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过程的计算教学内容.ppt
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过程的计算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定量:定量: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过程的计算;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间壁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及校核计算。间壁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及校核计算。定性:定性:掌握传热过程的热阻分析法;掌握传热过程的热阻分析法;传热过程强化与削弱措施。传热过程强化与削弱措施。10-1 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传热过程:传热过程: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称传热过程。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称传热过程。传热过程分析求解的传热过程分析求解的基本关系为基本关系为传热方程式传热方程式式中式中K为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在容易与对流换热表面传热(在容易与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相混淆时,称总传热系数)。系数相混淆时,称总传热系数)。说明说明:(1)(1)由于平壁的两侧的面积是相等的,因此传热由于平壁的两侧的面积是相等的,因此传热系数的数值不论对哪一侧来说都是一样的系数的数值不论对哪一侧来说都是一样的。(2 2)h h1 1和和h h2 2的计算的计算,如果计及辐射时对流换热系数应该采用等效如果计及辐射时对流换热系数应该采用等效换热系数换热系数(总表面传热系数总表面传热系数)10.1.1 10.1.1 通过平壁的传热通过平壁的传热单层单层多层多层10.1.2 10.1.2 通过圆管的传热通过圆管的传热内部对流:内部对流:圆柱面导热:圆柱面导热:外部对流:外部对流:hiho对外侧面积而言得传热对外侧面积而言得传热系数的定义式由下式系数的定义式由下式表示:表示:从热阻的角度来看从热阻的角度来看 上面三式相加上面三式相加10.1.3 10.1.3 通过肋壁的传热通过肋壁的传热肋壁面积:肋壁面积:稳态下换热情况:稳态下换热情况:肋面总效率肋面总效率以肋侧表面积为基准的肋壁传热系数以肋侧表面积为基准的肋壁传热系数定义肋化系数:定义肋化系数:则传热系数则传热系数工程上一般都以未加肋时的表面积为基准计算肋壁传热系数工程上一般都以未加肋时的表面积为基准计算肋壁传热系数所以,只要所以,只要 就可以起到强化换热的效果。就可以起到强化换热的效果。由于由于值常常远大于值常常远大于1 1,而使,而使0 0的值总是远大于的值总是远大于1 1,这就使肋,这就使肋化侧的热阻显著减小,从而增大传热系数的值。化侧的热阻显著减小,从而增大传热系数的值。10.1.4 10.1.4 临界热绝缘直径临界热绝缘直径圆管外敷保温层后:圆管外敷保温层后:可见,保温层使得导热热阻增加,换热削弱;另一方面,降可见,保温层使得导热热阻增加,换热削弱;另一方面,降低了对流换热热阻,使得换热赠强,低了对流换热热阻,使得换热赠强,那么,综合效果到底是那么,综合效果到底是增强还是削弱呢?这要看增强还是削弱呢?这要看d/ddo2 和和d2/ddo22的值的值可见,确实是有一个极值存在,从热量的基本传递规律可知,可见,确实是有一个极值存在,从热量的基本传递规律可知,应该是极大值。也就是说,应该是极大值。也就是说,d do2o2在在d do1o1-1-1之间,之间,是增加的,是增加的,当当d do2o2大于大于d dcrcr时,时,降低。降低。or临界热绝缘直径临界热绝缘直径B Bi i 是管道外表面的毕渥数是管道外表面的毕渥数解:每米电线在不同的绝缘层外径解:每米电线在不同的绝缘层外径d do o=0.0051+2=0.0051+2m m的散热量为:的散热量为:【例例】外径为外径为5.1mm5.1mm的铝线,外包的铝线,外包=0.15W/(m=0.15W/(mK)K)的绝缘层。的绝缘层。t tfofo=40=40C C,t twiwi7070C C。绝缘层表面与环境间的复合传热系数。绝缘层表面与环境间的复合传热系数h ho o=10W/(m=10W/(m2 2 K)K)。求:绝缘层厚度。求:绝缘层厚度不同时每米电线的散热量。不同时每米电线的散热量。(P(P465465)取取do1070mm,计算结果用图线表示于图中。