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秦汉史主讲人李健胜ppt课件.ppt

    • 资源ID:60590133       资源大小:5.30MB        全文页数:7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秦汉史主讲人李健胜ppt课件.ppt

    秦汉史主讲人李健胜ppt课件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前 言一、先秦史涉及的范围和领域(一)、时间范围1、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2、秦、西汉、新、东汉。(二)、涉及的领域1、政治史: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2、社会史:社会组织和生活风俗的变迁;3、经济史:农业、手工业、商业;4、思想文代史:史学、文学、艺术等。二、秦汉史相关史料史记;汉书;后汉书;东观汉记;七家后汉书;三国志;楚汉春秋;西京杂记;风俗通义;华阳国志等。三、先秦史研究的现状(一)、研究现状秦汉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奠基时期。魏晋以降,历代政权的各项制度基本以秦汉之制为基准而发展变化,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矛盾并无实质性改变。基于秦汉历史这一重要特点,秦汉史研究历来为史家所重视。(二)、主要关注点:秦汉社会问题研究;秦汉官制研究;两汉经学研究;秦汉历史人物研究;秦汉民族关系研究;两汉思想文化研究。(可参考周天游等:二十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三)、重要的当代研究成果1、综合性著作:劳干:秦汉史,华冈出版有限公司;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何兹全:秦汉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田昌五等编:秦汉史,人民出版社;林剑鸣等:秦汉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祝中熹:早期秦史,敦煌文艺出版社。2、专题性著作程树德:九朝律考,商务印书馆;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陶希圣:西汉经济史,商务印书馆;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中州古籍出版社;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大出版社;李零: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谢国桢:两汉社会生活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第一章 秦朝第一节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建立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秦王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一)、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三公之下设九卿,具体是: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卫尉,掌管皇宫保卫;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司法;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室亲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二)、郡县制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彻底废除了古代的分封制度,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一郡之内辖若干县,县设县令或县长,此外还有县尉、县丞。一县之内再分为若干乡,乡之下有亭、里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二、巩固统一的措施(一)、迁徙富豪,销毁兵器。秦灭六国后,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和富豪到咸阳及南阳、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为了防止旧贵族反叛,秦始皇还下令将六国流散于民间的兵器收缴起来,集中到咸阳,加以销毁,改铸成12个铜人。(二)决通川防,修治驰道 为了消除反秦势力可能利用的地形或建筑设施,秦始皇命令拆除各国的旧城郭,决通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河道堤坊,平掉了易于据守的险阻。为加强全国的统治,又修了以咸阳为中心东至今浙江、江苏、山东,南至今湖北、湖南,西至今甘肃东部,北至今河北和山西北部的驰道。还修了专为加强北面边防的直道。形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三)、统一文字 战国时期由于长期分裂割据,各国的文字极不一致,这对统一后的秦朝推行政令和文化交流造成严重障碍。秦始皇命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主持统一文字,制定出字形固定,笔画省略,书写方便的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战国文字比较图 返回(四)、统一货币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其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计算单位也不一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各地区之间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废除六国旧币,制定新的统一货币,规定货币分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线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五)、统一度量衡 战国时期,度量衡制度也相当混乱。秦统一后,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国,并专门颁发诏书。度量衡的统一对于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八斤秦权)(六)、加强政治思想统治 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又提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遭到丞相李斯的反驳,于是李斯向秦始皇提出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其他全部交官府销毁的农书以及国家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其他全部交官府销毁的“焚书”建议,得到秦始皇批准,并得以在全国实施。次年,又由于一些儒生对秦始皇进行诽谤,秦始皇下令将逮捕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土全部坑杀,即“坑儒”事件。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手段统一思想,是“师古”与“法今两种政治思想斗争激化的表现。