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pt
中国石化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进展与下一步工作思路20132013年年5 5月月7 7日日1 1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2 2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3 3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工作思路目 录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企业分散建设、自主建设为主,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组织。这一阶段重点建设了一些生产操作层面DCS系统、经营管理层面MIS系统及有关业务系统。20002000年以前年以前以分散建设为主的阶段以“六统一”原则为指导,自上而下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重点建设ERP、供应链、加油(IC)卡等系统。信息化建设迈上了统一、集中的轨道。20002000年年 20072007年年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阶段遵循“建用结合、以用为主”的工作方针,信息化工作重心从建设转向应用,在深化ERP系统应用的同时,强化信息系统的集中、集成。信息化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82008年以来年以来整合集成、深化应用阶段“十一五”以来,中国石化紧紧围绕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主营业务开展信息化工作,坚持“六统一”方针,积极推进以ERP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与深化应用工作。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p主要成效 信息系信息系统已已成成为经营管管理和生理和生产运运营的的“中枢中枢神神经系系统”工作进展建成了信息化“三大平台”取得了“十大主要成效”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建立健全了信息化体系科研项目管理专业研究支持科研门径炼化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工程设计专业资源库石油工程钻井设计测井处理解释工程辅助决策加油卡系统一次物流零售管理油品销售质量管理公用工程源头数据采集集输与注水系统优化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基础设施信息安全运维支持信息化标准炼油化工生产执行系统(MES)能源管理先进过程控制(APC)炼油生产计划优化(PIMS)二次物流实验室系统(LIMS)数据中心建设自主产权软件推广轨道监测能源综合管理生产执行生产计划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总部统一组织建设、统一组织推广项目总部统一组织建设、统一组织推广项目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p主要成效中国石化连续两次被国资委评为央企信息化A级企业,名列第一。ERP系统、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等三个项目被评为央企信息化示范工程。2012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年会上,中国石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合规经营”获得2012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优秀案例。集中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HR)、合同管理系统全面推广。源头数据采集系统在油田企业推广完成。集团公司及扬子石化、燕山石化、胜利油田等7家企业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在“两化融合成果”展览上,中国石化的信息化成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工信部、国资委等部委的充分肯定。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经营管理层面经营管理层面到2012年底,股份公司ERP系统建设全面完成,105家企业ERP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基本覆盖了分子公司经营管理核心业务。ERP大集中系统试点成功。统一了1030个业务数据标准;与17个专业系统高度集成,增加了68个关键业务环节的线上审批控制,优化了11项关键业务流程。HR系统在境内所有单位上线,9.8万个组织机构和158万名各类人员纳入系统管理。完成国际勘探公司ERP总体方案设计并确定了试点单位;完善修订了石油工程公司ERP建设方案。1、ERP系统建设有序推进,集成应用取得新成效。p1.1、经营管理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经营管理层面经营管理层面资金集中:通过总分账户模式实现了集团统一对外收、付款;CA安全认证和UKEY保密措施保证了资金安全。系统技术和应用水平已居国内先进水平,资金管控和降低筹融资成本效益显著。实现统一资金池管理提高集团资金运营效益主要成效优化集团资金管理流程实现资金实时集中收支,统一调度 资金高度集中:集团公司的资金收入集中度上升到92.6%;支出集中度超过97%。2、资金集中、业务公开、电子商务等系统的应用使公司管控能力显著增强。覆盖国内,辐射海外:实现了集团公司全覆盖,已在集团所属183家企业全面投用。已着手启动了全球资金池建设。p1.1、经营管理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经营管理层面经营管理层面业务公开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系统主要对外经营业务的网上公开和在线监督检查。提供100多家企业的原油采购、一般物资采购、天然气销售、工程建设、资产资本运作、资产处置和科技合作等10大类115小类重点业务信息。