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docx
-
资源ID:60545687
资源大小:35.05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docx
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 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目录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体会1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体会3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体会4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体会5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体会7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心得体会通过美术组集体对即将实施的2022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和与现课程标准的对比,我做了以下总结。1. 新课程标准具有导向性、选择性。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 量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 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 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美术课 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大纲列出具体的知识点)的 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 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例如,2年级的“欣赏评述” 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 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舞蹈、戏剧(含 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提前到7年级(初一)。新课标要求,艺术课程设置要遵循艺术学习规律,体现学生 身心发展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分阶段设置, 第一阶段(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体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 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第三阶段(89年级)开设艺术 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三、各门艺术课的学习设置了具体的学习内容以戏剧课为例,戏剧(含戏曲)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表 现” “创造” “欣赏”和“融合” 4类艺术实践,涵盖10项具 体学习内容,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内容框架戏剧(戏曲)课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学习任务:广2年级:学习任务主要依托唱游音乐实施,任务为“模 拟表演",即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动物、植物进行模拟,培 养学生对所表现对象特征的观察和概括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自己 的表情、身体、语言进行表演。3'7年级:学习任务主要依托音乐及语文、外语实施,任务 为“课本剧表演",即选用音乐、语文、外语等教材中的教学素 材,进行课本剧编创表演,观看传统戏曲表演,培养学生的舞台 表演意识和对表演活动进行评价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7年级开设戏剧(含戏曲),学习任务围绕“戏剧游戏”展开。89年级:学习任务包括“演出舞台剧目“ “编演故事脚 本” “记录观剧心得“和“策划戏剧化活动"。四、艺术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业评价:学生选课,不设水平等 级,只判是否合格新的课标要求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 评价。要求重视艺术课学习的过程性、基础性考核与评价;尊重 学生艺术学习的选择性,以学定考,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专项考 核。新课标规定:艺术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按照音乐、美术、舞 蹈、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分别制 定的。音乐和美术设广9年级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舞蹈、 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设89年级一个学段 的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各艺术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可评性,不设水 平等级,只规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学习结束之后应达到的合格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需要达成的 学习目标。以戏剧课为例,具体的教学目标大致如下:(一)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方面达 到:1、能把握戏剧情境、结构、事件等的内涵,并在创作实践和作品分析评价活动中加以运用;2、具备基本的舞台思维,能通过戏剧动作、场面等进行艺 术表达;3、能将所编演的作品转化为文本形式,做到体例合乎规范。4、理解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人类生活的构思方式之一,认 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二)在审美感知、文化理解方面达到:1、能从舞台艺术整体构思、细节处理等角度,对所欣赏作 品的艺术特色和意蕴内涵等进行初步分析;2、能对所欣赏作品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的关系进行简 单分析;3、表达观剧的感受和见解,能做到条理清晰;4、具备基本的戏剧(含戏曲)艺术史论知识,认识审美观、价值观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三)在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方面达到:1、初步了解“教育戏剧”和“教育剧场”的基本观念,能 运用“教育戏剧"的方法设计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能运用“教 育剧场"的方法策划体现时代主题的戏剧活动。2、认识戏剧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知道跨学科、跨领域的 探索是艺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五、艺术课学业水平考试与与评价结果纳入中考艺术课的学习成绩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和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考核 方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评定方式,将评定 结果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地区教育质量评估等的参考依据。(一)学生艺术课的成绩评价包括:1、课堂评价由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课堂 学习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2、作业评价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作业设计包括独立完成型与团队合作型、书面型与活动实践型、巩固练 习型与创意实践型,也包括共性化作业与个性化作业。3、期末评价期末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期末考核的结果。其中, 期末考核要依据本学期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实际组织实施。