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2020(五篇材料).docx
-
资源ID:60835146
资源大小:47.33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2020(五篇材料).docx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2020(五篇材料)第一篇: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2020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 1 我的毕业论文将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描述,很有一种社会学中社会素描的感觉,所以这两天闲着的时候就再次翻了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熏陶一下。 这本书真是书如其名,写得十分接地气!甚至连作者自己的小情绪都刻画的十分到位:他被疏散在乡下的时候,同事有些孩子被送进了乡村的学校,这些孩子各方面表现得都比乡下的孩子好,因此老师也总夸奖这些教授的孩子们。他自己听到这种恭维时心中感到窃喜,心想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了,但好在他们还有别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当有一天他看到小学生们捉蚱蜢的场景时,之前的骄傲又一扫而光了,因为那些被老师夸奖的聪明孩子却屡屡失败,反倒是乡下的孩子们反应灵敏,一扑一个准。 这段话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到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教授的孩子每天到处都能看到书籍,因此拥有易于识字的环境;而乡下孩子每天都在跟泥土打交道,自然对捉蚱蜢这件事情很在行。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内心也是一阵窃喜的,因为像费孝通这种名家都会存在跟人比较的心态:会为自己被夸奖感到十足的优越感,也会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感到失落。真是个耿直 boy,不掩饰、不 做作、坦诚。我想他那句流传甚广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多多少少是基于上面的感悟吧。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 2 对于乡土中国这本书,我在研一上半年的时候就听我的同学提起过,同时我也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深刻的去读这本书。本次由于学业的需要我又来从新的翻看的到了新的感觉,这可能就是经典著作的功效。这里非常的感谢田田老师上课的耐心讲解使我对于本书的理解能更深的认识。对于大家小书这类书籍我非常的喜欢,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知识,这可能就是这类的优势所在吧。下面就是我对部分章节的读后感,如有不对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一、分篇介绍 1.1 文字下乡 在本次的作业中,已经有同学写文字下乡这一篇的读后感了,但是有一句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下乡这一篇在本叔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费老先生说他不反对文字下乡,但是他同时强调文字下乡并不是代表乡下人愚钝,不是学会了文字就变得多么的聪明。乡下人有乡下人的好处,城里人有城里人的优点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因为都是一样的人,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只不过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导致的。这一点非常的适用现在社会中的一些人对于乡下人的歧视。记得有一个相声名人说过,往祖上追大家都是农民。其实农民只不过是没有机会来接触文字,对于文字的不理解 和在乡土社会中起不到多大作用而导致的。所以文字下乡只不过是让人学会用一种工具而已,文字的交流语言的形成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生活。对于人们适用工具没什么谁比谁更高级,只不过谁不谁知道的早晚而已。 1.2 名实的分离 在名与实的这篇中,费老先生深刻的分析了名与实分离的实质。说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权和不同的社会氛围下,名与实存在这不同的分离标准。例如费老先生说的名与实存在如果完全相统一的状态下社会是相同的。然而这种社会几乎是不存在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形势下,由于是地缘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变迁中国相对于西方国家变化还是较慢的。但是就是在这种社会中名与实也存在分离的现象。长老权力的分解,现实与理论的分离都是名与实的具体的体现。这就让我想到了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实。从小长辈就教育我们要听从长辈的话,有一句话我相信和多人都听过就是长辈走的路比我们走的桥都多。这句话是用之中夸张的手法,但是也有其道理所存在。然而在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现在的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达,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在传统的地缘社会中的那种听从长辈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有很多的新的问题有了更专业和更加方便的解决方式。而相对来说长辈的那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已经不是最优的选择。