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项目范围管理分析.docx

    • 资源ID:60984469       资源大小:60.25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项目范围管理分析.docx

    泓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项目范围管理分析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项目范围管理分析xxx有限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4二、 发展环境5三、 必要性分析7四、 收集需求8五、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11六、 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和管理结构17七、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19八、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22九、 管理的目标25十、 公司简介27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8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8十一、 经济效益评价2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2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7十二、 建设进度分析3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38十三、 投资计划40建设投资估算表4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3流动资金估算表4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6一、 产业环境分析(一)推动管理创新系统推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为主攻方向,以资本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力争在军民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金融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打造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健全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创新评价和考核制度,推广“延长模式”。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创新活力。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创新模式,加快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完善工研院运行体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改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办法。(二)加强科技创新强化知识创新。加强管理、信息与通讯、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品牌学科和精品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及重点龙头企业,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可能产生颠覆性突破的重点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增强技术创新。依托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工程,组织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100个产业技术联盟。吸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和创新型企业来陕设立研发机构,鼓励省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机构建立科技合作机制。(三)强化产业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拓展产业链,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实现技术链、资金链、服务链融合发展。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创新重大专项,在智能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民用客机/货机、无人机、增材制造、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及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及应用、DMTO(煤制烯烃)、生物育种、土壤污染防治等领域取得突破及示范应用,超前部署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自旋磁存储等前沿技术研究,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二、 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医药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技术变革和跨界融合加快。围绕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技术、双功能抗体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为医药工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面临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国愈发重视医药工业的战略地位,人才、技术等方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对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和向更高价值链延伸带来了挑战。