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训练题精选答案.doc
优质文本?管理会计?练习题第2章 变动本钱法月 份产量(件)电费(元)11 2005 00029004 25031 3505 62541 5005 6255l 2005 3756l 6506 8757l 5006 15081 5006 30091 3505 800101 0504 875111 8007 200121 8007 250一、计算与核算题 1企业为只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2016年各月的电费支出与产量的有关数据如表2-1所示。表21要求: (1)试分别采用上下点法和回归直线法对电费这一混合本钱进行分解。(2)根据回归直线法的分解结果预测2016年1月的电费支出,假定2016年1月方案量为l 700件。解:1上下点法分解设用电费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其中y为电费,x为产量根据表2-1资料,可求得(7250-4250)/(1800-900) 3.33将低点数据和b带入得,42503.33×900 a1253可得,1253+3.33x回归直线法分解设用电费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其中y为电费,x为产量由回归直线法原理可知,根据表2-1资料,可得出求解的数据如表2-1a(12×101283750-16800×70325)/(12×24390000-16800×16800)3.25(70325-3.25×16800)/121310.41表2-1a月 份产量(件)x电费(元)yX211200 5000 2900 4250 81000031350 5625 41500 5625 51200 5375 61650 6875 71500 6150 81500 6300 91350 5800 101050 4875 111800 7200 121800 7250 12=16800=70325=101283750根据表2-1a资料,得(12×101283750-16800×70325)/(12×24390000-16800×16800)3.25(70325-3.25×16800)/121310.42可得方程:1310.42+3.25x(2)将2016年1月方案量为l700件代入方程,得,1310.42+3.25×1700 =6835.42当产量为1700时,电费6835.42(元)2.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07年和2016年的有关资料如表23所示。表232007年2016年销售收入(元)1 0001 500产量(吨)300200年初产成品存货数量(吨)0100年末产成品存货数量(吨)1000固定生产本钱(元)600600销售和管理费用(全部固定)150150单位变动生产本钱(元)1.81.8 要求: (1)用完全本钱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2)用变动本钱法根据相同的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行比较,指出哪一种本钱法比较重视生产,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解:1表23a 完全本钱法编制的比较利润表2007年2016年销售收入1 0001 500销售本钱期初存货本钱0380当期产品本钱1140960可供销售本钱11401340期末存货本钱3800销售本钱7601340毛利240160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150150税前利润9010由上表可知,2016年比2007年销售收入增加了50%,但净利润且由90元降为10元,其主要原因是在完全本钱法下,固定本钱和变动本钱均要在当期存货和已销售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因为2016年的产量高于2016年的产量,使得单位本钱中的固定本钱相应地更低,导致销售的产品所负担的单位固定本钱也比2016年低。2表23b 变动本钱法编制的比较利润表2007年2016年销售收入1 0001 500销售本钱360540奉献毛益640960固定本钱固定性制造费用600600管理和销售费用150150小计750750税前利润-110210由表23a和表23b可知,在完全本钱法下,由于增加了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本钱,在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利润,因而企业会重视生产环节;相反,在变动本钱法下,由于固定本钱被视为期间本钱,只有增加销售量才能增加奉献毛益,从而增加利润,所以企业相对重视销售环节。 第3章 本量利分析一、计算与核算题1.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该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本钱50元,固定本钱总额60 000元,预计正常销售量4 000件。要求: (1)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计算平安边际及平安边际率。解: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60000/80-50=2000件2平安边际=4000-2000=2000件平安边际率=2000/4000=50%2.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当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 000件,产品单价80元,单位变动本钱50元,固定本钱总额50 000元,实现利润70 000元,方案年度目标利润100 000元。要求: (1)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2)计算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本钱及固定本钱的敏感系数。解:1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50000+100000/80-50=5000件2销售量的敏感系数=4000×(80-50)/70000=1.714单价的敏感系数=4000×80/70000=4.57单位变动本钱的敏感系数4000×50/700002.86固定本钱的敏感系数50000/700000.71注意:敏感系数公式的分母是现在的利润,而非方案利润,这是由敏感系数定义推导出来的。3.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单价为36元,产销可保持平衡。该企业目前生产能力为1 500件,其他有关本钱数据如表31所示。表31项 目变动本钱固定本钱直接材料9 000直接人工13 500折旧8 000其他12 000合计22 50020 000该企业现拟购置一台专用设备,购置费为20 000元,可用5年,无残值,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据测算,这台专用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使变动本钱在现有根底上降低20%。