那么就会产生了费老先生所说的名与实的分离。因为我们在表面来说会遵守传统的规则,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内心早已经发生了变化。 1.3 从欲望到需要 欲望-紧张-动作-愉快。这个类似于法则样式的公式就是费老先生总结出来的从欲望到需要的核心。欲望是人类社会中做一件事情的开始,社会中的人做一件事情都需要欲望来支撑。大家肯定都听说“你做过做一件事情为了什么?为生么要去做”现在大家都很讲求效率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然而在这种“为什么”中就是欲望而要达到的目的中的初始动机。这种动机我们可以理解,费老先生在本篇中的欲望。在乡土的社会中人们也是在欲望中生存。比如说你可以文一个人为什么去吃饭,他的回答肯定是为了不饿,为了美味等等.但是他们不一定都能知道吃饭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补充营养为了生命的延续。 1.4 序言和后记 本书的序言和后记的部分乃是本书的精髓所在。尤其是本书的序言部分非常能帮助读者理解本书出版的目的以及本书的核心内涵。 序言和后记部分的读后感同时也是令我发难的,目前还无法写好本书的序言和后记的感悟。下面我就按照我自己的见解来说明一下我自己的感悟。费老先生是一个令我崇拜和尊敬的老者,在做学问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的深刻的见解。同时这位老者在后记中说道在年轻的时候追求学问孜孜不倦和那股子的闯劲儿仍然值得现在的我们来学习。热爱知识,追求真理这个是应该是每个学生进步的基本。 再看费老先生的经历,那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能不忘初心的继续追求学术,这种精神真的是令人佩服。 在最后的后记中费老先生用很大的一部分篇幅来叙述社会学究 竟是一个什么学科,从他的笔下社会学大似像是哲学那样包含着很多的学科分支的科学。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丝的不满,是有些人对于社会学的看法认为是“剩余的社会科学”。 二.感悟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著名的学术著作。这本书不仅仅有很强的学术内涵同时也非常“接地气”,能让每一个读者能够读懂。不仅仅社会学的专业的人去读的书,同时大众也适合读一读。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现在的社会发展和传统的社会中的不同。同时也能让我们明白现在的社会。这些差异在费老先生的书中有深刻的讲解。在接受很多年的西方教育我们有可能忘记了四书五经,有可能不知道论语等很多的传统书籍。但是从读完本书后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对于本书,我的看法尚浅薄,有很多的地方读不明白。请大家多多包涵。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 3 读了乡土中国,想到了很多旧事,真实的,虚构的。想到一个小故事,忘了主人公。就说他小时候听说神仙们在自己身上拂来拂去,最后捏出一颗仙丹法宝之类的,他看母亲也常常用手伸进她自己的衣服里搓来搓去,最后只捏出一些尘泥。并说母亲因此跟他讲,人是土做的。感觉很有意思,所有的故事都是真的,所有的无稽之中,也都有至理。我们是一个久远的农耕民族,血液里流淌着的,对土地的挚爱与执念。几千年封建统治,重农抑商,是因的农地为根。 为什么农村保卫城市的人能够最后武装夺取政权,坐稳了江山?为什么今日来说,三农问题都是重中之重?我们对于土地来说,意味着什么?土地于我们,又是什么呢?有一个地主,他的萝卜很好吃,一个人种不过来,于是他把地租给农民来种,提供种子。农民悉心照料,土地肥沃,萝卜更好了。地主把地收回,要自己种。农民想,我这些年除了帮别人养肥了地,种好了苗,自己什么也没捞的啊,于是非常悲伤。这个故事,是我看到的貌似是寓言的故事。不过我的意思不在于批判地主,我是想说,其实,我们都是那个农民。来到世上一遭,命租给你,你自己可以惨淡经营,也可三心二意,最后尘归尘土归土,你什么都带不走。当我们把性命还给命主,那么最后我们真的是一无所有么?这样你是不是明白了什么?这是由土地让我想到的故事。关于锅灰土的另一个故事,说一个小战士到了礁岛服役,临走前他妈妈让他带了一包锅灰土,因为新兵蛋子们来自天南海北,好多的水土不服,其中一个战士连续地上吐下泻两头放花,他跟班长说应该给那个病号喝一碗锅灰土。有人笑说,那是你家的锅灰,他又不是你们那的人,能管用?死马当成活马医呗!没想到还就真的好了。这个小战士笑说,虽然咱们不是一个省,好歹都在一块陆上,这就顶用。你背井离乡,我背井离乡,虽然咱们背的不是同一口井,但是咱们自乡人都再没有喝上水。开个玩笑。家乡是什么,搅进筷子的是一口吃的,塞进耳朵是一句乡音,映入眼帘是一个地名,触手可及是一抔黄土。写到这,想借唐朝皇帝之口,叮嘱句宁恋本乡一捻土,莫恋他乡万两金。这些都是由乡土联想到的,还有由中国引发的联想。 我承认不应当这样将书名割裂开来,然而剩下的那部分关于这个国家古往今来的深深热爱,如果凝练成两个字引发的,那么又只能是中国。华夏中国,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由于中国所引起的感想,古老的像是渗着象牙白色乳汁的民俗老歌,随着檀香一径地在空中散了,新鲜的犹如蓝夜中新近的一颗亮星,引人瞩目和闪耀。很多人说中国的人情社会不好,外国的法制社会多么多么的好,如此看来外国的月亮也是比我们要圆了。那么也可惜的没听到国外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般写月亮比咱们的更美的句子。现在我们排斥封建统治,称帝者人人诛之的口号已经喊了快一百年。大家都知道封建统治不再合时宜,小农经济落后于世界。 但是,它们都是与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变了,很多东西变得不好了。中国特色的法制社会,仍是建立在熟人社会上,这也是一点点地在变化,因为熟人社会根深蒂固。别忘了,我们才是脱离了封建制一百来年的年青国家。如果你非要拿一个婴儿和成人赛跑,又嫌弃婴儿跑的太慢,那么我们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我们都有一方乡土,叫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 4 读完乡土中国后,有的章节涉及的话语、情形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自己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还是多多少少受到了乡土社会的影响。