新发展阶段对医药工业提出更高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居民健康消费升级,要求医药工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医药工业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加快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技术创新方面,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仍需完善,行业增长急需培育壮大创新动能。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产业集中度不高。供应保障方面,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需增强,企业开发罕见病药、儿童药积极性低,小品种药仍存在供应风险。制造水平方面,仿制药、中药、辅料包材等领域质量控制水平仍需提高,原料药绿色生产和布局问题仍需解决。国际化方面,出口结构升级慢,高附加值产品国际竞争优势不强。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收集需求项目目标的4个要素中,最核心的就是范围目标,它定义了整个项目需要交付的结果,可以说是项目所有活动的参照点。但什么因素决定了项目的范围呢?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其实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某种需要,这种需要最终左右了项目应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为需求。需求表述了客户打算利用项目成果来做什么,而项目的产品范围则定义了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实现客户的需要。客户需求是“因”,产品范围是“果”,需求和范围之间存在着一个转化过程,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客户不是仅仅为了拥有而购买产品,而是通过产品来实现某种目的。“需求”是“范围”之源。不同行业,需求和范围在项目管理之中有不同的侧重。在某些传统的行业中,促使项目建立的客户需求是相当明确的。例如,建一栋楼的目的是满足客户居住的要求,这是千百年来都不变化的需求。而用户更关心的是造什么样的房子,这就是范围的概念。在另外一些新兴的行业中,特别是一些IT或者软件类型的项目,项目的需求都是解决一个新的问题,或者是创造出一种新的需要。这个时候连解决什么问题都说不清楚,又怎么能准确把握交付什么样的产品就能解决问题呢?前者就是我们说的“需求”,后者就是所谓的“范围”。这类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项目是在需求还只是一个概念的情况下开始的,需求是很不清晰、很不准确的。项目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搞清楚用户需求,然后在正确需求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的产品范围及工作范围,并作为后续项目活动的基准。这个活动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却有几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注意:首先,要明确需求收集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误以为需求收集就是搞清楚用户要的是什么产品。定义产品就是确定产品范围,它是在确定需求之后的活动。我们应该在这个阶段集中力量搞清楚以下问题:用户为什么需要这个产品?用户打算拿这个产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产品给用户带来了什么价值?整个需求活动都是围绕着用户来进行的。其次,当我们搞清楚了用户的需求后,就需要确定创建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这就是需求分析活动的目的,其结果就是定义产品的规格说明书。事实上,很多成熟行业的项目都是从相对详细而准确的产品规格开始的,产品规格定义了产品范围。在IT或者软件行业中,其第一个活动则早于产品规格而是从收集需求开始的,由需求确定规格,也就是产品范围。范围是项目其他活动的源头和基础,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好这个源头。在某些项目中,存在比“范围”还要提前的“需求”活动,则更需要控制好“需求”。“需求”控制好了,由它衍生出的“范围”也就控制好了。但有的时候项目需求变化了,项目范围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获取项目需求和定义产品规格(范,围)所要求的技能是不同的。获取项目需求的人员必须对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业务领域很熟悉,而定义产品所要求的技能则是技术能力。很少有人在两个领域都是专家。如果只具备一种技能的人做了两个要求不同的事情,很可能某一件事达不到要求。一个懂技术但不懂业务的人员去收集客户需求,容易导致需求质量不高,这一问题在现实中经常出现。了解项目需求、确定项目范围确实有一定的先后关系。很多项目在明确需求之前就签订了项目的实施合同,这个时候项目就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为如果识别的需求和当初估计差距较大,就会导致项目产品和工作范围超出预期。有些大型项目会把需求定义工作和需求实现工作两部分活动分开。在第一阶段,请专门的咨询公司进行需求定义,然后利用定义好的需求进行第二阶段招标,选择合适的需求实现伙伴。这种做法无疑能够保证两部分不同要求的工作都可以达到相应的要求。五、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是归纳和定义项目范围最常用的一种方法。WBS将项目分解成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工作单元,从而可以更为容易且准确地确定它们的进度、成本以及质量要求。说得通俗一点,WBS就是将项目进行分解的一种方法。它使得项目目标从抽象的表述转化成了详细、明确且实在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内容就变成了项目目标的具体体现。这样来说,WBS有3个主要目的:在制定WBS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项目的认识和理解。项目目标被分解成小颗粒度的、可被执行的任务,消除项目的神秘感。作为后续管理活动计划和控制的基础。工作分解结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表示法。该法被广泛采用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管理软件的普及。这类软件大都是利用列表图来创建WBS。我们也可以像上面一样对WBS中的每一项进行编码,其目的在于和后面的管理活动有一个很好的参照对应关系。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大型项目来说的,小项目可以不做编码。