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6 我参与 我奉献.pdf
-
资源ID:60839719
资源大小:1.19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6 我参与 我奉献.pdf
6 6 我参与我参与 我奉献我奉献【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本课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8 条“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第 9条“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进行编写,旨在引导学生友善、文明地参与公共生活,并树立公共意识、公益意识,践行友善待人、文明言行。单元主题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公共生活靠大家”,基于低段(二上:“我们在公共场所”)和中段(三下:“我们的公共生活”)对公共生活的初步认识和铺垫。本单元安排了三课内容:“我们的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我参与 我奉献”,形成逻辑结构,由知到行。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是单元目标的收尾,基于第一课初步理解公共生活的公共性,第二课鼓励学生初步参与到共建有序公共生活的社会实践之后,继续加入“靠大家”的内容,重在在公共视角下,“我”的参与和奉献。本课话题本课话题本课由四个话题构成。“友善相待”引导学生认识到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平等友善,关爱帮助弱势群体需要各方合力。“文明有礼”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缺乏公共意识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服务社区”意在让学生知道构件美好社区不仅需要社区成员主动承担社区事务,而且还需要社区成员相互帮助、互相支持。“参与公益”希望让学生体会到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可将小善汇聚成大爱。引导学生认识到以上四个话题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使其树立责任意识,增强社会情感。1课时整合课时整合我将“文明有礼”与“服务社区”两个板块整合为一课时。理由如下:1.两话题有同一学习线索两话题都以“我们都是文明社会的践行者和受益者”为线索,经串联,可整合为在公共场所要做到自我约束和参与社区建设带来的良好影响。2.经整合,课时内容适量两个话题在书本上各有两页内容,比“友善待人”和“参与公益”话题的书本内容量少。将其整合为一课时后,三个课时的书本内容量更一致。3.根据学情,课堂时间分配更合理在本单元“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中有涉及到公共生活中的秩序与规则意识,与“文明有礼”的内容有衔接,经此铺垫,学生对公共生活中要自觉约束行为、提高公共意识有一定认识基础,教学起来困难不大。同时,学生对社区生活关注不够,缺少承担社区责任的意识,教学“服务社区”板块需要更长的情感铺垫。因此两个话题经整合,可以使得一课中教学时长分配更合理。【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有个体修养,缺公共意识有个体修养,缺公共意识根据道德与法治所学,五年级学生已能够意识到要在关心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与事,如关爱长辈、主动承担家务等,并有一定个体修养,但这种情感比较有限,还未形成公共生活中待人的友善、文明意识。教师应通过生活场景的解析与情感引导,培养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友善待人的品质。有达成信心,缺参与方法有达成信心,缺参与方法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对“建设和谐美好社会”的群体性目标并不陌生,而且有一定的达成信心,但具体到“我”可以如何参与是比较模糊的,且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参与。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生活,鼓励约束自我行为,并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建立联系。有公益经历,缺公益认识有公益经历,缺公益认识基于校内外的实践体验,学生对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有一定了解,这也可能使他们对哪些活动属于公益活动有标签意识,认为给灾区捐款捐物、帮助2困难家庭才是公益活动。教师要打破这个标签,引导其发现只要是服务社会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是做公益,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展演、案例分析,知道公共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彼此关爱、相互帮助,传递社会正能量。(重点)2.通过比较爱心方案,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观念,能进行换位思考。(难点)3.