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中熬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2)在发觉、探讨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3)在背诵中积累。(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二、预习学案1、进行口语交际。2、完成习作。3、背诵古诗。三、导学案一、导入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二、沟通看相片的感受。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1、沟通自己做了什么事2、沟通自己有什么收获。3、沟通有什么感受。4、讲讲今后的准备。二、认读生字、区分、组词、驾驭多音字三、古诗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2、师范读,学生跟读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生怕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四、学习新生字。五、作业:背诵古诗四、课堂检测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草字头:草、花、蓝、苗、苦、荷。宝盖头:宝、它、安、完、言、家、定。五、课后作业背诵古诗六、板书设计、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展示孩子们制作的与秋天相关的书签、贺卡和图画。、对主动参加活动的孩子予以表扬,评比优秀作品。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一单元复习要点1、读一读带多音字的词:好(hào)奇(qí)假(ji)装盛(shèng)开睡觉(jiào)天都(d)峰假(jià)日似(sì)乎发(f)颤(chàn)白(bái)发(fà)苍(cng)苍(cng)一张相(xiàng)背(bi)水壶干(gn)粮(liáng)削(xio)槐米往篮里塞(si)槐米满(mn)载(zài)而(ér)归(gu)磨(mó)好劳累(lèi)2、给多音字组词:假(真假假如假设/放假假期度假暑假寒假)朝(朝向朝北唐朝朝代/朝(zho)阳(yáng)朝(zho)夕(x))似(似(sì)乎好像(sì)/似(shì)的(de))相(相互相互/照相相(xiàng)片(piàn)宰相)颤(发颤(chàn)颤(chàn)抖/颤(zhàn)栗)禁(禁止严禁禁区禁地/情(qíng)不(bù)自(zì)禁(jn))发(发觉独创发出动身/头发理发)3、部首:戴(十、戈)雀(小)舞(夕)装(衣)耍(女)些(止)瓣、辫(辛)掌(小)勇(力)4、近义词、反义词:装扮装扮雪白洁白摇摆摇摆好像好像突然力用力于最终然竟然力气力气吸取笔陡陡峭吸引艳丽明丽尊敬敬重闹冷清古老年轻合拢张开粗细首尾假真仰俯英勇软弱5、词语积累艳丽的民族服装绚丽多彩欢唱的小鸟尊敬的老师高高飘扬的国旗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一间教室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新奇地听一所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粗大的树干雪白的粉墙一片草地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细致视察笔陡的石级白发苍苍(ABCC)的老爷爷笑呵呵地说吸取力气淡淡的芳香轻轻地随风飘动勤劳的孩子不停地叫背水壶带干粮削槐米觅食的小鸭子满载而归欢乐的歌声月落柳梢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磨好的长钩刀6、同音字、形近字组词(评坪苹)(戴带代)(胡蝴)(孔孙)(雀省)(舞午)(铜钢)(粗租)(耍要)(装妆)(劲颈)(绒戒)(朝潮)(些此)(查察)(瓣辫辩辨)(掌堂)(峰蜂)(似拟)(仓苍)(咱自)(奋备)7、课后练习等要点1课:读一读并背诵1、3、4自然段看书读一读描写窗外宁静的语句(3自然段“这时候听着同学们读课文”)P5的资料袋读一读用“绚丽多彩”造句2课:读一读P8的那句话设问的修辞手法(3自然段中找出,读一读)用“一本正经”、“引人注目”造句3课:P11练习二的答案要说一说10自然段爸爸的话读一读,并说一说该如何理解夸张的修辞手法(2自然段中找出,读一读),有什么作用?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4课:比方句(比方的修辞手法)在3自然段中找出读一读用“满载而归”造句语文园地一:P15:“我的发觉”是多音字的学问的复习,请读2遍“读读背背”读2遍,并背诵,要求会写的字要会写P16:“读读认认”的字要能相识,字音准,读2遍。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教学要求:1相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留意事项。2懂得在稿纸或者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驾驭写字的行款,培育仔细写钢笔字的习惯。3.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姿态,培育学生仔细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4.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学问,懂得如何运用和爱惜毛笔,培育正确地运用、爱惜毛笔和留意整齐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爱好。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努力培育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板书)仔细写好钢笔字。二、相识钢笔,指导驾驭正确的写字姿态和握笔姿态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钢笔,我们一起来看看它。(老师讲解钢笔的组成。)老师过渡:相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运用它么?1视察第一页插图。怎样写钢笔字呢?钢笔的握笔姿态和坐姿跟我们从前写铅笔字有啥相同和不同?学生视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自己仿照握笔坐姿,老师行间巡察。相机指导订正。老师指引: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态基本一样,须要留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假如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2、看二页插图,观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学生学着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足的地方,和自己不满足的地方。过渡:钢笔从今以后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会伴随我们走过小学,走到中学、高校,直至社会。那么,该怎样照看它呢?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爱护了解了什么?三、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老师巡察指导。其次课时一、指导看第四页图1上图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左下图图上都有什么?谁相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老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老师点拨: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态。3右下图小挚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再把纸铺平起先写毛笔字。二、观赏作品1、观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2、你在什么地方曾经看到过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4、现场写字,生轮番参观,激发爱好,自己动笔写。三、总结今日我们相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擅长用它们。信任大家肯定能用它们写出最美丽的汉字1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理解诗歌内容,培育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党、酷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育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党、酷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三.教学打算歌曲磁带.生字卡片.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育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党、酷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并解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爱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日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挚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生字:荡、桨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桨:(提示读准三拼音节jiang)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二.读课文播放课文录音。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检查自学状况。()指名读全文。()卡片正音。推开波浪环绕红墙凉快洒静静地功课(提示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lang边音;爽shuang翘舌音;洒sa平舌音)三、细读课文细读第一小节。()指名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理解诗句意思。“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推开”原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渐渐地行进在安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挚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挚友们在北海公园安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湖面倒映着漂亮的白塔,四周环围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调?