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

    • 资源ID:60557048       资源大小:50.3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经过家门前那深情的一瞥,孩提的哭笑声,从此萦绕在你的身边;相见时, 已隔了数年感叹你聪颖的智慧,让那洪水猛兽,在你面前成为温顺的蛟 龙这首诗歌歌颂了()A.盘古开天辟地 B.大禹治水C.女姻造人D.李冰修建都江堰2、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充满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把耕犁由直辕改成 了曲辕,以便于精耕细作(如以下图)。这种农具创造于()A.春秋B.战国C.西汉D.唐朝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以下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 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旅4、以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镶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 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开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5、以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3代十&'、南宋/ '北宋/ 、北宋, A.B.C.D.6、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 射。”以下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实现了统一 B.统治者残暴 C.繁荣而短暂D.大运河开通7、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假设惟署诏赦, 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 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分散宰相权力C.减少决策失误D.加强中央集权8、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古诗千百年后依然脍炙人口。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 时期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9、“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假设先生为唐代一位著名诗 人题写的一副对联,他称颂的人物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D.李商隐10、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 3390 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乱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封建 社会的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时,发现共同点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A. B. C. D.12、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相,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C.商业的开展 D.畜牧业繁荣13、隋朝从建立到灭亡跟哪一朝代极为相似()A.秦朝B.汉朝C.三国D.东晋14、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 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A.史记B.旧唐书C.桂苑笔耕 D.大唐西域记15、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 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6、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 粮。”这首民谣反映的是()A.君王昏乱,奸臣当道B.宦官专权,打击忠臣C.明朝刑法严酷D.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17、”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 涯”。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状态?()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羌族18、“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至U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 的政治特点是()A.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C.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9、“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以下诗句能够补证秦朝巩 固统一措施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直辖郡县开宏宇,文轨衡同定法章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旅 20、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 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 记载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开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21、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 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开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2、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 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 “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指()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D.李渊23、唐朝时期,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A.洛阳B.扬州C.长安D.成都2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盘庚迁殷C.武王伐纣D.平王东迁25、唐蕃和亲是我国的一段历史佳话,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唐朝公主是( )A.金城公主B.王昭君 C.西施D.文成公主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着重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 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 种制度材料二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 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 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 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材料三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表达的考试制度是?该制度正式形成于哪个皇帝统治之时?唐太 宗对该制度做出了什么贡献?(2)依据材料二、三回答,在外国学者的眼里,科举制对古代中国政治有何积极 作用?对文化开展有何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诞生后,被历代王朝推崇。历代统治者沿用该 制度的根本目的是?2、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 “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那么。不管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 公开考试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 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科举选官的基本原那么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 录取。隋朝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 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材料四 (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 到达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 得英雄尽白头唐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1)根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他设置了什么考 试科目?(2)比照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统治者推 行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汪洙神童诗材料二:(隋唐开始的)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 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 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 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 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1)材料一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与 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该制度选拨官员的依据是什么?(2)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B2、D3、D4、B5、A6、C7、C8、D9、B10、A11、C12、A13、A14、D15、A16、D17、A18、D19、B20、B21、A22、B23、C24、B25、D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科举考试。隋炀帝。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土人报考。(2)积极作用:由学者组成统治集团,形成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消极影响: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3)巩固专制王朝的统治。2、(1)隋炀帝。进士科。(2)选官标准从主要靠家世背景变为通过考试择优录取。(3)皇帝。(或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3、(1)科举制度;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2)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 举制的正式创立。(3)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创造相对平等的 竞争机会;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增强国家机构的活力;给社会带来革新气 象。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