,计算结果用图线表示于图中。散热量先增后减,有最大值。散热量先增后减,有最大值。一般的动力保温管道很少有必要考虑临界热绝缘直径。一般的动力保温管道很少有必要考虑临界热绝缘直径。增加电线的绝缘层厚度,可增强电流的通过能力。增加电线的绝缘层厚度,可增强电流的通过能力。10.2 10.2 换热器的型式及平均温差换热器的型式及平均温差换热器换热器: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10.2.1 10.2.1 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的分类按照操作过程按照操作过程v间壁式间壁式换热器:换热器:是指冷热流体被壁面隔开进行换热的热是指冷热流体被壁面隔开进行换热的热交换器。如暖风机、燃气加热器、冷凝器、蒸发器;交换器。如暖风机、燃气加热器、冷凝器、蒸发器;v间壁式挨热器种类很多,从构造上主要可分为:管壳式、间壁式挨热器种类很多,从构造上主要可分为:管壳式、肋片管式、板式、板翅式、螺旋板式等,其中以前两种用肋片管式、板式、板翅式、螺旋板式等,其中以前两种用得最为广泛。得最为广泛。v另外,按流体流动方向可有另外,按流体流动方向可有顺流、逆流顺流、逆流、交叉流之分。、交叉流之分。蓄热式蓄热式换热器:换热器由蓄热材料构成,并分成两半,冷换热器:换热器由蓄热材料构成,并分成两半,冷热流体轮换通过它的一半通道,从而交替式地吸收和放出热流体轮换通过它的一半通道,从而交替式地吸收和放出热量,即热流体流过换热器时,蓄热材料吸收并储蓄热量,热量,即热流体流过换热器时,蓄热材料吸收并储蓄热量,温度升高,经过一段时间后切换为冷流体,蓄热材料放出温度升高,经过一段时间后切换为冷流体,蓄热材料放出热量加热冷流体。一般用于气体,如锅炉中间转式空气预热量加热冷流体。一般用于气体,如锅炉中间转式空气预热器,全热回收式空气调节器等。热器,全热回收式空气调节器等。蓄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混和式换热器混和式换热器混合式混合式换热器:冷热流体换热器:冷热流体直接接触,彼此混合进行直接接触,彼此混合进行换热,在热交换同时存在换热,在热交换同时存在质交换,如空调工程中喷质交换,如空调工程中喷淋冷却塔,蒸汽喷射泵等;淋冷却塔,蒸汽喷射泵等;按表面紧凑程度区分按表面紧凑程度区分紧凑程度可用水力直径紧凑程度可用水力直径d dh h来区别,或用每立方米中的传热来区别,或用每立方米中的传热面积即传热面积密度面积即传热面积密度来衡量。来衡量。适用于传热量不大或流体流量不大的情形。适用于传热量不大或流体流量不大的情形。1 1、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10.2.2 10.2.2 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型式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型式 优点优点结构简单,可利用标准管件。结构简单,可利用标准管件。两种流体都可在较高温度和压两种流体都可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换热,传热系数大。力下换热,传热系数大。传热面积可根据需要增减。传热面积可根据需要增减。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缺点缺点单位换热面积金属耗量大,价格单位换热面积金属耗量大,价格较高。较高。检修、清洗不便。检修、清洗不便。1010、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主要形式,又称管壳式换热器。传热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主要形式,又称管壳式换热器。传热面由管束组成,管子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束与管板再封面由管束组成,管子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束与管板再封装在外壳内。两种流体分装在外壳内。两种流体分管程管程和和壳程。壳程。1-21-2型换热器型换热器增加管程增加管程2-42-4型换热器型换热器进一步增加管程和壳程进一步增加管程和壳程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优点优点结构坚固,对压力和温度的结构坚固,对压力和温度的适用范围大。适用范围大。管内清洗方便,清洁流体宜管内清洗方便,清洁流体宜走壳程。走壳程。处理量大。处理量大。缺点缺点传热效率、结构紧凑性、传热效率、结构紧凑性、单位换热面积的金属耗单位换热面积的金属耗量等不如新型换热器。