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黄冈、孝感、咸宁三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附答案详解).pdf
2022年湖北省黄闪、孝感、咸宁三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_(三)、单选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0 分)1.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 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C 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 D.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3.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B B.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C C.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华现象D D.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4.如图所示两个物体i i4和仏质量分别为M M和m m(己知财m 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且滑轮质量不计,则()A A.天花板对滑轮的拉力大小为(M M+m m)g gB B.绳子对物体i i4的拉力为(M M-m m)5C C.地面对物体/1的支持力为D D.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为2m m55.一位摄影爱好者采用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了极限跳伞运动员从悬崖上跳下的过程。从运动员离开悬崖时开始,得到了一张记录运动员在打开降落伞之前的一每隔0.3s s曝光一次,段下落情况的照片,如图。己知运动员从a a点到d d点可视为沿竖直方向运动,通过a a6、bebe和cdcd的时间间隔均为0.6s s,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对于运动员从a a点到d d点的下落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A.运动员下落过程中的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B B.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在afcafc段所做的功等于在ofof段所做的功C C.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在afcafc段做功比在cdcd段做功慢D D.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6.如图,片P 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压表的示数变小A A.电流表4的示数变大,B B.电压表h h的示数与电流表1的示数的比值不变。(S-PJPJRiRiC C.电流表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h h的示数不变D D.电压表h h与电压表12的示数之和不变7.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压强p p和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F、推动木板过程中,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甲乙B B.f f和p p不变,尸变大A A.f f和/不变,p p变大C C.f f变小,p p和/均变大D D.F F不变,/和p p均变大记录中有笔误的是8.下面是小明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总结的知识点,()A A.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能是新能源B B.挂衣钩的吸盘能吸附在墙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 C.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D D.电磁继电器是通过控制低压电路的通断间接控制高压工作电路通断的第2 页,共19 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9.0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患9.新冠疫情期间,图.上近视眼,理与_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乂选填“甲”或“乙”)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甲乙手手机给人们带来了方便,10.正确使用手机很重要,机是通过.传递信息的。飞机前进时,机翼与气流被分成上、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下两部-分,机翼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 F2(如图),那么/i i.=八(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黄石地区的冬季,有时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这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这是通过11.泡温泉时感觉身体会发热,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烈日下,小他感觉到游泳池边的水泥地面很烫脚,但游泳池里的水却很凉,兵去游泳池游泳,这是因为水的较大的缘故。眼镜的镜片变模糊,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12.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室内刚走到室外时,气.是由于身上形成的;他在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填物态变化名称)的水汽化这足通过所致;他不停地搓手,一会儿手就热了,(填“吸热”或“放热”)。改变内能的(填“做功”或“热传递”)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3.如图所示,木块/1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请在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标滑行。突然减速时,(不光滑)出木块滑行的方向,并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A A14.如图己知螺线管的极性请画出小磁针的极性及电源极性.o oHWH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11.0分)15.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田乙丙imanasimanasE E.DODO棉A A iC 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拉动木块前,(1 1)然后进行校零,;方向放置,以减小误差根据运动时,实验时,当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2)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接触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由甲、乙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3)小的关系,则要选择实验._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有关;.对比:只有乙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很不稳定,最可能的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4)_第4 页,共19 页A A棉布长度太长S S.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C C.棉布的粗糙程度不均匀木块运动速度太大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16.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1mm丙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1)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2)明显。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3)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4)(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 22.0分)17.小华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所用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K K。f fo oo o.o o0315甲r-。0在使用它测量前首先应进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在未接入电路时表盘如图甲所示,(1)行的操作是(2)小华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不规范,导致开关没有闭合时.;丙3表就有读数,将其改正。请在这根导线上打“X”,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实验中测出小灯泡在(/=2.0K K时的功率后,要测量其额定功率。(3)(左/右)当电压表示数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其值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外。