实现了自动问题筛查、违规预警和智能监控,2012年全年发出预警信息5200余条。实现了“决策民主、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2、资金集中、业务公开、电子商务等系统的应用使公司管控能力显著增强。p1.1、经营管理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经营管理层面经营管理层面2、资金集中、业务公开、电子商务等系统的应用使公司管控能力显著增强。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应用范围覆盖了全部下属企业以及2万多家供应商,规范了采购业务,打造了阳光工程,降低了采购成本。网上交易物资品种覆盖56大类70多万种,同时支持进口采购和内贸采购。2012年实现网上采购2502亿元,网上采购率提高到97%。其中:油田板块网上物资采购570亿元。p1.1、经营管理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生产营运层面生产营运层面总部生产营运指挥系统的建设应用,覆盖了集团上中下游90余家企业,生产数据自动获取率达到85%以上,建立了总部级集中统一的生产指挥平台,实现了全产业链生产运行的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HSE管理系统在16家企业上线运行,实现了总部与直属企业、基层单位HSE运行管理的业务贯通,实现了装置安全运行、危化品储运、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控,提高了应急指挥能力。HSE系统实现了与中原普光等3家企业应急指挥中心的集成。生产营运指挥系统使公司生产营运协同指挥能力和执行力得到加强。p1.2、生产营运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基础层面基础层面建立了总部和骨干企业的数据中心。建成了覆盖130多家企业及部分海外分支机构的主干网络。总部及企业局域网达到万兆,主干网总带宽超过10G。建成5个国内区域中心和3个海外区域中心;基本完成了南京异地灾备机房建设;统一部署了防病毒、桌面安全管理、主干网加密设备和安全网关,以及防火墙、入侵检测等设备。建立了中国石化PKI/CA数字证书管理系统,签发用户证书9000多张。建立了总部、企业两级运维支持体系,运维人员达到3000多人。ERP、资金集中管理、生产营运指挥系统等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运维。1、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和运维支持能力大幅提升,确保了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p1.3、基础设施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基础层面基础层面2、信息标准化力度进一步加强,确保了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编制发布了中国石化统一的业务模板,包括财务、采购业务模版,及油田、炼化、销售、科研4个板块的业务模板,规范和统一了900多个核心业务流程,保障了ERP系统建设和应用的顺利推进。组织编制了信息标准代码体系表,编制发布340多万条标准信息代码。完善了信息标准化代码体系,拓展了3大类36项标准化代码,扩充各类代码29.8万条;初步形成了油田信息化标准框架,发布了54项油田勘探开发信息标准。p1.3、基础设施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基础层面基础层面3、信息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保障了信息化深入发展。建立了“业务部门专业牵头,信息部门综合管理,IT队伍技术支持”的项目管理模式;完善了建设、应用、运维和安全等信息化管理制度。总部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总部相关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管理特点,提出应用需求,信息部门负责立项建设,业务部门负责应用。已陆续建设了资金集中、生产营运、HSE、电子商务、业务公开、合同管理、门户、OA等多个集团层面的应用系统。p1.3、基础设施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信息化评价信息化评价2012年度企业信息化专项评价结果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结果ERP系统集团所有企业应用先进企业24家基础设施与信息安全集团所有企业应用先进企业22家源头数据采集油田生产企业应用先进企业4家p1.4 信息化评价胜利油田江苏油田中原油田ERP应用登高示范企业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油田胜利油田江汉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江汉油田河南油田ERP专项评价先进企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安全专项评价先进企业源头数据采集专项评价先进企业1 1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2 2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3 3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工作思路目 录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近年来,油田企业开展了以数据资源建设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u研究与建设了勘探开发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u勘探开发源头数据采集实现了13家企业的全覆盖,12大类业务数据及时采集。u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胜利、中原、河南、江汉等企业数据中心基本建成。u正在开展了区域数据中心的规划与总体设计。u基于企业级统一数据资源管理,以数据服务的模式支持已有应用系统。