以下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章节谈一下体会、感受。 第一节乡土本色中费老说过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 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为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害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对于费老的观点我觉得应该分两个方面来分析。我觉得在费老那个年代乡土社会可以真正做到不需要法律,大家都彼此熟悉、信任,凡事只需要打个招呼就行。但是我认为画押、签字,特别是法律的产生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它能起到一种约束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矛盾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有好有坏。大家都产生了一种防备心理,即使是在农村。大家在谈及钱时也格外小心,借钱得写欠条。所以我觉得费老那句打个招呼就是应该视情况而定,小的事情可以不必见外,但谈及钱、物质方面的时候还是得按规矩办事,该怎样就怎样。这并不是一种见外的表现,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习惯,它已经渗透到了乡土社会,所以那种见外之类的想法也得改变一下了! 在我看来,土气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它表现了乡村人的淳朴,善良。至少不会像城里人充斥着勾心斗角、为了自身的利益尔虞我诈。自以为穿上了名牌衣、名牌鞋、背着名牌包就高人一等。带着有色眼镜看乡里人,用土气乡巴佬之类的字眼讽刺他们,甚至是一种嘲笑的态度。特别是近年来大批的农民进城搞建筑,即所谓的农民工。他们起早贪黑、一砖一瓦筑高楼大夏。大厦完工后住进去的是城里人,他们只拿到自己凭苦力赚到的工钱。城里人的娱乐场所、娱乐 设施也是农民工的杰作。试问城里人在玩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农民工的辛苦,并反省自己对待农民工的态度,是不是会有一点惭愧呢? 第二节文字下乡,费老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为乡下人辩解,特别是在城里人说乡下人愚这点上,费老坚持着只是乡里人的知识不及人,并不是真的愚,并分析了原因环境的影响。这节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乡里人的我呀和城里人的贵姓大名的对比,来说明乡土社会中人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人们都彼此相当熟悉,用声气辨人。而贵姓大名则反映一种陌生,就像现在的一些城里人,做邻居都几年了,甚至都没有打过招呼,更不用说交往。这一点,我觉得农村比较好,可以相互串门、唠嗑,真正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 第三节文字再下乡中有两段话我特别喜欢,甚至做了摘抄。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这段话阐释了文化、历史的重要性,我们不该忘了历史。历史的经验教训对现在的我们仍有重大的启发,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历史的耻辱还是不能忘,这是事实,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铭记。另一段是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这段话很符合乡土社会的特点,历世不移,人在熟人、熟 悉的地方中长大,面对所要解决的事情也大同小异,凭借前辈的经验就可以解决,不需要个人绞尽脑汁去想,去创新。这就是乡土社会,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循规蹈矩,个人觉得这种社会挺好的,很平静、安逸。 第四节差序格局主要围绕私展开,并指出了私也是有根源的!在费老看来,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的城里人都患有私的毛病。一说是公家的,自私心就取代了公德心。费老这里说的私的问题是群己、人我的界限是怎样划分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和西洋是不同的。在西洋,团体的划分是有明显的界限的,而在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是具有伸缩能力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发生变化。所以人们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地扩大圈子,把自己推出去,由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 第十二节血缘与地缘中费老提及了自己的一项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大概先得有了土地,才能在血缘网中生根。这个应该是因地而异的。比如有些地区的女子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让男方入赘,男方很容易就成为了村中人。并没有书中说的.那么难!亲属尽管再亲密,究竟是体外之己,所以钱上往来最好不要涉及亲戚。这就是所谓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谈钱伤和气。人都是经济人,所作所为大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毕竟无私的人是少有的、罕见的。所以说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亲属之间谈生意、做买卖老是怪怪的,担心利益的分配不公,最后亲戚也做不成。 