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100天四川专版2016中考物理复习滚动测试一声光现象.doc
-
资源ID:60993333
资源大小:40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火线100天四川专版2016中考物理复习滚动测试一声光现象.doc
滚动测试(一)声现象 光现象(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2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3(2015·鄂州)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 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2015·河南)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5(2015·吉林)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6(2015·漳州)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7(2015·娄底)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 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8(2015·安顺)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9(2015·南京)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产生的,是通过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10(2015·兰州)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填“反射”或“折射”)现象,所成的像是一个_(填“虚”或“实”)像11(2015·绥化)小芳面向穿衣镜站立在镜前1 m处,她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m;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 m,则她在镜中的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2015·黔西南)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将此物体向凸透镜移动5 cm,此时的成像规律是生活中_的成像原理,成倒立、_的实像三、作图题(共9分)13(4分)(2014·丹东)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14(5分)(2015·孝感)如图,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共32分)15(8分)(2015·山西)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16(12分)(2015·株洲)如图,玻璃板P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左侧适当位置,这时,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右侧的像B.(1)要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一支相同的但不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右侧_,直至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并_蜡烛的位置(2)下列关于蜡烛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_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不同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沿不同方向观察蜡烛的像,像的位置不同若在P、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3)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眼睛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的光路图17(12分)(2015·眉山)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cm.(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的实像(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填“近视眼”“远视眼”或“正常眼”)滚动测试(一)声现象光现象1D2.C3.B4.C5.D6.A7.B8.D9.振动空气声源10.反射虚11.1不变12.投影仪放大13.14.15.(1)垂直漫(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3)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ON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16.(1)移动记录(2)(3)17.(1)10.0(2)左缩小(3)凸远视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