u在西北分公司试点建设了以源头数据为基础的生产运行集成系统。整体规划了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发展规划,已在油田企业推广应用了11个软件1738套,部署软件用户数近4285个。(其中,不包括源头数据采集部署的4872个点,约2.5万个用户。)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p2.2、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建设与推广应用p2.3、节能降耗建设与推广应用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1、数据模型标准提出数据模型标准研究可行性国际标准研究国际石油公司案例分析确定了发展路线原型试验胜利油田梳理业务业务模型建立逻辑模型设计针对数据中心建设的数据模型验证形成东部油田模型针对西部、长输、海洋业务的模型扩展针对勘探开发专业数据库的模型支持数据资源管理编目建立大块数据专项管理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得到模型支持和验证。非常规等业务模型扩展成果数据管理规范完善与试点验证数据质量管理模型设计与应用经营数据对接技术研究与验证应用服务模型框架构建等。模型前期研究模型一期建设模型二期建设模型优化及应用模型优化及应用2005-2006年2006-2008年2009-2011年2013-2014年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一期对东部老油田勘探开发业务进行全面分析,建立相关业务流、数据流标准,形成了东部老油田的业务模型;二期补充完善了天然气生产、碳酸盐岩油藏、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长输等新业务,为油田数据资源建设打下了基础。共划分了6大业务域,33个一级业务,75个二级业务,149个三级业务,1237个业务活动,累计定义了数据元26648个。1、数据模型标准 分析成果和建设成果序号序号业务域业务域 一级业务一级业务 二级业务二级业务 三级业务三级业务四级业务四级业务数据元数据元业务活动业务活动一期一期二期二期增加增加一期一期二期二期增加增加一期一期二期二期增加增加一期一期二期二期增加增加一期一期二期二期增加增加一期一期二期二期增加增加1 1物化探物化探 6 69 91 19 95 55 516721672467467656516162 2井筒工程井筒工程 7 79 912121 13947394774774713813822223 3分析化验分析化验 6 61 130063006369369969617174 4综合研究综合研究 5 522221 16363101031316 6639163911076107640440492925 5开发生产开发生产 2 26 64 413138 8131331613161188418841051051081086 6地面工程地面工程 2 24 46 617172929758758317031703737137137小计小计 28285 5525223239797525236362020189351893577137713845845392392合计合计 333375751491495656266482664812371237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1、数据模型标准 提升为中国石化企业标准成果 数据管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数据标准体系基础标准数据管理基础标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数据中心管理规定元数据数据标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元数据 第1部分:数据管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元数据 第2部分:图形分类编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分类与编码规则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专业代码 共7部分源点信息采集井筒工程源点信息采集规范 共7部分分析化验源点信息采集规范 共7部分油气开发生产源点信息采集规范 共2部分综合研究源点信息采集规范 共5部分地面工程源点信息采集规范 共6部分物化探源点信息采集规范 共7部分业务模型井筒工程业务模型 共7部分分析化验业务模型 共7部分油气开发生产业务模型 共2部分综合研究业务模型 共5部分地面工程业务模型共6部分物化探业务模型 共7部分 图形数据管理基础标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数据中心管理规定交换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元数据 第1部分:数据管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元数据 第2部分:图形应用 标准形成7大类共83项标准的勘探开发数据标准体系。其中54项标准提升为中国石化企业标准并投入试运行。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1、数据模型标准 应用成效有效支撑了源头数据采集体系建设:通过勘探开发全业务的业务分析,形成涵盖6大业务域、12项业务33项源头采集规范,为各油田企业源头采集的全面覆盖提供了标准支撑。有效地支撑了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结构化数据、图形数据、文档数据、地震以及测井体数据、GIS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为企业级数据资源的存储提供可统一的模型标准。数据模型对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活动构成、数据、流程、规范、场景都形成了完整描述。数据模型应用领域不仅在数据资源管理方面,而且为企业的业务流程信息化、应用组件化开发、应用模块化应用打下了坚实的标准基础。有效地支撑了源头数据、数据中心的数据服务和应用:专业软件应用方面,已经具备6个研究主题15个软件的37个软件版本的数据服务能力,支撑了胜利油田官6地震工区、埕岛东地震工区、草13倌陶区块等数十个综合研究项目的数据服务。