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省宜春市阳乐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60849886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江西省宜春市阳乐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20212021 年江西省宜春市阳乐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年江西省宜春市阳乐中学高一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分)1.据中国天文科普网报道:2018 年,太阳活动迎来了低峰年,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减少,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将会减少,地球可能进入温度较低的“小冰期”。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3.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所发生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A.耀斑层能量急剧释放B.黑子层温度相对较低C.太阳风层温度相对较低D.耀斑层能量急剧释放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包括()A.世界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异常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C.有线电视信号受到严重干扰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3.B 4.A3.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层光球层层色球层层日冕层。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因温度较低而比较暗被称为黑子。故选B。4.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包括影响气候、影响电离层和影响地球磁场等。影响气候可能使得世界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异常,A 正确;地震发生是地球内能释放,与太阳活动没有关系,B 错误;影响电离层,在高层大气中,从而影响无线电通信,不会影响有线电视信号,C、D 错误。故选 A。2.交通干线力求从城市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的是:A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 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C减轻市区内交通的压力 D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3.读右图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 点时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南半球昼长夜短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90 度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35读上图,国庆节位于A.a 段B.b 段C.c 段D.d 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 B4.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C煤、石油等化工燃料D“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5.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太阳B.月球C.金星D.水星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6.假如地球不自转,只绕日公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没有昼夜现象公转周期等于昼夜交替周期没有昼夜交替现象若北京现在位于晨线处,6 个月后将位于昏线处A B C 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7.珠三角的基塘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果基、花基”的发展历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8.引起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需求 B.技术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国家政策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9.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题。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A.公元前 8000 年到公元 1770 年B.公元 1770 年到 1950 年C.1950 年到 1999 年D.1999 年到 2011 年参考答案:参考答案:7.C 8.A7.基塘农业是在塘基上发展种植业,水塘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并重的农业类型,属于混合农业。故选 C。8.基塘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果基、花基”的发展历程,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故引起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故选A。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根据时间与增加人口数量,可以明显看出公元前8000年,到 1950年,人口增加少。1950-1999年,用 49年增加人口 35亿。1999-2011年,12年人口增加 9.8亿,每年人口增长最多。计算出各段时间增加人口数量,除以所用的时间,可以得出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1999年到 2011年,D对。其它时间段每年增加人口数量较少,A、B、C错。8.读下表,完成某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统计表年份1950出生率(%)死亡率(%)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10.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成 2324 题。39539836037936423018211006706506306417010810009507607306806306706606506523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A1950 年 B1955 年 C1965年 D1970 年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24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 B11.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有那两个特点()不断向城市中心和街道两侧移动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不断向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A B C D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12.下图是四种典型地貌示意图,其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图 B图 C图 D图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13.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表现最典型、尺度最大的地区是A.北美大陆低纬地区 B.亚欧大陆中纬地区 C.南美大陆中纬地区 D.非洲大陆低纬地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14.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回答 2627 题。26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A曲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B曲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C曲线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D曲线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27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A8 时当日 16 时B6 时当日 12 时C16 时次日 8 时D18 时次日 7 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A15.右图是“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 题。26该城市功能分区布置合理,、依次表示()A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高新技术产业区B重工业区、轻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轻工业区、住宅区、重工业区、商业区D高新技术产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轻工业区27图中城市()A与之间卫生防护带主要是防止水污染B所示功能区西边比东边地租高C工业区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D随着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D16.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1920 题。19、a、b、c、d 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20、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9.B 20.D17.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黄河流域正值丰水期B我国上海地区盛行东南风C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D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8.下图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R3区域主要是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9.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陆地平均海拔1000 米左右,地势较为平坦。图中、区域气候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区域主要属于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15.导致、区域气候特征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16.对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太平洋 B.自北向南流C.增加沿岸湿热程度 D.加剧沿岸寒冷程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4.D 15.B 16.B14.根据经纬度,图示位于北半球,属于非洲西部沿海地区。区域在20N 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影响,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D 对。A、B、C 错。16.洋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是加那利寒流。位于大西洋,A 错。自北向南流,B 对。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降低了沿岸的湿热程度,C 错。位于热带,沿岸不寒冷,D 错。20.地球之肺正走向窒息:NASA 卫星照显示,巴西亚马逊雨林已千疮百孔。并导致全球气候异常。读“1984 年和 2011 年亚马逊流域雨林变化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29.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异常,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 C.特殊性 D.地域性30.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剧自然灾害 B.破坏生态系统 C.淹没沿海低地 D.降低雪线高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9.A 30.D本题组考查整体性及全球变暖。(1)整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此解答。(2)全球气候变化目前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这会加剧自然灾害,破坏生态系统,两极极冰融化,会淹没沿海低地;会使雪线高度上升,等等。29.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异常,体现了一个自然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30.全球气候变化目前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这会加剧自然灾害,破坏生态系统,两极极冰融化,会淹没沿海低地;会使雪线高度上升,选D。21.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纬 40的太阳高度角是()73.523.5 63.553.5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22.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 1618题。