通过阅读法律条文,懂得帮助弱势群体需要各方合力,提高关爱他人及弱势群体的意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课前调查、生活实例,知道个人既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参与、奉献才能享受美好的公共生活,提升文明意识和公共意识。(重点)2.通过辨析交流,知道社区建设需要成员主动承担责任,激发在生活中文明有礼、在社区中积极参与建设的热情,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培育社会责任感。(难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与交流,了解志愿者,认识到公益活动能凝聚人心、增强社会能量的意义。(重点)2.通过辨析说法,树立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知道公益不以金钱与事情大小来衡量价值,聚小善可凝大爱,产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3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展演、案例分析,知道公共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彼此关爱、相互帮助,传递社会正能量。(重点)2.通过比较爱心方案,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观念,能进行换位思考。(难点)3.通过阅读法律条文,懂得帮助弱势群体需要各方合力,提高关爱他人及弱势群体的意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引出话题复习导入,引出话题导语:同学们,经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怎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呢?【板贴:我参与,我奉献】今天,老师要教大家第一个参与公共生活的妙招友善相待【板贴:友善相待】板块一:互助关爱在身边板块一:互助关爱在身边1.1.观看热点新闻,体会疫情下的互相帮助观看热点新闻,体会疫情下的互相帮助新冠病毒肆虐时,无数医生、护士都坚持在工作岗位。但由于防疫的要求,武汉市暂停了所有公共交通,医护人员该如何上下班呢!此时,出现了温暖的逆行者。(1)播放疫情时武汉私家车主主动送医生上班的视频、医护人员写的感谢留言。(2)当时许多有医生护士都通过这个群解决了上下班问题,他们纷纷表达了感谢。出示医护人员给私家车主的留言,提问:此刻,你能替这些逆行去医院的私家车主,回复他们的感谢吗?(医护人员为武汉付出很多,自己只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社会群体间的互相帮助。【板贴:友爱互助】2.2.了解环卫工人的早晨,了解他们的困难了解环卫工人的早晨,了解他们的困难并不是在疫情发生时,才有如此友善的场景。生活中,这样的景象时时在上演。(1)播放环卫工人凌晨 3 点半出门工作,没吃早饭的视频。(2)提问:这是每个环卫工人的早晨,你发现这份职业的不便之处了吗?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了解他人遇到的困难,为友善待人奠定情感基础。43.3.发现早饭的变化,辨析活动园说法发现早饭的变化,辨析活动园说法可别说吃不上早餐是小事,长久来说可能会引起多种疾病。所以他们每天自带干粮,而有一天开始,某个地区的环卫工人早餐变成了这样热腾腾的一碗面。这是谁带来的变化?(1)出示活动园内容和冷馒头、热腾腾的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到该地区环卫工人早饭变化是餐馆老板提供了免费早餐。(2)请生思考:有人说:“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是免费早餐,更是浓浓的爱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3)出示店主说的话,请生说说店主提供爱心的原因。是啊,藏着的是这样一份温情与关怀。餐馆老板是这么说的。读完后,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表达这份心意了吗?小结:没错,这位餐馆老板觉得环卫工人为城市卫生付出很多,所以也想帮助他们解决早餐这个问题。这就是友爱互助。(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从生活(热点事例引入)到书本(细化感知故事园)本板块从生活(热点事例引入)到书本(细化感知故事园),用好书本,用好书本内容的同时创造性地把书本与学生的生活关切、情感体会相结合。利用热点、图片内容的同时创造性地把书本与学生的生活关切、情感体会相结合。利用热点、图片对比,给学生较强的感受冲击力,强化学生对友善待人的认知与情感,为他们能积对比,给学生较强的感受冲击力,强化学生对友善待人的认知与情感,为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到互助群体奠定基础、增强信心。极主动参与到互助群体奠定基础、增强信心。)板块二:友善之行我参与板块二:友善之行我参与1.1.展示生活资料,了解各群体的互相关爱展示生活资料,了解各群体的互相关爱建设美好的社会生活缺不了任何社会成员,我们需要彼此关爱,互相帮助。在我们嘉兴,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请学生展示、分享真实场景下社会各群体互帮互助的景象。小结:正如你们所见,一瓶免费饮用水、一个休息的场所都是平等互助的见证!2.2.小组展演情景卡片,畅谈能为他人做什么小组展演情景卡片,畅谈能为他人做什么那我们,小小少年也有大能量,我们又能为他人做些什么呢?来看这样两个场景。(1)出示两个场景的视频或图片:外地人问路、餐馆服务员上菜。