有效支撑了各企业在用系统的平稳过渡和数据服务:胜利油田通过数据中心的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对50余个局、厂级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河南油田、江汉油田,结合历史数据梳理入库情况,开展生产信息集成,并为7个局级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同时也通过应用进一步验证历史数据的清洗质量。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2、源头数据采集建设中原华北西北南方江汉河南华东东北天然气上海海洋20092010201120122012胜利油田2008之前“十一五”在胜利油田全面建成的基础上,开展各油田企业的推广工作,按照推广采集规范、企业实际业务和原有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模式全面推进;在中原、西南、江汉等企业推广中,扩展了鄂北、普光天然气生产处理业务增加相关数据表以及辅助采集表;在华东、东北等企业推广中增加非常规相关68张表、CO2驱采油和脱碳业务7张表数据内容;在天然气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推广中,增加长输管线115个业务活动、海洋物探等采集内容;胜利油田实施完成后形成采集规范数据表661张,截止目前各企业全面上线运行,源头数据采集表扩展到780张表。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源头数据采集稳步推进,已覆盖所有油田企业:l完成了13家企业100多个二级单位2353个基层队4872个采集点的推广部署;l实现了勘探开发12大类业务8万多口井的成果数据规范管理,实时反映6万多口油气水井的生产动态,日正常采集生产数据12.5万条;l支持了勘探动态、开发动态、采油工程、生产运行等重点应用系统近2.5万用户的应用需求。l不断完善业务覆盖面,由推广初期的661张数据库表,补充完善780张表,数据模型标准业务活动覆盖面由77%提升至85%。2、源头数据采集建设 推广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2、源头数据采集建设 应用情况对新建应用系统基于源头数据直接开发应用,满足油田企业勘探生产管理、开发动态分析、采油工程指标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应用需求。u对目前江汉、河南和中原在建的数据中心,提供稳定的数据迁移服务u华东分公司在开展源头推广工作同时,建设了非常规生产数据应用系统u中原油田通过源头数据对新建的勘探决策支持系统、油藏指标分析系统、采油区综合应用系统、生产指挥系统等一批应用系统直接提供数据支持南方生产晨报中原采油区综合应用系统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2、源头数据采集建设 应用情况对企业已有应用系统以数据接口的形式提供数据服务,同时优化数据采集流程,减少重复录入,减轻了基层队工作量。重点支持了基层队报表。u支持了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源头勘探库和开发库,完成了历史数据的迁移导入;u对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和川东北采气厂的基础报表进行自动生成,包括:采气井班报、生产快报等;u完成天然气分公司各管道分公司基层报表统一生成;u完成东北油气分公司原基于开发数据库系统平稳过渡(综合生产信息平台)天然气管道分公司生产综合简报西南生产快报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为加强源头数据应用,开展了基于源头数据的“油气生产运行集成系统”建设项目,从勘探生产、开发生产、采油工程生产、生产调度运行等4个方面,完成38个一级业务,145个二级业务、1646个基础业务模块的设计和开发。分析设计了反映油气生产运行信息的展示内容和展示方式,建立了灵活、可配置的适用于局、厂两级,不同管理岗位的信息组织方法。该系统已在西北分公司试点应用,正在开展源头数据总库建设与总部展示系统的配置等工作。西北分公司信息集成展示塔河采油一厂TK7206井2、源头数据采集建设 油气生产运行集成系统试点应用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3、数据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开展了胜利油田数据中心试点建设,为数据资源一体化集成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重点是逐步建立勘探开发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基于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服务和业务协同应用,支撑勘探开发生产管理、综合研究和辅助决策。截至目前,胜利油田不断完善数据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应用;河南油田、江汉油田数据中心建设,已上线运行;中原油田数据中心已经全面启动;同时初步完成了区域数据中心的方案设计。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3、数据中心建设胜利油田数据中心覆盖了现有勘探开发核心业务及数据管理内容,存储了勘探开发6大业务域、2亿条数据,数据量达到4T以上(地震数据另计),实现不同类型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和服务;支撑45个局级重要应用,支撑了数十个综合研究项目的数据服务;通过近两年开展的数据资源“两调查一比对”工作,将电子数据与纸质档案进行比对和校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齐全性;同时开展了采油厂示范区建设,为数据中心在采油厂的应用进行探索、积累了经验。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3、数据中心建设河南油田2012年4月环境搭建2012年8月数据服务2012年7月数据加载2012年9月用户培训2012年10月系统上线2011年7月项目启动完成数据中心环境的搭建和软硬件系统的部署;完成业务专家及用户695人天培训,实现数据中心上线运行;完成勘探、开发等12个专业1013张表3238余万条历史数据的加载工作以及地震等87T体数据的索引加载;完成测井3300余口井补录数据的加载工作;完成采油工程数据库系统、勘探决策支持系统等6个局级应用支持以及VVA(6.33)等5个软件版本综合研究数据服务支持;截止目前,实现170万条增量数据正常加载;累计完成对6个局级应用系统约280张业务数据表388万条数据服务支持。