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 物流基地内外业务公共服务在线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V8.docx
物流基地内外业务公共服务在线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文件编号202X QK011/ BT-ZTA-QK011文件状态草稿J正式发布正在修改当前版本拟制日期审核日期对企业各类信息提供信息检索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检索到需 要的信息。应用展现通过门户展现应用系统数据,提升应用系统的易用性。(2)应用整合企业还存在某些需要多个用户或部门协同完成的业务工作没有 信息系统提供支持,需求主要表达为信息系统支持维护流程等。网站 平台需要支持应用流程,企业网站平台应为企业已建和在建应用系统 提供应用集成服务。具体应用集成服务需求包括:1)平台可集成企业各应用系统界面,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化 服务,用户可由统一入口访问相关应用系统、并实现一点登录,全网 通行。2)平台提供公共授权服务功能,新建应用系统可直接利用公共 授权服务,降低开发本钱,并可实现统一授权。3)平台提供统一用户目录服务,各应用系统可基于统一的用户 目录服务进行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即可降低开发维护本钱又可实现 统一平安认证(如CA等)。4)平台提供公共的数据传输通道,分布式应用系统各节点之间、 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可直接利用公共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下发、上 报和交互,防止重复开发和多条通道维护。-10-务器的SSO服务模块根据配置好的该应用系统的URL,取得其页面, 在授权资源浏览区域中展现。,统一第三方用户管理1、浏览器请求门户登录页面;2、门户服务器把门户登录页面返回浏览器;3、用户输入其在第三方用户系统中的用户名与口令;4、门户服务器调用第三方用户系统的验证接口,验证用户名与 口令;5、如为合法用户,登录成功,第三方用户系统返回用户Token 给门户服务器;否那么,第三方用户系统返回登录失败信息给门户服务 器,门户服务器返回失败页面给浏览器;6、登录成功后,门户服务器把授权资源页面导向浏览器;7、用户点击授权资源目录树中的某应用系统资源节点,门户服 务器的SSO服务模块根据配置好的该应用系统的URL以及获得的用 户Token,取得其页面,在授权资源浏览区域中展现。分散用户管理1、浏览器请求门户登录页面;-100-2、门户服务器把门户登录页面返回浏览器;3、用户输入其在网站平台上的用户名与口令;4、门户服务器验证用户名与口令,如登录成功,那么把授权资源 页面导向浏览器;如登录失败,返回失败页面给浏览器;5、用户点击授权资源目录树中的某应用系统资源节点,如果该 用户为第一次通过门户访问该应用系统,那么门户服务器的SSO服务 模块根据配置好的该应用系统的URL,取得其登录页面,返回给浏 览器;如果该用户不是第一次通过门户访问该应用系统,参见8、9;6、用户输入其在该应用系统中的用户名与口令,门户服务器将 其发送给应用系统进行验证,同时缓存该用户名与口令;7、如果验证为合法用户,应用系统通过门户服务器将用户点击 访问的其功能页面返回给浏览器,同时门户服务器将缓存的用户名与 口令加密存放到门户服务器的用户凭证库中;如果登录验证失败,应 用系统通过门户服务器将登录失败页面返回给浏览器。8、门户服务器的SSO服务模块在用户凭证库中查询对应该用户 帐号和该应用系统的登录凭证,并根据配置好的该应用系统的URL, 实现代理登录;9、如果登录成功,应用系统通过门户服务器将用户点击访问的 其功能页面返回给浏览器;如果登录失败,应用系统通过门户服务器 将登录失败页面返回给浏览器。-101 -6.13用户帐号信息管理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SSO服务模块将用户Token保存在内存中, 直至Session关闭。门户存储着用户UserID与所要单点登录的应用系统的LoginlD 之间的对照关系,其存储数据结构至少包括:A 用户 UserID>应用系统名称AppName> 应用系统的 AppUserlD、口 令 AppPasswd单点登录时,SSO服务模块根据用户的UserID,所请求资源的 所属的应用系统AppID,来确定所要登录的应用系统的AppUserlD, 通过用户凭证验证实现对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注:对于所要单点登录的应用系统的LoginlD对应的密码,SSO 服务模块对应用系统LoginlD对应的密码进行加密存储,以此来保证 系统的严格平安认证机制。