第十四节从欲望到需要中描述的乡土社会非常简单,人们只需要 靠经验、传统去生活就够了,每个人的欲望常是符合人类生存条件的。因为是乡土社会,社会变化的速度非常慢,环境也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人们面对的问题大同小异,生活方式也大致相同,所以由祖祖辈辈不断积累下来的经验对于人们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是指向标,指引着人们一步一步前进,它已经为人们规划了人生,普通平凡的村民从出生到死亡都沿着这条路径走,绝对是可以安稳度过一生的。那么可不可以说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欲望是符合实际的,它与现代社会人们口中的欲望不是一个性质呢? 我个人觉得乡土社会比较适合甘于平淡、渴望安稳生活的人去居住,生活中不会有多大的起伏,就那样平平庸庸过一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费老的这本乡土中国主要以乡土社会为主线展开,在阐述乡土社会的某些性质时会将城市与乡村进行对比、在写差序格局时将西洋团体和乡土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来更好的说明问题。同时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间接地批评了城里人对乡下人的那种不屑的态度或者是对乡下人的讽刺、不尊重。这个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是有启发作用的,我们应该学会反省。 作为一名学生,要写出深刻的体会、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问题有一些难度,加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在读乡土中国时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甚至是完全不懂的文段,最难理解的就是差序格局。虽然写的读后感只是一些皮毛,但这本书确实让自己受益匪浅,它描述的乡土社会与我们村有类似的地方,更多地还是不同,所以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 5 在读乡土中国的时候,有个词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那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算是一个舶来词,特指父母的家庭,与之相对应则是新生家庭,也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新生家庭并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而这则与中国传统观念是相悖的"。 费老在乡土中国的家族一文中指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也就是说,中国的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区分是模糊的,在一定程度上新生家庭仍然依附于原生家庭,无法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割裂。“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费老如是说。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融合成为一个“大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生活、养育等事务上的配合协作,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沟通,但也不可避免出现种种摩擦,最重要的是在原生家庭的持续影响下新生家庭无法真正实现经济、人格、思想上的独立。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总是喜欢描绘主人公在失去双亲后马上懂事、肩负责任的故事,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彻底“断乳”。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费老并没有明确说中西两种家庭关系何为优劣,但可以看出他希望被固化的中国传统家庭能够做出些许改变。 乡土中国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第二篇:乡土中国 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以前就听过费老的乡土中国,但在此之前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来到大学,在马哲老师的指导下,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对其中的一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或者说有感而发,因此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中国式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乡土滋生人情,但在社会转型至今,建立在利益关系网络的人情关系似乎有取代这种成长于乡土的人情关系的趋势。 乡土中国的第一章讲的是乡土本色。费老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虽然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土字却用得很好,费老在文中指出,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土”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农民离不开泥土。要研究中国乡村,土地是个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农民依赖土地生活,然而,土地又是固定的,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农民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土里。