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线路工程杆塔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写依据-3 -三、组织机构-4 -四、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5 -五、作业流程-6 -六、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措施-6 -七、施工平安措施-10 -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1 -九、平安文明施工措施 -11 -十、标准工艺应用及控制措施-13 -十一、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5 -十二、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16 -采用商碎C25混凝土并由商税公司提供原材料合格报告。(2)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混凝土浇筑前不应发生初凝和离析现象,如已发生,可进行重新搅拌,使混凝土 恢复流动性和粘聚性后再进行浇筑。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其坍落度仍应满足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 2mo假设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要沿溜槽或串筒下落。混凝土浇筑工作,应一次 浇筑完成,基坑内不得有积水。(3)碎浇筑前的准备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立模时模板要牢固、顺直,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浇筑前应检查和养护好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不得漏振,振捣的间距应按规 定标准,间距不得过大。(4)碎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木工、钢筋工应现场看管,保证模板的平整度、钢筋的间距和保 护层的厚度。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下料采用导管垂直灌入桩孔内, 并连续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1.5m。浇筑时振动棒布点要均匀,间距不得超过振 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即500mm),每点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以振至混凝 土不再沉落,气泡不再排出,外表开始泛浆并基本平坦为止。混凝土浇筑时,按要求留置一组三块试块。(5)碎养护混凝土浇捣后,应在12h内浇水并加以薄膜覆盖,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润湿状O(6)拆模拆模时,要注意保护税及棱角,不可使模板粘掉或碰掉角、掉块。拆模板要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要集中堆放;模板或支撑方木上的外露铁钉 要拔掉或打弯,不准钉尖朝上放置。板拆下后,要即时清洗,清除模板上粘附的碎或砂浆。拆模后,应将其浇水并以薄膜遮盖,继续养护。拆模后,如发现外表有轻微的缺 陷,应及时处理。8、回填土(1)回填时应尽量用原坑挖出的土进行回填。当原坑土缺乏时,可以另行取土-9-回填。但取土的地点必须在塔(杆)位边缘5米外且应移去植被。(2)回填土时,土中的树根、杂草等物应清除。(3)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每300毫米厚夯实一层,其夯实程度应到达原状 土密实度的70%以上;(4)回填土时,应在基坑相对的两侧或四侧同时进行,打夯时应一夯压一夯, 夯夯相连,行行相接。(5)夯实厚应在坑口上筑起自然坡的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 高度为一般土壤的300毫米,不宜夯实的土壤为500毫米。(6)回填土经过沉降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层应不低于地面。9、质量标准1、整基杆塔基础尺寸施工允许偏差工程地脚螺栓式主角钢(钢管)插入式高塔基础直线转角直线转角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间的位移(mm)横线路方向3030303030顺线路方向3030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2±1±0.7基础顶面或主角钢(钢管)操平印记间相对高差(mm)555插入式基础的主角钢(钢管)倾斜率3%整基基础扭转(')101052、浇筑基础应外表平整,单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保护层厚度的负偏差不得大于5n1叱(2)立柱及各底断面尺寸的负偏差不得大于1%;(3)同组地脚螺栓中心或插入角钢形心对设计值偏差不应大于10mm;(4)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允许偏差应为-5mm+10mm;七、施工平安措施1、严格执行电力平安工作规程线路局部等有关规定、方法。在工程开工前, 对员工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按相关文件的平安生产措施组织施工。-10-2、平安保证组织机构,逐级实行平安生产责任制。工程经理部成立领导小组,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平安。在施工过程中,将“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 实际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强化施工平安管理,贯彻执行电力平安工作规程, 遵守并有关平安规那么、规定、方法和要求,对承当的工程,层层落实工程平安责任制, 真正做到步步设防、责任到人。3、施工前与相关部门签订平安施工协议。如有影响平安的,立即采取措施并及 时通知相关部门,将损失降到最低。4、施工现场设专人防护,配齐围栏、平安警示标识、平安帽等用具和通信联络 器材。5、带电线路下施工时,应与带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平安距离,根据“三算四验五 禁止”进行验算,llOkV带电平安距离为垂直方向5m,水平方向4m,浇筑施工时,由 专人指挥,专人监护。6、施工现场由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保证通信联络畅通,施工作业人员保持精 力充分。作业完毕,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后方可退场。