6.2 ,应用集成本次工程中应用整合局部建设内容主要包含界面整合、单点登陆、 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授权管理、系统间应用整合等五局部,以上五部 分应用整合建设将应用支撑平台的基础上,与数据整合互为补充,满-102- 足企业的资源整合应用需求,具体在应用整合过程中我们将参照国家 相关技术规范和总体框架开展本次工程的应用整合开发建设工作。在网站平台的很多服务是由其它系统,包括各子门户、办公自动 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等提供的。这种建设思路基于以下考虑:企业内网网站平台将成为企业面向广大用户的统一服 务窗口;,符合工作分工机制,合理重用企业已有的业务系统,避 免重复建设,优化建设效益。企业内网网站平台的服务场景对于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提出了 一个基本要求:门户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结构,而是一个开放的 体系结构,具备与外部多种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和完善的系统安 全和管理能力。网站平台通过Portlet> Web Services技术以及通过预集成的并不 断开展的标准化门户构件库实现对不同结构、不同技术的内容、服务 和应用(包括J2EE/.NET)的集成: 遵循国际标准Portlet (JSR 168),集成已有的应用、第 三方厂商的Portlet,扩展门户的功能模块。 对主流第三方产品,提供基于Portlet标准的适配器,即 插即用。 利用预集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地化Portlet构件库,如 CMS展现Portlet库,使得能够快速部署所需要的服务。-103-6.2.1. 应用集成方式门户可以对企业内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根据应用系统集成 的层次及技术实现的差异,可选择的整合方式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Remote Link> Web Clipping. WSRP、定制 Portlets、数据集成、应用 集成等。(1)页面集成Remote LinkRemote Link是指用户可以通过门户系统上的Web链接访问自己 可以访问的应用系统或应用的某一模块。例如:在门户建立一“应用 系统”的HTTP链接,门户用户直接点击它就翻开一新窗口进入应用 系统。简单链接的接口方式一般适用于: 所链接的应用或业务模块与内部门户没有直接交互的需要,内部门户只是提供了一个访问入口。 在门户建设的初期,出于经济和建设周期的考虑,不实现深层次的集成,只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访 问渠道。1) Web ClippingWeb Clipping从Web页面中自动抓取信息,经处理后集成到门户 中。比方说:可以剪辑新浪新闻中的科技新闻,将其在portal中展现。 Web集成的接口方式一般适用于所集成的应用是基于Web的,应用-104- 系统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就可以把其Web页上的信息和服务转换为 portal组件(portlet),并通过门户展示或提供一个访问入口,Web Clipping主要是利用门户产品提供的API或相关的产品来实现,应该 保证能灵活地进行Web页面的抓取及剪辑修改,可以方便地在门户 中展现。(2)数据集成数据集成是指从其他业务系统采集而来的,再按照需求将采集的 数据展现在内部门户系统当中,数据集成直接发生在应用系统的数据 底层,没有触及应用的业务逻辑功能。数据集成的目的是在正确的时 间,将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送给正确的人(或机器),以利于 做出正确的决策或操作。数据集成是最基本层次的集成,就是实现不 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同步和数据传输。数据集成将数据 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还可以在原有报表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数 据加工和分析,便于用户观察和分析这些数据,并从中发现问题和规 律。要求系统提供丰富、直观的数据表现形式,实现数据可视化。