(2)小组拿出情境卡片,小组合作,演一演,说一说:我们能为他们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场景 1:外地人问路时,听不明白我们说的话5外地人问的路,我们也不熟悉场景 2:服务员上菜时,桌上已经放满了菜盘服务员不小心上错了菜(3)小组展演,生生互评说感受。在学生小组合作后进行展演、交流时,适时请其他学生来评价这样场景下的感受,也可以说说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当时是怎么做的。小结:看来你们都注意到要平等待人,保持友善。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正需要我们彼此关爱、相互帮助呢!3.3.拓展生活场景,交流分享在生活中为他人做过什么拓展生活场景,交流分享在生活中为他人做过什么那孩子们,你在生活中为他人做过什么呢?(1)出示生活中的多个生活场景(校园里、社区里、商场里)(2)请学生交流分享在生活中为他人做过什么,或可以为他人做什么。(学生分享友善事例时,请其余有做过类似事情的同学举手,进行鼓励)小结:看来友善离不开人们的相互关爱与帮助!(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从个人本板块从个人(所见所闻)(所见所闻)到小组到小组(合作感悟)(合作感悟)再回到个人再回到个人(经历感受)(经历感受),以“我”为线索,关注学生群体感悟与个人感受,从限定的场景展演激发学生的参以“我”为线索,关注学生群体感悟与个人感受,从限定的场景展演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衍生到生活各场景。使学生从上个板块中“知”互助的能量,到“行”与热情,并衍生到生活各场景。使学生从上个板块中“知”互助的能量,到“行”用自己的行动参与互助,给予友爱。用自己的行动参与互助,给予友爱。)板块三:友善接力互尊重板块三:友善接力互尊重1.1.看捐助留影被拒的新闻,采访学生想法看捐助留影被拒的新闻,采访学生想法但是友善之心偶尔也会遇上尴尬,这是为什么呢?(1)出示捐赠留影被拒的新闻。(2)提问:如果你是这位不愿合照的受捐人,你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不太想和爱心人士合影呢?进行小结:你们都能站在受助者的角度上考虑,是的,受助者的隐私应该被尊重,他们的想法也应该被理解。【板贴:尊重】2.2.小组合作,选择或设计欣赏的爱心方案小组合作,选择或设计欣赏的爱心方案6有个社区居委会也计划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居民们提出了两种方案。(1)阅读两个爱心方案内容。(2)小组讨论,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也可以小组自己设计一个方案。适时追问欣赏或设计的理由。3.3.关注阅读角,感悟互相尊重关注阅读角,感悟互相尊重理解、尊重受助者会让友善之心更具正能量!但不仅于此,这场友善接力,方法可还有讲究哦!(1)读阅读角内容。(2)张大爷用这种方式对让座的年轻人表示感谢,无独有偶,几位被让座的老人家也有话要说,一起来听。播放老人认为“让座需要互相尊重,不是年轻人必须要做的事”的录音。(3)提问:听了老年人的心里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小结:是啊,传递友善时,尊重是互相的,也包括受助者对帮助者的理解与尊重。【板贴:互相】4.4.分享经历,畅谈生活中的温暖传递分享经历,畅谈生活中的温暖传递在公共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传递温暖的经历呢?请你来分享。(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活动具有连续性,本板块活动具有连续性,使学生始终站在受助者视角,使学生始终站在受助者视角,知道关爱、知道关爱、帮助帮助他人时要关注他人感受,也要互相尊重、理解。并把情景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他人时要关注他人感受,也要互相尊重、理解。并把情景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领悟到无论自己是受助者还是帮助者,领悟到无论自己是受助者还是帮助者,互相尊重、互相尊重、理解都会使友善的行为更和谐。理解都会使友善的行为更和谐。)板块四:关爱弱势法助力板块四:关爱弱势法助力1.1.出示法律条文,思考颁布此类法律的意义出示法律条文,思考颁布此类法律的意义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不仅需要我们个人努力,更需要国家的法律保障。我国法律就有相关规定。(1)自读活动园的法律条文。(2)思考几则条文的共同之处,并适时追问:国家为什么要颁布有这些特点的法律?小结:国家通过法律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权利不受侵害,引导人们尊重、理解、关爱他们。有利于形成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板贴:关爱弱势群体】2.2.畅谈身边关爱弱势群体的榜样,说说“我”能为弱势群体做什么畅谈身边关爱弱势群体的榜样,说说“我”能为弱势群体做什么7(1)出示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照片(2)请学生分享照片里的关爱故事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和谐的氛围。瞧,我们班同学早已主动加入关爱队伍。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3)小组分享关爱弱势群体的事例,全班交流老师知道,班里还有不少同学也能做到关爱弱势群体呢,就请你们小组交流互相说说,别忘了倾听的时候给你的组员鼓鼓掌!