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财政学第1章讲义.doc

    • 资源ID:60929250       资源大小:113.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政学第1章讲义.doc

    第一章讲义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1、何谓市场和市场效率?学习财政必须从市场说起。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从日常生活来看,市场是商品(包括生产要素)交易的场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不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而是在无数个买者与卖者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商品交易机制。这种商品交易机制所形成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并通过价格和产量的不断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这种结构精巧,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早已被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也被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2、何谓市场失灵及其市场失灵的表现?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固有的缺陷,被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1)市场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平(5)经济波动(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定义:财政学将外部效应定义为:私人生产成本和社会生产成本、私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不一致的现象。即某一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他人带来利益或造成损失的现象。类型:(1)按活动主体分生产者外部效应和消费者外部效应(2)按经济性质分成本型外部效应和效益型外部效应理解:(1)外部成本(负外部效应)指某一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损失的现象。由于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小于社会生产成本,生产者又不需要给于受损者相应的损失补偿,所以导致增加或过量生产该商品,以获得超额利润。(2)外部效益(正外部效应)指某一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由于生产者的生产效益小于社会生产效益,生产者得不到相应的效益补偿,从而导致减少生产该商品,造成市场对该商品的供应不足。如:上游水库下游地区可以受益,这是正的外部效应;如:造纸厂对河流造成污染,这是负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关于“公共物品”后续作专门讨论)注意:财政学意义上的成本会计意义上的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社会生产成本二、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是什么?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首先是执行政府的经济职能,并通过执行经济职能来保证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实施。政府的经济作用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所谓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说明不是所有的资源都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等。2、政府干预的程度和手段是什么?政府干预的程度是与政府规模的大小相联系。那么,政府规模大小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政府规模的大小一般是通过综合性指标,即以财政支出(或支出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由于世界各国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不同,所以,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府规模是存在很大差别的。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集权化倾向的国家高于分权化倾向的国家。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如何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规模,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政府干预的手段有:(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是指应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价格和公共物品价格等,引导和调节市场。(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是指由政府出资(即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主要生产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和社会福利角度规定价格。(3)财政手段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3、何谓政府干预失效及其原因?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政府机制同样会带来政府干预失效的问题。政府干预失效,是指政府干预非但没有弥补市场失灵,而是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规则,损害了市场效率。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表现在诸多方面:(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三、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有何区别?(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是指由国家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私人物品是指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2)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3)公式表示:纯私人物品: XjXij此公式表明:(1)商品Xj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i 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拥有)数量之和;(2)私人物品在个人之间是可分的。纯公共物品:Xn+jXinj此公式说明:(1)就消费目的而言,任何一个消费者i 都可以支配公共物品的总量xn+j(2)公共物品在个人之间是不可分的 。2、何谓混合物品?混合物品是指那些既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又具有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有些物品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如:一座桥梁;有些物品只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一个花园3、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有何区别?(1)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的定义公共需要是指由国家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私人需要是指由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2)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它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但并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以支撑各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第二节 财政概念一、财政的基本含义 (definition of public finance)1、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1)“财政”一词的来源。(2)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3)简略的财政概念。(1)“财政”一词的来源。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从人类社会史的观察,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乘其财用之出入”、“国用”、“国计”、“邦计”、“理财”、“度支”、“计政”均从不同程度表达了财政思想,但没有全面的、恰当的反映财政的含义和财政活动。我国政府文献中最初启用“财政”一词是在1898年。20世纪4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对“财政”的解释: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护其生存发达之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2)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综观当今西方国家财政学,都十分重视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将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国家和政府的三者关系是:国家是政治权利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国家具有政治、社会和经济的职能;财政是为国家实施并实现其职能提供财力的;政府是国家的执行机构和行政机关。国家是通过它的执行机构和行政机关来实施并实现其职能的。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的国家行政机关。所以,财政是政府经济行为和财政是国家经济行为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致的。(3)简略的财政概念。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来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简单的说,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2、如何理解财政“分配”的内涵?长期来,我国对财政“分配”的解释是: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它区别于西方财政学对“分配”的理解。西方财政学对“分配”的理解是:分配仅指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分配则界定为资源配置。即“资源配置”指的是生产要素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分配”是专指对生产成果的分配,即个人收入分配。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我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重新认识财政;并给予财政分配重新的界定。二、财政的基本特征 (features of public finance)1、财政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1)阶级性与公共性财政既然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那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不言而喻的。财政本身的属性天然具有公共性:国家或政府本身就具有公共性;公与私是对应的。