实现郑州数据中心迁移,并稳定运行。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3、数据中心建设江汉油田2012年2月环境搭建2012年9月数据服务2012年8月数据加载2012年11月用户培训2012年12月系统上线2011年5月项目启动完成数据中心环境的搭建和软硬件系统的部署;完成业务专家及用户480人天的培训,实现级数据中心上线运行;完成勘探、开发等8个数据资源,706张数据表,约2400万条历史数据的加载工作以及地震等602T体数据的索引加载;完成勘探井位论证辅助决策系统等2个局级应用支持以及CMG(2008、2009)等4个软件版本的综合研究数据服务支持;截止目前,实现162万条新增数据的加载;累计完成对2个局级应用系统约109张业务数据表12万条数据服务支持;完成综合研究4个研究项目的数据准备及成果管理。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3、数据中心建设中原油田完成企业数据中心环境搭建和系统部署,完成业务专家及数据录入人员480人天培训;完成勘探开发相关15个数据资源,约8,200万条数据的梳理;完成勘探开发数据表871张,7,422万条数据的清洗,整体清洗工作完成92%;完成集输与注水生产优化系统等6个局级应用系统的数据需求分析;完成采油井日数据、测井数据等290万条数据正式加载,并已对外发布。2012年4月项目启动2013年4月 数据加载 2012年11月 局级应用分析2012年6月数据梳理清洗2012年5月实施培训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打造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服务能力,初步形成了基于数据中心的企业数据管理新格局。保证了数据中心稳定运行改变了油田的数据管理模式创新了勘探开发数据应用模式为数据中心推广奠定基础建成了一体化的的数据管理体系建成了一套勘探开发综合数据服务平台建成了一支数据管理和运维队伍形成了一套数据中心建设推广模板建成了一体化的勘探开发模型标准体系统一了企业数据标准3、数据资源建设成果总结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整体规划了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发展规划,形成了四四大大类类2424个个软件目录,目前已在油田企业推广应用了11个软件1738套,软件用户数近4285个。类别类别软件名称软件名称推广套数推广套数用户数用户数勘探类勘探类油气藏综合解释系统(油气藏综合解释系统(NEWS)NEWS)3030120120开发类开发类油藏工程综合分析软件(油藏工程综合分析软件(RESIRESI)200200320320勘探开发新井设计管理系统(勘探开发新井设计管理系统(WellDM)WellDM)4 4453453油田开发部署管理系统(油田开发部署管理系统(EplanEplan)1010152152油田开发管理系统(油田开发管理系统(ODMODM)9 9610610油田开发动态数据综合分析系统(油田开发动态数据综合分析系统(ODAODA)755755755755石油工程类石油工程类钻井工程设计一体化系统(钻井工程设计一体化系统(IDDS)IDDS)8 8101101复杂结构井轨道设计及实钻轨迹监测系统(复杂结构井轨道设计及实钻轨迹监测系统(DWPSSDWPSS)8888672672测井微机解释系统(测井微机解释系统(Logik)Logik)389389520520综合类综合类地质图形工具软件(地质图形工具软件(DGR)DGR)232232452452地质地理基础平台(地质地理基础平台(SGIS)SGIS)1313130130勘探开发源头数据采集系统(勘探开发源头数据采集系统(SDAS)SDAS)487248722500025000合合 计计1212121217381738173817384285428542854285p2.2、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建设与推广应用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p2.3、节能降耗建设与推广应用:节能降耗建设与推广应用:集输注水生产优化建设情况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实施后,应用优化模型共提出无费、低费、有费优化方案共184个,现场实施111个。2009年9月上线以来,每季度更换操作卡片,节能效果明显,折算年节能降耗5.0%以上。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和五厂实施后,通过集输系统计量站出站温度、联合站接转站站内设备参数及流程、注水系统设备优化及压力等级划分等系统优化,应用优化模型共提出无费、低费、有费优化方案共432个,现场实施164个。2011年9月系统上线以来节气216.56万方、节电56万度。目前开展一、三、四、六厂的全面实施工作。江苏油田:通过对三管伴热流程采用分时段停用、间歇性启停、下调加热温度、减小伴热水量等措施,系统自2010年5月份开始上线以来,累计节约燃油3059.8吨、节约天然气185.3万方。江汉油田:结合油田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和江汉采油厂、八面河采油厂开展生产优化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已经完成数据采集、模型建设工作,着手模型校核和现场验证工作。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分析,2013年选择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海洋采油厂、油气集输总厂以及河南油田的采油一、二厂开展推广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的论证。