从外地回家安葬 双亲,不吃五味,并守墓居丧六年。C.曹端不信宗教,反对邪说。他读了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以 及阴阳风水、凶时吉日之说等一概否认和批判,表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曹端很有声望,受到赞誉。他在霍州任学正时,同在乡里讲学的李德遇见了他,李德在 学生们面前极力称赞曹端的品德和学问,称他为学生难得的“人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答案:10.BA (“赴省城”错,应是赴京城)11. C (“道教”“批判”之说于文无据,只是摒弃不用。)(10分)(1) (5分)学生们都信服听从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教”“化”“耻”各1分,句意2分)(2) (5分)曹端也称赞 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讲解说明合乎正道的学问。(“高”“延”“致” 各1分,句意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曹端,字正夫,河南港池人。明朝永乐六年考中举人。他五岁看到何图洛书两书, 就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儒家性理之学(大道理)。他在学习时,努力从 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存于心作为最主要的。(他)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 书西铭,感慨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座位下踏脚的地 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对待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 的一封信送给父亲,信中说道:“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 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人的本性的理论。”他父亲愉快地接受了他所说的道理。后来父母 接连亡故,(他)各种有滋味的东西都不吃,安葬了父母以后,筑庐冢守墓六年。曹端刚开始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非常相信其中所讲的道理,所有关于佛教的、巫术的、 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理论都除去不用。他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 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鼓励(富户)救济灾民,救活了许多人。做霍 州学正时, 研究整理儒学,学生们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 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知府郭晟向他请教处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说:“也许是公和廉吧, 做到公平公正那么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洁那么百姓就不敢欺瞒了。”郭晟拜谢欣然接 受。曹端遇父母的丧事回故里,淹池、霍州的众多学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来听从他教诲。服 丧期满,改任蒲州学正。霍州、蒲州两地各自上奏章争着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准。 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的众弟子说:“学 而不厌,教而不倦,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了。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 学问很少。古语说工'得到一位讲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你们得 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了。”于是(李德)不再讲学要离开霍州。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 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讲解说明合乎正道的学问。曹端先后在霍州十六年,宣德九年辞世于任上,时年五十九岁。他的众多弟子服心丧之年, 霍州百姓(听到曹端去世)连买卖都不做了,在街巷中痛哭,孩子们也都痛哭流涕。(曹端) 因清贫而不能安葬在故乡,于是留葬在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