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2010年12月).doc
优质文本?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 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2. 对于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垄断厂商可以索取高价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3. 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4. 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5. 如果某种商品如花生的存货过多,卖方会提高价格以提高对花生的需求量。×6. 短期本钱函数中的最低平均本钱就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本钱。7. 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8. 如果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就不应该生产。×9. 尽管寡头垄断企业不轻易进行竞争,但并不说明这些企业之间不会发生锋利冲突。10. 上策均衡一定属于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上策均衡。11. 甲、乙两国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比乙国平等。12. 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本钱低于社会本钱。×13. 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下降。×14.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15. 提高税率就能增加税收。×16. 本钱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应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本钱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17. 货币贬值一定会使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18. 在完全竞争行业中,需求上升对该行业的厂商有利。19. 垄断厂商是产品价格的决定者,因此,它可以对产品任意定价。×20. 某产品短期生产函数中要素的平均产量下降时,该产品短期本钱函数中的平均本钱必上升。21. 一个购置了财产保险的人不再担忧自己的财产平安,其行为属于逆向(不利)选择。×22. 从企业提供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制定法规禁止企业间的敌意收购。×23.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24.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25. 随着本钱的增加,等本钱线向左下方移动。×26. 洛伦斯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A的面积也就越大,B的面积相应就小。27. 三级价格歧视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歧视的大。28. 对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本钱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那么,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X 29. 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应量随劳动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劳动的供应曲线为负斜率,向右上方倾斜。×30.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二、名词解释二宏观局部1:或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或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3.名义: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4.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5曲线:一条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反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即在曲线上的各点,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6曲线:一条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与收入正比例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应。7.流动性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指当利率已经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降低,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只会下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有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8.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9.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0.凯恩斯极端:曲线为垂直线而曲线为水平线,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情况。11.古典主义极端:曲线为水平线而曲线为垂直线,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的情况。12.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13.相机抉择: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时,根据经济状况和各项政策的特点,主动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保持经济在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点上平稳运行。一般来说,经济衰退时采用扩张性政策,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政策。14.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是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从而改变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工具。15.货币创造乘数:是货币总量与高能货币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16.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降低。17.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18.总供应: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等根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19.总需求函数:表示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描述了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20.利率效应: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21.工资价格“刚性: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假设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即二者完全不能进行调整。工资刚性也可以指货币工资呈现出的只能提高不能下降的特征。22.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23.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和萧条时,因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的下降而导致的。24.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应大于货币的实际需求而引起的在一段时间内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的现象。25.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应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26.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本钱通货膨胀或供应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应方面本钱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27.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坐标表示失业率、纵坐标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它说明了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新古典综合派将这一曲线进行改造后变成了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的曲线,即:失业率越高,那么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它意味着可以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或实现充分就业;而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物价,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28.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时机本钱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时机本钱的话,就称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29.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这种相对价格也被称作名义汇率。30.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3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国与他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报表。32.国际收支顺差: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称为国际收支差额。当国际收支差额为零的时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差额大于零的时候,即0,那么称为国际收支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33经济周期:又称为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三、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二宏观局部1、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D 。A 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B 出售股票的收入;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 为他人提供效劳所得收入。