WBS是一个典型的树状分层结构。最上面一层代表整个项目,通常称之为0层,向下逐级分解直到最底层。理论上有3种方法来创建WBS:类比法、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类比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个类似项目的WBS作为构建本项目WBS的起点。很多专业领域的项目都有约定俗成的WBS模板供参考。一个组织也可以从自己过去积累的项目中提炼和归纳出一个项目的通用WBS来作为今后项目的标准。自上而下法被认为是最常规的创建WBS的方法。它从项目最大的单位开始,逐步分解成下一级的多个子项。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增加级数,细化工作任务。对于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来说,由于他们具备广泛的技术知识和整体的视角,这种方法是最好的。自下而上法则是让项目组人员一开始就尽可能地确定项目有关的各项具体任务,然后将各项具体任务进行整合,并归总到一个整体活动或WBS的上一级内容当中。这3种方法各有特点和其特定的适应性。一个高质量的工作分解结构对项目的后续工作至关重要,下面以自上而下法为例来介绍一种分解方法,并且展示其中的要点。步骤一:建立0层,也就是以整个项目作为分解的基础。对单个项目来说,这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但是对于大型项目来说,这样做便于项目分解结构的合并操作。步骤二:建立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列表。步骤三:对每个可交付成果进行分解,得到细分的子可交付成果。这一过程可以循环下去,直到得到适当的颗粒度为止。以上我们得到了一个全部由名词组成的工作分解结构,它代表了项目最后完成的所有产出物及其分解。步骤四:对每个子成果进一步分解出完成它所需的活动。也就是说,经历了这些活动,我们就可以构造一个子成果。步骤五:某些子成果的简单相加就可以构成其上一级的父成果。但是某些父成果的完成不仅需要这些子成果,而且需要额外的活动。这些活动被称为横向关联活动。横向关联活动包括子产品的集成活动、验收活动等。最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项目WBS。综观整个WBS,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点:第一,项目分解从可交付结果开始进行逐步分解,这样看起来整个WBS的上半部分都是名词,所有这些工作结果就构成了项目的产品范围。它意味着项目最终或者进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哪些工作产品,这些产品最终会转化成交付给客户的交付结果。这种分解方式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项目实施方和项目最终交付客户两者之间对待项目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前者关心如何完成项目,后者关心完成的是什么,是不是所期望的。从表现来看,前者在意实施活动,后者在意实施结果。现实中大多数项目的WBS是由项目实施方来完成的,所以通常情况下WBS是以实施活动为主线进行分解的。这一方面体现了实施方作为实施领域的专家对活动细节的理解,另一方面反映了其对目标效率因素的关注,而可能会对效果的忽视。这也是我们今天很多项目出现问题的根源之一。因为客户方关心“我能得到什么”,而实施方只关心“我该做什么”。只有消除这种差异,才能避免做所谓“有效率没效果”的事情。自上而下的分解方式特别强调以交付结果为核心,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以客户的期望为上层目标,然后逐步向下分解,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以实施活动为主线进行分解所产生的问题。第二,WBS的叶子节点几乎都是动词,也就是活动。它表明了所有这些活动的完成,就代表了项目的全部工作。这些活动就构成了项目的工作范围。后续的项目计划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如何为这些活动分配相应的资源,以及如何优化资源的分配来提高项目实施效率。第三,在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存在4种构成模式:第一种:父节点是名词,子节点全部由名词构成。第二种:父节点是名词,子节点全部由动词构成。第三种:父节点是名词,子节点由名词和动词共同构成。第四种:父节点是动词,子节点全部由动词构成。虽然上面给出了一种普适的分解方法,但创建一个高质量的WBS并不容易,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同时,实现一个好的WBS所需要的技能并不是管理技能,而是工程领域方面的专业技能。也就是说,工作分解结构的质量与完成这项工作的人对该项目所处工程技术领域的理解和经验高度相关。有时甚至可以说,WBS的创建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它凝结了项目实施人员对项目范围的充分理解,也包含了大量的来自过去实践的经验总结。所以,如果一个组织实施的类似项目很多,完全可以总结出一个WBS模板。这个模板实际上是企业过去经验的总结,代表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前述的3种构建WBS的方法中,最有价值的是类比法。下面是创建WBS的基本原则WBS中的产品范围应该包含所有的中间和最终工作产品。WBS中的工作范围应该包含所有的项目任务和活动。那些没有被包含在WBS中的活动和任务都不会被分配相应的资源,其实施也无法得到保证。分解的颗粒度大小由项目特征和管理幅度来决定,没有一定的规则。在WBS的每一个节点上,可以建立账目编码系统来唯一标识和确定每一项工作单元。一方面,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和准确度,减少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这个编码可以和进度及成本管理产生对应关系,特别有利于对项目进行非常准确而详细的成本预算及核算管理。在WBS的某一层节点及其以下所有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单元来单独管理,被称为“工作包”。每一个工作包可以分配相应的责任人,并建立责任分配矩阵。工作包范围内的所有结果或者活动由该责任人负责。工作包的设定完全是出于管理的需要,所以其选择没有硬性的规定。WBS事实上是项目管理活动和工程活动的连接点,两个部分的活动在WBS中得到了有效的关联。后续的项目管理活动都是针对WBS上的工程活动来进行的。项目的时间资源被具体分配到WBS的工作单元上。项目的资源投入和成本计划被分配到WBS的工作单元上。项目的范围变更必须基于WBS进行。六、 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和管理结构企业中除去项目活动以外,还有另外一类被称为运营的活动。