(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在设问中联系国家法律和“我”个人参与关爱弱势群体的行为,本板块在设问中联系国家法律和“我”个人参与关爱弱势群体的行为,将法律、国情、道德的学习内容加以综合化,法治教育无痕地穿插课堂中,提升学将法律、国情、道德的学习内容加以综合化,法治教育无痕地穿插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使学生关注生活,对社会和谐建设更有生的法治意识。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使学生关注生活,对社会和谐建设更有信心,同时提高关爱他人及弱势群体的意识。信心,同时提高关爱他人及弱势群体的意识。)结语:结语:孩子们,我们知道了,每个社会成员参与公共生活,都要带上一颗友善之心。在互相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与他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还要更关注弱势群体。那就从今天做起吧,与他人,友善相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爱互友助友善相待相尊互重关爱弱 势群体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81.结合课前调查、生活实例,知道个人既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参与、奉献才能享受美好的公共生活,提升文明意识和公共意识。(重点)2.通过辨析交流,知道社区建设需要成员主动承担责任,激发在生活中文明有礼、在社区中积极参与建设的热情,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培育社会责任感。(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引出话题复习导入,引出话题导语: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友善待人的魅力。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参与公共生活,还需要做到什么呢?板块一:文明有礼我做起板块一:文明有礼我做起1.1.欣赏文明有礼宣传片,感受文明有礼的魅力欣赏文明有礼宣传片,感受文明有礼的魅力(1)播放文明有礼的宣传片。(2)提问:同学们,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适时追问:这样的画面,让你感觉如何?(生活和谐,人人文明有礼)【板贴:文明有礼】小结:看来文明有礼,会让心情愉悦,生活和谐!我们每个人都是文明有礼的受益者。【板贴:受益者】(3)提问:那你能说说,视频里的人们是怎么做到文明有礼的呢?引导学生从视频里的言行、举止、仪表等多方面畅谈文明有礼的感受。小结:是啊,原来要做到文明有礼,言行举止、仪表仪容,都有讲究呢!2.2.结合周总理资料,介绍容止格言结合周总理资料,介绍容止格言同学们,天津南开中学的创始人严修先生把文明的言行举止、仪表仪容的要求归纳为容止格言,告诉南开学子每个人要做文明有礼的践行者!【板贴:参与者】(1)读读“阅读角”。(2)周总理正是以此来要求自己做到仪表仪容端正,宽容待人,和善友好,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过渡:这些口号,你听过吗?虽然都听过,但在我们身边,却依然有不和谐的画面出现,来看,请你评价他们的行为。93.3.评价活动园的行为,探究不文明的不良影响评价活动园的行为,探究不文明的不良影响(1)出示活动园图片,学生评价图片上不文明的现象。(2)适时追问:你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吗?他们在公共场所的无理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引导学生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初步了解个体修养的缺失会对公共生活带来不良影响。重点补充:听小刚自述,小组分角色讨论,感知公共意识重点补充:听小刚自述,小组分角色讨论,感知公共意识(在学生讲到小刚在公交车不文明举动的图片时,补充。)这个男生叫小刚,他听了你们的话觉得很不服气。他也有话说,我们来听。(1)请学生听小刚自述做出此行为是他的权利的录音。(2)小组讨论,挑选在车上的其他角色,说说感受,反驳小刚的理由。角色 1公交车司机角色 2一名当地乘客角色 3一名外地游客角色 4一名外国游客(3)全班交流。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到缺乏公共意识可能会对他人、对公共生活带来不便与危害。小结:小刚只考虑到自己,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不管对他人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是不对的。看来,文明有礼需要我们有公共意识。【板贴:公共意识】4.4.根据课前调查,谈谈生活中的不文明根据课前调查,谈谈生活中的不文明那,在生活中,你见到过类似不文明的行为吗?你怎么看待这些行为?5.5.衔接单元第一课的公共场所,说说“我可以做到衔接单元第一课的公共场所,说说“我可以做到_”原来不文明带来的不良影响有这么多,那我们平时可以怎样做一个有文明有礼的公民呢?(1)出示本单元第一课活动园中的公共场所图片。这是咱们本单元学到的公共场所,今天就请你来说说在公共场所中,我们可以如何做到文明有礼呢?(2)全班分享交流在参与公共生活时,可以如何做到文明有礼。小结:文明有礼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大家的一言一行当中,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行为。