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钢筋、模板加工时对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不熟悉,制作时钢筋弯钩角度和平 直局部长度不够,绑扎松动。因此在加工前要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并按交底施工。2、混凝土施工出现蜂窝、麻面现象。施工时要求混凝土浇灌厚度不得超过500mm, 分层浇筑,振捣时快插慢拔使气泡缓慢排出,振捣时的作用半径不得大于振动棒有效 作用半径的1. 5倍(即500mm),不得漏振或间距过大。3、气泡较多,混凝土水灰比大,振捣不到位,应在搅拌站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 料水灰比,同时进行二次振捣,作业时严格执行规范要求,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4、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外表龟裂,混凝土收面完成后及时采取塑料薄膜覆盖,洒 水养护,到达混凝土外表湿润,防止缺水干裂。九、平安文明施工措施1、机械使用和接线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不得随便乱动。2、现场电工应经常检查用电设备及电线使用情况,确保漏电保护器正常工作,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3、机械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4、每天施工完成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撤除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归类堆 放。5、路面应及时清扫,洒水湿润,控制扬尘现象。-11 -12-十、标准工艺应用及控制措施工艺工程/工艺编号 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例如02010阶梯基础10101 施工(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242 5。(2)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当混凝土强度WC25时,含泥量W 5%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含泥量W3%),泥 块含量W2%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含泥量 W1给,当混凝土强度2c30且WC55时,含泥量W3际 泥 块含量W1%,当混凝土强度2c60时,含泥量W2%,泥块 含量WO. 5%o(3)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WC25时, 含泥量<2%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含泥量 <1.0%),泥块含量W0. 7%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 要求的,泥块含量0.5%);当混凝土强度2c30且WC55 时,含泥量W1%,泥块含量W0.5%;当混凝土强度2c60 时,含泥量W0.5%,泥块含量W0.2%。(4)宜采用饮用水或经检测合格的地表水、地卜水、再生水 拌和及养护,不得使用海水。(5)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 确定。(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 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 5,浇筑C15以上强度 等级混凝土时,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为300kg/m3,且最小水 泥用量不宜低于280kg/m3,水胶比不应大于0.55。(7)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质量 符合规范且制作工艺良好。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8)混凝土密实,外表平整、光滑,棱角清楚,一次成型。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对塔位中心柱的保护措施,对于施匚中不便 于保存的中心桩,应在基础外围设置辅助桩,保存原始记录,基础 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恢复中心桩。(2)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根据地形、地质条 件,优选挖掘机进行机械开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 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3)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筑。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 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 模板支设。(4)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外表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 外表应涂脱模剂。(5)钢筋加工符合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 求,钢筋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做弯钩,弯钩的弯折角度、 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标准规定。钢筋连接符合JGJ18钢筋焊 接及验收规程和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要求,在同一 连接区段内的接头错开布置,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钢筋绑扎牢 固、均匀。(6)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7)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外表应清理干净。复核地脚螺栓 间距、基础根开及立柱标高等满足设计要求。(8)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在有条 件的地区,应使用预拌混凝土。(9)混凝上下料高度超过3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020101010I-TI阶梯基础支模(10)冬期施应采取防冻措施,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13-O2O1OIO1OI-T2阶择息础成品(9)当转角、终端塔设计要求采取预偏时,同一基基础的四 个立柱顶面应按预偏值抹成斜平面,并应共在一个整斜平 面或平行平面内。