土地的固定性,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不流动。在农村,一个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姓,乡村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虽然战争或自然灾害可能会引起农村人口的流动,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的。而由于农业小生产不需要多人的分工合作,人们可以靠自己积累的经验种地,生活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并不需要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所以,村子与村子之间是孤立的,隔阂的,不同社区间的往来是疏少的。费先生指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读完乡土中国之后,我想谈一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和差序格局。 费老先生从基层上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判断如果成立,则中国文明的根是在乡土中。土地是人们的一切。人们在土地上耕种,同时也种下了对明天的希望。在他们心中,是土地给与了他们生命。没有了土地对乡土社会的人们来说是最痛苦的。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这是一个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 构成的网络”。差序格局是由己及人,像同心圆般从自己向外一圈一圈推出去。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最好的例证。乡土的中国,居民少迁徙,血缘关系依托于地缘,商业交换不发达,人际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内部交往。千百年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就安土重迁。他们不习惯,甚至可以说抗拒改变。因为这里有他们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风俗习惯。一旦离开生长的地方,他们将失去熟人社会,一切都将变得不同。这就注定了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 所以在中国社会中,直至今天“私”仍占据着人们生活的大半舞台,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一笔财富。我们中国人的头脑中似乎缺少了规则意识,在我们心中更多的可能是交情与门路。正如人们常说,熟人好办事。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身边存在着这么多走后门,托关系的现象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贪污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恐怕也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这种“私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不仅如此,差序格局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其最根本的特性是道德的特殊性。所以在差序格局的中国,不存在对所有人在所有时空中同等适用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道德标准会因为对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这种特殊的道德,对应着普遍规则的缺失,以及社会联系的松散。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社会,每个人所得到的对待并不是总是平等的,它总会受到关系亲疏的影响。所以乡土中国更多出现的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 刚才说到了中国社会的除序格局,说明中国是一个“私文化”的社会。“私文化”的盛行,对应着就是规则意识的缺失。礼治秩序里,费老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国家权力所维持的法律规则,在乡土社会并不起主导作用,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老病死,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时间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 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长久以来,人们总认为凡事要按惯例行事,却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乡土自身的礼仪和秩序有效的应付着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并不诉诸于个人专断的权力,或者呆板僵化的法规条文,秩序的维护者是漫长的历史传统,以及在此传统中为人们所认同的风俗、人情、习惯、礼仪等等。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要得到发展,必须先改变人们的思想,树立法治观念。 接着,费老接着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还谈到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解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这使得乡土社会对文字的依赖性大大减弱,而且人们通常认为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准确。 