测量结束后,应断开开关,先拆除4)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体积为SOOcmSOOcm 3的长方体木块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18.如图所示,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2W W,此时水的深度为20cmcm.(取5=10N/kg),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求:(1)木块受到水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要使剩余木块刚好浸(4)没在水中,在木块上应加多大的力?19.图甲为研宄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一个半径为5cmcm 的球由于磁铁的吸引静止在移除磁铁后,球在玻璃管中上升,图乙为球在露出盛水的玻璃管底,水深190cmcm.水面前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其中&lmlm/s s,水的密度为1.0 x x 103kg/m 3 3,=O O.求:移除磁铁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1);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 s的平均速度(2)第6 页,共19 页己知球上升时受到 水的阻力与其速度 的关系为/=fcvfcv,球的体积用 K K水的密度(3)用p p0表示,请推导球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trtrnV V(M M/B B)21#(*)z z答案和解析【答案】41.;故A正确【解析】解: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S错误;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1)与振幅和距离有关;由振动频率决定;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声与能量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査,比较简单。-【答案】D2.【解析】解:4、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造成的,故A错误;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阳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C错误D、因为反射时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故正确。故选: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1)影子、日食和月食等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即光的折射现象,(3)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熟知相关的实例,并能第8 页,共19 页与具体知识相结合,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答案】3.【解析】解:4、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正确;B、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利用酒精蒸发吸热,正确:;C、雾凇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正确D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D。自然界中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其中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要放热,据此分析回答。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得出物态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分析生成物的状态,变化的名称,同时记住它们的吸放热。【答案】D D4.【解析】解则滑轮两侧每股绳子上的拉力都等于物体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定滑轮,因物体S S静止,(1)B B的重力W W,所以绳子对物体4的拉力为故S S错误;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且滑轮质量不计,该滑轮受到天花板对它向上的拉力和两股绳子向下的拉力,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天花板对滑轮的拉力大小为2m m5,故A A错误;根据相互作用力可知,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也为即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为正确;2mg,故向下的重力G G=M M5、绳子向上的拉力F F=物体4受三个力的共同作用,(2)和地面对物体1向上的支持力A A/;由于物体/4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A A所受的三个力的合力为0,即:F所以,地面对物体/1的支持力的大小为:N误。=G-F=Mg-mg=M-+N=G,m)g,故C C错I I)。故选:因此左右图中所示为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时并不能省力,(1)两端绳子上的拉力大小是一样的;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此时所受到的力为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2)平衡力,合力为零。本题考查定滑轮的使用,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和理解各个力产生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C C5.【解析】由图知,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因此他的速度的大小是变化的,故A A错误B B.由公式撕=GhGh由图知,且运动员的重力不变,运动员在afeafe段与cdcd段通过的距离不同,可知,其所受的重力在a a&段所做的功不等于在cdcd段所做的功,故B B错误;C C.因此相同时间内做功少,即重力在aftaft运动员在afcafc段比在cdcd段通过的距离短,由图知,段做功比在cdcd段做功慢,故C C正确由于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所以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会消耗一部分机械能D D.(,所以减少的重力势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故D D错误。会转化为内能)故选C C。【答案】C C6.【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札与滑动变阻器flfl2串联,电压表K K测/?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h h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K K2的示数不变,故A A不正确;电路中的总电阻将滑动变阻器/?2的滑片P 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C C正确;=/?可知,定值电阻札两端的电压变小,第10页,共19页则电压表h h的示数与电流表1的示数的比值变大,故flfl不正确;由U U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K的示数变大,故/不正确。则电压表h与电压表h的示数之和变大,故选:G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2串联,电压表K 测/?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h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1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电压表h示数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札两端的电压变化,进一步可知电压表K的示数与电流表4的示数的比值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进一步可知两电压表示数之和的变化。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各表所测量的电路元件和示数之间的关系是关键。【答案】47.【解析】【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受力面积的变化(1)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判断此过程摩擦(2)力的变化。本题考查了压强大小的比较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关键是会分析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解答】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 F不变,因为p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所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因为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选尤【答案】S8.;【解析】解:4、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能是一种新能源,故正确B,挂衣钩的吸盘能吸附在墙上,是因为吸盘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故错误;C、指南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端指北,就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正确;D D、电磁继电器是通过控制低压电路的通断间接控制高压工作电路通断,实质是一个开关,正确;故选 B B.