4、评价结果的呈现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分项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避 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二)学业水平考试1、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义务教育艺术学业水平考试是以学业质量标准、课程内容为 依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 考试,旨在检测和衡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的学业成就,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毕业要求提供主要依据。2、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命题框架。命题框架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程内 容,三是学业质量标准。3、测评形式采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测评形式,如主题创作、项目设计、展 示展演,以及凸显艺术特点的纸笔考试等。4、评分标准以学业质量所刻画的表现特征为依据,结合具体任务的要求, 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确定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六、学校要配齐硬件设施可以引进校外优质资源新课标要求学校应该为艺术课程学习创造条件,配齐基本的 教学设施(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工具材料设备储藏 室)、器材(如常用乐器、画具画材、摄影器材、工艺工具与材 料、数码艺术器材等)和书籍(如艺术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学生学习用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重要图书和期刊等)。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还需建立健全学校艺术表演、作品展 示的专门场所,满足学校艺术教育“常演、常展”的要求。在教学课程方面,新课标要求在保证国家课程资源切实落地 的同时,鼓励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引进优质艺术资源,提升艺 术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要求加强艺术教师培训,要进一步完善艺术教研员的培训制度,汇集学科专家,帮助教师们解决授课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在完善音乐、美术教研员的培训制度的同时,鼓 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组建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 媒体艺术)教研员队伍。汇聚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教研员、 一线骨干教师等组建培训者团队,开展相关培训。针对艺术教师 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 (含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的教学问题,各级教研和培训团队要积 极发挥作用,分阶段、分专题开展持续、深入的培训。总之,义务教育艺术课程2022版新标准的修订,强化了课 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 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 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 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附:“跨文化在美术中的应用”课题资料、研究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表示,将呼吁和推进世界各国大力开 展艺术教育,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与道德能力,促进创造、创新 和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各地艺术教育的模式与目标具有共 通性。在拉丁美洲,艺术教育在增强青年人的和平意识和文化理解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非洲,艺术教育着重培育民族和地 区的特性与融合。在欧洲和北美等兴旺地区,艺术教育的目标同 样是增进社会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平等。在亚洲地区,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创造、创新和解决问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对于如何理解西方 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跨文化教育思想极具重要意义。学校美术 教育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的一局部更要紧随时代步伐,着力成为跨 文化教育的实践途径之一。学校设有国际部,开设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开发的IB (InternaliOnalBaCCalaUreate)课程,有幼儿园、 小学、初中和高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百多人,还有来自 不同欧美、非洲、亚洲等不同国家的外籍教师35人,学校每年 组织数百名师生赴德国、美加等友好学校进行交流,每年有不同 国家的师生来访,多元化的背景适合于跨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运用国际友好学校交流这一载体和国际部外籍师生这一群 体,组织不同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就同一课题展开研究,可以通过 相互观摩、网络交流等不同形式进行过程性探究,促进学生跨文 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根底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 延续和开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 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根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开展。跨文化:以本民族文化熏陶为主,对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 冲突的文化现象理解和包容。目前跨文化意识的提倡主要是在外语学习领域,因为语言是 文化的载体,如果抛开文化学语言很难学到一门语言的精髓,也 很难提高自己与对象国人的实际交际能力。跨文化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的眼光,要明白今天自 己所处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环境和自己所能接触的世界视觉文 化资源,从中寻找到人类视觉艺术的开展之路,跨文化赋予我们 汇通中西的可能,但文化的生成并非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在跨 文化的遨游中,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根源性的东西,使我们的学生 建构起具有当代性和创造性的中国文化精神。国际理解能力:尊重并学习不同族群文化,理解与欣赏本国 及世界各地历史文化,并深切认识世界为一整体的地球村,培养 相互依赖、互信互助的世界观,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有“包容异 己”的世界公民胸怀,并勇于追求社会正义与平等,维持人际和 谐、生态平安及世界和平。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五育” 并举,创造性地提出了 “世界观及美育”教育,尤其是美育,随 着时代的开展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人们给予“美育"更丰富的 内涵,我们更应以一种平等的、开放的、全球性思维框架的视野 来探索现今的美术教育。通过跨文化美术教育,促使师生努力“融合中西方文化之精华、会聚传统与现代之精粹”,着力培养国际理解能力。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 处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在英语教育范围内对学生跨文化、国际理 解能力的培养研究得比拟多,但是从美术的角度来展开研究还是 比拟少。国外研究现状在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上,各国专家都提出要 把“多元文化教育"、"多元社会的价值教育"和“全球教育”等 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作为重点,以迎接全球化时代日益严峻的挑 战。随着时间的流变,地域的更移,文化被赋予不同的色彩,美 术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其它 艺术及科学、道德、宗教等文化层次密不可分,互为影响.