【板贴:约束行为】10(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以学生期待为本,本板块以学生期待为本,让学生依次感受自己是文明有礼的受益者、让学生依次感受自己是文明有礼的受益者、被被不文明行为的影响者、文明有礼的践行者,依靠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推进认识,层层不文明行为的影响者、文明有礼的践行者,依靠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推进认识,层层拨开,并最后落实到如何做。并在第二环节中由面到点,通过转换角色,谈想法、拨开,并最后落实到如何做。并在第二环节中由面到点,通过转换角色,谈想法、说感受,细化落实,突破学生自我意识强导致不文明行为的难点,使学生能真正了说感受,细化落实,突破学生自我意识强导致不文明行为的难点,使学生能真正了解到公共意识的重要性。解到公共意识的重要性。)板块二:邻里公约倡文明板块二:邻里公约倡文明1.1.出示条例,衔接板块出示条例,衔接板块为建设文明有礼的和谐社会,我们嘉兴市在 2020 年 1 月 1 日颁布了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而打造温馨活力的社区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有社区也发出了倡议【板贴:社区】居民们共同拟定了邻里公约。出示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与邻里公约。2.2.结合课前调查,体会公约的作用结合课前调查,体会公约的作用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大家都有些头疼的社区问题。如果用上邻里公约,能解决你的哪些问题呢?(1)拿出课前调查表。(2)全班交流:如果用上邻里公约,可以解决哪些社区里的烦心事。小结:那看来这份邻里公约的用处还真不小!3.3.小组讨论,辨析说法小组讨论,辨析说法但一位居民认为邻里公约就是个紧箍咒,讨论讨论,你认同他的说法吗?(1)小组讨论,说说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2)全班交流。小结:邻里公约作为一种公共规则,使大家自己自觉承担社区中的责任。而建设美好社区就需要大家主动承担应尽的责任!【板贴:承担责任】(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本板块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由学生课前调查后产生的对社区问题的由学生课前调查后产生的对社区问题的关注切入,使学生在运用邻里公约解决问题的交流、分享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快关注切入,使学生在运用邻里公约解决问题的交流、分享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快乐,引导学生认识到社区规范建设需要每个社区成员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教学过乐,引导学生认识到社区规范建设需要每个社区成员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板块三:社区建设共参与板块三:社区建设共参与1.1.全班分享,疫情时社区中的暖心事全班分享,疫情时社区中的暖心事11这份责任在大灾面前,尤其温暖人心。【板贴:服务】疫情严重时,大家都蜗居在家中,社区成了最强有力的防线,这与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1)播放学生搜集到疫情期间社区志愿服务的暖心故事录音。(2)孩子们,你见过这样温馨的画面吗?请学生分享,疫情期间身边的人服务社区的暖心事。小结:有测温的,有宣讲的,有排摸的,社区有这么多人服务,一定十分和谐!2.2.介绍嘉兴阳光社区,交流感受介绍嘉兴阳光社区,交流感受不仅是在疫情时,社区建设重在每一天。我们嘉兴就有这样一个社区,温暖的他们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1)播放阳光社区的介绍视频。(2)提问:这样的社区,又让你感觉如何呢?3.3.采访阳光社区干部,发现温暖来源采访阳光社区干部,发现温暖来源那为什么有这样温暖的感觉呢?让我们来听听阳光社区的社区干部是怎么说的。(1)播放采访社区干部的音频。(2)提问:听完后,你知道这个社区为什么如此温暖吗?小结:是啊,这份温暖就源自于共同建设的魅力,来自社区成员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相互帮助!【板贴:共同建设】4.4.解读阅读角,知道社区建设靠大家解读阅读角,知道社区建设靠大家其实社区的温暖不仅来自大人们,社区建设是靠大家的。一起来看这个故事吧!(1)读读阅读角,思考:这个故事里,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又是谁呢?(2)没错,老人家和小朋友也能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们班同学的爷爷奶奶也十分积极地参与社区建设。出示学生的爷爷奶奶参与社区建设的图片。5.5.由活动园拓展到生活实例,分享参与社区建设的经历由活动园拓展到生活实例,分享参与社区建设的经历(1)出示活动园图片,请学生分享做过类似参与社区建设的事瞧,这有几位小朋友在参与。你有没有跟他们一样参与社区建设的经历呢?(2)请学生说说参与社区建设的感受,使学生了解到参与社区建设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3)出示班级同学参与社区建设的图片并配乐。12小结: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早已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你们这份参与和奉献的力量,太温暖了!