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称为核电站,核电站是一(1)种高能量、少耗料的电站,核燃料裂变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经过反应堆内循环的冷却剂,把能量带出并传输到锅炉产生蒸汽用以驱动涡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核能是一种新能源.将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用力将挂衣钩的吸盘紧压在墙壁上,(2)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指南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就是因为(3)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使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低压弱电流控制高压强电流,还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及自(4)动控制,它的实质是开关.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理解所学知识点解答简单.【答案】乙照相机9增强,像呈在视网膜【解析】解: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使不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我们看物体时,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范围,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乙;照相机。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1)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到视网膜上。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2)成倒立、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缩小的实像。第12页,共19页是一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理解,以及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道基础题。【答案】电磁波小于凝华10.【解析】解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它传递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1)由机翼的形状特点可知,在相同是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2)压强越大。速度小。压强越小;下方的路程短,上方空气流速越大,下方空气流速越小,所以机翼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ifi小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 F2,使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是飞机向上的升力。压力差)在黄石地区的冬季,有时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3)气遇冷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电磁波;小于;凝华。故答案为:手机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1)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2)受到升力作用。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3)本题考查电磁波、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凝华现象等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答案】热传递比热容11.【解析】解:人在泡温泉的过程中,身体从水中吸收热量,所以身体会变热,这是通过热传递的(1)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烈日下游泳池旁的水泥地面热得烫脚,而池中的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2)大,在同等情况下,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不如水泥地面温度变化明显。热传递;比热容。故答案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二: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1)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或物体的高温部分,温内能增大,度升高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1C C吸收(或降低)(或放出)(2)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本题主要考査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答案】液化吸热做功12.【解析】解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室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片的温度较低,室外空气中水蒸气遇到(1)温度较低的眼镜片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变模糊;游泳后走上岸时身上有水,水蒸发时,从身体吸收热量,身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所以会感觉到有点冷。双手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2)变手的内能。吸热;做功。故答案为: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液化放热、汽(1)化吸热。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2)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有致冷作用,本题主要考查了液化现象、汽化吸热,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答案】解:小车突然减速后,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前滑动13.(1)P)木块受重力G、支持力F、摩擦力/作用,示意图如图所示;故答案:如图所示。FG【解析】由于惯性木块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木块小车突然减速,速度减小,1)(相对于平板向前滑动;木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平板的支持力F、水平向后的摩擦力/作用,从(2)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线作出力的示意图。第14页,共19页根据惯性判断出木块的滑动方向、对木块正确受力分析、掌握力的示意图的作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答案】解:小磁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自由静止时,其左端靠近螺线管的W W极,1)14.(右端靠近螺线管的S S极,说明小磁针的左端为S S极,右端为W W极.螺线管的左端为A A/极,右端为S S极,结合图示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2)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外电路回到负极,故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答案如下图所示S S N NSHUHHUH【解析】根据图示的螺线管的WSWS极,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1)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以确定小磁针的极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结合线圈的绕向,根据螺线管的WSWS极,进而可以确定电源的正负极.此题考査了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安培定则.(1)安培定则中共涉及三个方向: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线圈绕向,告诉其中的两个可(2)以确定第三个,此题中就是告诉了线圈绕向和磁场方向让确定电流方向.【答案】水平匀速直线二力平衡接触面粗糙程度甲、丙C C15.【解析】解:(1)拉动木块是沿水平方向,故校零也是水平方向,以免弹簧测力计重力影响实验;只有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2)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水平拉力大小才等于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测力计示数)木块与长木板摩擦力的大小;甲、乙两图中,接触面粗糙程度不相同,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相同,探究的是滑动摩(3)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接触面粗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糙程度不同,应选甲、丙两个实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如果没有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4)会造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动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从而影响摩擦力的测量结果,故选C。