2.以下哪个不是存量指标 C A 存货; B 资本;C 投资; D 社会财富。3.在两部门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80%,那么投资乘数值为 C A1.6 B2.5 C5 D44.根据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退休期人们的生活水平 C A下降 B提高 C不变 D不确定5.假设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那么表示现有投资规模 B 。A 偏大; B 偏小;C 适中; D 不确定。6.自发投资支出增加工10亿元,将使得曲线 C A右移10亿元 B左移10亿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C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7.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8曲线的斜率由 C 决定A边际消费倾向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B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C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D以上都不是9曲线右上方、曲线右上方的组合表示 A 。A产品供过于求、货币供过于求;B产品供过于求、货币供不应求C产品供不应求、货币供过于求;D产品供不应求、货币供不应求。10.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A 减少政府支出; B 减少个人所得税;C 扩大财政赤字; D 增加财政支出。11.在凯恩斯区域内, B A 货币政策有效; B 财政政策有效;C 财政政策无效; 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12.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应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A.总产量上升; B.利率上升;C.价格上升; D.均有可能13.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以下哪一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A.技术水平; B.资本存量C.人口增长; D.就业量14.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应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是A.提高价格水平的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5.古典总供应曲线存在的条件是DA. 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B.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应曲线移动的影响D.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应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16.技术进步将会引致AA.短期总供应曲线和长期总供应曲线都向右移B.短期总供应曲线和长期总供应曲线都向左移C.短期总供应曲线右移,长期总供应曲线不变D.短期总供应曲线不变,长期总供应曲线右移17.以下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B A.自然失业率是经济周期自然产生的失业B.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C.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D.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经济效率密切相关18. 以下对通货膨胀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是通货膨胀B.房屋价格的不断上涨就是通货膨胀C.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偶然上涨D.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的股票价格上涨就是通货膨胀19. 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实际的国民收入为950亿美元,增加20亿美元的投资0.8,经济将发生 D A.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 B.到达充分就业状况C.需求缺乏的失业; D.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0. 假定上题中实际的国民收入为900亿美元,75%,增加20亿美元的投资,经济又将发生 C A.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 B.到达充分就业状况C.需求缺乏的失业; D.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1.最初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上升长期可能导致 D A.使总需求曲线左移和总供应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低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产量水平上B.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应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产量水平上C.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应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和更低的产量水平上D.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供应曲线左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而产量不变22.赫克克歇尔俄林提出 D 学说A.绝对优势; B.比较优势; C.动态比较优势; D.要素禀赋23.按直接接标价法,如果英镑的汇率是2美元,那么美元的汇率是 C A.2英镑; B.1英镑; C.0.5英镑; D.无法确定24. 中国从美国进口一批价值50万美元的商品,而且美国厂商把所得资金用于购置中国国债,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变动是 D A.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借方同记入50万美元B.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贷方同记入50万美元C.经常账户的借方、贷方同记入50万美元D.经常账户的借方、资本账户的贷方记入50万美元25.所有位于曲线左上方的点,意味着 B A.风部与外部失衡 ; B.国际收支盈余C.国际收支赤字; D.不决定国际收支状况26.开放经济条件下,曲线会有的变动是 C A.出口增加使曲线左移 B.进口增加使曲线右移C.净出口增加使曲线右移 D.净出口增加使曲线左移27.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A.永久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28.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将使 C A.中国商品相对廉价,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B.中国商品相对廉价,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C.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出口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出口29. 如果一国处于国内均衡,但国际收支有盈余的状况,这时最适宜采取的宏观调节政策是 D A.紧缩性的财政政策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D.调高本币汇率,使本币升值30.当某一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时 C A.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因而存货增加B.总需求逐渐增长C.总需求少于总供应D.总需求超过总供应31.以下各项中 A 项属于生产要素供应的增长A.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B.实行劳动专业化C.规模经济D.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应用32.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 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B.刺激消费水平C.较少工作时间D.推广根底科学及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33.黄金分割律是 C A.一个遥远的目标B.储蓄率等于人口味道蓄的原那么C.资本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的原那么D.短期提高人均产出的规律34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一个国家最终将 B A.以一个不断增长的比率增长B.保持一个静止状态C.耗光自然资料难以维持生存D.造成严重的污染使人民难以生存四、简答题二宏观局部1.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的假设条件是什么?【答案】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的核心在于需求决定供应,支出决定收入.这种收入决定理论的假设是:1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资源数量不变、技术水平不变。2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即总供应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3价格水平不变,或者说存在粘性价格,经济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需求的供应量。2.在曲线和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么?【答案】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这是因为和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利率和收入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到达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并不能说明这就是充分就业的利率和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缺乏时,即使利率再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这会使得较低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相结合到达产品市场均衡。3.试用一模型分别说明自发总需求变动和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及利率的影响。【答案】(1)将曲线与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可得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人与利息率决定的一模型。(2)自发总需求变动会引起曲线移动,从而会使国民收人与利率变动。如下列图图略。图中,0与相交于E0,决定了利息率为i0,国民收人为Y0。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曲线从0移动到1,这就引起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1,利息率从i0上升为i1。反之,自发总需求减少曲线向左下方移动,那么国民收入减少,利息率下降。(3)货币量的变动会引起曲线移动,从而使国民收入与利率变动。如下列图图略。图中,0与相交于E0,决定了利息率为i0,国民收人为Y0。