由于 世界的飞速开展,带来国际间文化的密切交流,跨文化与多元文 化并存成为国家和民族开展的必然态势,为了适应这种状况,美 术教育须紧跟时代,将美术放到文化中,使其得到优秀文化精神 的支撑。“跨文化”不同于“多元文化”,“跨文化”可以探讨多种不 同的文化以及这些文化间彼此的互动,学生自身的文化只是其中 之一。在美国,“跨文化”一词应用于教育始于20世纪初,当时 的跨文化教育旨在协助移民(主要是欧洲移民)更顺利地融入美 国社会。到I960、70年代,跨文化教育演变为教导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技巧,探讨美国社会的种种偏见。由此,跨文化教育与 新兴的多元文化教学互为照应。跨文化教育应地方社区的需求, 调整教学内容以保存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价值,同时又培养学生参 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欧洲,跨文化教育通常与多元文化教育划上等号,但由于 国家和语言众多,分布密集,因而促成比拟国际教育的课程。全 球性议题,例如分享自然资源、科技、移民、经济互赖、气候转 变、社会冲突等都是跨文化课程中的重要议题。全球各地,从尼泊尔到加纳,从澳洲到美国,美术课程都强 调外乡题材、外乡艺术家和工艺家的参与、传统技巧与视觉资源, 以及职业上和生活上的需求。跨文化美术教学中,外乡的美术作 品与外来文化的美术作品,在学习及研究上的价值是相等的。美 国的美术教师整合多元文化取向及社区取向开展视觉艺术教学, 取得了值得推广的经验。四、理论依据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是20世纪后期世界 教育民主化开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21世纪为了实现全民 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发布了?国际理解教育:一个 富有根基的理念?专题报告。该报告强调,通过跨文化教育,可 以促进国际理解,并可以从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进行跨 文化教育。其目的不仅在于促使各国儿童尊重自身文化背景,而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 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建议是:教学活动走出 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 作品,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2. 美术新课程标准与学科中心的转变。它要求在美术学科中, 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 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合作地学习、 探究性地学习、综合地学习。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学生绘 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 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 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通过本次解读和学习,也引发了我对今后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教师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力要加强,其次要加强自身对知识 的融通与理解。教师要形成良好的课程观,而不仅仅是课堂观。 应该更多的开展一些大单元的主题教学,以增强知识的连接、整 合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教学中,根 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和指向,真正体现美术教育 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着眼于未来,美术团队采取积极行动,提升教师学习力,塑 造“成长型”教师。这次新美术课标学习交流会是一次思想的碰 撞,是智慧的交流,让我们带着新的理念,新的思考,迈出新的 征程!且也倡导理解其他文化,增强彼此间的公正、团结与容忍,引导 他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文化差异,促进世界和平。目前, 跨文化教育思想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和运动。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总结人类开展的教训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及组织开展的教育活 动。教育应在不同文化和民族种族之间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依 靠教育合作促进国际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平安作出奉献。回望美术教育开展历程,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和以中西比拟的跨文化视野为根底形成 的两套中西融合方案几乎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 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林风眠等的成功共性在于除了具备深 厚的中西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具备宽广的中西美术比拟视野。中国学生已经与全球紧紧联系在了 一起,无论是目前的学习, 还是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因此,中国学生从现在起就要了解和尊 重世界各国的民俗和文化,学习与不同国家的人民交流和合作, 培育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胸怀。由此可见,通过跨文化美术教育培 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也正是今天全球化和中西文化充分交流 语境中值得思考的命题之一。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研究目标1. 探明跨文化美术课程对培养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作用。2. 开发以培养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能力为重点的跨文化美术 课程。3. 总结以培养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能力为重点的跨文化美术 课程的评价方法。研究内容国际理解能力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2 .了解外校及周边学校学生的美术学习现状,就他们学习美 术的根底和开展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3. 开发以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校本 课程,进行教学实践。4.对学生国际理解能力进行个案跟踪。5. 开发以培养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能力为重点的跨文化美术 教育的评价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结合文献研究、调查研究 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第一阶段:1. 制订跨文化美术课程的课题方案,明确任务要求。6. 对学校的本地和外籍学生课堂情况、作业以及不同的文 化意识、思维进行比拟,作好前后测试。7. 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和杂志,浏览相关网站,关注跨文化 教育的最新动态。8 .建立配套工作室,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教材中寻找不同 文化比拟、融合的课题,分步骤进行研究,定期进行研讨、交流, 开始案例分析和研究,撰写随笔、文章。9.结合学校每年的国际文化艺术节、双语节等系列活动,展 示学生成果,拓展学生视野,积累底蕴,培养能力。10联合本校外籍教师一起进行专题探讨,相互了解不同文化 背景以及美术表现形式。开发课程资源,着手编写校本教材。第二阶段1 .请相关教育名家来校做报告,感受名家风采,并且走近名 家,进行交流。2. 和外籍教师进行专题探讨,尝试同题异构练习,进行分层 次、分学段系统比拟、研究。3. 借助学校每年假期的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平台,引导学生 异国实践,实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通过课题的展开,从空间、时 间上创设使师生共同开展的有利环境。4 .加强实践和研究,培养师生良好的不同语言沟通、不同文 化链接的意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5 .尝试表现和表述:教师写随笔和案例分析,学生写“主题 感受",深化感悟。学生作品集结成册。6.