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练习题.pdf
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练习题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结构或构件的(B)预先施加压应力而成。A受压区 B受拉区 C中心线处 D中性轴处2.预应力混凝土无论是先张法的放张或是后张法的拉张,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C)A.30%B.50%C.75%D.100%3.台座的主要承力结构为(B )A.台面 B.台墩 C.钢横梁 D.都是4.对台座的台面进行验算是(C )A.强度验算 B.抗倾覆演算 C.承载力验算 D.挠度验算5.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方案中,宜于生产定型的中小型构件的是(D).P196 A台座法 B传送带法 C挤压法 D机组流水法6.二次升温养护是为了减少(D )引起的预应力损失。A.混凝土的收缩 B.混凝土的徐变;C.钢筋的松弛 D.温差;7.预应力筋张拉的变形是(A)。A弹性变形 B塑性变形 C弹塑变形 D都不是8.预应力先张法施工适用于(C)A现场大跨度结构施工 B构件厂生产大跨度构件 C构件厂生产中、小型构件 D现在构件的组并9.先张法施工时,当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B)时,方可放张预应力钢筋.A50%B75%C85%D100%10.后张法施工较先张法的优点是(A)A.不需要台座、不受地点限制 B.工序少 C.工艺简单 D.锚具可重复利用11.无粘结预应力的特点是(C)A.需留孔道和灌浆 B.张拉时摩擦阻力大 C.易用于多跨连续梁板 D.预应力筋沿长度方向受力不均12.无粘结预应力筋应(C)铺设.A.在非预应力筋安装前 B.与非预应力筋安装同时 C 在非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 D 按照标高位置从上向下13.曲线铺设的预应力筋应(D)A一端张拉 B两端分别张拉 C.一端张拉后另一端补强 D两端同时张拉14.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时,滑脱或断裂的数量不应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量的(B)A.1%B.2%C.3%D.5%15.不属于单根预应力粗钢筋制作工序的是(B)A.配料 B.冷拔 C.对焊 D.冷拉16.C25混凝土在 30时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最长时间应是(B)A.120min B.90min C.60min D.45min17.不属于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设备的是(B )A.液压千斤顶 B.卷扬机 C.高压油泵 D.压力表18.具有双作用的千斤顶是(B)A.液压千斤顶 B.穿心式千斤顶 C.截锚式千斤顶 D.前卡式千斤顶19.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D)。A C15 B C20 C C25 D C301/120.先张法构件混凝土采用多次升温法养护,开始养护时控制温差应不超过()0C,待混凝土强度达到()MPA后,再升温养护。(D)A 10,2 B 10,10 C 20,2 D 20,1021.在 预 应 力 的 后 张 法 施 工 中,张 拉 单 根 粗 钢 筋 应 使 用(D)锚 具。P220A JM12 B KT2 C 锥型螺杆 D 螺丝端杆22.下列不属于先张法施工工艺的是(D)。A预应力筋铺设、张拉 B浇灌混凝土 C放松预应力筋 D 孔道灌浆23.对 于 偏 心 受 预 压 构 件,其 预 应 力 筋 的 放 张 顺 序 是(B)。P219 A全部同时放张 B 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小区域后再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大区域 C 任意放张 D同 时 放 张 预 压 应 力 较 大 区 域 后 再 同 时 放 张 预 压 应 力 较 小 区 域24.下 列 不 属 于 后 张 法 施 工 工 艺 的 是(B)。A 张拉预应力筋B 放松预应力筋C 孔道灌浆D 锚具制作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P217A 在后张法施工中,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根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可设在其中一端B 梁的放张顺序是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大区域后再同时放张预压应力较小区域 C 多根钢丝同时张拉时,断丝和滑脱钢丝的数量不得大于钢丝总数的 3%,一束钢丝中只允许断丝一根D 凡是采用后张法施工时,须预留孔道26.在对先张法施工中的台座进行抗倾覆验算时,其抵抗力矩应大于倾覆力矩(B)倍。A1 B1.5 C1.3 D1.227.在后张法施工中,孔道灌浆选用的水泥应符合(B ).A.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B.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C.32.5 级矿渣硅酸盐水泥 D.42.5 级矿渣硅酸盐水泥28.在后张法施工中,孔道灌浆选用的水灰比应符合(B ).A.0.35 B.0.45 C.0.55 D.=0.4529.在后张法施工中,为保证搅拌后3h的泌水率控制在 2%,最大不大于 3%,外加剂常选用(B ).A.铜粉 B.铝粉或木质素磺酸钙 C.抗冻剂 D.防水剂30.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结构或构件的(B)预先施加压应力而成.A受压区 B受拉区 C中心线处 D中性轴处31.在后张法施工中,抽管的顺序为(A ).A.先上后下 B,先下后上 C.由中间向两端 D.由低处向高处32.在后张法施工中,孔道灌浆的顺序为(B ).A.先上后下 B,先下后上 C.由中间灌向两端 D.由高处向低处33.