量等不如新型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的又一种主要型式。其主要特点是冷热流体间壁式换热器的又一种主要型式。其主要特点是冷热流体呈交叉状流动。根据换热表面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呈交叉状流动。根据换热表面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管束式、管束式、管翅式管翅式及管带式、及管带式、板翅式板翅式等。等。管束式管束式3 3、交叉流换热器、交叉流换热器 管翅式管翅式板翅式板翅式4 4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一组几何结构相同的平行薄平板叠加所由一组几何结构相同的平行薄平板叠加所组成,冷热流体间隔地在每个通道中流动,其特点是拆卸清组成,冷热流体间隔地在每个通道中流动,其特点是拆卸清洗方便,故适用于含有易结垢物的流体洗方便,故适用于含有易结垢物的流体。板板式式换换热热器器优点优点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流体湍动程度大,强化流体湍动程度大,强化传热效果好。传热效果好。便于清洗和维修。便于清洗和维修。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缺点缺点密封周边长,易泄漏。密封周边长,易泄漏。承压能力低(承压能力低(P2MPa)。)。流动阻力大,处理量小。流动阻力大,处理量小。5 5、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换热表面由两块金属板卷制而成,换热表面由两块金属板卷制而成,优点优点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结构紧凑,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传热面积大。两种流体都能以高速流两种流体都能以高速流动,传热效率高。动,传热效率高。螺旋流动,有自冲刷作用,螺旋流动,有自冲刷作用,适于处理粘性和易结垢流体。适于处理粘性和易结垢流体。缺点缺点承压能力差(承压能力差(P1MPa,t500C)损坏后检修困难。损坏后检修困难。螺旋板式换热器10.3.1 10.3.1 简单顺流及逆流换热器的简单顺流及逆流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对数平均温差传热方程的一般形式传热方程的一般形式:流动形式不同,冷热流体温差沿换热面的变化规律也不同流动形式不同,冷热流体温差沿换热面的变化规律也不同.换热器中冷流体温度沿换热面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冷却换热器中冷流体温度沿换热面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冷却流体的局部换热温差也是沿程变化的。流体的局部换热温差也是沿程变化的。10.3 10.3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换热器中传热过程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以以顺流顺流情况为例,作如下假设情况为例,作如下假设:(1 1)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q qm2m2、q qm1m1以以及比热容及比热容C C2 2,C,C1 1是常数;是常数;(2 2)传热系数是常数;)传热系数是常数;(3 3)换热器无散热损失;)换热器无散热损失;(4 4)换热面沿流动方向的导热量可)换热面沿流动方向的导热量可以忽略不计。以忽略不计。要想计算沿整个换热面的平均温差,首要想计算沿整个换热面的平均温差,首先需要知道当地温差随换热面积的变化先需要知道当地温差随换热面积的变化,然后再沿整个换热面积进行平均。然后再沿整个换热面积进行平均。dt1dt2t1t2在假设的基础上,并已知冷热流体的在假设的基础上,并已知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进出口温度,现在来看图中微元换热现在来看图中微元换热面面dAdA一段的传热。温差为:一段的传热。