当货币量增加时,曲线从0移动到1,这就引起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1,利息率从i0下降为i1。反之,货币量减少,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那么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4.税收、政府购置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不同?【答案】 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置和净出口四局部组成。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的。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较少量是税收增加量的倍数。反之那么相反。政府购置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置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置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是与总支出同方向的。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置乘数。5.货币政策效果与和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答案】 货币政策效果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应量对总需求进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例如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它的政策效果主要取决于:(1)增加一定数量货币供应会使利率下降多少;(2)利率下降时会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投资。从第一点看,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很大,那么曲线较为平缓,那么,这时增加一定数量的货币供应只会使利率稍有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私人部门的投资增加就少。从第二点看,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即曲线较平缓,那么,利率下降时,投资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货币政策效果就比较大。6.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凯恩斯认为:企业投资水平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于市场利息率的比照。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投资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少;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呈递减规律;由于货币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的下降是有限度的;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和利息率下降受阻,导致投资需求缺乏。7. 为什么总供应曲线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答案总供应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而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变化的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1古典总供应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摩擦,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总供应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2凯恩斯的总供应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粘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粘性,短期总供应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应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说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应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凯恩斯总供应曲线根底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粘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本钱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3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应曲线分别代表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这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以价格为纵坐标、产出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应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就是常规的总供应曲线。因此,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定,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应曲线。8. 什么叫充分就业?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了工作才是充分就业?【答案】 充分就业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时机。因此,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了工作才叫做充分就业。因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经济中,永远会存在职业流动和行业结构性兴衰,所以总有少局部人处于失业状态。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所以充分就业不可能做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拥有工作。只要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了工作就是充分就业。9.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以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这属于需求拉上还是本钱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某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人多关呢!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答案】 理论上,把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供应方面本钱的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归属于本钱推进的通货膨胀;而把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应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归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这样,问题中的前一问题应该是本钱推进的通货膨胀,后一问题那么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10.根据下面提供的三个图形用总需求和总供应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潜在产量潜在产量潜在产量【答案】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分别如上图所示:第一种情况是:左图,是总需求曲线,是短期总供应曲线,0向左移动到1,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应曲线的交点E1决定的产量和收入为y1,价格水平为P1,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此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如图中,向右移动到1,短期总供应曲线和新的总需求曲线1的交点E1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P1,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此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第三种情况是:总需求不变,仍然为,而短期总供应曲线由于供应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提高等向右移动到1。如图右所示,总需求曲线和新的总供应曲线1的交点E1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1,价格水平为P1,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此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11. 通货膨胀有哪些经济效应?答案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表现为: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首先,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他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因此,通货膨胀是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的。但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那么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其次,通货膨胀通常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的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置力就会降低。再次,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此外,由于居民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的持有者和实际财产不动产的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常常可以相互抵消。而且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本身并未存心从税收中拿收入给其他人。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实际上,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这是由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的其他资源的价格前面,由此而扩大企业的利润;且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产生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第二种情况:本钱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致失业、产出下降。