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督学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12月9日.ppt
-
资源ID:60893694
资源大小:248.50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家督学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12月9日.ppt
国家督学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2014年12月9日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一、学校品牌建设的一、学校品牌建设的 概念与现状概念与现状(一)概念1、品牌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映。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义,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于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品牌承载的更多是一部分人对其产品以及服务的认可,是一种品牌商与顾客购买行为间相互磨合衍生出的产物。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王永江语)关键词:差异、长期、载体、印象、人与人区别度、信任度、忠诚度2、学校品牌 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的一种无形资产。学校品牌是一种识别符号学校品牌是一种识别符号 学校品牌是一种文化载体学校品牌是一种文化载体 学校品牌是一种公众认知学校品牌是一种公众认知3、学校品牌建设学校品牌建设就是将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要素即名校长、名教师、名课程、名学生(高素质)、及优质客户服务、优良校风传统等因素的培养和有机结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提供既区别竞争对手而又发挥自身特色的教育服务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教育需求来塑造学校的形象、符号与象征以此引起消费者的偏好、共鸣与追随,由此而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二)现状1、国家层面2、地方层面3、学校层面二、学校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困惑二、学校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困惑(一)问题1、建还是不建2、怎么建六要素定位、形象、团队、设施、性格、成果1、定位是生命。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定位一定没有地位!2、把学校战略变成学校形象。形象很重要的一环是品牌名称。3、团队。名师、名校长对任何学校都是至关重要的。西南联大校舍简陋,有一批名师。一所学校首先要考虑校长。4、设施是学校发展必要的手段和保证。西方校长招人、募钱。5、性格。亮剑、矿泉水6、成果包括学生和科研两个部分。学生直接构成了学校形象的支撑力。(二)困惑、评价体制和评价方式不配套 、教育均衡的一些做法,扼杀了特色建设(王永江语)三、学校品牌建设与教育政策的关系三、学校品牌建设与教育政策的关系(一)什么关系1、初始动因2、过程支撑 3、阶段评估 4、绩效加持(二)相关政策1、规划建设政策学前: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普教:小学到乡镇、初中到县镇、高中到县城或市职教:县县建职高,职院进开发区高教:市市有本科2、资源支持政策钱、人、项目3、招生考试政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院、大学4、督导评估政策投入、校园、设备、图书、师资、班额、考试成绩 四、学校品牌建设的政策期望四、学校品牌建设的政策期望(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学校与人的关系两个问题:1、人从学校出来是什么样的人?在校期间,学校对人是如何作用对?人才?社会人?培养?陪伴?(二)理论基石教育的意义?教育的功能?教育的追求?第一个命题第一个命题两句话,一句是舶来的:“知识就是力量”,一句是自产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归结起来就是知识越多、能力越强、越易成功,越能为社会和他人多做贡献,越会有幸福人生。它还有一句让我们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十分受用和陶醉的表述:“教育改变命运”,通俗地讲就是“学得越多越好”。第二个命题第二个命题也是中外都有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有两句话可以代表:一句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要苦读”。还有一句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是“教育一定可以改变命运”。人们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综合上述两句:“只要功夫深,教育就万能”。