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秦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秦朝疆域图返回第二节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秦始皇的暴政 秦始皇对劳动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是非常残酷的,主要表现为沉重的徭役、兵役和残酷的刑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巡行途中,接替他的是少子胡亥,是为秦二世。秦二世之昏庸、残暴程度不亚于秦始皇,广大农民“力罢(疲)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用其求”(汉书贾山传),生活陷入绝境。酝酿已久的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终于在秦二世时期爆发了。秦始皇陵示意图 阿房宫图返回返回二、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境内)发动处于绝境的戍卒举行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旗帜。大泽乡起义不久,农民军攻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在起义百姓的拥戴下,陈胜被立为王,国号张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三、秦王朝的灭亡 陈胜、吴广牺牲以后,反秦斗争暂时受到挫折,但斗争的新高潮很快兴起,继续领导农民进行反秦斗争的主要是项羽和刘邦。项梁、项羽均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与秦王朝有很深的仇恨。刘邦为泗水亭长,在沛地起义后投奔项梁,受其节制。公元前207年7月,刘邦率起义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刚刚当了46天的秦王子婴向起义军投降,秦朝灭亡。参考书目1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3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5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6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7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8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9王云度、张文立主编:秦帝国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思考题1秦维护统一的措施。2秦代如何加强文化统治?主要采取哪些措施?3如何评价“焚书坑儒”?4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万里长城)(直道遗址)(将军俑)(铜连马)第二章 西汉第一节 西汉初年的统治制度与国家政策一、汉承秦制”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定都于长安。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基本承袭了秦王朝的制度,仅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变。汉的行政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完全和秦相同,只是到景帝以后名称上有些改变。二、西汉初年的国家政策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要士人陆贾总结历代兴亡,特别是秦的“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为他的统治提供借鉴。陆贾根据黄老学说,又结合当时国家残破、经济凋敝的实际情况,主张“无为而治”,得到刘邦的赞赏。陆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朝后期的政治和社会实际,符合刘邦当时的建国思想。汉初还对匈奴、南越的羁糜政策。西汉初年各项政策实行的结果是使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到文帝和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兴盛局面。三、汉初的中央集权(一)、治安策和削藩策 为解决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贾谊和晁错分别上了治安策和削藩策。景帝时开始削剪诸侯王的地盘,这引起了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尖锐矛盾。(二)、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以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实则要夺王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以武力镇压,七国被废除。此后,汉武帝在制度上解决了刘邦封立诸侯王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之时,采取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之制,使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政治也比较清明。文景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专制统治。第二节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一、改革政治体制 建立“中朝”中朝是由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待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形成的目的是削弱丞相的权力,使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而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成“外朝”。“中朝”是皇帝的御用工具。设置刺史 元封五年(前106年),汉分全国为13个州郡(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官僚机构的控制。推恩令和附益法 为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主父偃上推恩策,建议在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为列侯,侯归郡管辖。武帝采纳了此建议,下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武帝又制定附益之法,不允许诸侯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二、强化军队 汉武帝时,在中央常备兵中,增设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羽林军,隶属南军。此外,又增加楼船(水军)等军种。军队的加强,使中央集权有了更坚强的支柱,同时也加强了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能力。汉武帝陵三、改革财政 汉武帝强收盐铁归国家垄断经营。元狩四年(前119年),开始实行算緍。算緍即征收财产税,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两千钱即纳税一算(120钱)。