假定在原有的需求水平上,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本钱推动的通货膨胀,那么原来总需求所能购置的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也就是说,当本钱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是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第二两种情况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第三种情况: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储蓄和投资都会减少,经济增长率下降,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丧失,生产收缩。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会导致许多经济行为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也无法正常运行,会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混乱。12. 关于通货膨胀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无法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有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保证资源的最正确配置。请简单评价以上两种观点。【答】在通货膨胀相对较高的时期,人们的经济行为被误导,微观经济的信号被扭曲,生产效率的下降使总产出的减少,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但是低的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开展是有利的。另外,在短期,通货膨胀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就业,在长期看来,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13.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1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均衡价格理论被用来作为解释汇率决定的理论根底,这就是说,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应和对外汇的需求所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的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上。如果外汇供应或需求发生变化,那么汇率就会变化,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到达新的均衡点,如下列图:E点即为由外汇供应曲线和外汇需求曲线所决定的均衡点,即为均衡汇率。如果政府不对汇率进行干预,听任汇率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那么,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浮动汇率是通过外汇供应和需求的自发调节最终实现均衡的。但在固定汇率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外汇的供求状况使汇率保持在固定数值上,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方法来实现汇率的均衡。当然,这种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持固定汇率而实现的均衡汇率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根据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理论,为维持固定汇率,可能要牺牲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或不能做到让资本自由流动。2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和外汇供应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如外国人购置本国债券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供应扩大,对本国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汇率会朝着本国货币升值的方向变动。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如果美国发生通货膨胀,外国对美国的出口会增加,减少从美国的进口,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应会增加,需求会减少,于是汇率会朝着美元贬值的方向调整。利率变化也影响汇率。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就会流入本国,购置本国资产,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将会升值。1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根本公式?它有什么涵义?【答案】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根本公式为:nk其中k为人均资本,y为人均产量,s为人均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为折旧率。上述关系式说明,人均资本的增加k等于人均储蓄减去nk项。nk项可以这样理解: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人均资本为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k。总计为nk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nk的局部那么导致了人均资本k的上升,即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根本公式可以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五、计算题1.根据如下资料,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程金额亿元工程工程金额亿元耐用品支出318.4劳务1165.7厂房与设备支出426进口429.9政府购置支出748公司利润284.5工资和其它补助2172.7出口363.7所得税435.1居民住房支出154.4非耐用品支出858.3企业存货净变动额56.8【解】=318.4+858.3+1165.7+426+154.4+56.8+748+363.7-429.9=3661.42.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收入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求该国的与。【解】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的是国民归属概念。所有本国国民无论在国内国外收入都计算在内,而所有非本国国民,无论在国内、国外取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所以,本国企业在国内的收益+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收益+本国国民在国内的收入+本国国民在国外的收入=200+50+120+10=380亿元 200+110+80+12=402亿元3. 假定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存在消费函数100+0.7Y,投资函数20.020.5r,名义货币供应299.92,价格水平即价格指数2基期价格指数为1,货币需求函数0.5100r。1求曲线和曲线的代数式。2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解】 1得: 60.04-0.6Y曲线令货币供应等于货币需求:49.96+0.5Y曲线2联立、方程49.96+0.5Y解得:100, 0.04=4%4. 假定现金存款比率为0.35,准备率包括法定和超额0.16,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假设增加根底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应量变动多少?【解】1/0.35+0.16=1.961 100*1.961=196.1亿5.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0,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1假定总准备金是500亿美元,货币供应量是多少?2假设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到0.15,货币供应量变动多少?总准备金仍是500亿【解】500/0.10+1000=6000500/0.15+1000=4333 76.假设某一小国经济在封闭条件下的消费函数为3050.8y,投资函数为395200r,货币的需求函数为0.4y100r,货币供应150。1求出曲线和曲线方程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解】1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到达均衡投资等于储蓄,即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曲线是描述满足货币市场到达均衡货币供应等于货币需求,即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因为曲线上的点都满足,又395200r,3050.8y=0.2305所以,根据3952000.2305可得3500-1000r,此即曲线方程。又因为曲线上的点都满足,又0.4100r,150根据,即0.4100r =150可得:250375,此即曲线方程。2曲线与曲线的交点为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联立曲线和曲线方程3500-1000r曲线方程250375曲线方程可解得:10002.57.假定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存在消费函数100+0.7Y,投资函数20.020.5r,名义货币供应299.92,价格水平即价格指数2基期价格指数为1,货币需求函数0.5100r。1求曲线和曲线的代数式。2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解】 1得: 60.04-0.6Y曲线49.96+0.5Y曲线249.96+0.5Y得:100, 0.04=4%8. 设总供应函数为2000,总需求函数为2400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4如果总供应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5此题的总供应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解】1由得:20002400,解得:200,2200此即供求均衡点E200,2200,此处经济处于均衡状态。2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2400(1-10%)2160于是,由有:20002160解得:80,2080与1相比,新的均衡下,价格较低产量也较低,表示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状态。3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2400(1+10%)2640于是,由有:20002640解得:320,2320与1相比,新的均衡下,价格上升产量也有所增加,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4总供应曲线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应方程为:2000(110%)1800于是,由有:18002400P解得:300,2100与1相比,新的均衡下,价格上升产量下降,表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5此题的总供应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线性常规总供应曲线。9. 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200+0.75Y,设投资函数为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100r,名义货币供应是1000,政府购置50,求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