(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四周,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四周,所以用“环绕”)比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漂亮)()指名读第五、第六行。正值小挚友们观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漂浮)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漂浮”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挚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漂浮”表明小挚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渐渐飘动)小挚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挚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指导朗读。小挚友们在悠然自由地观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小结并板书:倒映环绕(观赏)细读其次小节。()指名读其次小节。()理解诗句意思。“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记)人们常用“太阳”来比方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方中国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暖和)诗中“太阳”比方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暖和,正培育少先队员强壮成长。)“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静静的听我们开心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挚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培育下无比欢乐,无比华蜜,就觉得鱼儿都在艳羡他们)()指导朗读。小挚友们心情怎样?(兴奋,骄傲)我们应当怎样读?(应当以欢快的语调,读出骄傲的感情)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小结板书:迎洒望听(唱歌)细读第三小节。()齐读第三小节。()理解诗句意思。“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快乐。”“尽情快乐”是怎样的快乐?(很尽兴地玩耍欣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在旧社会小挚友们能不能这样快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快乐呢)“我问你敬爱的伙伴,谁给我们支配下华蜜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诗中说的小挚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支配下华蜜生活?(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谢之情)()指导朗读。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似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示伙伴留意。“谁”要重读,“华蜜生活”语调要上扬。老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小节并板书:问谁支配(感谢)三、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课文3.组词荡()浆()推()浪()汤()桨()堆()狼()其次课时教学目的:接着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细读第三小节。()齐读第三小节。()理解诗句意思。“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快乐。”“尽情快乐”是怎样的快乐?(很尽兴地玩耍欣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在旧社会小挚友们能不能这样快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快乐呢)“我问你敬爱的伙伴,谁给我们支配下华蜜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诗中说的小挚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支配下华蜜生活?(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谢之情)()指导朗读。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似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示伙伴留意。“谁”要重读,“华蜜生活”语调要上扬。老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小节并板书:问谁支配(感谢)二、总结课文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挚友们沉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遗忘了划桨,任小船漂浮,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挚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相关板书:自然酷爱党祖国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板书:推浪塔墙洒悄环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如:“谁”记“推”“狼”记“浪”“消”记“悄”“西”记“洒”“不”记“环”“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留意“墙”的笔顺)2、指导书写。“荡、桨、墙”要写得紧凑。“爽”要居中写。3、学生练习描红。板书设计让我们荡起双桨观赏美景歌颂共产党感谢祖国2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教学重点: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留意在生活实践中学。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验。二、初读感知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挚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1、自由读:划诞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状况。(1)字词状况检查(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沟通探讨)三、设置悬念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兴奋,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事,想知道是什么本事吗?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有字词典?无字词典?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验了这次旅行,信任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5、自读§15,读准生字词。6、指名读,正确、流利。7、齐读。8、这两个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其次课时课时目标: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2、再指名读§15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足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探讨沟通板书:骄阳似火爸爸怎么说明的:两个人的说明谁正确?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聪聪:背词典上的说明,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详细、干脆。(板书:无字词典)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5、读爸爸说的话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说明。)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要擅长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1、自由轻声读§68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概(海面上声音。)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运用无字词典的呢?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一个地方盛开着许很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百花盛开,百花争艳)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仔细很用心,你想到了什么词?(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用心致志)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学会留心视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指读,评议,练读,齐读。熟读爸爸说的话。3、总结全文四、作业1、把说明“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2、把说明“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4、描红5、抄写词语附板书:学会查“无字词典”骄阳似火公路上烈日当空树叶晒蔫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有字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不仅无字词典来自生活来自自然而且3古诗两首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日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闻名诗人写的。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介绍作者。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爽,最为后人传颂。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三、学生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诞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四、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径”“飘”读这两个字,应留意什么?