(3)应用集成应用集成直接通过应用系统的API调用现有系统的功能,这种功 能上的集成可能是在单一系统层次发生的(应用集成),也可能是跨 越多个系统的(流程集成),甚至是超出企业范围的(外部集成)。应用集成是指通过门户与其他应用系统(内部或外部的,一个或 多个)的交互,来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如在内部门户中集成某应用 系统的某一功能模块。在这里门户提供了统一的协作工作环境,用户-105 -可以通过同一个界面操纵多个后台应用,门户与各应用之间可以进行 直接的交互。6.2.2. 业务应用系统集成网站平台提供从开发、开展到维护整个门户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门户开发工具包PDK,与主流Java开发工具相集成。 Porler发布、部署工具。 门户组装工具:使业务人员具有构建门户的能力。Portlet适配器信息采集开发接口 :网站平台通过适配器连接各种外部资源,典型的有数据库、文件 系统、消息交换系统、邮件系统适配器、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并可根 据需要动态扩展外部适配器应用。门户整合一一信息采集平台采用主动式触发技术,即由平台根据-106-各种采集触发配置,定期激活适配器,进行外部数据自动采集。对于各类适配器,门户整合-信息采集平台提供一致的接口 API, 如以下原型格式: MsgSetAction。)/*定义信息采集动作*/MsgSetTimer(-oo ) /*定义信息采集触发周期*/ MsgSetConfig(-oo ) /*定义信息采集外部系统参数*/MsgGetMsg(-oo )/*获取信息采集数据,如DB用户名与密码*/ DB适配器:通过JDBC连接数据库,定时获取结构化信息数 据,并以期望的方式将数据存储到目标信息系统。 FS适配器:对于本地系统,通过API直接读取本地文件目录; 对于异地系统,通过网络直接读取或通过FS代理服务器读取文件目 录。 MOM适配器:利用本地MOM API连接消息中间件系统,进 行同步/异步消息存储。 MAIL适配器:通过POP3协议连接邮件服务器进行存储。 WEB适配器:通过HTTP,定期抓取URL所制定的WEB页 面信息。(该工作可以由专门的WEB搜索引擎完成)-107-第三方APP系统:根据该APP系统所提供的公共接口定义适配器,平台结构与上述适配器一致。6.2.3. 数据库系统集成企业内网网站平台对数据类应用系统的集成主要采用数据整合 的方式进行,技术实现时,将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各数据库系统的业 务数据采集到企业内网网站平台,企业内网网站平台采用报表或图形 化的方式对生产数据进行展示。通过网站平台综合报表功能的应用, 可以为领导解决跨越多个业务系统,包含多种来源的数据的报表展现 问题。同时,通过统一的报表平台也可以应对随时变化的对报表需求, 同时又提供一致的操作和管理界面。综合报表管理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报表管理平台, 为企业级数据整合和面向领导的数据分析工作提供了方便,解决了机 构内部存在的信息关联和信息共享难题。该平台包括机构设置、角色 管理、用户设定、报表发布、权限设定等基本报表系统功能,还集成 了收藏夹、订阅栏、报表搜索、定时推送、邮件通知、系统公告等多 层次的辅助功能,方便企业报表应用者及决策领导迅速找到自己需要 的数据报表,有效提高业务人员及决策管理工作的效率。6.2.4. 统一待办系统(1)业务需求统一待办事宜系统是整个办公和门户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公共 信息、办公管理、日常管理、个人办公、资源管理、文档管理等系统-108-产生的用户传递信息,需要当前操作人员当日办理的、被系统催办的 事项或最新信息都由待办事宜来完成。统一待办系统是办公系统面向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一个窗口, 系统正常运行后,上报领导的公文、请示、信息都集中在领导的待办 事宜系统中,领导转办的事项集中在办理人员的待办事宜系统中;领 导只需查看、处理待办事宜系统中的文件,领导批示、审批、审阅的 工作都可以完成,极大地方便了领导办公。同时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查 看待办事宜,办理领导交办的事项,以免本人的待办事宜延误。对于限定时限的或者被督办、催办的事项通过绑定手机来提醒用 户。系统循环的滚动显示用户统一的待办信息列表,用户在信息行上 双击左键可由浏览器翻开待办信息的文档,点击右键弹出办理完成菜 单,通过点击办理完成可完成相应的待办,阅读类待办查看后自动归 入已办信息类,系统定时刷新待办信息。