(10)允许偏差:1)基础埋深:100mn), ()mm.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0. 8机3)钢筋保护层厚度:-5mm。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士 1.6%,高塔士 0.6%。5)基础顶面高差:5mmo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7)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5*Co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雨季施工基 坑或模板内采取防止积水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防雨 措施。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11)基础混凝上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二次抹面、喷涂 等修饰。(12)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剩余水泥浆,并对基 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13)基础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外表及棱角不损坏。8)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4'。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 -5mm<.0201010503基坑回填020101U503-H 人儿回城外工O2OIOIO5O3-T2 息坑。填后(1)基础坑回填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但不应含有有 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2)基础坑口的地面上应筑有防沉层,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 面,低于基础外表,其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平整 规范,移交时回填上不应低于地面。(3)接地沟回填应筑有防沉层,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 地面。(1)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时应清除 坑内杂物,并不得在边坡范围内取土,回填土要对称均匀回填。(2)基坑回填优先采用机械回填施工。(3)基础坑的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回填土应分层夯实。(4)泥水坑应先排除坑内积水然后回填夯实。对岩石基坑应以碎石 掺土回填夯实,碎石与土的比例为3:1,回填过程中石块不得相互 叠加,并应将石块间缝隙用碎石或砂土充实。(5)雨季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边 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e(6)冻土回填时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把冻土块中的冰雪清除 并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冻土坑回填在经历一个雨季后应进行二次 回填。(7)回填土铺设对称均匀,确保回填过程中基础立柱稳固不位移。(8)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土料并夯实。(9)回填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14-卜一、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5-序号防治工程主要措施1路径复测1 .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平安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2 .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丧失和移动。3 .线路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体的£目离。2基础分坑、开挖1 .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 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筑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2 .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3 .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温度降至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 施,严禁坑底受冻。雨、雪天气后,必须把坑内积水(雪)和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 行后续施工。3基坑移位、扭转1 .基坑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定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 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2 .基础支模后、浇筑前和浇筑中要屡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 保证其准确性。3 .当基坑有积水时,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匀填土、夯实,并随时检查 基础是否位移。混凝土1 .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进入冬季施工或更换添 加剂时,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2 .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 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到达600. d时送检。3 .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 形,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4 .