温差为:在固体微元面在固体微元面dAdA内,两种流体的换热内,两种流体的换热量为量为:dt1dt2t1t2对于热流体对于热流体:对于冷流体对于冷流体:可见,当地温差随换热面呈指数变化,则沿整个换热面的平可见,当地温差随换热面呈指数变化,则沿整个换热面的平均温差为:均温差为:(1)(1)(2)(2)(3)(3)(2)(2)(2)(2)、(3)(3)(3)(3)代入代入代入代入(1)(1)(1)(1)中中中中对数平均温差对数平均温差不论顺流逆流,不论顺流逆流,对数平均温差对数平均温差可统一用下式表示:可统一用下式表示:平均温差的另一种更为简单的形式是平均温差的另一种更为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算术平均温差,即即3 3 算术平均与对数平均算术平均与对数平均平均温差的另一种更为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即平均温差的另一种更为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即算术平均温差相当于温度呈直线变化的情况,因此,总是大于相算术平均温差相当于温度呈直线变化的情况,因此,总是大于相同进出口温度下的对数平均温差,当同进出口温度下的对数平均温差,当 时,两者的时,两者的差别小于差别小于4 4;当;当 时,两者的差别小于时,两者的差别小于2.32.3。实际换热器一般都是处于顺流和逆流之间,或者有时是实际换热器一般都是处于顺流和逆流之间,或者有时是逆流,有时又是顺流。对于这种复杂情况,我们当然也可以逆流,有时又是顺流。对于这种复杂情况,我们当然也可以采用前面的方法进行分析,但数学推导将非常复杂,实际上,采用前面的方法进行分析,但数学推导将非常复杂,实际上,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因此,人们想到对纯逆流的对数平均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因此,人们想到对纯逆流的对数平均温差进行修正以获得其他情况下的平均温差。温差进行修正以获得其他情况下的平均温差。-小于小于1 1的修正系数。的修正系数。按逆流布置的对数平均温差;按逆流布置的对数平均温差;图图10-2310-2310-2410-24给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和交叉流式换热器的给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和交叉流式换热器的 。10.3.2 10.3.2 复杂布置时换热器平均温差的计算复杂布置时换热器平均温差的计算对于其它的叉流式换热器,其传热公式中的平均温度的对于其它的叉流式换热器,其传热公式中的平均温度的计算关系式较为复杂,工程上常常采用修正图表来完成计算关系式较为复杂,工程上常常采用修正图表来完成其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具体的做法是:其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具体的做法是:(a a)由换热器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按照逆流方式)由换热器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按照逆流方式计算出相应的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出相应的对数平均温差;(b b)从修正图表由两个无量纲数查出修正系数)从修正图表由两个无量纲数查出修正系数(c)(c)最后得出叉流方式的对数平均温差最后得出叉流方式的对数平均温差图图10-23 110-23 12 2、1 14 4等多流程管壳式换热器的修正系数等多流程管壳式换热器的修正系数图51024、28等多流程管壳式换热器的修正系数图图10-24 210-24 24 4、2 28 8等多流程管壳式换热器的修正系数等多流程管壳式换热器的修正系数图图10-25 10-25 交叉流,两种流体各自都不混合时的修正系数交叉流,两种流体各自都不混合时的修正系数图图10-26 10-26 一次交叉流,一种流体混合、一种流体不混合时的修正系数一次交叉流,一种流体混合、一种流体不混合时的修正系数 关于关于 的注意事项的注意事项(1 1)值取决于无量纲参数值取决于无量纲参数 P P和和 R R式中:下标式中:下标1 1、2 2分别表示两种流体,上角标分别表示两种流体,上角标 表示进口,表示进口,表示出口,图表中均以表示出口,图表中均以P P为横坐标,为横坐标,R R为参量。为参量。(3 3)R R的物理意义:两种流体的热容量之比的物理意义:两种流体的热容量之比(2 2)P P的物理意义:流体的物理意义:流体2 2的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的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 的最大温升之比,所以只能小于的最大温升之比,所以只能小于1 1(4 4)对于管壳式换热器,查图时需要注意流动的对于管壳式换热器,查图时需要注意流动的“程程”数数10.3.3 10.3.3 各种流动形式的比较各种流动形式的比较(1)(1)顺流和逆流是两种极端情况,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顺流和逆流是两种极端情况,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的逆流的 最大,顺流则最小;最大,顺流则最小;(2)(2)顺流时顺流时 ,而逆流时,而逆流时,则可能大于则可能大于 ,可见,可见,逆流布置时的换热最强。