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辨铜)铸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以改变货币混乱的局面,并严禁各郡国私人仿铸。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此后,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后期的统治思想。汉武帝还在长安大兴太学、置明师,培养人材,以选拔官吏。建元五年(前136年),又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凡通一经以上者,即可补为官吏。此后,儒学成了专制统治的正统思想,攻读五经成了干禄仕进的敲门砖。第三节 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兴修水利 西汉时开凿了大量水渠,其著名者有利用黄河水的漕渠、白渠等。还创造了井渠法。汉武帝时修治黄河也是一项重大功绩。手工业的发展 西汉一代的冶铁业有很大的发展,到西汉后期,铁器皿和铁兵器基本上代替了铜器皿和铜兵器。商业的发展 西汉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十几个大的经济区。长安是关中地区的经济中心。二、民族关系的发展 西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当时中国境内的汉、匈奴、西域各族、越族以及西南、东南、东北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虽然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或者有过战争,但人民之间融合的趋势增长了,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开发了祖国的边疆,构成了西汉时期丰富多彩的生动历史场面。(一)、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西汉一代,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刘邦至景帝时期,为屈辱的和亲阶段。此时汉初的经济急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文景时期,这一时期对匈奴虽然仍采取和亲政策,但为抵御匈奴的侵扰,已开始为反击匈奴积极进行准备。第二阶段汉武帝时,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经济实力空前雄厚,进入反击匈奴阶段。反击匈奴战争主要在公元前133年-前119年间进行,先后打了十几仗,其中有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有三次。战争的结果,使匈奴大败而北徙漠北,汉政府于北部与西部设郡、屯田,并开辟了通往西域地区的重要通道。第三阶段为昭君出塞及其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与降汉的呼韩邪部和亲,汉匈40多年未发生战争,双方有互市关系,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二)、西汉与西域的关系 西域是我国古代对西部疆域的惯用名称。这里沙漠多,土地少,人们居于河流灌溉的绿州上,共有36国,大部分随牲畜逐水草而居,无定处。汉武帝时,为准备反击匈奴,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联合大月氏与乌孙国夹击匈奴。张骞历经十多年艰辛,出使虽未达到预定目标,但到了许多国家,了解到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风俗等情况,扩大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视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晚期于西域地区设置行政机构并屯田,开辟丝绸之路,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联系。丝绸之路图返回(三)、西汉与西南、东南各族的关系 西汉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居住着许多语言、风俗不同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西南夷。巴蜀地区的汉族人民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很早就有频繁的交往,秦始皇统一后,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了行政机构,至西汉时,西南各族人民与内地的联系与日俱增。汉武帝派唐蒙进入夜郎、派司马相如出使西南、派十多起使者到西南企图打开通往身毒(今印度)之路、赐滇王之印等等,都使得西南各族与汉的关系更加紧密。地处东南地区的闽越、东瓯、南越政权也一直与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汉王朝曾多次派使者出使这些地区,封立王号,这里的人民也多次迁徙,与汉人杂居,使东南沿海地区与内地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族、越族人民的进一步融合。(四)、西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西汉时期,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夫余、肃慎、挹娄、高句丽、乌桓、鲜卑、沃沮、濊貊等。其中乌桓人因受匈奴贵族的奴役,在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请求内属,迁人内地,汉政府设护乌桓校尉进行管理。汉武帝时以高句丽为县,之后高句丽自立为国,与汉族来往密切。其他各族都与汉族有不同程度的交往。西汉疆域图 返回第四节 西汉中后期的社会问题与王莽改制一、西汉中后期的社会问题 西汉中后期,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官僚、地主、豪商横征暴敛,而且还利用灾荒大量兼并土地,逼得农民陷入卖田宅,鬻子孙的悲惨境地,土地兼并与奴婢问题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问题。昭宣时期,进一步奉行武帝的这一政策,减少徭役和赋税,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社会得到安定,史称宣帝中兴。二、王莽改制 西汉后期,由于统治阶级日益腐朽,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土地兼并,政治黑暗,是西汉晚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社会危机的日益严重,为王莽篡位提供了条件。王莽在平帝时篡夺王位,建立“新”朝,并进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一)“王田、私属”政策;(二)“五均”、“六筦”;(三)改革币制;(四)改革中央机构。王莽改制很快就以失败告终。第五节 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一、绿林、赤眉起义 起义军主要有绿林、赤眉、铜马三支。绿林军以王匡、王凤为首,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为根据地。起义不久,宗室刘秀也加入。起义军在昆阳与王莽军进行了著名的昆阳之战,大败王莽军,攻下昆阳(今河南叶县)。绿林军的一支还攻下了长安城。赤眉军以樊崇为首,于莒(今山东莒县)起义。之后转战青、徐、兖、豫(今山东和苏北、豫东一带)四州,势力迅速壮大。铜马军主要战斗在今河北、山东交界处,有人数十万。二、新莽王朝的覆灭 在起义军的强大威势下,新莽政权上层统治集团也发生了分裂,王莽外有出师之败,内有大臣之叛,朝廷一片混乱。