(4)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我参与社区建设可以做哪些事?参与社区建设这么有意义!你愿意加入吗?那就请小组讨论,说说你可以做哪些参与社区建设的事情呢?(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由本板块由“知”到“行”“知”到“行”,用身边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认识,用身边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认识到社区建设和每个成员息息相关。在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做好情感铺垫后,到社区建设和每个成员息息相关。在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做好情感铺垫后,出示班里的案例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出示班里的案例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结语:结语:师:社会很大,我们很小。我们享受着和谐生活带来的美好,也要从一言一行践行起文明有礼,从点滴小事做起服务社区,成为友善社会的参与者呀!随堂板书:随堂板书:公共意识文明有礼约束行为受益者承担责任我参与者服务社区共同建设总结时板书:总结时板书: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31.通过课前调查与交流,了解志愿者,认识到公益活动能凝聚人心、增强社会能量的意义。(重点)2.通过辨析说法,树立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知道公益不以金钱与事情大小来衡量价值,聚小善可凝大爱,产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板块一:走近公益,认识志愿者板块一:走近公益,认识志愿者1.1.衔接上课时,关注志愿者标志衔接上课时,关注志愿者标志导语: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为社区服务的人,感受到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奉献的精神。(1)出示上节课社区志愿者的图片,并圈出志愿者标志。(2)提问:发现了吗,他们胸前都有个标志。你知道这个标志的意思吗?小结:是啊,这代表着他们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板贴:志愿者】2.2.对志愿者有初印象,引出公益话题对志愿者有初印象,引出公益话题(1)你对志愿者有哪些了解?想了解更多吗,我们一起看看这段视频。播放介绍志愿者的视频。(2)交流对志愿者新的认识。提问:看完介绍,你对志愿者有哪些新的认识?小结:你们说得都不错,志愿者不计得失,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公益。【板贴:参与公益】(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以志愿者这一“点”切入,用社区志愿者衔接上一课时内容,也本板块以志愿者这一“点”切入,用社区志愿者衔接上一课时内容,也使学生对志愿者增加熟悉感,为“面”的学习参与公益奠定基础,由此也感受使学生对志愿者增加熟悉感,为“面”的学习参与公益奠定基础,由此也感受到“公益”并不陌生。到“公益”并不陌生。)板块二:校园温暖,点滴即公益板块二:校园温暖,点滴即公益1.1.对比有无护学岗,初步感受志愿者的重要性对比有无护学岗,初步感受志愿者的重要性(1)先出示无护学志愿者时校门口拥堵的照片。同学们,如果请你形容上下学的校门口,你会说什么?(2)再出示校门口有护学志愿者时有序的图片,对比观察。14交流有护学志愿者的区别与感受。而咱们所担心的不便与不安全,因为他们,迎刃而解。从严寒到酷暑,家长爱心护学志愿者为我们安全进出学校保驾护航!2.2.分享经历,多角度体会护学志愿者的作用分享经历,多角度体会护学志愿者的作用你每天来上学放学时,享受过这些家长志愿者的呵护吗?(1)分享被护学志愿者帮助的经历,说说是怎样的情况和感受。(2)播放家长录音作补充,体会护学志愿者带来的益处。小结:正像你们说的,这样的爱心举动对我们来说,太及时、太温暖了。公益行动就是这样,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板书:雪中送炭】(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课呈“校园身边社会”的逻辑顺序,由近及远,辅助学生树立参本课呈“校园身边社会”的逻辑顺序,由近及远,辅助学生树立参与公益的信心。本板块为校园公益,注重学生生活体验与感受,用家长护学岗代替与公益的信心。本板块为校园公益,注重学生生活体验与感受,用家长护学岗代替书本中同类型的高考接送的材料,从学生每日经历的生活出发,旨在减少学生与公书本中同类型的高考接送的材料,从学生每日经历的生活出发,旨在减少学生与公益的距离感,并使其认识到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益的距离感,并使其认识到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板块三:身边有爱,公益聚人心板块三:身边有爱,公益聚人心1.1.结合课前调查,关注身边“志愿红”结合课前调查,关注身边“志愿红”公益在校园,更在身边。大灾面前,我们身边涌现了许多志愿者。来看大家搜集到的感动瞬间。(1)播放学生搜集的抗疫时志愿者的图片。(2)播放学生讲述图片中的抗疫志愿故事的录音。(3)疫情期间,这样的暖心公益实在太多了。