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存在问题调研报告.docx
人才工作存在问题调研报告近年来,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开展大局,以建 设“人才特区”和“人才强市”为目标,统筹推进各类人才 队伍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 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以政策支撑为先导,多路并进“聚”人才。牢固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将人才强市作为推动 经济开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以一市“”人才开展规 划(-)为总揽,为广聚贤才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根 底。设立人才开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市财政安排的500万 元党建经费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倾斜。以羊绒技术研发、农 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先后担负国家、自治区科 技支撑计划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工程40多项; 发挥中银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的品牌效应,实施“硕士研究 生联合培养基地”工程,近年来引进各类人才960余人,其 中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42人,本科以上人才366人,其他 专业技能人才560余人。建立#羊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 调国内70余名专家学者开展产业产学研对接活动。全市累 计批准20名科技人才享受政府 贴、授予4名企业优秀 人才为市经济开展功臣、评选了 13名科技明星,为做 大做强支柱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开展环境。(二)以提升素质为重点,因材施教“育”人才。一是 大规模开展专业人才培养。鼓励1000多名在职科技人员自 学、读研、进修,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对口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采取“订单培养”人才模式,企业负担30%学费,学生毕业努力做到客观看人、公正评人、准确识人。2 .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一是适岗,把专业技术型 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二是适位,把优秀人才放到最需要 的岗位。比方熟悉经济、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可把他们选 送到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市开展等主战场,真正实现人 尽其才。3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任 用上,依据成果、奉献和能力,健全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分开制度,使确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制定和实行有效激 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多元化分配政策,真正做到一流人才、 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使人才价值在拉开分配档次中得到表 达。在保障各类人才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关心他们的政治生 活,为他们参政议政提供平台。后到企业服务;安排校长队伍建设专项经费50万元、教师 队伍建设专项经费120万元,累计培训达5413人次,有效 提升了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和教学技能;在全区范围内招聘医 学院校毕业生122人,公开招聘192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 生服务站卫生人员,改变了卫生技术人员构造不合理、人才 断层的局面;启动长枣产业“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建立#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引进和培养研发性人才和贮 藏保鲜加工专业技术人才60名,推动 长枣产业的后续开展。二是全方位开展实用人才培养。有效整合我市各类培 训资源,充分利用市委党校、职业教育学校、科技特派员创 业基地及“双培双带示范户”的带动,加大对务工农民的岗 位技能培训I、专业农民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实施“阳 光工程”、“充电工程”,完善农业科技服务“no”信息化服 务网络,着重培养造就懂经济、会管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 农业生产“土专家”,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5000多人,有效 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开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资助企业自主培养 设计人才,大力培养品牌推广、会展营销、店长等销售骨干;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市财政出资支持76名村干部取 得在职大专学历;健全行政村农民技术学校以及远程教育培 训宽带网络,年培训农民6000多人次。(三)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因势利导“用”人才。一是 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团作用。先后申报国家级项目6个,自治区科技工程n个,市科技工程4个。 在生态移民区,帮助指导建设优质肉羊科技示范实训基地1 个,累计培训技术创新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专业技术人员 145人次。二是实现农技人员全员服务。以做大做强 长 枣、有机大米、优质林果为重点,在农技专业技术人员中推 行“全员竞争上岗,人员优化组合,待遇与实绩挂钩”的激 励管理制度,鼓励技术干部竞争上岗,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 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加大农林科技人才投入,对土地流转 经营面积5000亩以上的给予10万元奖励,2000亩以上的给 予5万元奖励,实现了农业科技人才通过信息技术为“三农” 服务的目的,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三是推 进各类人才参与全民创业。立足产业开展,从农民和民营企 业一线职工中选拔乡土人才。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选 派145名科技特派员实施创业工程77个,在全市范围内起 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和企业创新开展注入 了生机和活力。