我们的全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都来源于这里。这样两个命题是我们的教育思想理论大厦的基石。知识量和读书人数的不同,决定了两个命题在过去是适用的,现在却成了伪命题。为什么是伪命题?为什么是伪命题?1)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是干什么的?人为什么要读书、受教育?是为了掌握求生的技能,为了功成名就,为了传承文明?都对,但不全面不本质。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人为什么要读书、受教育,就像人为什么要恋爱一样,已经有了更本质的选项需要,人、人本身的需要。正如恋爱早已不仅是为了传宗接代,教育也一样,也不再仅仅是为了成为建设者和成功人士。受教育是人的需要,如休息和恋爱,应该给人带来乐趣和向往。现代基础教育是人人参与的大众教育,其职责在于提供一个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知识、技能和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教孩子如何离开父母、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如何认知自我、家庭,懂得与人打交道,在社会和自然中生存。让孩子在学校里懂得爱自己、爱父母、爱伙伴、爱师长、爱自然,进而爱故乡和爱国家。这已经足够了,至于培养大师、成名成家,那不该是基础教育的职责。2)除了读书,人不用干别的吗?)除了读书,人不用干别的吗?今天人类知识总量的增长模式已由“线性”增长飞跃为“几何级数”的增长。一个人,就算穷其一生,苦读不辍,能够掌握的知识,也不过沧海一粟。通过个人的博学强记,想要融汇古今、学贯中西,恐怕只能是神话。人生有涯而学无涯。面对急速膨胀的知识海洋,只有有限生命并怀抱多种人生梦想的人们,只能“取一瓢饮”。3)每一个孩子都是孺子可教吗?)每一个孩子都是孺子可教吗?人人进学堂,可不是人人都有读书的兴趣,天生不爱读书怎么办?也不是人人都是读书的材料,主观上很努力,客观上读不进去怎么办?有人擅长数理,逻辑思维较好;有人文史不错,长于形象思维;还有文体尖子,文化课难以过关。还有这样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另有规划,他们只想平平常常、粗茶淡饭,在和平的家园长大、变老、死去。2012年底,珠海就有一位10岁男孩在退学申请书中表示,自己宁愿和喜欢的女孩一起砍柴、拾破烂,也不愿背书、写作业。除了社会主义建设者,还有旁观者、破坏者。4)知识都要装进大脑吗?不运用工具吗?)知识都要装进大脑吗?不运用工具吗?纸质的书本,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已逐步让位于既能海量存储、又可即时运用的电脑。“云”技术的兴起,更是将无限信息、爆炸知识的收集、保存、分类和运用变得十分便捷。知识不必记忆,运算依靠机器;知识不再神秘,随取随用随新已成现实。旧式教育的苦读,在知识的海洋里犹如驾舢舨而远航,费力而未知前途,徒劳而难抵彼岸。5)信息社会知识爆炸,一个人要掌握多少知识才能立足于世?应该有个合适的限度。经济学中有个“边际效应”,讲的是投入大到一定度的时候,再增加投入,其单位产出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的经济规律。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不是同样?在一定时段当知识量多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其产生的效益并不会同比例增加,甚至还要递减。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这是教育的“边际效应”吧。过度的知识只会窒息人的活力和聪明。6)“钱学森之问”潜台词对基础教育的拷问?60多年来的基础教育实践,特别是近30年的全民苦读,未见“大师”出现,栋梁们的一技之长也基本上与苦读的基础教育关系不大。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2010年的一个调查显示,在21个受调查的国家中,中国孩子想象力倒数第一。一个孩子的想象力倒数第一的民族,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宏观政策1、实行“适度教育”。首先,教育的功能要有限。首先,教育的功能要有限。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教育十分重要,但并非必不可少的环节。即使是在当代,人人接受的基础教育也只是起到帮助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顺利转化的作用,而无法决定其能力和命运。教育是人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推手,但只是外因,绝非内因。因此,不能夸大和高估教育对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和能力道德的影响和制约。不能以为教育可以改变任何一个人的信仰追求、能力构成和人生命运,而把教育、特别是公办教育推上了无所不能的“神台”。其次,教育的内容要有限其次,教育的内容要有限。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掌握知识的多寡不存在正相关,与运用知识的方法关系更密切。基础教育的知识只需要满足一个人“三观”的科学建构,多则无益,多则成负担。