不同于项目活动,它是那些重复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例如,企业中的生产活动,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活动。运营活动和项目活动有着很多不一样的特征。为什么在管理上,项目追求的是“效果”而运营追求的是“效率”呢?项目活动由于其独特性的项目目标,使得项目必须首先关注实现效果,然后才可能考虑效率,切忌因为追求效率而影响了效果。而运营活动则是重复性的活动,其效果早在多次重复中得以保证,所以更关注在不断地重复时降低实现的代价,所以运营活动大多更关注效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除了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活动外,还有一类被称为战略管理的活动。战略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确定本组织的发展方向,进而选择所要实施项目的范围,同时通过项目的实际运行来逐步落实战略目标的实现。运营管理则对项目的运作提供服务性支撑。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除了按其功效与作用分成三类外,还可以按管理层级进行分类。大致上,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的管理层被分成了三个层次:上层、中层和基层。高层,又被称为决策层。其大多从事战略管理活动,目的是从组织整体利益出发,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制定组织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大政方针,编制战略计划。中层,又被称为执行层。其大多从事运营管理,目的是根据组织的战略计划,将目标分解成详细的实施方案,分配资源,协调和评价下级组织活动,监督和控制目标的实现。执行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工作目标来自高层或决策层,其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然后驱动一线经理按照计划实现目标,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这一层根据企业规模可能存在多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的管理者要面对两个挑战:第一,深刻理解来自决策层的战略意图和目标。这中间可能需要反复地确认才能正确把握。第二,对下大多是实施间接管理模式。所谓间接管理,是指所管理的团队和人员并不是直接进行汇报,而是需要通过中间层将信息传递过来以了解真实的状况。这种传递会导致信息的失真和不明确,有时甚至会产生偏差。基层,大多从事工作一线的管理,按照规定的计划和程序完成任务。在很多企业中,项目经理所处的地位大多在这一层中。但这一情况不是绝对的,很多重要的大型项目的领导一职都由企业高层主管担当。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企业层级基本上都会有这三个层次的划分。只不过具体的层级多少会有差别,大多体现在中层管理的级数上。很多大型企业的中间管理层级数众多,导致机构脏肿,决策缓慢。高层战略通过层层传递,到一线执行时已经大大走样。而来自一线的市场反馈,也被扼杀在繁琐的层层汇报过程之中。所以,现代企业都在做“瘦身运动”,试图减少从下到上的层级数目,追求扁平化。七、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上述关于旅游的例子虽然并不正规,但很好地向我们示例了一个普通项目所需要经历的过程。我们就此来延伸出正规而完整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如前所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总结出了人们做好项目的一些经验,把它们归纳成一系列的管理过程。这些过程根据其涉及的领域和起到的作用,按照两个维度进行了分类,即知识领域和过程组。第一维度称为知识领域,共有三类,分别是核心知识领域、辅助知识领域和整体管理。核心知识领域包括以下四项:项目范围管理: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的过程。这些过程用于确保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项目时间管理:确保项目准时完成所必需的过程。项目成本管理: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各个过程。项目质量管理:确保项目满足它所应满足的需要。其实,项目管理的核心知识领域就是构成项目目标的四个要素。也就是说,项目管理就是确定和细化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这四个目标,然后围绕这四个目标的实现进行监督和控制。除非项目的目标构成因素发生了变化,否则项目管理的核心知识领域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所谓辅助知识领域,是指那些有利于项目目标实现的过程活动它们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项目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过程。项目沟通管理:管理项目信息的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管理项目所遇到的不确定性。项目采购管理:管理那些从执行组织外部购买项目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项目干系人管理:管理项目干系人关系的过程。最后一个知识领域是项目整体管理,它是指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大框架在项目生命周期中来集成和协调所有其他项目管理知识领域所涉及的过程。第二个维度称为过程组,它是按照过程本身的作用来分类的,共分为:启动过程组、计划过程组、实施过程组、控制过程组和收尾过程组。这几个过程组最主要的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启动过程组主要承担项目的立项过程,收尾过程组主要承担项目的结项过程。各个过程组之间的主要关系如下:制订计划,这是项目管理活动的必要要求。计划作为实施活动的参照。控制过程获取实施的实际状态,对比计划过程来判断是否存在偏差。当存在偏差时,或者纠正实施过程,或者变更计划。可以看到,项目管理过程组织之间的关系和一般管理里面的计划、实施和控制是一致的。到这里,我们可以把项目管理看作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也就是说,它的核心就是一系列的管理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实践当中的基本活动。我们学习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项目管理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实施一个项目,应该按照哪些过程来开展活动。