无黏结预应力筋施工时,当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D)时,方可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A 50%B 75%C 85%D 100%34.无黏结预应力筋施工时,预应力筋张拉顺序为(B ).A.先梁后板 B.先板后梁 C.梁板同时张拉 D.板对称张拉3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预应力筋靠(C )A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传力 B锚具和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传力 C锚具传力D其它二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1.预应力提高了结构(构件)的(BC)1/1A强度 B刚度 C抗裂度 D抗冻性 E耐磨性2.以下预应力损失属于长期损失的有(DE)A摩擦损失 B锚固损失 C养护温差损失 D混凝土徐变损失 E钢材松弛损失3.以下与先张法施工有关的设施和机具包括(75BDE)A锚具 B夹具 C锥锚式双作用千斤顶 D电动螺杆张拉机 E弹簧测力器4以下与后张法施工有关的工序包括(CDE)A台座准备 B放松预应力筋 C预埋螺旋管 D抽管 E孔道灌浆5.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的端部锚头处理包括(ABCE)A将套筒内注防腐油脂 B 留足预留长度后切掉多余钢绞线 C 将锚具外钢绞线散开打弯 D 在锚具及钢绞线上涂刷防腐油 E抹封端砂浆或浇筑混凝土6.对于预应力先张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A.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 B.浇筑混凝土后养护一定强度放松钢筋C.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的粘结,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D.常用于生产大型构件E.也可以用于现场结构施工7.电热法施加预应力(A.C.E)。A.耗电量大 B.属于后张法 C.预应力值不易准确 D.操作复杂 E.既适用于制作先张法构件有适用于制作后张法构件8.后张法施工的优点是(B.C)。A.经济 B.不受地点限制 C.不需要台座 D.锚具可重复利用 E.工艺简单9.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方法(A.B.C.E)。A.为先张法与后张法结合 B.工序简单 C.属于后张法 D.属于先张法 E.不需要预留孔道和灌浆10.无粘结预应力施工的主要问题是(B.C.D)。A.预应力筋表面刷涂料 B.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 C.张拉 D.端部锚头处理 E.预留孔道和灌浆11.无粘结预应力筋(A.C.D)。A.曲线铺设时曲率可垫铁马凳控制 B.强度可以充分发挥 C.宜两端同时张拉D.可采用钢绞线制作 E.应在混凝土结硬后铺放12.预应力筋张拉时,通常采用超张拉(CD)A0.5%B0.3%C5%D3%E10%.13.对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施 工 工 艺 表 述 正 确 的 有(BC)。A多根预应力钢筋的放张可逐根依次放松 B 在后张法施工中,要求钢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75%C 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且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D 先张法的成本高于后张法14.属于先张法施工工艺的是(ABC)。A预应力筋铺设、张拉 B制作试块 C放松预应力筋 D孔道灌浆 E.端部处理15.在 后 张 法 施 工 中,适 宜 于 直 线、曲 线 和 折 线 的 孔 道 留 设 方 法 是(BC)。A、钢管抽芯法 B胶管抽芯法 C预埋管法 D机械钻孔法 E.扩孔法16.下述各项中与后张法施工有关的内容是(AD)。A锚具 B夹具 C台座 D孔道留设17.先张法施工中,常用的张拉机械为(CD)。A穿心式千斤顶 B锥锚式千斤顶 C电动卷扬张拉机 D电动螺杆张拉机18.预 应 力 混 凝 土 工 程 中,造 成 预 应 力 损 失 的 原 因 有(ABCD)。A、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 B、钢筋的应力松弛 C、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D、预应力筋的摩擦1/1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预应力筋的超张拉是为了弥补和减少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损失 B 为减少预应力损失,常采用低水灰比,增加水泥用量等办法 C 在用胶管抽芯法成孔时,其抽管顺序一般为先上后下、先曲后 直D 采 用 叠 浇 法 生 产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构 件 时,其 重 叠 层 数 一 般 为 3-4 层20.在 后 张 法 施 工 中,对 孔 道 灌 浆 的 目 的 是(ABD)。A防止钢筋锈蚀 B增加结构整体性、耐久性C 减少预应力损失 D提高结构抗裂性、承载力提高钢材强度21.先张法施工时,对预应力筋进行放张的方法有(ABCD)千斤顶法砂箱法楔块法预热熔割法人力法22.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时,其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过高,最大控制拉应力应符合有关规定,其原因是(BC)。A 提高结构抗裂性 B 避免构件破坏前没有明预兆 C 减少混凝土徐变预应力损失 D 提高结构承载力有效发挥机械设备性能23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为(bd)持荷 2minA0con B01.03con C0con-1.05con持荷 2minD01.05con-con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