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077685       资源大小:62.96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x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12篇) 由大文斗范文网会员“louison”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 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 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 (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 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 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24×2=48240+48=288 生2:把24看成20,20×12=240。 师:也是240元,这次,又少计算了哪一部分呢? 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把24元估成20元,每本书少算了几元?(4元)要计算一共付多少钱,还要怎样做? 学生口算4×12=48,240+48=288 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 课件演示20×10=200这部分,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还要计算哪一部分? 结合课件演示学生口算:12×4=48元,2×20=40元,200+48+40=288元 (2)回顾口算过程,为笔算作好铺垫。 请学生回想一下口算的过程,是怎样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钱的,以这种口算方法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请同位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变成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设计意图: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实际得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口算能力,为后面理解算理做铺垫。】 2、笔算 请学生结合着口算的过程,试着用竖式的形式来计算24×12=? 请学生先独立试着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竖式。 展示学生出现的几种竖式,全班交流、完善: 预设生1:3个竖式 预设生2:一个竖式,有+号,240后面写0、 预设生3:一个竖式,无+号,240后面无0、 学生讨论优化竖式。(重点讨论“+”和“0”的去存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竖式,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完善,形成最后的笔算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3、梳理过程 (1)课件演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先计算两本书的价格,用个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着计算10本书的价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这个24的位置决定了它表示的是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把它们(加起来),计算的就是12本书的价格了。 【设计意图:结合着12本书,学生理解算理。动态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请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然后请在探究中写错竖式的学生再计算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内化的一个过程。】 (2)师生共同板书,梳理算法,加深理解 现在没有了书,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学生说教师板书竖式。 【设计意图:这次板书过程,看似重复,实际不然。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对笔算的内化情况;目的二是为后面对比优化方法做铺垫;目的三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比较优化方法 请学生对比口算过程和笔算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理由。 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计算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用竖式计算更简便一些。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用竖式的形式计算14×22=43×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题不在多,重点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如果小红下次买18本书,每本书24元,又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课下动脑筋好好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这节课学习的是不进位的乘法,后续将学习进位乘法,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连贯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估算口算笔算24×12=288(元)转化 24×10=24024 20×12=240×12 20×10=20048 24 288 第2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38 、 39 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动物学校的同学们很快也开学了,看,这是谁?兔博士来了,它要奖励假期作业出色的同学,正为它们购买奖品呢。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例1呢?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式?怎样计算12盒彩笔多少枝呢? 2、自主探索。 小组同学合作研讨:12盒有多少枝?怎样算?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在小组里交流。 3、交流算法。 让学生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算法,并说清算理。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个性化算法 实物投影展示不同算法。 刚才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今天我们重点要学习竖式计算的方法,我刚才就看到有些同学用竖式计算的,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竖式计算 在交流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重点解决大头蛙提出地问题。使学生明确:乘数12十位上的“1”乘24个位上的“4”得4 个十,所以4要写在积的十位上。 多找几位学生说计算方法,明确算理。 三、尝试应用 兔博士还买了些东西,请同学们帮忙算算每种商品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帮忙吗? 出示表格。(课件) 四、综合运用 1、练一练第1题。兔博士买好了奖品,准备召开表彰会了。 学生表彰会在学校礼堂召开,每排22个座位,有23排。500位同学够吗?独立思考解答,再交流。 2、表彰会快开始了,可是还有3位同学没到,原来它们被难题难住了,同学们快帮帮它们。 3、刚才大家表现都很出色,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人类得好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出示益鸟图片。同学们手中有它们吃害虫的资料,请你帮忙算一算,它们21天能吃多少害虫? 五、布置作业 聪明屋:用11去乘两位数,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规律?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通过情境引入新知识得学习,贴近学生生活。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明确算理,使学生计算时能掌握住方法。 通过对练习的精心 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算理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计算能力,注意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两盒彩笔多少枝? 