应对基础教育的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减少必修课,英语选修即可;合并相关课,如将理、化、生、地合为一门学科;马克思哲学和思想品德融汇于文史类学科中会更有实效;降低课程难度,生活和一般工作中用不到的知识和公式全部退出必修课,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文明习惯,以及日常生活的技能。再次,教育的学制要缩短再次,教育的学制要缩短。教育的内容已经大幅压缩,功能也更加清晰和单纯,当然就不再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来完成基础教育。人的青春生理期的提前和缩短,民族复兴对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迫切期盼,都需要从缩短学制下手。实行12或13年的义务教育,涵盖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高中毕业后可安排1年游学或者进行职业教育。最后,政府的教育责任要有限最后,政府的教育责任要有限。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政府责无旁贷。但民生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全部包揽,因为一些事情,政府办还不如市场和社会更有效率。比如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实现教育多元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等等。名校都是民办的,人们还会认为择校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吗?2、改革高考制度评价里面最重要的评价就是高考,我认为高考是一种评价方式。高考不改革,特色教育可能很难真正有出路。(王永江语)高考与人才无关,高考只是普通孩子的希望。高考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挥棒高考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挥棒。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虽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现实。某种程度上,没有高考改革的配套和支持,基础教育改革走不远。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似乎已经顺理成章,天经地义。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只能从对高考制度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上,予以“破题”。面对高考面对高考,有人呼吁取消高考,认为基础教育的全部问题,如教辅泛滥、择校不止、补课盛行和学生厌学、教学负担越来越重等,均应归咎于高考这个“指挥棒”的“瞎指挥”,高考不取消,则教育改革无路,民族复兴无望;有人坚持高考是社会公平的最后领地,绝对不能取消,一旦取消,社会底层就没有了制度化的上升通道,会出现社会阶层固化、贫穷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的问题,底层人民将被迫走向政府和主流社会的对立面。怎么办?意见尖锐。高考是什么?高考是什么?高考是为国选才,还是为民改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政方针,还是行业部门的技术程序?是该政府牵头统领,还是由学校自主把握?高考到底是干什么的,是选拔人才还是维护公平?弄不清这些问题,自然找不准改革的方向。迷失了改革出发的原点,怎么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关键是高考与人才的关系关键是高考与人才的关系。在分数面前的公平是高考的本质属性高考的本质属性。如果没有了公平的高考,那些苦孩子、穷孩子,普通百姓的孩子怎样才能奋斗到更高的阶层?它让社会怀揣梦想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生活和环境,而不会因为晋升无门、奋斗无路,成为社会的破坏者和反抗者。高考提供了成本最低、效果最好、范围最广的社会安定工具。一所中学在高考期间打出这样一幅标语:“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官二代吗?”话虽极端,却道出朴素哲理。这就是高考真正合适的用途。在高考新功能的科学界定下,改革就有了出发的原点。如果高考是为国家和民族选拔人才的,那就麻烦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张卷子,怎么能选尽天下“英雄”?实践和理论都表明,人才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成长于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理论和技术上,高考都无法选拔人才。人才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才是无法进行选拔的。说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是教育的虚荣。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换个视角,换个立场,重新审视高考的意义、定位和作用。高考是高考是当今社会最广泛、最简单、最公平的晋升通道,是没有爹可拼、没有富好炫的平民孩子,改善生活、改变命运最可靠、最便捷的平台。国泰民安,不能没有这道公平的底线。