1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a Bb Cc Dd17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Aa Bb Cc Dd18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6.B 17.C 18.C23.20 世纪 70 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 7 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交通条件 D政策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24.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20 千米。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摇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详解】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的现象,地震发生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纵波速度快于横波,地面上人们先感觉到纵波的影响,上下颠簸,后感觉到横波的影响,左右摇晃,A 正确;纵波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当遇到液体、气体物质时,横波就会消失,BCD 错误。故选 A。25.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尽管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不多,但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C.太阳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D.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重要能源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26.南宁的大学城多位于郊区,影响桂林大学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 B.土地价格 C.交通条件 D.科技水平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土地价格和交通通达度,南宁大学城位于郊区,是由于大学城占地面积大,为了降低土地成本,多位于郊区,故选B。二、二、多选题多选题(共共 1010 分分)27.(双项选择题)新年来临之际,某校学生向社会发出使用“电子贺卡”的倡议,其积极意义在于A倡导低碳生活B保护森林资源C防治酸雨D减少固体废弃物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B28.(双选题)第 23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于 2017 年 11 月 10 日在德国波恩进行。图 18 中四个城市为近四届气候变化会议举办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5.图中四个城市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的是A.利马 B.巴黎C.马拉喀什 D.波恩26.下列关于流经利马沿岸地区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洋流性质为暖流B.有利于污染物向南扩散C.上升流作用形成渔场D.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5.BD 26.CD25.图中巴黎和波恩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BD 正确;利马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和马拉喀什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但降水较少。26.流经利马沿岸地区洋流是秘鲁寒流,有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上升流作用形成渔场,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CD 正确。29.(双项选择题)右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4344题。43.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44.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参考答案:参考答案:43.BC 44.CD30.(双选题)地面与大气系统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来收入能量,又通过射向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支出能量,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逐月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1.地面与大气系统之间存在着多种能量传递与交换,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强 D.射向宇宙中的大气辐射增强6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对该地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1 月份平均气温最低 B.4 月份平均气温最低C.7 月份平均气温最高 D.8 月份平均气温最高6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B.大洋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C.岩浆活动不断将地球内部的能量输送到地表D.耀斑爆发射向地球大气的粒子释放巨大能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61.BC 62.BD 63.AB61.地面与大气系统之间存在着多种能量传递与交换,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地气系统吸收太阳辐射少,气温也低,A 错。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增温快,B 对。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应强,C 对。射向宇宙中的大气辐射增强,大气降温快,D 错。6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负值表示气温在降低,该地4 月份平均气温最低,A 错,B对。正值表示气温升高,8 月份平均气温最高,C 错,D 对。6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A 对。大洋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B 对。岩浆活动对地表气温影响小,C 错。耀斑爆发等太阳活动不影响气温,D 错。三、三、综合题综合题(共共 3838 分分)31.读某节气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为以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2)图中晨线是_,昏线是_。(3)此时 B 点的地方时为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时,乙地的昼长是_小时。(4)A、D、E 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有一发炮弹从 D 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 D、乙所在经线的_(东或西)侧。(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6)此时,北京时间为_(写出日期和时间),地球上与北京同为一天的经度范围为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南(2)弧 AB;弧 BC(3)0;3;18(4)ADE;东(5)(2326S,90W)(6)12 月 23 日 2 时;90E 向东至 180经线(或 180经线向西至 90E)(1)此图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2)晨线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限,昏线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限,故图中晨线是弧 AB,昏线是弧 BC。(3)B 点处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故此时B 点的地方时为 0 时。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条经线相差45,时差 3 小时,图中乙点处于晨线上,故乙点的日出时间是3 时;昼长=(12-日出)2,故可计算出乙地的昼长是 18 小时。(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三地的纬度由低到高ADDE;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有一发炮弹从D 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 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5)由于东经 90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与之相对的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正午12 时所在经线,也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应是西经 90,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90W)。(6)东经 90 度位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是新一天的0 时,即是 12 月 23 日的 0 时,北京时间是120E 的地方时,两地相差 30,时差 2 小时,故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12 月 23 日的 2 时。新一天的范围是从 0 时经线向东到 180,故地球上与北京同为一天的经度范围为90E 向东至180,。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B、C 三地所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_(填序号)。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2)B 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3)与 A 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和_地区。在世界上 A 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4)A 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_,主要特征有_。(5)美国发展 A 类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包括:_;_;_;_。(6)为 A 类农业提供机械、电力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填序号)。人口密度先进的科学技术便利的交通运输发达的工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2)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资源丰富;雨热同期;种植历史悠久。(3)西北 东北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4)美国中部平原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5)地势平坦广阔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雨热同期(6)解析:(1)结合 A、B、C 的图示位置可知,A 为商品谷物农业区,B 为季风水田农业区,C 为混合农业区。(2)B 为季风水田农业区,这里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人们喜食大米等方面。(3)由于 A 处为商品谷物农业,所以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同理,发展该种农业生产的国家也应具备地广人稀的条件。(4)由图示可知 A 为美国的中央大平原,这里的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5)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表现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雨热同期等。(6)美国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为农业提供机械和技术支持。33.读右图回答(7分)(1)此图是_(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光照图。(2)这一天的日期是_(节气)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_。(3)此时,伦敦时间是_时。北京时间是_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_。(4)这一天广州的昼长_(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北京的昼长。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北半球(2)夏至,2326N或北回归线(3)0 时,8 时,0向东到 180或 180向西到 0(4)小于3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 A、B 各代表什么地震波:A,B。(2)A 和 B 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C不连续面。(3)在 2900 千米深处,A 波和 B 波发生了什么变化?A,B。从而发现了 D不连续面。(4)C 面以上为,C 面和 D 面之间为,D 面以下为。(5)说出 E 和 F 的主要不同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横波纵波(2)33莫霍(3)A 波突然消失(或不能通过)B 波速度突然下降古登堡(4)地壳地幔地核(5)E 为液态,F 为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