十盒彩笔多少枝? 12盒彩笔多少枝? 24×12 24×10240(枝 ) 24×248(枝) 24048288(枝) 20×12240(枝) 4×1248(枝) 24048288(枝) 有的用竖式计算。 为什么“4”要写在十位上呢 ? 杜鹃每天吃14只松毛虫; 猫头鹰每天吃12只田鼠; 燕子每天吃24只害虫; 啄木鸟每天吃23只害虫; 喜鹊每天吃11只害虫; 给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机会,丰富课程资源。 第3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大文斗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0-41页。 教学目标: 、 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 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水和空气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谁也离不开它。今天有一位好朋友要和大家见面,你们看它是谁? 小水滴:大家好,我是你们真诚的朋友小水滴。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在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据医学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同学们,在你周围有这种不好的现象吗?学生发言。 以“小水滴”可爱的形象来引起讨论的话题,亲切自然生动,学生乐于接受。 通过小水滴的介绍,引起学生对浪费水现象的思考,为新知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在浪费水的话题上学生可能会提到身边发生的小事,例如:水笼头没有拧紧,总是滴水浪费的现象。老师应适时引入例题。 学生讨论适可而止。 二、 自主探索 教学新知 (1) 教学例题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算,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附3、4月份的月历表)使学生了解“2个月”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和周围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在此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1、 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 2、31+30=61(千克) 12×61=732(千克) 1 2 ×61 1 2 7 2 7 32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学生交流展示个性化的计算方法时,关注用竖式计算方法,并让学生生讨论:这个7是怎样算出来的?帮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 (2)情感培养 节约用水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喝一瓶矿泉水才500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两个月要浪费掉732千克水,够我们一个人喝1000多瓶水了。多可怕的数字啊!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节约用水呢? 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谈一谈如何节约用水。 小水滴发出号召:朋友,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 三、 综合练习 巩固新知 让我们一起到神秘的海洋世界去游览一番吧!你能解决可爱的小鱼背后的题目吗? 请选择题目试一试吧。 (1)校园小主人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2)计算小能手 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说一说验算方法和验算时出了哪些问题。 (3)小小超市 让学生自己计算、填表,再交流。 P41页练习13题。 四、 知识窗 介绍古人计算乘法时用的一种巧妙方法格子法。 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在相互交流中解除困惑,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探索活动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关注学生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讨论百位上的7是怎样算出来的,帮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身边小事作起增强节水意识。 通过情境创设,设计三道练习题,了解学生笔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 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时,可能还会出现以下方法: 1、把两个月都看作30天。 30×2=60(天) 12×60=720(天)720+12=732(天) 2、把两个月都看作31天。 31×2=62(天) 12×62=744(天) 744-12=732(天) 老师应及时鼓励算法多样化。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会遇到进位的问题,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计算方法。 在练习“小小超市”一题中,36×31这道题中出现三次进位,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并酌情进行点拨引导。 第4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计算、巧算的巩固练习。 (2)、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完善结论,上孩子们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得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并理解掌握此结论。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讲授法、探究法 四、学习方法 练习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从画画开始!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如果老师画的是整个图形的一半,谁愿意帮老师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补充完整)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画的对吗?是的,图形当中有这样的对称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 (老师点击屏幕,出现好人) 师:大家想象着:如果在好人的后面也存在着那么一条对称轴的话,根据读音对称应该是:(大家一块说)人好。(点击第二个)我爱你你爱我 蓝天天蓝,喜欢我我欢喜,老师希望我们整节课都欢欢喜喜!好,上课! (二)新课教学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现象,我们今天就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让老师随手写几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好不好? (老师出示21×36、41×28、36×42、96×46),老师写了几个算式,想一想,如果在这几个算式的后面也存在着一条对称轴,和它们对称的算式是什么?(提问)可见,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还真的有这样的对称现象,是不是?是!可是,老师觉得,我们就这样写出几个对称算式,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这每一组对称算式之间的一些秘密,那是不是就更棒了?如果我让你们去研究,那你们会试着研究什么问题呢?或者说,你们会有些什么猜想呢?有没有?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两个算式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 【设计意图:课始,老师利用对称算式引入,既使新知保持一种神秘感,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学生猜想:每组两对称算式的乘积是否相等?(老师复述)如果让你去研究,你就会研究它们的积是不是一样的,对不对?哦,我觉得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 哎,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学过估算吗?