浇筑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检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 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5,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使用溜槽、串斗,防止混凝土 离析。6 .基础浇筑时,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心。7 .混凝土初凝前,米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图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基面处理1.回填时应在坑口地面上筑防沉层。防沉层应平整规范,其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其高度不应掩埋铁塔构件。2 .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3 .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十二、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工程序号工程名称责任单位强制性条文 执行表号强制性条文 执行条号单位分部分 项施工项监理 工程 部业主 工程 部*1 10kV线 路 工 程VVV1土石方工程V1施工准备V表32路径复测V表45普通基础坑分坑表42基础工程VV1施工准备V表3表52现浇铁塔基础表6-16-一、工程概况*双回线路共计29基,其中直线塔16基(MG3、MG5、MG6、MG7、MG9、MG1K MG12、MG14、MG15、MG16、MG17、MG19、MG20、MG24、MG26、MG27),转角塔 13 基(MGK MG2、MG4、MG8、MG10. MG13、MG18、MG21、MG22、MG23、MG25、MG28、MG29),其中 3基为钢管杆基础。*双回线路共计20基,其中直线杆塔12基(MG3、MG4、MG5、MG6MG7、MG9、 MG1K MG12、MG13、MG14),转角杆塔 8 基(MGK MG2、MG8、MG10、MG15、MG16), 其中4基为钢管杆基础。*110kV线路共计新立铁塔12基,其中*侧共6基,直线杆塔2基(MG3、 MG5),转角杆塔4基(MG1、MG2、MG4、MG6), *侧共6基,直线杆塔3基(MG3、 MG4、MG6),转角杆塔 3 基(MG1、MG2、MG5)O*双回线路基础尺寸见下表:序号塔号根开尺寸(mm)对角线尺寸(mm)埋深(mm)备注1MG15723*5723809450002MG27114*71141006150003MG34740*4740670325004MG45936*5936839540005MG55865*5865829425006MG65415*5415765825007MG75415*5415765825008MG87850*78501110250009MG94740*47406703250010MG106296*62968904450011MGU5415*54157658250012MG124740*47406703250013MG135936*59368395400014MG145865*58658294250015MG154740*47406703250016MG165415*54157658250017MG174740M7406703250018MG186836*68369668460019MG194740M7406703250020MG205415*54157658250021MG216296*62968904450022MG226540*65409249400023MG234740*47406703250024MG244740*47406703250025MG256940*69409815450026MG267850*7850111025000*双回线路基础尺寸见下表:序号塔号根开尺寸(mm)对角线尺寸(mm)埋深(mm)备注1MG16432*6432909650002MG27550*75501067746003MG35415*5415765825004MG45415*5415765825005MG55415*5415765825006MG65415*5415765825007MG75415*5415765825008MG87850*78501110250009MG94740*47406703250010MG105723*57235723809411MGU5723*57238094500012MG124740*47406703250013MG134740*47406703250014MG144740*47406703250015MG156940*69409815450016MG167141*7141100995000*110kV线路工程基础尺寸见下表:序号塔号根开尺寸(mm)对角线尺寸(mm)埋深(mm)备注-2-1MG16432*643290965000*侧2MG27850*7850111025000*侧3MG35415*541576582500*侧4MG47850*7850111025000*侧5MG55364*536475862400*侧6MG64790M79067744400*侧7MG16432*643290965000*侧8MG27114*7114100615000*侧9MG34740*474067032500*侧10MG44740*474067032500*侧11MG57850*7850111025000*侧12MG65364*536475862400*侧二、编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电力平安工作规程(线路局部)(DL5009. 3-2013)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国家电网企业标准Q/GDW10248.1-201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6年版)国家电网施工工程部标准化管理手册(线路工程分册)2018年版国家电网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国家电网基建部2019版国网基建部关于应用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票典型模板(2018版)的通知基建安质201810号输变电工程平安质量过程控制数码照片管理工作要求的通知基建安质(2016) 56号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16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建筑施工模板平安技术规范JGJ162-2008-3-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局部: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 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局部: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 2-2018输电线路工程地脚螺栓全过程管控方法(试行)国网基建(2018) 387号*工程建设管理纲要 *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工程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工程承包合同三、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图2、工程人员职责:工程经理:工程全过程施工生产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全权责任者。