这时,隗嚣从天水(今甘肃庄浪)起兵,邓晔华、于匡从析(今河南西峡)起兵,三辅豪杰也纷纷起兵响应起义大军。在反新莽大军逼近长安时,王莽组织城中囚徒出城抵抗,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莽政权灭亡。参考书目1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3王仲殊:汉代考古,文物出版社。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大出版社。5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曾延伟: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北京出版社。7安作璋两汉与西域关系史,山东人民出版社。8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中州古籍出版社。9张维华:论汉武帝,上海人民出版社。10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西汉史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思考题1西汉初年是如何巩固其统治的?2文景之治是如何出现的?3西汉中期中央集权是如何得到加强的?4王莽改制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5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评价其改制?6史记平准书说:“(其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此语反映的是何时的社会现状?针对这种现象,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7简述西汉农业的发展情况。8简述西汉手工业的发展情况。9简述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前后变化。第三章 东汉第一节 东汉王朝的建立一、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刘秀以恢复汉家的天下为号召,得到官僚、地主们的拥护。他在公元25年6月称帝,改元为建武,大封功臣,以洛阳为国都,不久消灭了赤眉军。刘秀在中原地区恢复了刘汉统治,史称“东汉”。光武帝像二、东汉初期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东汉初年,刘秀采取了以下政策:(一)释放奴婢;(二)度田;(三)组织军队屯田;(四)精兵减政。东汉纺织画像石 陶仓 陶灶 第二节 东汉初期的专制统治一、退功臣,进文吏 刘秀着意防范功臣,东汉初年,即封那些戎马出身,不熟悉典章制度的功臣360多人为列侯,给予其尊崇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刘秀在退功臣的同时,多次征召“天下俊贤”。二、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为了加强皇权,刘秀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另一方面则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刘秀把原来掌管公文发放的简单机构扩大,设置各种官吏并加强职权,使之成为皇帝的决策机构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关。三公的职位虽高,都徒有虚名,并无实权,权力集中于尚书台,尚书台则直接听命于皇帝,皇权得到加强。三、加强监察制 东汉时,由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掌监察,其下又设治书侍御史2人,侍御史15人,专事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于京师附近设司隶校尉,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并领一州,权力很大。东汉在司隶校尉辖区之外,分全国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每年8月巡行所属郡国,并将考察结果于年终奏于皇帝。四、集军权于中央 东汉建立不久,刘秀就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以后又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队。还取消了每年一度的都试制度。东汉一代地方军队的数量不多,这与豪强地主田庄之内的部曲家兵制有关,这种地方上田庄的部曲家兵,承担着镇压农民,维护地方治安的职能。第三节 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东汉时期,由于官府比较重视改善社会状况,解放奴婢,兴修水利,社会秩序渐趋稳定,长期逃亡的人口多回到故乡,重整家园,农业生产由恢复而发展,到汉明帝刘庄时为东汉时期最富庶、最安定的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东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有煮盐、冶铁、铸铜、漆器、纺织、造纸等,大多以私营为主,生产技术均较西汉时有所进步。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东汉时匈奴贵族为夺单于继承权而分裂为南、北两大部,史称南、北匈奴。南匈奴居住在五原(今内蒙古包头)一带,与汉的关系密切,得到汉的帮助,统治稳定。北匈奴曾一度被南匈奴击败,退居漠北,后又派人至汉要“和亲”。之后又一度侵扰边郡,汉联合南匈奴及乌孙兵予以打击,窦宪、耿秉等曾率兵出击,大破北匈奴。(二)、东汉与西域的关系 王莽时,汉与西域关系一度紧张,匈奴势力乘机侵入。汉明帝时,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扰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明帝派军于伊吾庐(今新疆哈密)屯田驻兵,又进军车师,后又设西域都护,驻乌垒城(今轮台东),为统辖西域的最高长官。班超出使西域,控制西域南道诸国,以后又使西域大多国家摆脱匈奴的控制和奴役,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之下。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护“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三)、东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东汉初年,乌桓各部依附匈奴,在匈奴分化南北以后,乌桓乘机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而臣服东汉政府。东汉即沿袭西汉做法,在上谷郡宁县(今河北宣化西北)设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各部。之后乌桓各部世代为东汉守边,乌桓铁骑名闻天下。鲜卑族在乌桓归附东汉以后,也遣使与东汉通好,同时亦受护乌桓校尉的监护。东汉中期以后,鲜卑族占领匈奴故地,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势力迅速强盛,摆脱了对东汉王朝的依附,成为东汉中晚期在北方的劲敌。(四)、羌族人民的斗争 东汉初年,羌族居住在青藏高原、陇西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东汉王朝为了便于控制羌人,强迫部分羌人迁徙到关中和河东与汉人杂处,并对羌人进行残酷的奴役,引起羌人的激烈反抗。东汉中后期,羌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羌族人民的三次大起义,先后延续了五、六十年,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致使整个西北地区残破不堪。