支撑过程实施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八、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学发展至今,仍然是一门非常严格的社会科学,它有很多的流派,不存在统一的定理和法则,我们很难给管理学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管理学的定义被广泛引用,即管理学是通过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来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学科。这里面的资源是广义上的定义,通常可以指物质资源、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三大类,每一类资源都有其特殊性。而管理就是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某一目的。从某一个角度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资源有些有比较明显的规律可循,例如物质资源、时间资源,有些则不大那么容易掌握其运行规律,例如人力资源。按照这种判断,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管理就是在“管事”和“管人”。前者是指管理那些可以采用自然世界规律处理的资源,后者则是特指需要考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资源。被管理的对象“人”和“事”究竟有什么差别?可以用两个特点来概括:第一,人是有感情的,而事物没有,但我们更关心这个差别给管理带来的影响。显然,人的感情会影响工作效率,但事物只受“理性的”自然规律支配。第二,支配事物运转的规律都是一种因果关系,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但是人的思维可能产生跳跃,有“果”不一定有“因”,或者“因”和“果”之间的关联还不清楚。我们经常提到的直觉思维就是这种情况。正因为有了人的直觉思维,才导致了人的创造性活动。在项目管理的环境下,根据项目所处领域的不同,“管事”和“管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一线工程技术领域成长起来的项目经理来说,首先面临的转变和挑战是“管人”,所以这里给管理下一个有着明显侧重点的定义,即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显然是一个特别关注“管人”过程的定义。简单地说,管理是使他人产生绩效的过程。评价技术领域管理者工作绩效的标准不是其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他本人对项目结果的直接贡献,而是他调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他使团队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习管理学知识和其他工程知识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仅仅知道和了解管理学的知识本身并不能给学习者带来任何价值,他必须通过实践和应用从而最终产生效益。一般来说,一个人在管理学上的学习过程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知识阶段。这个阶段是最基础的阶段,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接触和掌握各种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二阶段:实践阶段。知识仅仅停留在知晓和理解的层面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学习者必须在实践中去应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应用要想取得效果,就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学习者会发现,只有当这些方法和技巧成为他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时,它才真正为学习者所用,才能给学习者带来价值。说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习惯的力量。很多理工科背景的学习者大多满足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但忽视这些正确的方法有多少是自己形成的行为习惯。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播种一个想法,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一谚语成为西方很多成功学研究者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获得成功时,就去看看那些成功者都有哪些共有的性格特征,他们这些性格特征又是通过哪些习惯形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知道一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是,一个正确的习惯却需要千百次的简单重复才能形成。当一个人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的时候,他的所有行为和思维都很自然地选择了一种正确的方式,久而久之,成功自然就会垂青于他。没有改变就无法取得进步,但改变人的既有习惯又谈何容易。九、 管理的目标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效果,有时也称作效益,通常是指目标的正确性,也就是确定做什么。效率,通常是指实现目标的代价,也就是确定如何做。任何管理活动的目标都可以在这两个正交的维度上分解,这样就产生了四个象限。很容易得出结论,四个象限中最好的一定是“有效果、有效率”,最差的一定是“没效果、没效率”。问题是“有效果、没效率”和“没效果、有效率”哪一个更好呢?在管理学上,效果因素确定了目标的意义,效率因素确定了实现目标的代价。显然效果的优先级要高于效率。没有意义的事情,其实现效率再怎么高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有效果、没效率”要好于“没效果、有效率”。但是在现实中,效果和效率两方面是紧密关联的,有时甚至很难区分。我们经常头疼的“官僚主义”就是有效果没效率的情形。国际上有个“幽默”,认为世界上存在三大官僚机构,分别是:世界银行、政府机构、大型公司。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组织规模庞大,机构复杂。为了防止出错,就制定了复杂而繁琐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有效果、没效率”的事情发生。另外一个普遍而有趣的现象是:工程师容易犯“没效果、有效率”的错误。