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实地考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艺术教育。7 .撰写中期报告。第三阶段1. 不断调整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加强和其他人文学科的联 系、交流,实现优势互补。2. 通过研究,让师生不断积淀文化底蕴,为师生打造亮丽的 精神底色,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3 .通过研究,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 感觉,“我研究,我快乐",让老师和学生都在共同研究中找到快 乐,到达“成长并快乐着”的境界。实行跨文化交流,提高不同 文化的理解能力。4 .对校内和周边兄弟学校开课等立体展示。5 .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归因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请有关 专家评价;实验报告争取在?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等杂志发表。6 .进行调查和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七、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完成时间负责阶段成果(限填五 项)建立专题网站,初具规网络展2021.12-202112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教 师作品交流相关主题活动集结成册学生案例分析汇总相 关论文发表集结成rm.课堂教学展示(不同学 段、不同国家同课异构汇报展示完成校本教材集结成最终成果(限填三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教 师交流作品系列展览2021.12项)案例分析汇总、校本教集结成2021.12课堂教学展示、研究报告、系列论文研究汇报展示2021.12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1.研究力量课题负责人,组长许文琴:苏州市名教师,她善于整合资源, 遵循个性化教学规律,独创寻找“触发点"、拨动“兴奋点”、感 受“共振点”的“三点式教学”,曾获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市首 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一等奖 2003年创造性地将美 术和语文结合上染艺一课,展示美术双语课,2021年在苏州 市名教师例会上展示一花一叶总关情等,近年来上公开课近 10节。她培养指导多名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2005年勇接 挑战,担任学校国际教育交流工作,从中澳到中美国际课程到目 前运作的IB (国际文凭课程),不断探索着中西方教育的特点, 在她的指导下,100多名学子顺利踏入国外一流学校大门。课题组副组长方理:张家港市中学美术学科教改带头人,艺 术教研组长。曾获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省年会美术观摩课评比二等奖; 全国艺术录像课评比一等奖;近几年5次在全市开设教学观摩 课、精品课,有数十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辅导学生多人在全 国中小学生书画比赛中获奖。带着全组教师进行艺术选修课改, 与必修课形成互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艺 术校本课程。07年学校被评为苏州市先进艺术学校。主要成员汤梅萍:张家港市中学美术学科教改带头人,曾获 苏州市美术评优课一等奖、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市评优课一 等奖,2007市生态课展示,2021市美术教师根本功竞赛一等奖。 有数十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孙红:张家港市美术教 学能手。评优课、论文屡次在市级、省级获奖。辅导学生在各级 各类绘画作品比赛中屡次获奖。2006、2007年美术作品入展“张 家港市美术家作品展”。唐启英:张家港市美术教坛新秀,多篇 文章在?教师报?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2021年参加市美术教 师说课和评优课比赛中均获一等奖。李霜:多篇文章在省级刊物 发表,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获得较好成绩。杨文邃:英 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有海外教育经历,目前担任国际小学、幼 儿园美术教育工作。黄海峥:张家港市教学能手,有数十年的高 中美术专业带班经验。1. 研究根底学校艺术组美术团队的整体实力是整个张家港市中小学中 最为强大的。学校设有国际部,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有来自不 同国家的学生一百多人,还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的 外籍教师30人,学校每年组织100多名师生和德国、美加等友 好学校进行交流,多元化的背景适合于跨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2. 保障条件学校非常支持教师专业开展,学校方案每年拿出20万元专项资金,三年斥资60万元,打造首批名师培养对象,建设一支 高素质教师队伍,主要研究人员中前面数位人员均为培养对象。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 学习心得体会2022年4月21日,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正 式发布。课程标准是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推进。那么, 它带来哪些变化呢解决“三维目标"16年以来相互割裂的问题。例如,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评述” “造型。表 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 4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 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 学习任务中。整体结构图更系统,更具有全面性。1 ,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和国际视野。由以往的学科本位取向转到育人本质取向。以人为本、以生 为本的教学、课堂、教育取向是全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方向。2 .带来美术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每一学段详实阐述具体学习任务,包含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师和学生更具有任务的明确性,自然带来教与学的变革。3 .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具体化;新美术课程标准解决知识技能如何转化为育人导向、功能的 科学化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课堂环节。4 .落实“立德树人” “以美育人”的根本要求。美术学习的成果并非仅仅是看到学生的美术作业,更重要的 评价指标是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内化于心的内在素养提升,具 体反馈点在增添了学业质量的阐述。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阅读,我还停留在认知的舒服 区,它的精华,需要我静下心来去梳理、去思考、去实践。我们 会用开阔的人生视野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美育课程。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 学习心得体会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的教育即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让 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5 .新课标的第一个突破:强调核心素养任何国家的教育都离不开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教育的 本质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促进人的发展。我们通过教育传 承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资源,把优 秀的、符合时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给下一代,同时还要在继 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注重培育学 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 中解决问题的能力。6.