孩子们,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请学生分享疫情期间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疫情期间的公益活动。2.2.采访志愿者,聆听内心想法采访志愿者,聆听内心想法大家闭门不出的时候,志愿者却逆行在需要他们的角落。同学们,如果请你采访,你最想问他们什么呢?(1)请学生以采访形式提问,说出自己对困难时参与公益的担心。(2)是啊,难道不怕被感染吗?小夏同学在妈妈主动赴武汉抗疫时也有这样的担心,来看他采访妈妈的视频。播放学生采访家长(抗疫医护志愿者)的视频。3.3.交流访谈感受,初识公益的意义交流访谈感受,初识公益的意义15看完采访,有几位同学甚至红了眼眶。这场抗疫公益为什么让你感动啊?(1)学生交流观看采访后的感受与体会,对公益的感悟。小结:不惧危险,众志成城,公益活动还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板贴:汇聚力量】正是这些志愿者,给我们带来了公益的温暖。看来公益,真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为身边公益,本板块为身边公益,注重学生生活体验与感受,注重学生生活体验与感受,以学生的课前调查为基以学生的课前调查为基础,把学生的眼睛作为课堂内容的线索,把学生的语言作为课堂内容的延展,用典础,把学生的眼睛作为课堂内容的线索,把学生的语言作为课堂内容的延展,用典型公益事例给予震撼的同时,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做到“我”看到,也为型公益事例给予震撼的同时,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做到“我”看到,也为后面环节的“我”奉献做铺垫。突出重点,借助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公后面环节的“我”奉献做铺垫。突出重点,借助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公益的意义认识更深刻。益的意义认识更深刻。)板块四:社会大爱,小善浓浓情板块四:社会大爱,小善浓浓情1.1.走进真实案例,感受公益的力量走进真实案例,感受公益的力量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计得失地参与公益呢?公益对于国家、社会又有怎样的意义呢?让我们继续走进真实的故事。(1)出示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图片,教师讲述活动园内容。这个女孩叫苏明娟,家庭贫穷的她曾经得到一位爱心叔叔的帮助重获希望,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大学就读期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参加工作后更是每年定期捐款,从未间断。你们想不想看看现在的她?(2)播放苏明娟自白的视频和成立爱心基金的照片,小组讨论,苏明娟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感受?又有什么启示呢?引导学生畅谈公益的力量,带给苏明娟的改变。小结:小娟在公益中长大,又投身于公益去关心、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是公益的力量。【板贴:大能量】2.2.分享公益事例,有爱心皆可行动分享公益事例,有爱心皆可行动无论是在疫情这样灾害之下的公益,还是刚才同学们所分享的点滴公益,都带来巨大能量,甚至改变了像小娟这样的受助者、改变了环境。(1)出示公益事例卡,鼓励学生课后也进行制作公益事例卡。(2)出示阅读角故事,交流分享:这个故事中有哪些地方让人感动。引导学生从田家炳做公益时间长、做公益牺牲大、公益带来的力量大等多方面16来讲述自己的感动。(3)提问:在感动的同时,有人说,田家炳爷爷是企业家,有钱。我们没有钱,怎么做公益呢?出示田家炳说过的关于有心的公益的话。思考:如何理解田家炳爷爷所说的“有心的慈善”呢?这是一颗什么心呢?引导学生从爱心、关心、善心、真心、用心、良心等多方面感受有“心”的慈善。小结:公益善举不以大事小事、不以金钱来衡量,而以“心”来衡量,小善可以聚大爱。【板贴:小善举】3.3.回顾身边善举,奉献爱心践公益回顾身边善举,奉献爱心践公益其实咱们也早已加入了温暖传递的队伍。(1)播放全校师生为沙雅小学捐赠围巾的图片。(2)提问:看着沙雅小朋友们有了御寒物资,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适时鼓励,小结:小学生的爱心也有大能量,我们也能成为社会大爱的一个小支流!(3)根据课前调查,播放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图片,小组分享自己或身边的人参与公益的经历,带领学生鼓掌。除捐款捐物外,老师知道你们还参与了不少公益活动。请小组分享这样的经历,在倾听时,别忘了给组员鼓鼓掌哦!小结:原来,参与公益可以是为灾区捐款捐物,也可以利用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活动等等,这些都属于参与公益活动。(4)参与公益并不难,而且如此有意义。孩子们,你愿意参加什么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呢?(给举手发言的学生发放“嘉兴少年公益卡”)小结:越说越有爱,还有想一起参与公益的请举手,那就收好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嘉兴少年公益卡”,我们嘉兴少年,红船旁,公益行,从生活中的小小善举做起吧!(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板块是社会公益,本板块是社会公益,重在公益力量产生的感悟与价值判断。重在公益力量产生的感悟与价值判断。