(四)以创新机制为依托,千方百计“留”人才。一是 待遇“留人设立市拔尖人才、“灵州功勋奖”、“民营 企业重视人才(科技)奖”,五年评选三批拔尖人才,每两 年评选一批“市政府贴“获得者。获“灵州功勋奖”、 “民营企业重视人才(科技)奖”,由市委、市政府给予20 万元奖励。结合安居工程建设,企业出资49%政府出资51% 在龙凤佳园建设1956套职工公寓,供园区职工使用,为500 多名企业技术骨干解决了住房。二是环境“留人”。建立完 善人才保护、评价体系、成就奖励、创新失败的宽容等机制, 在四个产业园区建立人才服务中心,贯彻人才各项优惠政策, 全程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节日慰问、帮助解决家庭困 难等方式,努力创造留住人才的环境,吸引大批不同职业背 景的优秀人才服务企业开展。三是事业“留人”。在骨干企 业中推行高管和研发人才股权激励模式,以股东身份参与企 业决策、提供企业利润。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全民创业 园建设,发放青年就业创业小额贷款100万元;建立政府资 助科研工程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制度,在企业工程技术中 心牵头从事科研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以及解决重大 技术难题的,给予不低于30万元的课题经费支持;支持专 业技术人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实行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 技型企业审批、注册优惠政策。在企业推行“倒逼本钱”管 理,对本工段压缩本钱节流局部由工段员工分配,分配时向 高技能人才倾斜。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时,对高技能人 才实行中长期聘任制。(一)人才总量相对缺陷。随着“两区”建设及区域经 济的开展,我市急需的城市规划、外经外贸、现代物流、高 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尤为奇缺。现有人才从年龄构 造看,各类人才中30岁以下3674人,31至45岁8367人, 46岁及以上3397人;高层次人才大都集中在40岁以上,35 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技师资格的相对较少;从人才学 历看,研究生105人,大学本科5917人,大学专科5351人, 高中及中专(农村实用人才)4065人。研究生、大学本科占 比例小,大学专科、高中及中专(农村实用人才)占比例大; 从专业职称看,高级职称486人,中级1578人,初级1820 人,其他947人;高级职称占比例小,中级以下比例大;从 分布领域看,教育系统2388人,卫生系统519人,农科人 员542人,企业1000人,其他382人。教育、卫生系统占 比例较大,农科人员、企业占比例相对小;非生产性领域分 布多,经济建设一线分布少;事业单位分布多,企业分布少; 人才队伍中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我市产业升级开展的实际需要。(二)人才引不进与人才留不住并存。一是引进机制上, 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尚未真正畅通起来。由于不能及时 解决编制、待遇问题,导致所需人才无法引进。二是收入分 配机制上,工资收入与学历、职称、工龄等因素挂钩,而不 是根据能力、水平、实绩确定,特别是对技术创新人才和经 营创业人才,不管是工资还是奖励的幅度,都没有真正做到 与能力、奉献和取得的劳动成果相挂钩。近年来,我市卫生 和教育行业流失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骨干人 才,企业招聘的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练练手积 累一些工作经验,待大城市有好岗位,就一走了之的想法, 企业、部门因此变成了培训学校。(三)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一是人才“部门所有、 单位所有二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才管理体制仍然没有打破, 在人才资源开发上,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在这种管理方 式下,加重了专业技术人才对单位的依赖性,形成了 “单位 人”的固化现象。二是人才“地区所有、条块分割人才 资源管理各自条块分割,尤其是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很难实 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市人才整体使用 效率不高和人才资源浪费。三是人才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人 才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专业技术人才隐性流失现象(即 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行政工作和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科技成 果转化率偏低,造成无效劳动;现有人才评聘制度有待进一 步完善,人才闲置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人才使用效率有待 进一步提高。(四)个别部门单位重视人才工作不够与人才使用主体 热情不高并存。一些单位部门的领导缺乏对人才工作重要性 的认识,部门联动效应差。这种认识上的不到位,突出表现 在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缺陷。人才培养大多依靠职能部门,绝 大多数部门、单位根本没有人才培养的专项投入。个别部门 和单位在服务人才开展、落实人才政策等方面还有不到位的 情况。特别是作为人才使用主体的企业,对人才重要性的认 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热衷于引进外来 人才,对引进人才较为重视,忽略了本地现有人才潜力的挖 掘和作用的发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要紧紧抓住吸引、培养、使用 人才三个环节,破除束缚人才合理流动的观念,改革不利于 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调整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使 人才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以充分表达。(一)解放思想,构建人才聚集机制1 .强化人才意识,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进一步解放 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开展中 的根底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构筑党管人才工作 格局,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用,加 强和完善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坚持把人才建设规划纳入产业 开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部署;从管理思路、资金投入、政 策措施等方面保证人才开发的适度超前,力求人才总量、人 才构造与产业的开展和构造相适应,人才素质的提高与快速 开展的要求同步,以实现人才资源持续开发与产业长期稳定 增长的良性互动。