新课标的第二个突破:学业质量2011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只有内容标准,就是知识点标 准,它超越了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现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专门 有一个学业质量标准,就是内容标准加上学业要求,再加上学业 质量。学业质量不只是基于知识点的考试成绩,学业成就综合表 现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 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学业质量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 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作业、测验的依据。基于新课标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 我们的目标是关注素养,不只是关注知识点。知识点目标是阶段 性目标,是小步子、小阶段,我们的目标要变大。素养目标不是 靠上一节课、也不是靠听就能听出来的,要强化学科实践,自己 去尝试去感受的过程。还有要推进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做“适 合每个人"的教育,即要落实因人导学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实施教学的时候要提前预设,看看 能提升学生哪方面素养,需要学生做什么,怎样的学习效果最好,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能力, 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 学习心得体会通过美术组集体对即将实施的2022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和与现课程标准的对比,我做了以下总结。1. 新课程标准具有导向性、选择性。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 量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 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 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美术课 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大纲列出具体的知识点)的 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 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例如1-2年级的“欣赏评 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 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建议是:教学活动走 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 术作品,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2. 美术新课程标准与学科中心的转变。它要求在美术学科 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会的知识与 技能,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合作地 学习、探究性地学习、综合地学习。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 学生绘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 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通过本次解读和学习,也引发了我对今后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教师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力要加强,其次要加强自身对知识的融通与理解。教师要形成良好的课程观,而不仅仅是课堂观。 应该更多的开展一些大单元的主题教学,以增强知识的连接、整 合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教学中,根 据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和指向,真正体现美术教育 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着眼于未来,美术团队采取积极行动,提升教师学习力,塑 造“成长型"教师。这次新美术课标学习交流会是一次思想的碰 撞,是智慧的交流,让我们带着新的理念,新的思考,迈出新的征 程!2022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 学习心得体会新版美术课程标准的发布,可以说让教育者非常激动。美术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美术 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 社会交往、文化学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本位美术教学是课程 改革进入新时期的标志。精心耕读这一百多页的细则,不难发现,新版较之老版的修 订之大。以美术鉴赏为例,从审美角度看,美术欣赏课程,学生 面对的都是图像信息,而不是文本信息,所有要解决的问题都要 从图像入手。因观念、维度、材料和技法等差异,图像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呈现出不同的 审美特征和品味。图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 能反映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说,美术鉴赏教学活动 现在的学习内容、方式均和过去有所不同。经典的美术作品,是 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若学生对于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没有任何 感受或者不强烈,则会减弱甚至失去美术学科以美育人、以德树 人的意义。以上仅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萌生的一点思考,对于新课标的研 读还在继续,愿我的学与思给我的美育教学带来更科学、更前沿 的指引。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艺术课标解读2022年4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最新 修改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情况 做了说明,新版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于2022年3月25日,由教育 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课标包括艺术教育在内共有16个。 教育部要求各地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 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加大条件保障力度,保证课程有效实 施。下面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标准中,艺术课内容、考试 及学习方式做一个梳理,方便家长们了解。一、艺术课程内容分五大类,戏剧影视分量加大,成为义务 教育阶段的必修内容教育部颁布的2022艺术教育课标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艺 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 媒体艺术)5个学科。整体的课程设置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 明确指出,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 年课时总比例的9%-ll%o各科学习占有总课时的时间分配表新课标中,明显增加了和扩大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除 了传统的音乐、美术和舞蹈外,特别增加了戏剧(戏曲)和影视 教育份量,并对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估都有具体的建议和标准。戏 剧教育除了作为一大专门项内容外,还在其他四大内容中都有涉 及,在音乐、美术、舞蹈和影视课程中,都提到要求利用戏剧游 戏或情境表演的方法,对相关的艺术进行综合的表达与呈现。由 此可以看到是国家、教育部对教育戏剧的重视,我国中小学教育 戏剧的春天即将到来,这对于在教育戏剧行业奋斗了多年的教育 工作者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二、学生至少要学习两门艺术课,课程内容要与幼儿园和高 中双向衔接在艺术课程安排方面,新课标要求分学段教学,学生至少选 择两项学习。具体安排是:2年级开设唱游-音乐、造型-美术;3、7年级开设音乐、美 术,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