逆流布置时的换热最强。InOutInOut(1)(1)设计计算:设计计算:设计一个新的换热器,以确定所需的换热面积设计一个新的换热器,以确定所需的换热面积(2)(2)校核计算:校核计算:对已有或已选定了换热面积的换热器,在非设对已有或已选定了换热面积的换热器,在非设 计工况条件下,核算他能否胜任规定的新任务。计工况条件下,核算他能否胜任规定的新任务。换热器热计算的基本方程式是换热器热计算的基本方程式是传热方程式传热方程式及及热平衡式热平衡式10-4 10-4 换热器的热计算换热器的热计算10.4.1 两种类型的设计和两种设计方法两种类型的设计和两种设计方法1.两种类型的设计和两种设计方法两种类型的设计和两种设计方法独立变量:独立变量:需要给定其中的需要给定其中的5 5个变量,才可以计算另外三个变量。个变量,才可以计算另外三个变量。2 2、两种设计方法、两种设计方法平均温差法平均温差法、效能效能-传热单元数传热单元数(-NTU-NTU)法法对于对于校核计算校核计算而言,给定的一般是而言,给定的一般是 ,A A,以及,以及2 2个进个进口温度,待求的是口温度,待求的是 。对于对于设计计算设计计算而言,给定的是而言,给定的是 ,以及进出口,以及进出口温度中的三个,最终求温度中的三个,最终求k和和A。(1)(1)初步布置换热面,并计算出相应的总传热系数初步布置换热面,并计算出相应的总传热系数k k(2)(2)根据给定条件,由热平衡式求出进、出口温度中的那个根据给定条件,由热平衡式求出进、出口温度中的那个待定的温度待定的温度(3)(3)由冷热流体的由冷热流体的4 4个进出口温度确定平均温差个进出口温度确定平均温差 (4)(4)由传热方程式计算所需的换热面积由传热方程式计算所需的换热面积A A,并核算换热面流体,并核算换热面流体的流动阻力的流动阻力(5)(5)如果流动阻力过大,则需要改变方案重新设计。如果流动阻力过大,则需要改变方案重新设计。1 1、设计计算、设计计算10.3.2 10.3.2 平均温差法:平均温差法:直接应用传热方程和热平衡方程进行热计算。直接应用传热方程和热平衡方程进行热计算。(1 1)先假设一个流体的出口温度,按热平衡式计算另一个出口)先假设一个流体的出口温度,按热平衡式计算另一个出口温度;温度;(2 2)根据)根据4 4个进出口温度求得平均温差个进出口温度求得平均温差 ;(3 3)根据换热器的结构,算出相应工作条件下的总传热系数)根据换热器的结构,算出相应工作条件下的总传热系数k k;(4 4)已知)已知kAkA和和,按传热方程计算在假设出口温度下的传热量;,按传热方程计算在假设出口温度下的传热量;(5 5)根据)根据4 4个进出口温度,用热平衡式计算另一个个进出口温度,用热平衡式计算另一个,这个值,这个值和上面的和上面的 ,都是在假设出口温度下得到的,因此,都不是,都是在假设出口温度下得到的,因此,都不是真实的换热量;真实的换热量;(6 6)比较两个)比较两个 值,满足精度要求则结束,否则,重新假定出值,满足精度要求则结束,否则,重新假定出口温度,重复口温度,重复(1)-(6)(1)-(6),直至满足精度要求。,直至满足精度要求。2 2、校核计算、校核计算1 1、换热器效能的定义、换热器效能的定义换热器的效能按下式定义:换热器的效能按下式定义:换热器交换的热流量:换热器交换的热流量:10.3.3 10.3.3 换热器热设计效能换热器热设计效能-传热单元数法传热单元数法2 2、顺流和逆流时换热器效能的计算、顺流和逆流时换热器效能的计算根据热平衡式得:根据热平衡式得:并假设并假设 则有则有式式,相加:相加:整理:整理:由上一节知道由上一节知道当当 时,类似推导可得时,类似推导可得合并写成合并写成令令类似的推导可得类似的推导可得逆流逆流换热器的效能为换热器的效能为称为称为传热单元数传热单元数当冷热流体之一发生相变时当冷热流体之一发生相变时,即,即 趋于无穷大时,于是趋于无穷大时,于是上面效能公式可简化为上面效能公式可简化为当两种流体的热容相等时,当两种流体的热容相等时,公式可以简化为公式可以简化为顺流顺流逆流逆流3 3、用传热单元数表示的效能计算公式与图线、用传热单元数表示的效能计算公式与图线NTUNTU:传热单元数,换热器热设计中的一个无量纲参数,在:传热单元数,换热器热设计中的一个无量纲参数,在一点意义上可看成是换热器一点意义上可看成是换热器kAkA大小的一种度量。大小的一种度量。对于比较复杂的流动形式,可以参照教材对于比较复杂的流动形式,可以参照教材P488-489P488-489的线算图的线算图来计算效能来计算效能。