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五、理解诗句。讲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回答问题:为什么称为“寒山”?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看图,说说诗人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读其次句。理解“白云生处”。说说其次行诗的意思。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读第三行诗。理解“坐”“爱”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读第四行诗。理解“霜叶”“红于”。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八、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其次课时一、复习背诵山行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二、学习其次首诗枫桥夜泊揭题,解题。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诞生字词。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探讨。检查自学状况。认读生字。指名读课文。质疑。理解每句话。理解一二句。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理解“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学习第三、四句。指名读三、四句。回答问题。“姑苏”在什么地方?到是什么意思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总结全诗,体会情感。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读的时候留意停顿和重音。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指导书写。三、作业。用钢笔描红。背诵课文。抄写词语。4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打算: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教学过程: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1.简洁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2.视察手中的树叶,小组探讨: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3.老师:你们喜爱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情愿做一片叶子吗?4.板书激趣:做一片美的叶子二、初读课文。1.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三、检查自学状况。1、出示词语。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强壮中间肥美飘舞回来青翠嫩绿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殊留意。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4、说明疑难词意,了解词语驾驭状况。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1)多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舞回来大树地下的根。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四、感知全文。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老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3、学生质疑,老师归纳。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作业设计: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其次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观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静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教学打算: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学问。2、有关叶子的风景录像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2、读句、读文。二、细读课文。(一)观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2、谈感受,突出“美”。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1)找出有关词语。(2)读句子。(3)再次观赏录像片或一些美丽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4、指导朗读。(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1、读题,师质疑。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1.再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2.给题目加主语(谁)“”做一片美的叶子3.怎样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读文读句(911自然段)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妙,奉献,为他人服务。一般,平凡)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强壮、葱绿?(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三、回溯上文,品尝升华,总结全文。1、齐读18自然段。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静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静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宏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妙生活贡献力气。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3、齐读911自然段。作业设计:1、练读课文;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板书设计:4、做一片美的叶子外在美:形态各异内在美:无私奉献习作1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登记来,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2、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依次,有条理地把款待客人的过程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接待客人这件事写下来。难点:根据依次,有条理地写下来。课前打算:例文的录音。可供学生表演的简洁道具。如大人的眼镜,玩具电话等。打算一个小室内剧。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日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在天上望着我了!我赶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歌往学校走去。路边的小树似乎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时常传小鸟悦耳叫声,特别好玩。2老师在说什么呀?3对,告知你们,这就是作文。从今日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想试试吗?二、读懂例文1学生自由读例文好阿姨,思索:例文中写了什么?(1)小小组探讨探讨。(2)大组沟通,指名回答。2再读例文好阿姨,探讨写法。(1)我们来听听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买牙膏时遇到那位好阿姨的。(放录音)(2)小作者先讲什么?然后呢?最终谈了什呢?(3)再读读这篇作文,你发觉了什么?(4)小结: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3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1)学生自由读:同学们,有一个小挚友特别可爱,他很喜爱想象,经常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一读吧!(2)指导仿照说话:假如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小小组沟通。大组沟通,指名说。(3)小结:我们的同学想象力真丰富,写出的作文肯定回精彩!三、指导习作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来试试,轻轻松松地写出我们的第一篇精彩的作文!写什么呢?2、学生表演,创设情境。(1)两名学生表演小剧客人来了。根据“请进”“请坐”“倒茶”“削水果”“给爸爸打电话”的依次进行表演。(2)学生评议,从表情和语言两个方面,赐予补充。(3)再请一组同学表演。1、学生写草稿。现在我们拿起比,把你款待客人的经过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们刚才的表演。4、点评。(1)同桌相互朗读自己的习作,相互订正,相互表扬、确定。(2)举荐你认为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3)沟通评议.5、学生修改。6誊写作文。练习一【教学目的】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六个词语。(2)不相识的字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也可以查字典。(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小组学习:首先视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情境,感知词义的美丽意境。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境。(4)读词语,选一个你喜爱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美丽意境。2、其次部分(1)视察插图想像情境。(2)熟读词语,练习与画面连线。(3)老师指导,巡察订正。3、第三部分(1)看图,想想图中画了些什么。(2)四人小组练习看图说词语。(3)小组沟通竞赛词语。二、教学其次题:写好钢笔字1、相识要写得字,想想是什么结构的字。