具体到我市来讲,围绕“兴工强市”和特 色优势产业带动战略,以临港工业园区建设、生态纺织 产业示范园区等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坚持招商与引资相结 合、引资与引智相结合、长引与短引相结合、政府引进与民 间请进相结合,不断扩大引智范围。2 .拓宽思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首先,明确人才引 进方向。认真分析全市的人才资源包括人才的总量、构造以 及市场价值等情况,在对本地的人才加以充分利用根底上, 根据全市急需人才状况和需要确定引进对象,防止产生人才 浪费和紧缺并存的现象。其次,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人 才柔性流动机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那么,打 破部门、行业、地域、所有制的界限,通过联合攻关、委托 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项 目引进和高薪聘用等形式,吸引各方人才参与市的建设。探索建立户 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的人才柔性流动政 策,变户籍管理为身份管理,变人员引进为智力引进,让人 才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和开展空间。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术带头人、海外留学人员、拥有专利或专利技术的创造人, 以及其他具有特殊才能的各类专业人才,一律从速、从简办 理引进手续。事业单位引进紧缺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 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才可根据编制空缺情况逐步 引进人才,纳入编内管理。第三,创立人才集聚载体。人才 载体或平台主要有三个方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 发机构,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开展的的需要,依托科研院所、 高校和企业的研发机构,建立创业园区和科技成果示范园, 培养和引进产业集群急需短缺的各类高层次人才。3 .夯实根底,完善人才保障机制。进一步消除体制和 政策障碍,让外来人才与市民在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 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对来落户的硕士以上学历或中级专 业职称以上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父母等户籍关系可与本人 一并随迁;对引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区市有知名度专家、 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的配偶工作安排列入政策性安置, 其子女就学政府负责安排并免收所有费用,用人单位为引进 人才解决生活住房。发挥工商联、商会、工青妇等社团组织 的作用,培养一批熟知人才政策、精通人才业务、擅于招才 引智的人才联络员,做好籍人才回引工作,以多种方式 集聚他们的力量和才智。(二)明确重点,建立人才培养机制1 .灵活各类人才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 的方式,强化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到 讲学、培训,为经济社会建设建言献策、“把脉问症”; 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实现又好又快开展;依托自 治区和市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向自治区外专局申请在境 外举办紧缺领域科技人才培训班,每年组织参加国内各类人 才培训班;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和在职 培训,不断提高现有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选派 优秀年轻干部到工业企业挂职锻炼机制,安排机关科级干部 下企业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原那么上工作与原单位脱钩,保存 原职务,原单位的行政关系、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不在企业 领取报酬,不增加企业负担。让挂职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 带作用。2 .优化人才资金投入机制。优化配置各类人才培养和 开发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突出投入重点,将人才开发 资金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倾 斜。市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设立的人才专项资金,主要用 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工作,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年 递增。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 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在重大建设和研发工程经费中,安排部 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 渠道开展人才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立不同的人才资 助或开展基金。3 .优先培养三支人才队伍。一是加快培养高级企业经 营管理人才,建立一支熟悉国内外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经验 和驾驭市场能力的企业家队伍。通过集中培训,提高企业家 整体素质。二是加大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建 立一支构造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三是 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严密结合全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 色产业、新兴产业和市场需求,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和专 业建设,积极拓展培训领域,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建立培养 一支数量充足、构造合理、技术过硬的根底性专业人才队伍。(三)强化根本,完善人才使用机制1.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按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 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 要求,分别构建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 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破除对人才求全责备的观念, 引导企业摆脱家族化管理的束缚,摒弃人才闲置浪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