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 A T 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资源ID:61013338
资源大小:247.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调研】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 A T 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考调研】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 A T 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60分)1.(2012·山东潍坊)寒暑假期间很多人去西藏高原地区旅游时特别容易感到腰酸腿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因利用减少而被贮存在肌肉细胞中B.此时肌肉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由肌糖原直接供给C.此时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为有氧呼吸D.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有麻醉作用答案 C解析 到达高原地区的旅游者在短时间内会有某些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而感到腰酸腿痛,这是高原地区氧气稀薄造成的,但此时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仍为有氧呼吸,C项正确。2.(2012·山西大学附中月考)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数值最大的是B.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D.某些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答案 D解析 图中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产生的ATP,其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A项错误;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2O反应生成CO2和H,因此是H2O,B项错误;原核生物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D项正确。3.(2013·哈尔滨检测)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答案 D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才有水的生成,该过程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4.(原创题)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 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 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B.若30 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答案 C解析 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气球内气体含量增加,气球会膨胀,液面应该上升,C错误。5.(2012·九江模拟)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O2,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DH2OO2H;类囊体薄膜答案 C解析 “巴斯德效应”的发生是因为发酵容器中存在O2并参与有氧呼吸过程,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而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有O2参与,并与H结合产生H2O,同时释放大量能量。6.(2012·福州调研)下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b点。由ab可说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加快B.乙图中曲线表示无氧呼吸类型,曲线表示有氧呼吸类型C.如果乙图中曲线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么在de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乳酸D.曲线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答案 C解析 甲图表示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b点是呼吸最适温度,乙图表示呼吸作用类型,曲线表示无氧呼吸类型,曲线表示有氧呼吸类型,在de段无氧呼吸随O2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但还是有无氧呼吸,积累的物质是酒精。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化合物。7.(原创题)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的地方分别是( )A.、人体内无过程B.、人体内无过程C.、人体内无过程D.、人体内无过程答案 B解析 题图中产生ATP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而人体无氧呼吸不能产生酒精。8.(2012·汕头模拟)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C.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D.乙组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答案 C解析 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9(2012·温州五校联考)下表是植物不同器官的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L·g1·h1): 植物器官呼吸速率(O2)植物器官呼吸速率(O2)胡萝卜根25大麦种子(浸泡15 h)胚715胚乳76叶440叶266苹果果肉30根9601 480果皮95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有明显差异B种子内胚的呼吸速率比胚乳高,表明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C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前先浸泡,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含水量D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呼吸速率不同,与其结构有关而与功能无关答案 D解析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胡萝卜和大麦的根和叶的呼吸速率不同,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的呼吸速率不同,与其结构和功能都有关。10.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稻田定期排水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A. B.C. D.答案 B解析 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以免厌氧细菌大量繁殖;稻田定期排水则是为了使根部有充足的氧气进行细胞呼吸;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则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为了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1.(15分)(2013·深圳模拟)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据图作答。(1)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除a外,还包括_,原因是缺乏_。硝化细菌将CO2转化为C6H12O6时,所利用的能量来自_。(2)水稻叶肉细胞内,a过程中H2OO2的部位是叶绿体中的_,伴随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反应式为_。(3)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4)请填写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时所用试剂和颜色反应比较表:被检测的物质试剂现象(颜色)CO2澄清的石灰水混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_酒精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_答案 (1)b 相关的酶 NH3等氧化释放出的化学能(2)类囊体薄膜(基粒)ADPPi(磷酸)能量ATP(3)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4)由蓝变绿再变黄 灰绿色解析 (1)图中a、b、c、d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在人体内不能进行a和b过程,原因是缺乏相关的酶。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其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自NH3等物质的氧化释放的化学能。(2)水稻叶肉细胞内,通过光反应完成H2OO2过程,其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伴随着ATP的产生。(3)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4)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12.(10分)(2012·潍坊一模)如图是呼吸作用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A物质是_,它可以通过植物的_作用产生。(2)植物体内的有氧呼吸包括_(填标号)过程,该生命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填细胞器)。(3)人体不能进行_(填标号)过程,原因是缺乏该过程顺利进行所必需的_。(4)葡萄糖中的能量通过有氧呼吸后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储存在_中。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通过过程后葡萄糖中能量的主要去路是_。(5)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填标号)过程的进行。答案 (1)氧气 光合(2) 线粒体(3) 酶(4)ATP 细胞质基质 储存于乳酸中(5)解析 (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H必须与氧气结合才能生成水,可见A物质是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2)植物体内有氧呼吸包括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个过程则发生在线粒体中。(3)人体不能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因为人体不含进行该过程所需要的酶。(4)过程代表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它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通过过程后葡萄糖中的能量绝大多数储存在乳酸中。(5)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有氧呼吸的进行。13.(15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将_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一段时间后观察_的变化。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如果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如果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_。答案 (1)有无氧气 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等量 (两侧)液面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 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解析 (1)本实验是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故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氧气,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2)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的等量原则,将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如果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如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