中国现在正处在转型阶段,是一个现代性与乡土性矛盾着的国家。中国要进行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处理好乡土性的问题。加强人们的规则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推行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第三篇:乡土中国 读后感 文化概论作业 我的乡土情结 读乡土中国有感 城市建设系09级地理科学一班 刘广杰 学号:09410040 31在老师的要求下我细细品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虽然时间有些仓促,但是感觉费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分析的特别透彻。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将近70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7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乡土的气息依然在我的心中存在。 今天的城里人不明白靠种地为生的人对泥土的感情,只懂得拥有一块城市地皮的可贵。机灵的城里人几乎可以是不劳而获的炒作一块小地皮或是地皮上的小房产就可以过得比乡里人滋润百倍。或者,从土头土脑的乡下人那里收购些土色、土香、土气的产品,到城里贩卖得个好价钱。更有人一到周末,就逃离城市的喧嚣与污浊,休闲地钻到乡下的树林里嗅闻着空气中散发的清新“土气”。其实,城里人并没能离开“土气”,只是身上沾着“土气”又不能明白“土气”的真谛,吸着“土气”骂“土气”罢了。而对于从小生活在乡土气息的我来说,“乡土”二字又别有一番韵味。 还记得那熟悉的乡村情景,那些美好的回忆: 乡下的巷子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芬芳;夜晚在池塘边,你会听到田鸡的歌颂;广阔的草原,你还会看到成群的牛羊。村落的周围是巍巍群山。北面的一座山像天上的一盏灯,小村落就座山脚下。这座山上有葱翠的松树和枝头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远眺望去,像一幅颜色明丽的油画。听,这村落开始沸腾了。小鸭子在叫着争食,孩子们正在上学的路打闹;大人则拿着镰刀忙忙地向地里走去。 田边的小草,棵棵小草伸伸懒腰,仰起小露水的面庞,甜甜地浅笑。路边的小野花润泽了,清风拂过,它摇摇身子就分收回阵诱人的香味。 读完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感悟和教育。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述。 所谓“乡土性”,不只局限于乡村。中国本是“乡土中国”,乡土性亦大部分可等同于传统性。之所以用“大部分”,因为自商业发展,城市产生,“乡村”与“城市”即已出现差别。这在“宋杂剧”中即可见端倪。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习俗礼仪,在城乡大都是相通的。只是在经济社会的巨变和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城乡的转变是有着程度和内容上的明显差异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古老的,稳定的农业社会。大凡文明社会产生之初,维系人际关系的就是靠“血缘”。因为生育繁衍是物种生存的前提,这种维系方式也自 然成为最简单,最基础的方式。但独特的是中国将此延续了下来,并衍生出一系列宗法礼仪。“农业社会”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就如同费老所说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像半身插在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产生的。”“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古老”因此“稳定”了下来。 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种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关于乡土习惯与现代社会 “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的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形成的乡土习惯,但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我想这点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走出那片乡土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的时候,我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会爽快的答应别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说好了这样却没有照办,不明白为什么不怎么熟悉还要满脸堆笑,因而我们会受骗、会受伤、会被别人说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吗,只不过我们的乡土习惯已经不适应这个现代社会罢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再到那女有别,乡土社会不容男女恋情的存在。“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而乡土社会“不需要创新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 显然,现在的城市青年是不接受这种观念的。(尽管乡村媒人介绍,由理性和客观条件而非爱情来决定婚娶仍大量存在。)甚至,现在的年轻人走的更远。 然而,对于这种结合,在我们抛弃了旧有的观念之后的几十年里,似乎并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关于灵与肉的关系,关于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对爱情的真诚的矛盾,关于两性之间的理解与了解,人们所依守的规则是混乱的。