待办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公文系统、会议通知、新邮件、需本人察 看的信息、需本人观察的公告等。如果是需阅读、访问的待办工作,那么在观察本信息后,自动消失。 如果是需办理的工作,在观察而没有办理的情况下,依然在待办事宜 窗口中显示。(2)技术实现统一待办事工程前主要涉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邮件。根据待-109-5)平台提供流程定制,根据企业应用的需要,使用流程定制工 具定制应用流程。表单定制,定制流程各个节点需要填写的表单,与 流程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功能。(3)数据整合企业各个信息系统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目标系统需要 提供数据交换整合功能,为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提供如下功能:1)目标系统应具备完整的信息系统接口能力,对统一推广的核 心管理系统具备成熟的接口;对其他系统具备多种系统接口实现方式, 如数据库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使目标系统可以完成对所有信息系统 的双向数据接口。2)系统接口应支持多种协议和标准,支持企业所有主要应用系 统所使用的协议和标准,包括:Oracle数据库接口标准,SQL Server 数据库接口标准,J2EE应用程序接口标准,.NET应用程序接口标准 等。3)目标系统应有接口函数集的管理和维护等功能,在应用系统 扩充接口函数时,目标系统可进行管理和维护。4)目标系统接口调用应有平安控制机制,具备认证、日志等安 全控制措施。(4)统一用户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是各信息系统单独建设,这样就使 信息系统用户在多个信息系统中拥有多个用户名和密码,既不利于用-11 - 办事项整合的层次及技术实现的差异,选择的数据整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WebService调用应用系统服务,应用系统本身提供WebService 服务,实现由门户进行统一展现。门户统一定制页面布局,对来自不同系统的待办事项进行统一展 现。门户根据待办事项在门户的展现需要向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接口 规范。当用户点击某条待办事项时,页面跳转到应用系统的相应页面, 并实现单点登录。应用系统按照门户的数据接口规范实时提供本系统的待办事项 数据,并将待办事项数据的展现封装成Web服务,供门户调用。由 各应用系统提供待办事项的信息提醒功能。(3)涉及应用系统的协作工作内容统一待办涉及的相关应用系统通过Webservice接口提供待办事 项,该接口可以根据给出的用户ID,返回ml格式的用户待办事项列 表,列表内容包括待办事项的标题、时间、发起人、待办事项的URL 链接(该链接可以允许用户直接访问并可以正确传递用户身份,实现 单点登录)。6.2.5. GIS系统集成监测系统门户对GIS系统的集成主要采用页面整合的方式,将 GIS系统的操作页面嵌入监测系统门户中:1、抓取URL所制定的GIS系统的WEB页面;-110-2、通过GIS厂家提供的控件,实现与GIS展现的交互。具体集成方式参见门户应用集成方式章节。63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整合分类信息类资源的整合的主要表达在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相关业 务数据库的形成,其主要任务是利用门户技术、内容管理技术和数据 库技术等技术实现对结构化、非结构化信息的整合。(1)结构化信息整合实现结构化信息整合可以有两种方法,或者其实是两种方法的结 合。结构化信息整合的两种主要方法是:通过数据整合技术进行分布式数据访问,将数据移动到对应用程 序更有效或更一致的位置,这种方法被称为数据合并或数据安排。分布式访问对应的是企业信息整合(EII)技术,而数据安排对 应的是抽取、转换、装载(Etract、Transform. Load, ETL)和复制 技术。合起来,这些功能构成了信息整合所需要的核心局部。用最简 单的话来解释,联邦技术在一个地方接受一个查询,然后对查询的相 应局部进行分布,让它们作用于数据,而不管数据位于何处、以何种 形式构成。而数据放置那么首先将位于不同地方的数据置于同一处,这 样,对用户查询就不需要再进行分布了。两种方法需要基本相同的支-in - 持功能。在满足这一需求的过程中,信息整合技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 角色。