高考的优点高考的优点在于公平,虽然只有分数公平,但在当今将公平视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依然难能可贵。分数不等同于才能,高考的功能当然就不是选拔人才。高考与人才无关,高考与和谐相通。在分数面前的公平是高考的本质属性高考的本质属性。如果没有了公平的高考,那些苦孩子、穷孩子,普通百姓的孩子怎样才能奋斗到更高的阶层?它让社会怀揣梦想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生活和环境,而不会因为晋升无门、奋斗无路,成为社会的破坏者和反抗者。高考提供了成本最低、效果最好、范围最广的社会安定工具。一所中学在高考期间打出这样一幅标语:“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官二代吗?”话虽极端,却道出朴素哲理。这就是高考真正合适的用途。在高考新功能的科学界定下,改革就有了出发的原点。(四)具体措施1、高考改革的“李氏方案”不取消统考,但缩小范围 在高考功能的新界定下,在高考功能的新界定下,高考是最有效最廉价最无风险的社会稳定器。高考不是也不能用来选拔人才。摆脱了选拔人才这个根本无法完成的所谓使命,高考改革就能找到出路。高考改革新思路、新方案高考改革新思路、新方案(李氏方案)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报2013年年5月月22日日改革高考,抓住综合改革的“牛鼻子”高考一年两次,统一时间、统一试卷在全国范围举行。录取时不参考其它任何分数,不进行任何形式的面试和测评,没有任何的加分或降分投档设计,高考分数是唯一依据。一人一生可多次参加高考,一次高考分数两年内有效。高考只考三门,一门是文史综合素质,一门是数理综合素质,一门是作文,每门满分200分。综合素质以客观题为主,范围完全在课本之内,根本不需要进行集中复习,也不需要使用任何教辅材料。全国所有的学生,不分地域,一张试卷,统一阅卷,统一录取分数线,完全公平。全国取消教辅材料,不进行任何超出课本范围的复习和补课,只以国家统一配发的教材为内容,不需要任何需自费或贫困学校无法配齐的教具和实验、艺术器材。不论城乡、贫富、远近,全国教学条件基本水平一致。高考的分数公平和教材教具公平完全得以体现。这个高考并不需要全国所有学生参加,也不是全国所有高校都在这个统考体系里录取新生。只有部分大学,暂且称之为“高考类大学”的,才凭高考成绩录取新生。这些大学应是国家最好的综合性大学,它们的毕业生不需要参加考试,即可进入“吃财政饭”的公职岗位。只有志愿于服务大众,希望成为公职人员的学生才需要参加高考。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进行全国范围的电脑随机安排工作岗位,且需在东西部之间、贫富区域之间异地交流,以实现就业的地域公平。这样异地高考也将不再成为问题。未参与全国统考的其他各级各类高校,在国家批准的专业和人数范围内,一年两次自主招生。没有参加统考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个人天赋、家庭条件、社会舆论和时间安排等因素,直接到各自感兴趣的高校,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高校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自定形式、自主命题、自行录取、自负责任,独立组织和完成招生工作。无意于公职,或者不需要进入“高考类大学”,也一样可以获得公职的人,就不用高考、不用复习,彻底远离了高考的重荷。多数人不需“十年寒窗苦”,也可以凭个人兴趣和资质,选择喜欢的高校和专业深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不再,“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传统“美景”将再现人间。高考,只为穷孩子、苦孩子,师资和教具匮乏学校的学子准备。他们或是自身先天不足,或是出生环境欠佳,或是读书天分较高,或是有志献身公职,不用拼爹,只靠读书改变命运。这样的高考制度设计,不取消统考,但缩小了范围,既保持了高考分数公平的优点,让一部分希望“读书改变命运”的人们永存希望,民心得安,社会可稳;又完全回避了一两次统考不可能选拔出各类人才和高分低能的问题,让每一个心怀梦想的青年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位和职业,乃至人生。2、落实“适度教育”基础教育去“四化”(过度化、技术化、功利化、神圣化)四化的核心是过度化。过度的量化、细化和精致就是技术化。过度的实用、目标和具体就是功利化。过度的责任、功能和高尚就是神圣化。过度化的关键是知识的过度和教育本身的过度。改革的理论出发点还是对两个伪命题的扬弃。人才不等于知识,知识不代表能力。进而,才能够认识到,基础教育不培养人才,全国统考不选拔人才。虽然社会不断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铿锵有力,但千百年来人类对幸福、成功的感受从未改变,那就是在掌握自身命运前提下的自尊和博爱。由此我们相信,教会学生做人、开启未来之门的基础教育所需要的知识也应该从未改变,或者说它的核心内容永远都不会改变。这些知识不应该太多,但十分要紧。这就是“适度教育”。适度教育与过度教育,其实是不同的哲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必然提倡适度教育。这是在弄清楚了基础教育是为什么和基础教育应该干什么等基本问题的前提下,以人为本,探索和创新的有益尝试。”“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让我们从古老而又年轻的番禺出发,走向中国教育的新辉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