顺流顺流逆流逆流图图10-3210-32单壳程换热器单壳程换热器图图10-33 10-33 双壳程换热器双壳程换热器10.4.1 10.4.1 强化传热问题概说强化传热问题概说l 增加增加k k,主流,主流l 增加温差,常常使不可逆损失增大增加温差,常常使不可逆损失增大l 增大传热面积增大传热面积10-5 10-5 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强化传热的目的:强化传热的目的:缩小设备尺寸;缩小设备尺寸;提高热效率;提高热效率;保证设备安全。保证设备安全。在一定的传热面积与温差下,增加传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在一定的传热面积与温差下,增加传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的技术,称为的技术,称为强化传热技术强化传热技术。【例例】压缩空气在中间冷却器的管外横掠流过,压缩空气在中间冷却器的管外横掠流过,h ho o=90W=90W/(m/(m2 2.K).K)。冷却水在管内流过,。冷却水在管内流过,h hi i=6000W/(m=6000W/(m2 2.K).K)。冷却管是外。冷却管是外径为径为16mm16mm厚厚1.5mm1.5mm的黄铜管。求:的黄铜管。求:(a)(a)此时的传热系数;此时的传热系数;(b)(b)如管外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有何变化?如管外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有何变化?(c)(c)如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又作如何变如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又作如何变化?化?(b)(b)略去管壁热阻,传热系数为略去管壁热阻,传热系数为(c)(c)略去管壁热阻,传热系数为略去管壁热阻,传热系数为解:解:(a)(a)黄铜的导热系数为黄铜的导热系数为111W/(m.K)111W/(m.K)管外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增加管外的对流换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增加96%96%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增加不足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增加不足1%1%强化换热的原则:在热阻最大的环节上下功夫强化换热的原则:在热阻最大的环节上下功夫一般说来管壁热阻较小,常常要强化对流热阻一般说来管壁热阻较小,常常要强化对流热阻强化对流换热的原则:强化对流换热的原则:(1)(1)无相变的对流换热:减薄边界层,加强流体混合;无相变的对流换热:减薄边界层,加强流体混合;(2)(2)核态沸腾:增加汽化核心核态沸腾:增加汽化核心 (3)(3)膜状凝结:减薄液膜及加速凝结液膜的排泄膜状凝结:减薄液膜及加速凝结液膜的排泄 (4)(4)减小污垢热阻:工质的预处理,定期清洗减小污垢热阻:工质的预处理,定期清洗9.4.2 强化换热技术的分类:强化换热技术的分类:1 1、从固体侧着手、从固体侧着手hehe从流体侧着手角度分类从流体侧着手角度分类无源技术:无源技术:除输送传热介质所需的功率外,不需附加动力除输送传热介质所需的功率外,不需附加动力l 涂层表面涂层表面l 粗糙表面粗糙表面l扩展表面扩展表面l 扰流元件扰流元件l 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l螺旋管螺旋管l添加物添加物l 冲击射流冲击射流2 2、从是否使用外部动力源进行分类、从是否使用外部动力源进行分类有源技术有源技术除输送传热介质所需的功率外,需外加动力除输送传热介质所需的功率外,需外加动力 对介质进行机械搅拌对介质进行机械搅拌 受热面振动受热面振动 流体振动流体振动 电磁场电磁场 介质种加入异物或介质介质种加入异物或介质 强化换热的方式的综合评价强化换热的方式的综合评价应当综合考虑传热效果、流动阻力、成本和运行费用;应当综合考虑传热效果、流动阻力、成本和运行费用;3 3、按照发展历史分类、按照发展历史分类削弱传热的方法削弱传热的方法 1 1、覆覆盖盖热热绝绝缘缘材材料料。常常用用的的材材料料日日前前有有:岩岩棉棉、泡泡沫沫塑塑料、微孔硅酸切、珍珠岩等。料、微孔硅酸切、珍珠岩等。2 2、改改变变表表面面状状况况。即即改改变变表表面面的的辐辐射射特特性性及及附附加加抑抑制制对对流的元件。流的元件。3 3、遮热板、遮热板结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