利用信息整合技术可实现对传统及新兴数据源的统一、实时访 问,还可进行信息转换来满足业务分析人员的需要,并能对数据安排 进行管理,提高性能、实时性和可用性。(2)非结构化信息整合本次工程中应用整合局部提供的主要信息整合功能为:整合内部信息,建立内容管理系统框架结构标准,实现统一信 息资源上载、发布和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提供非结构化信息的整合环境;利用专业的企业级内容管理平台,提供的信息搜索和聚类产品, 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动态推理引擎(Dynamic Reasoning Engine)通 过上下文环境理解信息,自动地对信息进行分类。同时,通过实现内 容访问、提取、分析和发送的自动化,对内容信息自动分类,提高系 统的效率、方便信息应用。通过自动分类、聚类和基于时间序列的分 析,使系统控制成倍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提供基于统一平安授权, 具有清晰的定义和按业务模式分类的内容搜索地图。内容管理是信息资源整合的核心。利用内容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的 产生和创立,以及流程等功能,配合信息门户中协同工具完成更多的 信息的交流、维护和存储,最终通过非结构化信息内容管理软件统一 汇总、整理、分析、挖掘来自各信息源中的非结构化信息内容,通过 各种功能,如搜索、信息分类、信息关联、信息地图、虚拟社区等实 现信息管理和利用。通过信息门户,组织单位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112-息都纳入到统一的门户中,消除各系统间的信息孤岛状况,使所有信 息在门户中得到统一的循环利用。内容管理提供文档管理、WEB内容管理、信息架构管理、信息 检索等主要内容管理功能,在内容管理内置数据库中可以统一存放大 量的内容管理数据、内容元数据和页面设计数据。考虑到将来系统扩 展的需要,系统中设置了存储管理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内容管理可 以访问并使用其他数据库、文件系统和外部内容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 空间和对特殊数据的管理能力。为了丰富内容管理的信息量,系统可 以使用各种方式引入外部数据,包括链接、iFrame、数据集成等。为 此,系统提供了数据集成接口,统一提供外部数据集成服务。信息检 索功能不仅可以应用于内容管理内部数据库和扩展的外部存储设施, 还可以利用外部搜索引擎提供的服务,对外部公共资源进行搜索。6.3.1, 信息整合技术1、数据整合此类整合方式主要基于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底层异构数据的采集、 封装、传输、解析、格式转换、动态加载等一系列内容,通过数据落 地+展现层重构的方式予以集成。具体数据整合应用局部请参见数据 共享交换平台相关章节。平台系统应用将基于Portal框架开展,平台与门户之间通过用户 整合、统一授权、前端展现整合、Portlet封装等多种方式,实现与门 户无缝集成,门户将作为平台登陆的唯一入口,同时在用户管理、身 份认证以及授权管理等方面基于政务门户现有PMI框架开展,即在-113 - 用户登陆平台过程中通过统一认证中心完成用户身份验证和凭证信 息的发放,对于平台各类用户授权基于各个部处系接口表进行管理, 授权管理的粒度可以控制到某一接口表中具体的数据项,通过统一的 用户管理和授权控制机制完善平台的访问运行环境。2、基于接口的门户整合服务针对公共类信息内容集成的接口要求:公共信息:给各系统提供栏目id,各系统根据栏目id返回栏目 包含的信息。参考方式:各系统提供一个URL地址,政务门户以栏目id作为 参数访问,返回结果包括该栏目下的信息的信息标题、信息生成日期、 关键字(参考)、信息的URL、对这批信息增量更新的时间。参考调用方式如下:针对带授权资源的集成接口要求:授权信息:各系统提供一个URL地址,门户以栏目id,以及根 据用户信息由统一用户认证中心生成的uniquelD作为参数访问,各系 统根据栏目id和用户的uniquelD返回该用户对该栏目所具有的信息。 返回结果包括该栏目下的信息的信息标题、信息生成日期、关键字(参 考)、信息的URL、对这批信息增量更新的时间。针对授权信息:考虑信息的适时性,门户会提供第三个参数,即 “天数”,加上这个参数之后,各系统返回的信息应该是当前日期倒 数这个天数之内的信息结果集,如果没有这个参数,返回结果为用户-114- 在该栏目下具有权限的所有信息。如果该用户没有该系统的权限,统一返回结果为“n。permission针对以上两类信息,返回结果页面中不添加任何html风格信息。6.4 .互动应用集成论坛集成BBS系统,实现网民与嘉宾、主持人通过该系统进行的文 字实时交流。