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个可能的推论是:大多数工程师都是理工科背景出身的,他们过去所接受的教育一直以解决问题为主,所以形成的思维习惯是给定目标后快速地实现目标,他们很少去自己选择目标,所以对目标的正确性缺乏判断力。在实际工作中,一个项目的目标往往与市场和商业价值相关,如果工程师沉浸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则常常会偏离真正的目标价值。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有关教育方法的例子。我们经常使用搭积木来教育小孩子。这有两种教育方式:第一种方式,先给小孩子做示范,将积木搭成约定的形式,例如一座塔,然后让小孩子搭出同样的一个塔来;第二种方式,并不先做示范,而是直接给小孩子一堆散乱的积木,小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搭积木。显然,这两种方式暗含着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采用第一种方式时,我们更多的是表扬“搭得快”的小孩子,因为大家的“答案”都一样,是事先约定好了的;采用第二种方式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搭出来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第一种方式关心“效率”,第二种方式关心“效果”。大多数接受正统教育的人,都是在多年的快速寻找“标准答案”的训练中成长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凡事皆有标准答案,快速寻找和实现标准答案”的“效率定式”。但在实际工作中,“效果”因素往往要重于“效率”因素。十、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龙xx3、注册资本:70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7-117、营业期限:2014-7-11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3386.7410709.3910040.06负债总额5170.074136.063877.55股东权益合计8216.676573.346162.50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31907.0125525.6123930.26营业利润7189.325751.465391.99利润总额6495.615196.494871.71净利润4871.713799.933507.6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871.713799.933507.63十一、 经济效益评价(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12个月),运营期9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607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39455.0045525.0051595.0060700.002增值税1607.841902.632197.422639.612.1销项税5129.155918.256707.357891.002.2进项税3521.314015.624509.935251.393税金及附加192.95228.31263.69316.753.1城建税112.55133.18153.82184.773.2教育费附加48.2457.0865.9279.193.3地方教育附加32.1638.0543.9552.79(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639.61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47322.89万元,其中:可变成本40173.36万元,固定成本7149.53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45311.93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24715.3828517.7532320.1138023.662工资及福利费2149.702149.702149.702149.703修理费692.43692.43692.43692.434其他费用4446.144446.144446.144446.144.1其他制造费用298.55298.55298.55298.554.2其他管理费用275.48275.48275.48275.484.3其他营业费用3872.113872.113872.113872.115经营成本32003.6535806.0239608.3845311.936折旧费1357.651357.651357.651357.657摊销费19.0119.0119.0119.018利息支出634.30634.30634.30634.309总成本费用34014.6137816.9841619.3447322.899.1其中:固定成本7149.537149.537149.537149.539.2可变成本26865.0830667.4534469.8140173.36(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316.75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3060.36(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3060.36×25.00%=3265.09(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3060.36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3265.09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3060.36-3265.09=9795.27(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39455.0045525.0051595.0060700.002税金及附加192.95228.31263.69316.753总成本费用34014.6137816.9841619.3447322.894利润总额5247.447479.719711.9713060.365应纳所得税额5247.447479.719711.9713060.366所得税1311.861869.932427.993265.097净利润3935.585609.787283.9

    注意事项

    本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项目范围管理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m****)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