(。故答案为:匀速直线;二力平衡;(1)水平;(2)(3)接触面粗糙程度;甲、丙;(4):从弹簧自重对测量结果影响的角度进行考虑;(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木块受到的滑动(2)使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要使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得出实验探宄的目的;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分析甲、乙两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要求,分析图示情景,然后答题;滑动摩擦力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影响,据此判断影响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原(4)因。本题考査了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实验原理、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清楚图示实验情景即可解题,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压力;压力大小;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凹陷的程度;【答案】16.(1)(4)错误;(2)(3)同。【解析】解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1)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图甲、乙,(2)所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图甲、丙,受力面积相同,丙图的压力大,海绵凹陷程度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所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控制(4)受力面积不变,同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压力;压力大小;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凹陷的程度;故答案为:(4)错误;(1)(2)(3)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现在物体的形变上,可以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作(1)用效果是否明显: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2)第16页,共19页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探宄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应保持受力面积一定,改变压力大小。(3)(4)本题考査了探宄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重点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难度不大。右;;0.6S S【答案】将电压表的指针调零;电压;;电源0.2617.由图甲所示可知,【解析】解:电压表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在使用前应对电(1)压表进行调零,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电压表连线错误,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接,在闭合开关(2)前,电压表有示数,修改后的电路图如图所示:f电压表示数为2K K,小于灯泡额定电压,为测灯泡额定功率,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应(3)向右移动滑片,其量程使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额定电压2.SASA由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为00.6/4,分度值为0.02儿示数为0.26儿灯泡额定功率P P=W W=2.SFSFx x0.2640.65VTVT.右;电0.26;0.65;C C4)测量结束后,应断开开关,先拆除电源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4)将电压表的指针调零;故答案为:(1)C C2)电压;如图所示;源。电表在使用前要进行调零。(1)根据电路图分析答题。(2)根据电路图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由图示电表读出其示数,然后由P P=t t/求出灯泡(3)额定功率。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答题。(4)要先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修改电路图、电表读数、求灯泡功率,对电表读数时,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在你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答案】解:1)18.(p=pgh=1.0 x103kg/m3xION/kgx0.2m=2000Pa.木块受到水的浮力:(2)F木块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和绳子拉力之和,(3)G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木块的重力:由G木=pgV=1.0 x103kg/m3xION/kgx500 x106m35N=F-F=5N-2N=3N,=?ng可得,木块的质量:10N/kg03kg7木块的密度:;=因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木块将漂浮在水面上,(4)则受到的浮力:PffPff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剩余木块的重力f术=P P木V V103kg/要使剩余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应加的力为:F F=F F=6xl03-=G=3Na=可知此时1F淬3;p p水p plOxlO3kg/m3xiON/kg.3N3x104m3,_m3x0.3x10-4m3xION/kg=1.8N,g g=p p木VggVgg0.6x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000Pa;1)(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为SW;(2)-G G3N-1.8N=1.2NQ木块的密度为0.6x(3)103/cg/m3;在木块上应加1.2W的力。(4)要使剩余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知道水的深度,根据p【解析】(1)=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长方体木块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2)米德原理求出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木块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和绳子拉力之和,据(3)此求出木块的重力,根据G=m5求出木块的质量,根据=求出木块的密度;f00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剩余木块的体积,再计算出露出液面的体积,进而计算出露出液面的重力即为压力。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第18页,共19页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木块的重力是关键。p p=pghpgh=1.0 x x103kgkg/m m3x x【答案】解: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19.(1)移除磁铁前,10N N/kgkgx x190 x x102 2m m=1.9x x104PaPa;由图可知,球在露出水面前运动的时间为21s s,(2)根据v v=可得,421s s球上升的距离:s s_ _i i。=V Vjtjt=0.1m m/s sx x17s s=1.7m m,(则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 s上升的距离:s s=s s2x x5x x10-2 2m m=0.1m m,-s s02r r=190 x x102 2m m_ _1.7m m-由图可知,球421s s时匀速上升,受力平衡,所以有:G G+f f(3)根据G G=m m5、P P=专可得G G=pVgpVg,又知,/=kvkv0,F F浮=PoPo9v,p0gV-kv0Vg则pMpM+b b0=p p0#,球的密度:/3PoPo-vgkV0=0.025m m/s s;=F F泮,答:(1)移除磁铁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为1.9X104PaPa: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 s的平均速度为0.02SmSm/s s;(2)球的密度表达式为p p=p p0(3)-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利用【解析】7=pgpg/i i计算移除磁铁前,(1)己知水的深度和密度,强;利用速度公式求出421s s球上升的距离,水的深度减去421s s球上升的距离,再减(2)去球的直径,即为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 s上升的距离,再利用v v。十算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 s的平均速度;根据球在421s s的运动状态,利用力的平衡得出球的重力、受到的阻力和浮力之间(3)的关系,然后利用重力、密度浮力公式进行推导。此题考査液体压强、速度和密度的计算,难点在0),关键对球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根据力的平衡得出球的重力、受到的阻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