由国家或政府办的事物是“公办”、是“公事”,也属于公共事物。(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的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利通过颁布的法令来实施的。财政的非直接偿还性是指国家对纳税人征税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当然,从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意义上说,税收具有间接的偿还性。强调的是: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他的纳税额等值的福利,他的付出与所得是不对称的。(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是通过“收入支出,支出收入”的过程运行的。尽管我国历来就有“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的争论,但这一争论主要说明,收支是否对称或平衡是反映中央与地方、各地区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它是制定财政政策的轴心。围绕收支平衡的这个轴心,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并提高使用效益;制定合理的税收和收费制度并保证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发挥国债的积极作用又防止赤字和国债发行的失控;制定财政管理体制合理调节中央与地方关系,依据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财政政策等,是构成财政学的一条主线。第三节 财政职能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1、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是什么?(1)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2)研究思路第一、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只要存在政府和财政,这种功能就不会消失。广大财政工作者应从日常繁杂的具体工作中解脱出来,开阔视野,摆正财政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财政工作应有的作用。第二、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基本立足点。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说是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基本问题。离开了这个基本立足点,既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概念,也不可能准确地概括财政的职能。第三、研究政府、企业、家庭、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也是分析财政职能的一种思路。二、资源配置职能(resource allocation)1、如何理解资源配置职能?(1)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广义地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地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得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2)财政的资源配置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的介入或干预而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财政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2、如何理解资源配置的方式?资源配置的方式有直接配置和间接配置。(1)直接配置,也称“内在配置”。是指由财政直接安排来实现的资源配置。财政通过自身配置资源的流向、流量和分布,从而引导市场的格局,调整资源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它是再生产内部的配置,可通过税收、国债和公共支出等形式来实现。(2)间接配置,也称“外在配置”。是指由政府通过制定财税政策来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它是为再生产提供外部条件的。如:纠正外部效应的活动。3、用什么指标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在实际生活中,各国政府通常以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等指标,或由若干指标组成的“景气指数”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当前,我国主要采取GDP增长率指标。GDP增长率是按市场价格表示的一个国家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4、财政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1)根据政府的经济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我国近年来实施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重大举措有: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和加强税收征管等。三、收入分配职能(income distribution)1、如何理解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对市场完成的初次分配结果进行再调节和再转移,以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是指在收入分配中根据要素的投入进行分配的准则。强调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价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也指社会认可的收入差距范围。至于什么是社会认可的收入差距范围,要取决于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伦理观念。差距过大,差距过小或平均主义都是对社会公平的背离。2、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原则和收入内容是什么?我国明确实行按劳分配与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取得的各类收入和财产。劳动收入工资、薪金、奖金、津贴各类收 入财产收入利息、租金资本收入红利、股息非劳动收入转移收入接受捐赠、救济等专利收入转让收入3、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是什么?(1)洛伦兹曲线(2)基尼系数(1)洛伦兹曲线是以直观图像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参见教材P35图12说明:如果洛伦兹曲线为45°角的直线,表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如果与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重合,则表示绝对不公平。而实际收入分配都是处于两种极端状况之间。(2)基尼系数是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形成的指标性的衡量工具,是测量收入差异程度的。即用曲线A(或)B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图中的x)/ 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图中的x+y),其数值称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小,越趋于平均。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系数处于0、30、4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4、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不能越俎代庖;(2)规范国家预算拨款单位的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如:对个人、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目前,各国主要不是通过尖锐的累进税贯彻公平要求,而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追求公平状态,以实现公平目标的核心内容。四、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economic stab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1、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内涵是什么?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市场运行中发生经济周期波动时,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进行调控,以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性平衡,实现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与发展。经济稳定包含多重含义:(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1)充分就业是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由该国当时社会状况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充分就业强调: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又在寻找工作的劳动人口的充分就业。就业率=已就业人口/全部可就业人口充分就业百分之一百的就业。充分就业的标准,一般以失业率来衡量。十五期间要求失业率控制在4.55%的范围内。或者,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劳动人口在全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约为95,由此推断,95左右的就业率应当属于理想的就业率。(2)物价稳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把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约束在经济稳发展可容纳的空间。即物价上涨的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物价稳定通常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等来表示价格水平的变化。物价稳定并非意味着商品价格的绝对不变,或物价上涨率为零。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5%之内,就可视为物价稳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不少学者和政府官员提出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7%之间,尚属可容纳的空间。(3)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国际收支不出现大的顺差或逆差,即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不同的概念,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增长是指一国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增长。发展是指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3、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机制。(2)财政实践中,可以通过制度性安排机制,发挥“自动”(内在)稳定的作用。例如累进所得税制度、失业救济金等转移支付制度。(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4)财政应切实保证文教、卫生、社会保障、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非生产性支出,提高社会福利,满足公共需要。

    注意事项

    本文(财政学第1章讲义.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