其主要功能是围绕园区的相关业务而开展的网上论坛服 务,实现公众与网站之间的信息交流、反响的互动式渠道。论坛系统应用采用成熟产品,开发定制访谈、论坛类栏目功能要 求。1) 户管理和权限管理系统提供用户组和用户的管理,根据用户的级别可以授权访问不 同的栏目和版面,授予用户不同的操作权限。论坛采用用户登录认证 (用户名、密码)管理的方式。2) 坛管理功能包括:版面管理、模板管理、目录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内容管 理等功能。3) 建立论坛-115 -论坛的结构可以为多级,即可以在已经建立的论坛下面建立子论坛。4) 删除或修改论坛如果某论坛名称下没有任何信息,管理员可删除该论坛,也可以 修改论坛的基本信息。5) 添加文章对用户提供浏览、添加文章和删除文章的功能。6.4.1. 网上调查网上调查应用能够完成网上问题征集等功能。系统可以灵活的对 网上调查应用进行创立、编辑、删除、翻开、关闭、预览等操作。用 户创立一个网上调查应用时,可以方便的在这个应用中添加任意数量 的问题选项。网上调查应用提供了多种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下拉列表、文 本(单行或多行)等几大类,满足用户的各种问卷交互需求。用户还可以在创立、编辑问卷调查的过程中灵活设定问题回答规 那么,包括是否必填,是否进行文本字数控制,是否进行有效性验证等。根据具体用户需求,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生成网上调查,并对调 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116-6.4.2. 意见征集留言板系统为实现用户与网站间的信息咨询和信息互动,使得用 户可以在浏览信息的同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和其他用户进行交流。网站访问者可以匿名留言,管理员可以对留言进行审核后发布。 此外,用户可以对读者的留言进行答复、删除以及保存到本地硬盘的 操作。模块视图操作对应功能描述管理模块功能定制对留言本的功能 进行配置确定每页显示的留言数,留 言发表前是否需要审批,是 否只有会员才能留言留言列表显示用户留言根据配置信息和选择的流 言本,显示一定数量的留 言,可以分页显示。对重要 留言,管理员可以直接给该 留言者发信。发表留言选择留言发表或 取消发表该功能只在页面配置为留 言发表前需要审批时才有 效,否那么留言将直接发表。 如果配置本来为需要审批, 现在该为不需审批,那么所 有未发表的留言都将发表。-117-删除留言选择留言删除将选定的留言删除。修改密码修改管理员密码管理员输入帐号,密码,新 密码,确认密码,如果输入 无误,那么更新管理员密码。选择和删除留言 本选择当前管理的 留言本或删除选 定的流言本。将选定的留言本设为当前 流言本或删除。创立留言本更新数据库,生成 新的留言本根据输入参数,检查数据 库,为新的分类生成新的留B本o查找留言输入关键字,查找 之目前可以进行按内容、按姓 名、按留言者所在地查找, 同时可以选择查找的时间 范围。客户模块浏览留言浏览他人的留言可以分页显示。添加留言在留言本上添加 自己的留言如果输入正确,并且留言不 需审批,那么将留言立刻显 示,否那么直到管理员审批 后,留言才可见,如果输入 有错那么报错。-118-查找留言功能与管理模块的查找留言功能相同。6.4.3. 手机门户对于手机门户,主要是互联网门户上的资讯通过手机宽带进行展 示,针对手机宽带的特性重新设计的WAP门户。手机门户将采用一 些适宜手机的交流方式,同样支持分频道和分类的信息共享,支持富 媒体的展现,支持用户管理和资源检索。手机作为最为适合的机构内部IT系统的延伸型终端。如果领导 在外地出差,通过手持设备登录到办公系统,在领导的待办事宜中会 收到下属部门提交上来的审批文件,对文件的内容进行审核,浏览各 部门审核意见,然后直接在PDA手机上签发审核意见。无线终端设备可进行移动办公只需具备两个条件,即拥有浏览器 (例如 WinCE 上的 Pocket Eplorer;Symbian 以及 Palm 上的 Opera), 能够接入移动网络(GPRS CMNET, GPRS CM WAP, CDMA) o移动办公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对办公系统进行访问和处理邮 件,支持邮件收发,邮件回复,带附件转发。可以查看公告和其他各 类发布信息,接收待办事宜提醒、公文的查看和审批,支持意见填写 和常用语,支持附件内容查看。通过智能手机展现,移动办公用户同 样可以获得关键经济指标的获取、分析及结果展示,为领导的决策提 供依据。-119- 户使用的方便又使各个系统难以集成。目标系统需要为各企业提供用户管理整合功能,具体包括以下两 个方面:1)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使企业每个信息系统用户拥有一个唯 一的身份认证ID,使信息系统可以通过这个唯一的ID识别用户身份, 对用户进行授权。