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来试试看! 生1: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2: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生3:我想把每个数都往小了估: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30,20×30=6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师:奇怪了!用估算方法算出来的每组两道算式的积有时相等,有时却不相等。那么,用估算方法能否判断每组算式的积是否相等呢?(不能)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呢? 生:笔算。 那同学们还等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和纸,选择其中的一组,算一算,好吗?(学生练习)算好的。可以坐直,心里已经有结论的,我们先把笑藏在心里。 看到同学们都算的这样认真,我心里非常感动,同学们,我们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交流计算结果)那通过我们的计算,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孩子们得不出结论,让提出猜想的孩子复述他的猜想) (学生得出结论)对称算式的乘积是相等的!(电脑呈现结论):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老师反问)同学们现在都相信这个结论吗?相信吗?我再问一问,有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的?要不,老师再写一个试一试,好不好?(老师又写了一个算式62×39),孩子们写出了对称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依然正确。 老师:现在还有没有怀疑的?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结论已经深信不疑了。像刚才那样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 (老师板书)对于“不完全归纳法”,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那就是华罗庚爷爷讲给他的中学生听的,今天我也想把这个故事将给大家听,好不好?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个结论你是否相信,好吗?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主人买回了一只公鸡,第一天,主人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第二天,主人仍然给公鸡为了一把大米,到了第三天,主人依旧给公鸡为一把大米,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大米,连续给了九十九天,公鸡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此时,公鸡想:我每天都会从主人那儿得到一把大米,可是结果却不在美丽,到了第一百天,家里来了客人,公鸡没有再得到那把大米,而是被主人杀了。 好了,同学们,公鸡通过九十九天的得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有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有时得到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后来人们把不完全归纳法得到错误结论的那一种情况戏称为“公鸡归纳法”。 师:好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对这个结论还深信不疑的请坐直,有怀疑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都举手)怎么现在个个都怀疑了?为什么都怀疑了?如果你怀疑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孩子举例说明14×16不等于61×41) 师:同学们,某某某不仅提出了质疑,而且他还在举例子,如果他举得例子是特殊的。你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反例!(同学们拿出笔试着举例)同学们,你们找到反例了吗?其实。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刚才的结论,哎呀,我看到同学们兴奋地眼神了,如果你真找到反例了,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交流,我让几个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一个孩子举例)46×61不等于16×64。 师:我们都没有计算,只有他在计算,我想问一问大家,如果看到这组对称算式,你能否判断他们的乘积是否相等呢?你看的出吗?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举起了智慧的手! (提问)这位同学的发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想到了估算,46×61他把这两个数都往小里估,把46估成40,61估成60,结果是2400,而16×64,把它们都往大里估,把16估成20,把64估成70,结果是1400,因为40×60=2400,20×70=1400显然这里不是等号,而是一个大于号,好了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反例,但是我们知道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那我现在问一问大家,你们失望吗?费了那么大劲找到的结论居然是错误的,什么不失望,为什么不失望?是的,我们并不失望,因为我们最起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哎,我想现在有些同学的心里肯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这个规律,而同学们写的算式却不符合这个规律呢?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隐藏着什么秘密吗?有吗?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难道老师写的算式里真有一些秘密呀?(学生交流发现的秘密)这位同学说:老师写的算式都符合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等于个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同学一块验证) 师:那大家既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那你们觉得我们这个结论该怎么改才能完善?(学生补充,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十位乘积等于个位乘积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乘积相等。 【设计意图:在“找到规律怀疑规律验证规律否定规律完善规律”过程中,学生不断肯定与否定自己的想法,不再轻信别人口中甚至于书中的答案,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气息。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培养了有益于一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一个反问,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交流。长此以往,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美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里,学生怎会不喜欢学习数学呢?】 好了,同学们,思考是美丽的,看到同学们都能认真的思考。我很欣慰!我想,同学们心里可能都在想:这个结论到底正确与否?为什么会是这样?在乘法中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在除法中、加法中、减法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多少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都能带着这种精神,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世界! 第5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设: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听说小朋友这几天在学乘法,先来考考你们 1、先后出示12×3 12×30 师:12×3多少?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你知道这个算式的 乘法意义吗?(乘法意义) 师:那12×30呢?是几位数乘几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 2、师:老师对今天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更有信心了。