要求:根据本量利有关指标的计算结果,测算这一购置方案是否合理。解:购置设备前单位变动本钱=22500/1500=15(元/件)单位产品奉献毛益=36-15=21(元)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20000/21952.38件平安边际=1500-952.38=547.62件可实现利润=547.62×21=11500.2(元)购置设备后单位变动本钱=22500/1500×2017(元/件)每年增加的折旧费=20000/5=4000单位产品奉献毛益=36-12=24(元)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24000/(36-12)1000件平安边际=1500-1000=500件可实现利润=500×24=12000(元)购置设备后,企业每年增加利润499.8元12000-11500.2,说明购置设备是合理的。第4章 经营预测一、计算与核算题1.西发公司专门生产彩色电视机显像管,而决定显像管销售量的主要因素是彩色电视机的销售量。假设近5年全国彩色电视机的实际销售量的统计资料和西发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实际销售量资料如表41所示。表41 年份项 目19941995199619971998显像管销售量(万只)2530364050电视机销售量(万台)120140150165180要求:(1)用算术平均法预测1999年西发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2)假设各年的权数依次是0.1,0.1,0.2,0.2,0.4,用加权平均法预测1999年西发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3)假设预测期1999年全国彩色电视机的销售量预测为200万台,用最小二乘法预测1999年西发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解:11994年1998年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算术平均数=25+30+36+40+50/5=36.2(万只)1999年西发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为36.2万只21994年1998年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加权平均数=25×0.1+30×0.1+36×0.2+40×0.2+50×0.4=40.7(万只)1999年西发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为40.7万只。 (3)设显像管销售量与电视机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为,其中y为显像管销售量,x为电视机销售量由最小二乘法原理可知,根据表2-1资料,可得出求解的数据如表2-1a2-1a年 份电视剧销售量(万台)x显像管销售量(万只)yX21994120251440030001995140301960042001996150362250054001997165402722566001998180503240090005=755=181=116125=28200(5×28200-755×181)/(5×116125-755×755)0.4099(181-0.4099×755)/525.69425.694+0.4099x当200,那么25.694+0.4099×20056.285(万只)1999年西发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56.285万只2假设中盛公司近5年某产品的产量与本钱数据如表44所示。方案年度的预计产量为850台。表44年 份产量(件)单位产品本钱(元)1234550060040070080070697l6965 要求:采用回归直线法预测方案年度产品的总本钱和单位本钱。解:由于产量和总本钱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设,其中y为总本钱, x为产量。由最小二乘法原理可知,根据表4-4资料,可得出求解的数据如表4-4a 表4-4a年 份产量(件)x总本钱(元)yX21994500350002500001995600414003600001996400284001600001997700483004900001998800520006400005=3000=205100=1900000=129100000(5×205100-3000×205100)/(5×129110000-3000×3000)=60.5(205100-60.5×3000)/5=4720方案年度产品预计总本钱为:4720+60.5×850=56145(元)方案年度产品预计单位本钱为:56145/850=66.05(元)注意:总本钱与产量是线性关系,而单位本钱与产量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第六章 经营决策一、计算与核算题1.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年度会计决算结果,A产品盈利75 000元,B产品盈利19 000元,C产品亏损60 00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表61(其中固定本钱400 000元按变动本钱总额分配)所示。表6l 单位:元项 目产品A产品B合 计销售量(件)1 0001 200单位售价900700单位变动本钱700580单位奉献毛益200120奉献毛益总额200000144000344000固定本钱125 000125 000400000利润75 00019 000-56000要求:分析产品C是否应停产。解:假设C产品停产,那么利润如表6如表6所示,假设C产品停产,企业利润将由34000元减少为-56000元,减少90000元,因为C产品虽然亏损,但仍然有正的奉献毛益可以弥补固定本钱,因此,C产品不应停产。项 目产品A产品B产品C合 计销售量(件)1 0001 2001 800单位售价900700500单位变动本钱700580450单位奉献毛益20012050奉献毛益总额200 000144 00090 000434 000固定本钱125 000125 000150 000400 000利润75 00019 000-60 00034 000表62某厂生产A产品,其中零件下年需18 000个,如外购每个进价60元。如利用车间生产能力进行生产,每个零件的直接材料费30元,直接人工费20元,变动制造费用8元,固定制造费用6元,合计64元。该车间的设备如不接受自制任务,也不作其他安排。要求:决策下年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解:因为车间的设备如不接受自制任务,也不作其他安排,因此,固定制造费用为无关本钱。自制零件下的单位本钱=30+20+8=58元外购零件下的单位本钱为60元自制零件的差量收益为60-58×18 000=36 000元因此,应该选择自制零件方案。3.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A,B,C,D四种新产品,其中,B产品可以在别离后立即出售,也可继续加工后出售。