2)单点登录,使企业信息系统用户可以在登录用户身份管理系 统后就不需要重复登录,就可以访问有权限的各个信息系统。23功能需求(1)基本要求成熟的门户产品用于构建统一的门户框架,提供分级的用户、组 织、角色、权限管理,提供多应用的集成和应用模块个性化定制功能。 提供业界最开放的门户框架和最全面的标准门户服务支持,包括门户 展现服务、Portlet框架、个性化、集成服务、单点登录、内容管理、 协作服务、搜索、统计分析等。门户中的各服务组件可以无缝地集成 工作,并可以统一集中的控制台进行维护和管理。提供灵活、可伸缩、 可管理的门户基础,降低门户开发本钱,为有效利用现在和未来的投 资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2)站群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网站平台群的定制管理。支持公共服务网站平台群-12-6.4.4. 手机短信网关手机短信目前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可以在重要 工作到达时以手机短信形式将通知发送到非在线用户手机中,确保重 要事件的及时通知,相关功能需有权限控制,支持群发功能。在企业内网网站平台实现同电信企业信息机提供的短信网关功 能,利用办公系统良好的可扩展性,将办公系统与短信平台接口结合 起来。并提供使用该网关的独立的短信发送页面,发送时可实现群发、 调用公共/个人地址簿点选、分组发送等功能。短信功能除了在系统中有单独的界面用于发送任意内容的短信 外,在办公系统中的许多其他模块中都将被使用到,如:重要公文、 会议通知、领导交办工作、督办催办事务等重要信息,可以通过短信 发送和提醒功能。此时,将从复杂的短信功能中抽取一局部与各个模 块相结合,以形成与该模块最吻合的短信服务功能。针对企业的需求,我们本次提供和短信应用服务平台产品结合。 不但包含了具备短信双向收发和管理的功能,更和本次的相关应用系手机用户统完美结合,使手机真正成为为管理人员的移动业务办理工具。-120-提供用户自定义手机号码和短信的接收模式。提供智能的模式动态确定是否给某个用户发送短信,对紧急事宜 同时支持强制发送短信。短信的发送采用异步处理。信息提醒方式:消息提醒设置,可设置消息提醒方式为:窗口弹出提醒、弹出时 间、音乐播放提醒,邮件提醒等。6.4.5. 即时通讯网关即时通讯软件支持多种提醒模式,提醒内容可以是任意信息,提 醒方式可以定制,并支持声音、弹出对话框等多种形式,能够确保消 息的接收者及时获知任务和请求,如信息提示、在线交流、邮件提醒 等,确保非在线用户能及时得知待处理事务。企业内网网站平台通过与即时通讯软件集成后,主要功能包括:组织架构登录后即可清晰看到由树型目录表达的多层次组织架构;和办公 自动化系统的组织结构是同步的,在即时通讯软件上查看对方 、 邮件地址、手机号码等信息。一目了然的树型组织架构,可让每个员工迅速地融入到组织机构-121 -当中,即使在彼此还不认识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好的协作。丰富即时通信查看联系人在线状态信息;即时消息发送与接收,可多人会话, 群发广播通知;文件收发功能,可通过直接拖放文件到会话窗口进行 发送;截图直接贴图功能,可自定义截图热键;支持语音、视频交流 及语音留言;主题讨论,可灵活的定义群组及发起讨论;可根据不同 的查询条件查找并添加组织机构内外联系人。网上在线即时沟通,系统中提供了多种形式:在线感知,直接交流功能,用户登录系统后,可在在线交流列表 中即时显示,同时可以点击直接交流显示所有当前在线用户,并可对 在线用户发送弹出窗口的在线通知。支持群发在线通知。消息管理,系统提供消息管理模块可发送、群发站内短消息。并 可查询历史消息记录消息提醒设置,可设置消息提醒方式为:窗口弹出提醒、弹出时 间、音乐播放提醒,邮件提醒等。短信沟通,可站内发送、群发短信,并查询短信历史记录。点击自己用户名,可设置显示本人是否在线(离开、暂时不在座 位、忙碌等状态)等信息。其他人员可根据系统的在线感知和后台的 人员状态列表中查看到每个人的状态。-122-6.4.6. 和 网关通过办公系统采用邮件的方式收发 ,方便异地收发,便于保 存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 邮箱直接收、发 。这项功能需要 与办公自动化系统配套使用的 服务的支持,并且需要系统管理员 为特定的用户启用该功能。网络 模块借助邮件系统与局域网,通过图形和邮件相互转换 的形式,能够将外来 转化为电子邮件自动发送到用户邮箱,同时 还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实现外发 。6.5 .