小朋友,你们有吗?好,现在上课。 3、师:李老师来自镇小,在算我们学校总人数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临城小学平均每班有31人,那全校12个班有几人? (1)读题 (2)怎样列式?31×12 (3)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它的乘法意义你知道吗?那么谁能说说,31×12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4)我知道了镇小大概的人数,那到底准确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还没告诉老师呀,要计算这道题,我们以前学过吗?遇到新问题了怎么办?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己试着把这题变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试。 2、师:你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在此期间请学生到黑板板书不同的方法) 3、同桌交流整理。 师:怎样才能使老师听明白?先同桌之间互相当小老师试试,看能不能使对方听懂。开始交流。 3、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 师:我发现刚才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学习习惯特别好,学习效果一定很好。谁想出了一种方法?有两种的吗?还有没有更多的?(把学生的方法写到黑板上来,并请学生来介绍)这是谁写的,请你来说说? 可能会出现: 第一种方法:31×10=310 31×2=62 310+62=372 师:为什么这么列,这是什么意思?(31×12没学过,但我们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31×12表示12个31相加,可以把它看成10个31与2个31相加)你们明白了? 或出现12×30=360 12×1=12 360+12=372 师:这两题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把一个因数拆成两数之和,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要拆呀? 师: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想到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第二种方法:31×4×3 31×2×6 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把一个因数拆成两个因数的积)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真是了不得,你们知道吗你们刚才用的方法是我们四年级才要学的。 123下一页 第三种方法: 1、他是用什么方法做的?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若学生没出现竖式的形式 师: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 62是怎么来的?(2个31)也就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3、310是怎么来的?(10个31)那3728呢?(板书:与第一种方法用线联系 起来) 31 × 12 62 310 372 4、若学生还有其他不同的算式, 31 × 2 62 31 × 10 310 62 + 310 372 (1) 你为什么这么做?看来大家很有自己的想法。 (2)看着这三个板书,你想不想说什么?是不是觉得有点繁?能不能再创造出一个算式,把三个算式的意思也能用一个算式也能明白?再试试。我已经发现很多小朋友智慧的火花了。 4、请他板演后,问:大家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提醒:分几步做?) 5、看着板书现在你想说什么?(第一种方法与笔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一个横式表达,一个竖式表达。竖式的形式以前我们也见过,我想今天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这种形式应该重点掌握。 6、现在我们能知道镇小有多少学生吗?(板书完整横式)观察竖式,填一填2个班有( )人 10个班有( )人 12个班有( )人 23 × 13 69 230 299 7、尝试用竖式练习23×13。(学生再次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上面一题也可以求助于你的同桌 (1)谁愿意把你的解法展示给大家看(实物投影)并边介绍 你的想法 (2)你能看明白这个算式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 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地方不懂的?想问大家的。(实物投影) 8、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今天我们用到了哪些旧知识?现在你能说说应该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吗? 师:是呀,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的新知识,对于后面要学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23 × 13 69 41 × 21 230 299 9、理解个位“0”不写的意思 31 × 12 62 310 372 1)观察这三个竖式,跟以前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有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两层楼”的情况?(因为乘了两次,第一次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第二次是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2)除了要乘两次外,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第二次乘得的积的末尾都是“0”)为什么末尾都有“0”?那这个“0”不写可以吗?如果横式中不写可以吗?为什么竖式中可以而横式中却不可以?(竖式中有数位)“0”省略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但要注意什么?因此我们通常把个位的 “0”省略不写。 (3)其实个位不写“0”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观察板书)只要算第二个因数十位的时候,跟十位对齐就行了,这样两位数乘整十数就变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有一点算得的积必须与哪位对齐?(十位) (4)省略“0”以后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方法,推广应用 1、现在我们用这种形式笔算完成34×12 41×21 (1)做之前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 (2)(实物投影)学生笔算并汇报 (3)现在同桌互相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怎么算? 2、师:在我们生活中用没有用到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一学生举例可请其他学生笔算完成) 3、师:老师也来举个例子并笔算。出示: 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4、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 61个小朋友去看电影,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认为还少了每张票的价钱) 师:电影院售票窗口有这样一个告示 :成人票每张50元 儿童票每张24元 学生笔算 怎样列式?为什么要与24相乘而不是50? 多媒体对照 61 × 24 244 122 1464 1张票要( )元 60张票要( )元 61张票要( )元 5、 11×11= 12×11= 13×11= 14×11= 15×11= 16×11= 师:要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必须进行大量练习。现在我报题,你们笔算。 (教师随时报得数)我已经好了,你们呢? 师:很奇怪是吧,是不是老师把这些得数全背出来了?其实这里就有数学秘密在,有兴趣的话下课可以去找找 机动:出示图片脑筋急转弯每本16元 小博士观察手册每本24元 三(2)班小朋友准备700元钱,想每人买一本相同的书,应该买哪种书?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习的? 师:今天我很高兴,感觉真好!这种感觉是大家给我的,所以我要特别谢谢你们,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在一起上课,好吗? 反思: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

    注意事项

    本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