作为承包商的 代表,接受并贯彻工程法人、监理工程师有关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平安生产方面的 指令。-4-施工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制订工程质量、平安、文明施工和 环境保护目标和方针,协助工程经理抓好各项质量、平安管理工作,负责在技术领域 贯彻质量方针。批准各种技术和施工方案,指导技术管理工作,支持监理工程师工作。质检员:组织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施工跨越线路停、供电的具体实施, 图纸资料管理及工程主体物资分配。原材料的检验、试验,施工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检 查,负责质量记录的整理、收集和归档,做好工程资料管理、移交。平安员:在工程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日常的平安管理工作。编制平安管理制度, 审查各种施工技术方案的平安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平安问题, 预测影响工程平安薄弱环节,并配合工程部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监督执行。监督 和检查工程平安和文明施工状况,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公司安质部做好平安 大检查。施工班长:执行技术纪律和施工方案,合理组织、安排本队人员施工作业,确保 施工质量、平安、进度满足工程要求,做好本队承当的分局部项工程施工记录。四、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1钢筋弯曲机台2钢筋调直机台3振捣棒根4木工台锯台5水准仪台6钢卷尺把序号设备名称单位1钢筋弯曲机台2钢筋调直机台3振捣棒根4木工台锯台5水准仪台6钢卷尺把数量设备状态备注1良好1良好1良好1良好1良好1良好-5-五、作业流程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六、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措施1、线路复测(1)施工前对照设计图纸上的设计杆位中心桩和线路路径、交叉跨越及危险点 进行复测。(2)复测直线杆塔,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与线路横向偏移不大于50mm。(3)杆塔位中心桩的复测偏差应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O(4)转角桩度数与设计值偏差不大于1' 30。2、分坑直线塔的分坑,在塔中心桩。安置仪器,前视或后视相邻塔中心桩,水平度盘对o度,然后经纬仪左右各转45度角定出辅助桩a. b. c. d, 然后根据基础根开和坑口边长勾划四个坑位。-6-有线A片激转角杆塔分坑:分坑时,转角分坑法找出线路转角处内角平分线方向,0:线路转角建01:位移技S :位移距商根据塔型计算出位移距离,定出位移桩,然后以位移桩作为杆塔中心桩安置仪器, 以内角平分线为基准线,转角杆在基准线上进行分坑。3、基坑开挖(1)现场无障碍物,场地平整满足基础开挖要求。(2)开挖堆土按要求距坑边不小于1H1,堆土高度不大于L 5m,根据现场实际情(3)基坑顶部按规范要求设置挡水围堰或截水沟。(4) 土方开挖过程中,现场监护及施工人员必须随时观测基坑周边土质是否存在裂缝、渗水异常等情况。(5)采用机械开挖时,坑底预留300mni人工开挖,以保证基底原土层不受扰动,防止沉降。(6)基坑较深时,需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的平安通道(梯子)。(7)对开挖形成坠落深度在1. 5m及以上的基坑,应设置钢管扣件组装式平安围栏,并悬挂平安警示标志,围栏离坑边不得小于0.8m。4、钢筋进场、加工及绑扎(1)钢筋强度要求a地脚螺栓材料为甲供材,材料进场后向监理报合格证及材料证明。并做好入库及出库登记。b基础中配置的钢筋采用HPB300级钢筋、HRB400级钢筋。(2)钢筋进场检验不合格的钢材不得进入施工现场,钢筋进场时,验收清单中除各类钢筋数量外, 还必须有初始合格证及材质证明,并按要求堆码整齐且做好钢筋标识。按规范要求对 进场钢筋进行机械性能的抽样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的钢筋一律退场。-7-(3)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平直段弯钩长度按12d弯钩长度,箍筋弯钩成135度且封闭,平直段长 度为10do箍筋加工按混凝土截面尺寸减保护层厚度下料制作,箍筋制作平直、规范。(4)钢筋绑扎a钢筋安装前先在垫层上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弹线,按线布置钢筋,保证钢筋间距 和顺直。b钢筋绑扎呈八字扣,绑扎牢固、绑丝余头向内、向下,绑扣整齐、美观。c钢筋保护层45nlm,采用专用混凝土垫块。5、模板工程(1)模板厚度不小于15mm,木方40mmx80mmo(2)按图纸几何尺寸配模,拼装,底部四周模板安装加固设水平钢管两道,水 平钢管内侧设竖向木方500mm一根,水平钢管外侧设竖向1000mm长钢管,每800mm 宽一根并对应设斜撑钢管一根,加固到位。(3)上部基础模板安装加固四周设水平钢管,间距350nlm上下端各150mm,水平 钢管内侧设竖向木方500nlm一根,水平钢管外侧设竖向1500mm长钢管每800nlm宽两 根、采用穿心螺栓紧固并设斜撑钢管支撑牢固。(4)模板的隔离剂涂刷时不得过多或过少,保证碎在拆模时不粘模,保证税表 面光洁度。(5)模板安装完成后先进行自检,合格后填写检验批报验单报监理验收。6、地脚螺栓安装(1)地脚螺栓的检查在安装地脚螺栓前,首先对地脚螺栓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有扭曲变形,假设有那么要 重新校正。还要检查焊缝是否有裂纹、断开情况,假设有那么必须重新补焊,补焊时要符 合焊接技术要求。只有符合要求的地脚螺栓方可进行安装。(2)地脚螺栓的定位地脚螺栓定位时要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地脚螺栓的中心距及对角线尺寸要反复核 实,误差要求不能大于3mm。最后,要调平地脚螺栓定位板。(3)地脚螺栓的固定将地脚螺栓与铁塔基础的纵向柱筋焊接,要求每个螺栓必须焊接到两根柱筋上, 焊接处均围焊、满焊,焊缝长大于120mm。7、混凝土工程(1)材料的选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