在战争中东汉政府耗费了巨大的资产,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第四节 外戚宦官的专权与党锢之祸一、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始于和帝永元四年(92年),至桓帝延熹二年(159年)。这期间基本为皇帝年幼继位,以太后临朝,太后即以自己的父兄辅政,遂使外戚出人宫廷,掌握大权,不可一世。年幼的皇帝长大以后又依靠宦官的力量打击外戚。这样,在东汉历史上就形成了外戚宦官轮流执政,相互争斗的局面。二、党锢之祸 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桓帝时,逮捕了李膺等200余人,后虽赦免回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此为第一次党锢事件。灵帝时,又起用了李膺等一些被禁锢的名士,由于他们谋除宦官集团之事泄露,宦官集团再次以部党罪名逮捕了李膺等百余人,使这些人皆死于狱中,宦官集团又对他们五服以内的亲属免官禁锢,此为第二次党锢事件。党锢事件以后,东汉统治更加黑暗腐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终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第五节 黄巾大起义 一、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 太平道首领张角以传教为手段,以10余年的时间在8个州发展信徒数10万人,为大起义做准备,并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公元184年2月起义正式爆发,数10万农民同时拿起了武器,他们头裹黄巾,故称黄巾军。起义遭到东汉王朝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的残酷镇压,于同年10月失败,共战斗9个月。黄巾军失败以后,黄河南北广大地区的农民仍不断起义,并仍有黄巾军的旗号。巴蜀、汉中地区亦发生农民起义,并建立了政权。二、黄巾大起义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起义特点: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有准备;提出了“平均”的口号。历史意义:第一,推翻和改造了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基本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破坏了世族大地主建立的统治秩序,使东汉王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名存实亡。第二,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使土地兼并趋于缓和。黄巾起义图返回第六节 两汉的文化 一、经学、宗教、哲学今文经与古文经作为两大学派在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董仲舒是今文经学派公羊学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书中,到东汉时基本以古文经占经学统治地位,东汉晚期双方趋于合流。两汉时期的宗教主要有道家和佛教。主要流传于东汉时期。二、文学艺术 散文以史记为代表,其中许多篇传记具体生动地记述或刻画了社会各个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和憎。两汉时有许多文字生动、说理深刻的政论文章,其中以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桓宽的盐铁论为代表。赋是两汉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起初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西汉中期以后,成为最高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东汉时赋向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如张衡的思玄赋、归旧赋等。两汉的诗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西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很发展,多用于宫廷府寺的墙壁上和贵族、官僚、地主宅第的墙壁和墓壁上。绘画内容以神话人物、传说人物、夏商周三代兴亡故事以及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的事迹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其内容丰富,线条流畅,着色鲜艳精细,人物情态自若,鸟兽栩栩如生,艺术水平极高。西汉的石刻最有代表性者,是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以巨大完整的天然石料顺势加工而成,形象生动逼真。“马踏飞燕”铜雕等艺术品,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极为优秀的代表作。返回返回返回三、史学 两汉时期,史学有了卓越的成绩,其中最有名者是史记和汉书。史记所载上起黄帝,下迄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时代,记述了上下3000年的历史,以人物为主,辅之以编年和记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此后两千年间的正史编纂的规范。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万6千5百字。汉书120卷,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始于刘邦起兵,终于王莽覆灭,记述了230余年间的史事人物。属于西汉前期的内容,多采自史记。四、科学技术 大约在西汉中期,我国古代第一部算学著作周髀算经成书。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前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星占中就有五大行星运行的记载,在其他汉墓中发现的二十八星宿图,还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等,都说明了西汉天文学的发达。张衡还发明了地动仪。东汉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胎产书、导引图、张家山汉简脉书等都可看作是西汉医学成就的代表。传世的神农本草经则是成书于东汉时期药物学著作。地动仪返回 参考书目1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3王仲殊:汉代考古,文物出版社。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大出版社。5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曾延伟: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北京出版社。7安作璋:两汉与西域关系史,山东人民出版社。8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东汉史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思考题1东汉之初恢复专制秩序的主要措施。2评东汉的“党锢”。3评东汉时期的士人清议。3张骞和班超对汉与西域的关系各起什么作用?4汉代经今古文之争始末。5汉代经今古文经有何区别?

    注意事项

    本文(秦汉史主讲人李健胜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