展览展示管理展览展示管理系统结合传统会展行业的特点,应用目前业界已经 成熟的技术和具有广阔开展前景的新兴IT通讯技术:多种通讯技术 集成、ML标准信息交换、基于网络实现的呼叫中心、虚拟会展技术 应用等,把传统的服务内容、能力和范围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进 行打包和扩展,以展览展示服务数字化,信息服务综合化,活动管理 科学化,客户服务网络化为主要内容,实现展览展示全过程信息资源 共享、管理高效和决策科学的目的。展览展示系统提供园区内进行的展览展示的相关功能的管理,其 功能需求如下:核放单备案企业通过企业端向海关提出商品展示核放单的备案申请。-123-核放单变更审批通过的商品展示核放单,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对其进 行变更申请。核放单结案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企业端向海关提出商品展示核放单结案 的申请。商品展示信息维护企业进行商品展示信息维护。6.5.1. 业务管理做好展览展示组织服务和招商的规范化管理,汇总各类信息资源 进行分析,为展览展示组织与服务提供决策支持。主要包括:1)系统管理:提供用户、部门、权限、系统配置等方面的管理。2)基础数据:提供国别、新闻栏目、地区、行业等基础信息的 维护。3)会员管理:提供会员申请、审批、会员资格认定等一系列的 功能。针对不同级别的会员,提供不同级别信息的查看。4)客商报名:对与会的客商信息进行管理,提供网上在线报名、 审核、团组客商管理、客商报名等功能。5)客商报到:提供团组客商、投资商、会议客商等的报到、查-124-询、打印来宾证等。6)展商信息管理:提供展商信息录入、查询、发布等功能。利 用系统中的参展商数据信息,主办单位可以快速地向目标参展商发送 请柬、通知等。同时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会务网及时了解到参展商、 展位、展馆布展情况。7)会务管理。为会议筹备阶段所涉及的各项事务性工作提供数 据支持,包括会议通知及邀请、与会者报名与确认、与会者报到、会 场安排等会前的一系列工作。8)招商管理。完成招商工程修改与发布、意向跟踪与服务、合 同跟踪与服务等工作。9)展位管理。包括场馆展位状态的设定与变更、场馆展位电子 地图、场馆展位预定、场馆展位租用、场馆展位租用费用结算、租用 期到达提醒等。10)投诉受理与反响。通过现场、网络、 、 等多种方式, 接受用户投诉或举报,转发给相应的职能机关,并将处理过程及结果 及时反响给投诉人。11)报表分析:提供对新闻数据,客商数据、工程(供应)、投 资(采购)商、撮合数据、讨论与研讨会等多项内容的多种报表分析。6.5.2. 现场管理主要包括:展商报到管理、观众报到管理、胸卡制作、门禁、会-125-议(事件)管理、展台管理、展会数据处理、展会数据统计分析、现 场投诉服务、现场服务受理、现场观众资料采集。6.5.3. 贸易配对利用智能技术,根据用户的行业、工程内容和参展目的,系统自 动分析并按用户兴趣进行商业智能配对,参展商根据系统提供的工程 清单项选择择商业配对伙伴。主要包括:1)洽谈预约。通过系统的各类数据信息,参会者可以指定预约 洽谈的对象,由系统进行智能匹配,输出预约洽谈时间安排表,实现 参会者的会前预约服务。2)现场配对。在展会现场,得到身份认证的参会者可以自己进 行系统的录入、查询、筛选等操作,由系统完成相应的条件匹配,输 出现场撮合洽谈时间安排表。3)留言。可在展会现场对感兴趣的工程承办单位或投资单位进 行现场留言,每个洽谈方的留言信息将在当天提交到各自手中,从中 挖掘有用的洽谈信息。4)现场查询、筛选。参会者录入需要查询、筛选的条件,系统 将自动将所有满足条件的工程信息和投资信息筛选过滤,实现所有信 息的条件查询。时间表打印。对所有洽谈双方撮合的结果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打印 输出。-126-6.5.4. 网上互动展览客户可远程登录虚拟展示服务器,观看历届会展的视频资料和会 展的现场直播;提供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图、文、声等丰富的虚拟现实 或三维动画形式全面展示各场馆、展厅、展品,参观者可以在虚拟展 厅内进入任意展馆自由参观浏览。6.5.5. 信息采编发完成对展会相关信息的采集、编排、审批以及发布功能,包括信 息采集和编辑、网站信息发布和全文检索等功能。6.5.6. 网络直播使用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和多媒体编码技术,在任何时候通过网 络为客户展示网上多媒体形式的各种展会相关资源。包括:1)图文直播。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网上实时发布展会信息, 包括图片信息采集、文字信息录入、直播内容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