家庭普遍存在着道德危机。而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探求,我们听到更多的是热情之后的疲惫。“找个差不多的得了。”“以前的没有什么爱情的结合也许是有道理的。”类似的言语不乏愤事嫉俗的因素,但更多的透漏出一种“疲惫”。青年们普遍的“疲惫”不是故做成熟的象征,亦不意味着早衰,而是一种探求后的茫然无措。 此外,费老在此书中提到一个重要概念差序格局。 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所溅起的波纹,一圈圈地由近及远推展开来,很形象地描述出乡土社会中的人际 关系模式。而西方的团体格局则是超越于众人之上的,将人们固定地捆绑在一团,犹如“一捆柴”,明显地与乡土中国的模式不同了。由差序格局的提出,我们也可以理解费老为什么说乡土社会是充满着维系私人的道德了 最后,费老又以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分析,完全呈现出社会变迁的趋势。封闭的乡土社会是离不开血缘影响的。在家族之内的活动,完全受制于血缘因素的。 通读完全书,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对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更重要的是反观现实的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传统的印记在有些地区可能斑驳了甚至是冲洗得一干二净。这不由得使我们思考现实社会的特质,那么,对于传统社会的了解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现实社会。也就如开篇所述,现代性的入侵导致传统社会的特质慢慢的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性的特质或者说是两者相结合的混合特质。在传统与现代的这样一个连续中,现代的中国是处于过渡的阶段。可以引发我们慢慢地观察、思考。 第四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一、 乡土中国的著书背景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中西碰撞,由于工业化西方的强大威猛,使中国原有的身份认同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一是从政治上自我中心的“天下-王朝”变为屈居一隅的“民族国家”,另一便是从文化上无比优越的“礼仪之邦”变为愚贫弱私的“乡土中国”。 直至20世纪后半期,中外学界仍强调以“农业国家”看待中国及其文化传统。如美籍学者萧公权、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都将中国直称为“乡土中国(Rural China)”。 当时的中国社会的思想中,“乡土中国”绝非随意的比喻存在,而是暗含着一种性质:“落后”,所以无论单称或是特别强调,“乡土中国”都意味着“有待开化”。由此推论所激起的,便是一场自上而下、由外及内的掀翻重建。起终点落实在与“乡土”关联的两个方面,即:开化农村,改造中国。 在与“工业西方”比较视中国为“农业国家”的人眼里,中国落后的原因与出路都在于“乡土”,于是要根本改变“落后”,需得先行改造乡土。于是一场规模浩大的乡村重建运动在中国各地推行开来。参与的突出人物有晏阳初、梁漱溟等。 (二)学术背景 1.以晏阳初为代表的“治农派” 此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患了民族大病,而且病入膏肓,若要治病,重在乡土,要“先抓住国建的命根,治它的症结,培养它的元气。”晏阳初认为中国乡土几乎找不出正面意义,相反存在着愚、贫、弱、私四大弊端,需要彻底改造重建。为此,晏阳初等人不但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宣传,而且选择河北定县等基层乡村进行重建实验。 具体措施是:通过乡村运动实现民族再造。以文艺教育治愚、生计教育治贫、公民教育治私,提升乡土民众的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从而达到拯救中国的目标。此可称为乡土中国的“治农派”。其中“治”即“医治”三农皆病,需要救治;农业、农村、农民,无一例外。 2.以梁漱溟为代表的“自治派” 梁漱溟也极看重乡土重建的国家意义,在其著作乡村建设理论中,他特别指出:“乡村建设,实非乡村建设,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但在貌似相同的推论前提下,他接下来的判断却与晏阳初有了分歧。梁漱溟认为,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其文化的根基在乡土;乡土不是中国的病体,而是传统的根基。在他看来,如果真要说“乡土中国”有病的话,其病根乃在国人“跟着近代都市文明的路,学西洋而破话了乡村。”这里“破坏”一词表明,作为中国根基的乡土,原本是有其文化原创的;这文化之所以陷入病态,不在自身内部而是由于近代以来外力摧毁。基于这样的看法,梁漱溟先生所主张的乡村建设,其实起因于“乡村救济”。这被称为乡土中国的“自治派”。 3.对比两种观点 回顾晏阳初等人的言论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指证中国患了重症的根据在于“中西对照”。由以上我们归结出:“乡土中国”的病是因外力进入而知,是一种比较出来的病,病在乡土,根在农民。 但是如果依“治病派”的主张,“乡土中国”代表落后,其本身就是病体,便已隐含了一个可怕的推论:身为农民,便是罪过;若如让人改造,永无翻身。 4.乡土中国独特的历史意义 1947年,继江村经济、云南三村等之后,费孝通发表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总体分析的学术论著,取名乡土中国。其不仅回答了“乡土中国”是否有其自在文化的疑问,并且较为完整地对此一文化的特征、结构乃至功能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尝试性阐发。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From the Soil)开篇就指出:“中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