教学不仅停教学不仅停留在行为本身,还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认识背后的价值判断,从而提升学生对小善大留在行为本身,还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认识背后的价值判断,从而提升学生对小善大爱的认识水平。在最后用“嘉兴少年公益卡”及时催化情感,激发学生参与公益爱的认识水平。在最后用“嘉兴少年公益卡”及时催化情感,激发学生参与公益的热情,增强学生在平时能帮助别人的动力。的热情,增强学生在平时能帮助别人的动力。)17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志愿者志愿者【总设计意图】【总设计意图】本课围绕公共生活中“我参与,我奉献”展开。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实18际生活中对公共生活关注不够,且在“知”到“行”之间缺少动力衔接。本课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重视在公共视角下“我”的能力与作用,不仅能知道友善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和参与公益的重要性与益处,还要激发参与动力,掌握一定的参与方法,在课堂与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长。1.1.教学设计:知情意行,螺旋递进教学设计:知情意行,螺旋递进根据学情调查,学生对于公共生活中的参与与奉献认知,有的正确、合理,有的存在偏差,因此本课把“知情意行”的整合与递进作为教学板块的设计关键。使知为基础,行是关键,让四要素相互作用。三个课时的教学环节设计大致遵循从了解、触动,再到思考、行动的顺序,也有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儿开始,道德行为的培养更具真实性和动态化。比如第一课时“互助关爱,在身边”板块中,我先通过一个冷馒头和一热腾腾的面作对比,让学生首先在情感上有触动,知道这份关爱对于环卫工人的重要性。再运用一个问题“有人说: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是免费早餐,更是浓浓的爱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引起学生的思考,能通过辨析与发表看法来巩固学生的情感认识。最后衔接到“友善之行,我参与”板块,借助场景卡片请小组合作展演,聚焦到“我”的行动。2.2.课堂内容:用好书本,接轨生活课堂内容:用好书本,接轨生活道德与法治作为时新的统编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这样的功能转变也说明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研究的内容不仅是书本上的图片与故事所代表的价值选择,还应该有生活中学生的所见所闻等真实场景。因此我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真正领会新教材的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道德与法治书本鲜活起来,让生活经验走进课堂,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比如第二课时中,我用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邻里公约做衔接,再依托课前调查,让学生尝试用 邻里公约 解决生活中社区里的烦心事,在交流、分享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快乐。使书本内容为生活服务,也使生活经验为后续问题“邻里公约是否是紧箍咒”做情感铺垫。3.3.学生活动:有效设计,学生活动:有效设计,“我”字当先“我”字当先19我在设计教案之前,始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何在课堂中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呢?我想这是需要创设课堂的学生活动。有效的活动设计,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实践中习得真知感受,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我从四个方向进行学生活动的设计:玩中学、体验中学、真实生活中学、情景中学。再结合课题中的关键人物“我”,做到学生活动中始终要加入“我”视角:“我”看法、“我”感受、“我”行动。比如在第一课时中,我细化书本内容,设计了场景卡片,请学生用小组展演场景,用这样比较趣味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在第三课时中,我运用“红船少年公益卡”及时催化情感,激发学生参与公益的热情,增强学生在平时能帮助别人的动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让学生能在真实生活中巩固学习所得。【总的课前调查表、课堂任务卡、课后实践表】【总的课前调查表、课堂任务卡、课后实践表】20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前调查课前调查1.1.你是否见过社会各群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暖心景象?你是否见过社会各群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暖心景象?下雨天,叮嘱外卖员注意安全社区给保安、清洁人员送温暖路人接过传单派发员递上的传单商场为高温工作人员提供免费饮用水爱心驿站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