1 1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2 2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3 3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工作思路目 录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完善提升经营管理、生产营运和信息基础设施与运维三个平台,大力推进ERP大集中建设,全面实现企业层面以及总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到2015年,建立起统一、集成、安全、高效的信息系统,整体信息化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把中国石化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提供有效支撑。打造世界一流信息化能力。“集中集成,创新提升,共享服务,协同智能”加快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勘探开发、炼化生产、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物流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增强公司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高市场应变能力,以信息技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利用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物资采购、财务税务、人力资源、IT服务等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集团资源,为企业提供规范、高效的专业化服务,降低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共享共享服服务务集中集中集成集成 创创新新提升提升加大板块内、板块间的系统集成,实现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业务透明、数据共享、集中管控,支撑公司一体化管理、集团化管控和规范化治理。推进智能油田、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等生产和服务的智能化建设,实现业务协同、运转高效、知识共享,提升资源优化、低碳节能、安全生产的管控水平,提高公司科学发展的质量。协协同同智能智能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一是加强统一规划与设计。重点开展重点开展智能油田智能油田规划与总体设计、规划与总体设计、区域数据中心设计区域数据中心设计和和石油石油工程工程板块板块信息化总体规划。信息化总体规划。二是加强新技术应用。利用云计算技术,开展利用云计算技术,开展勘探开发勘探开发共享服务共享服务云云建设和油田自主建设和油田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体系平台的建设;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油气水井、管线等生产设备的安全、知识产权软件体系平台的建设;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油气水井、管线等生产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状态监测的试点应用;应用北斗卫星平稳运行状态监测的试点应用;应用北斗卫星系统系统,开展海上生产的监测。,开展海上生产的监测。三是加强数据资源建设,突出应用效果。提升源头数据采集平台提升源头数据采集平台提升源头数据采集平台提升源头数据采集平台功能,加强平功能,加强平台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配置性,完善和优化源头数据采集内容和基层队岗位应用;开展台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配置性,完善和优化源头数据采集内容和基层队岗位应用;开展基于基于企业数据中心企业数据中心企业数据中心企业数据中心的深化应用的深化应用的深化应用的深化应用,由过去以,由过去以数据服务应用为主数据服务应用为主,转变,转变为综合应用服务,支为综合应用服务,支持持勘探开发综合研究和辅助决策;勘探开发综合研究和辅助决策;推广应用推广应用推广应用推广应用基于统一基于统一源头数据源头数据生产运行生产运行生产运行生产运行管理管理管理管理集成集成集成集成系统系统系统系统,初步初步满足总部满足总部、局级、厂级、局级、厂级勘探勘探开发开发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的应用。的应用。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油田板块信息化建设思路油田板块信息化建设思路p3.1、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与应用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油田板块信息化建设重点工作油田板块信息化建设重点工作p3.2、勘探开发共享服务云建设p3.3、知识管理p3.4、智能油田建设数据中心主库数据中心主库应应用用层层数数据据层层采采集集层层数据采集平台数据采集平台平平台台层层源头数据库源头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油田油田领导领导专业专业管理管理厂级厂级业务业务地质研究地质研究采油工程采油工程生产调度生产调度勘探管理勘探管理采油管理采油管理生产信息综合展示生产信息综合展示勘探开发决策支持勘探开发决策支持综合研究综合研究开发管理开发管理注水管理注水管理作业管理作业管理集输管理集输管理工艺研究工艺研究生产管理生产管理面向业务主题的综合应用服务引擎面向业务主题的综合应用服务引擎综合综合应用应用服务服务平台平台身份认证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单点登录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平台管控平台管控GISGIS功能组件功能组件GISGIS基础应用基础应用油田专油田专业业应用应用数据类组件数据类组件报表类组件报表类组件图形类组件图形类组件曲线类组件曲线类组件生产管理类生产管理类综合研究类综合研究类辅助决策类辅助决策类公共组件服务公共组件服务功能组件服务功能组件服务应用组件服务应用组件服务SGISSGIS组件服务组件服务数据数据采集采集基层基层应用应用打包下载打包下载 主题数据主题数据 定制查询定制查询项目库工具项目库工具数据转换工具数据转换工具成果回存管理成果回存管理数据服务数据服务一体一体化数化数据库据库地震勘探数据体地震勘探数据体 