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师: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2、咱们还是看看“小小建议”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3、在田字格里视察这三个字,留意间架结构和布局。4、练写钢笔字,老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察指导。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其次课时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1读背词语。(1)指导学生视察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2)朗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体会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也正如一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关系,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3)多次连续词语,体会词语的整齐美和节奏美。在诵读中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思。2读背古诗夜书所见。(1)带读全诗。(2)看图,说说两个小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深秋的夜晚。(3)熟读成诵。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同学们,从这学期我们就起先学写毛笔字了,在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老师告知你们写毛笔字有哪些好处?生:闭气凝神,陶冶情操。生:酷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学习“横”。指导: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3老师书写长横和短横。指导运笔方法。(1)长横:笔画稍长,左低右高,略带斜势,起笔较重,中腰略细。向左上逆锋起笔,旋即转向右下稍按,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藏锋收笔。(2)学生练习写长横(3)短横:起笔轻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收笔。写时略带仰势。学生练习写短横。第三课时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课前打算:最近读的书,摘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精彩片段。1老师谈话:我们在与大家讲话或听别人讲话时,要留意什么?2细致看插图,四人小组探讨。3小组沟通:组织语言时留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声音洪亮,速度适中。听别人发言,要精神集中,留意礼貌。4大家特殊宠爱读课外书,今日我们就开个“小小读书沟通会”。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都读过哪些书,请你们上来把你读过的书名写在黑板上好吗?5把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所了解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摘录的精彩片段,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6同学们起先组织语言,努力讲得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声音洪亮,速度适中。例生:我读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地理卷,作者是石宗宾。它主要介绍了天文和地理方面的学问,如“为什么太阳会发热”“什么是自然界蝴蝶效应吗?7老师评价:听别人发言,同学们要精神集中,留意礼貌。你们对她的发言还有什么建议吗?8学生评议。二、学生分小组进行沟通,老师巡察。三、师随机进行总结。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5)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细致视察课文插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通过指导学生细致视察课文插图,使学生知道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3、教会学生认字,懂得运用保养毛笔。教学重点: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好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爱好。养成教化训练点:培育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仔细写钢笔字(一)视察插图,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态。1、第一页左上角(1)这位同学用的是什么笔?是怎样握的?(2)小结(3)学生仿照执笔方法。2、右下角背景图(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运用的是什么笔?他们的姿态怎样?(2)老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态,出示写字歌。学写字,要留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纸放平,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远,写字仔细心要静。(3)学生朗读:写字歌(4)学生练习写钢笔字。3、小结(二)引导动手,教会学生运用和爱惜钢笔。1、出示各种钢笔,老师讲解钢笔的组成。2、小组交换看钢笔。3、指导看图,老师介绍,老师动手操作,留意卫生。(三)观赏作品,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的爱好。1、引导视察其次页上的插图,问:从插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仿照练字。3、作品观赏4、小结二、仔细写毛笔字(一)观赏作品,激发爱好。(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1、回忆写字歌(1)指名读(2)齐读2、指导写毛笔字的姿态与写铅笔字,钢笔字的姿态一样。(1)提示学生坐姿正确。(2)示范毛笔的执笔姿态。(3)学生仿照执笔强调:五指执笔后,应做到:指实,掌虚,笔直3、学生反复练习(三)指导学生爱惜运用毛笔。1、视察第5页上面的插图,初步相识“文房四宝”,说一说你在哪里见到过书法作品,感想任何。2、视察第5页上面的特写图,体会这些学生肃穆仔细的练字看法,让学生通过仿照,再次训练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态。3、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态。4、视察几幅插图,老师示范,学生仿照。5、学生看图,同桌相互说说如何正确运用和爱惜毛笔。6、收好工具。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1、回忆钢笔与毛笔的执笔与写字姿态。2、学生练习,老师刚好订正。二、视察作品,驾驭写字的行款。指导视察第2、3页上的钢笔字作品1、抄写课文或作文时,应留意什么?2、探讨沟通3、小结三、组织练习,训练学生养成习惯1、学生练习写钢笔字。2、老师辅导,订正执笔方法,写字姿态。3、说说执笔姿态和写字姿态。四、总结,提出希望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2、你打算怎样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3、提出希望五、作业练习如何正确运用钢笔和毛笔。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学习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2、学习用一般话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华蜜,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华蜜生活。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打算: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2、能用一般话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教学打算: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创作背景: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美丽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闻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今,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好像并不起眼,但是品尝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激昂、美妙的感觉。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相识生字,读准字音。(2)可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小组合作沟通相识的字。(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相互抽查。)(3)全班集体沟通反馈。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3、指名读,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状况。4、整体感知(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三、精读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2、同座相互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并说说诗歌写了什么。四、书写生字。1、自由认记“浪、周、轻、凉”,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轻”,右边的书写要重点提示。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察。五、课后作业。1、认读生词。双桨、推开、倒映、白塔、凉快、华蜜、波浪、四周、轻轻、支配、做功课2、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并组词。倒()()()()中()()()()3、娴熟地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华蜜,相识到要好好珍惜华蜜生活。教学重难点:1、学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1、老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2、小组选择你喜爱的一节探究学习。老师听学生汇报学习状况,刚好赐予评价。3、汇报沟通学习状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