按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与应用架构,主要开展以下二个方面五项工作:u数据标准与数据资源建设 1、数据模型标准优化与应用2、区域数据资源中心设计与建设u综合应用 3、源头数据采集平台提升4、数据中心深化应用5、油气生产集成系统推广应用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p3.1、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与应用数据中心主库数据中心主库应应用用层层数数据据层层采采集集层层数据采集平台数据采集平台平平台台层层源头数据库源头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油田油田领导领导专业专业管理管理厂级厂级业务业务地质研究地质研究采油工程采油工程生产调度生产调度勘探管理勘探管理采油管理采油管理生产信息综合展示生产信息综合展示勘探开发决策支持勘探开发决策支持综合研究综合研究开发管理开发管理注水管理注水管理作业管理作业管理集输管理集输管理工艺研究工艺研究生产管理生产管理面向业务主题的综合应用服务引擎面向业务主题的综合应用服务引擎综合综合应用应用服务服务平台平台身份认证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单点登录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平台管控平台管控GISGIS功能组件功能组件GISGIS基础应用基础应用油田专油田专业业应用应用数据类组件数据类组件报表类组件报表类组件图形类组件图形类组件曲线类组件曲线类组件生产管理类生产管理类综合研究类综合研究类辅助决策类辅助决策类公共组件服务公共组件服务功能组件服务功能组件服务应用组件服务应用组件服务SGISSGIS组件服务组件服务数据数据采集采集基层基层应用应用打包下载打包下载 主题数据主题数据 定制查询定制查询项目库工具项目库工具数据转换工具数据转换工具成果回存管理成果回存管理数据服务数据服务一体一体化数化数据库据库地震勘探数据体地震勘探数据体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p3.1、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与应用1、数据模型标准优化与应用主要建设内容:扩展非常规、混合天然气生产业务数据标准,完善成果管理数据标准,填补相关业务的数据标准空白。建立数据中心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编制齐全性、规范性、准确性规则,开发数据质量管理功能,为数据中心数据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手段。进行应用系统分析和支撑技术研究,为应用系统的集成、整合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与“中国石化信息化标准管理系统”的集成与部署,建立运维体系,促进模型成果的普及应用。完善和提升数据模型系统,建立跨企业的数据资源编目及服务,实现数据资源的动态跟踪与管理,支撑未来数据资源中心建设。研究实物量与价值量对接,为数据中心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展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p3.1、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与应用总部数据中心总部数据中心2、区域数据资源中心设计与建设 中石化勘探开发数据资源中心将由若干个区域数据资源中心组成。今后将不再以企业为单位开展建设,而是要结合中石化网络区域汇聚、勘探开发共享服务云、油田企业地理分布位置等,开展区域数据资源中心设计与建设。数据资源中心将是集“勘探开发数据+网络+共享服务(硬件、软件)+备份”等职能为一体的中心。目前区域数据中心设计正在进行中。3、源头数据采集平台提升补充完善采集内容:增加综合研究类成果资料的采集,完善已推广12大类业务的源头数据采集;整合钻测录采集模块,实现平台一体化:结合石油工程板块重组,对钻、测、录数据在流程化录入、甲乙方管理等方面的新要求,整合钻、测、录采集模块,优化采集流程,进行平台一体化整合;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稳定、可扩展和可配置等性能;完善基层队岗位应用:通过建立完善的基层队岗位应用,替代基层岗位手工台账和统计报表。平稳升级:完成油田企业源头数据采集平台的平稳升级。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p3.1、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与应用4、数据中心深化应用开展数据中心深化应用,实现数据服务到综合应用服务的提升,扩展和建设一体化的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基于数据中心服务平台扩展研发油田勘探开发综合研究专业7大类至少41个集成应用组件,建立统一的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完成分公司、业务处室、研究院所三个层面至少120个主要业务主题的分析设计和实现,支撑产能建设、开发态势分析、不同类型油藏递减分析、地质方案设计、生产动态分析等综合研究生产业务运行;建立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功能扩展、接口技术标准和数据中心应用配套管理规范,在胜利油田试点应用基础上形成深化应用推广的方法论和模板;完成在中原、河南、江汉等企业的推广应用。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p3.1、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与应用5、油气生产运行集成系统推广应用基于源头数据,在总部、分公司、采油厂推广应用油气生产运行集成系统,改变过去分系统、分专业汇总数据、多套报表展示的管理模式,支撑勘探开发管理业务对油气生产运行动态及时、全面掌控的一体化应用。完成3家油田企业(胜利、中原、河南)、22个采油厂的推广应用。支持iPAD移动应用。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三、下一步工作思路p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