资料有:产量8吨,别离后销售单价为6 000元,加工后销售单价为10 000元,联合本钱为2 000元,可分本钱为单位变动本钱5 000元,固定本钱20 000元。要求:对B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作出决策。解:别离后的差量收入=10 000×8-6 000×8=32 000元别离后的差量本钱=5 000×8+20 000=60 000元差量损失=60 000-32 000=28 000元因此,B产品在别离后应立即出售。4某企业预计年生产C产品10 000件,工厂总本钱为450 000元,其中直接原料280 000元,直接人工费80 000元,其他变动费用40 000元,固定费用50 000元,目标本钱利润率40%。要求:按本钱加成法确定C产品价格,并确定生产8 000件、12 000件时的价格。解:单位本钱=450000/10000=45元/件单位变动本钱=450000-50000/10000=40元C产品的价格=451+40%=65元生产8 000件的价格=8000×40+50000(1+40%)/8000=64.75元生产12000件的价格=12000×40+50000(1+40%)/12000=61.83元注意:此题所涉及的业务没有销售税。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 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 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本钱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本钱为30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互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异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增加专属本钱;(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 000元专属本钱;(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 000元;(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因有特殊要求需追加1 000元专属本钱。解:(1)单位变动本钱=80-30=50元/件因为单位变动本钱订货价格差异损益=70-50×200=4 000元,接受订货(2) 差异损益=4000-1 000=3 000元,拒绝订货(3) 差异损益=4000-5 0001 000元,接受订货(4)差异损益=200×60-50+10070-100-1 000=0元,接受或拒绝订货均可。6.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 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表64所示。表64产品名称甲乙丙预计售价(元)1006030预计单位变动本钱(元)503012单价定额机时(小时)402010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2)如果丙产品的年市场需要量是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解:根据表64可以计算出开发三种产品的本量利分析指标如表64a表64a产品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剩余生产能力800080008000最大产量8000/40=2008000/20=4008000/10=800单价,单位变动本钱100,5060,3030,12单位定额机时小时402010单价定额机时提供的边际奉献单价定额机时提供的边际奉献总额50/40=1.251.25×8000=1000030/20=1.51.5×8000=1200018/10=1.81.8×8000=144001 由表64a可知,从单位边际奉献来看,丙能提供的边际奉献总额最多,为14400元,所以,开发丙产品较为有利。2如丙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为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首先应安排丙产品600件,这时剩余机时2000小时8000-600×10。由于甲、乙产品单位机时提供的边际奉献分别为1.25和1.5,根据单位机时提供的边际奉献大小,应安排乙产品100件2000/20,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边际奉献最大,为13800元600×18+100×30。第8章 投资决策一、计算与核算题1.设某企业有一台旧设备,重置本钱为12 000元,年运行费用为8 000元,6年后报废无残值。如果用40 000元购置一台新设备,年运行本钱为6 000元,使用寿命8年,8年后残值2 000元。新旧设备的产量及产品销售价格相同。企业计提折旧的方法为直线法,企业的资金本钱率为1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40%。要求:通过计算,对企业是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将其更新为新设备进行决策。解:1继续使用旧设备1设备重置本钱=12 000元2年折旧额节税=12 000/6×40800元 年折旧额节税现值=800×,10%,6=800×4.3553=3484.24元3总运行本钱现值=8 000×1-40%×,10%,6=4800×4.3553=20905.44元4年平均本钱=12 000-3484.24+20905.44/6=4903.53元2更新设备1设备采购本钱=40 000元2残值收回现值=2 000×,10%,8=2 000×0.4665=933元3年折旧额节税=40 000-2 000/8×401900元 年折旧额节税现值=1900×(,10%,8)= 1900×5.3349=10136.31元4总运行本钱现值=6 000×1-40%×(,10%,8)=3600×5.3349=19205.64元5年平均本钱=40 000-933-10136.31+19205.64/8=6017.04元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更新设备的年平均本钱高于继续使用旧设备,因此不应当更新。2设某企业在生产中需要一种设备,假设企业自己购置,需支付设备买人价120 000元,该设备使用寿命10年,预计残值率5%;企业假设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生产,每年将支付20 000元的租赁费用,租赁期为10年。假设贴现率10,所得税税率40%。要求:作出购置还是租赁的决策。解:1购置设备。设备折余价值=120000×56000元年折旧额=120000-6000/10=11400(元)计提折旧节税现值:11400×40%×,10%,10=11400×40%×6.1446=28019.38元设备折余价值变现值:6000×,10%,10=6000×9.3855=2313元购置设备总支出=6000+11400-28019.38-2313=89667.62元2租赁设备。租赁费支出=20 000×,10%,10=20 000×6.1446=122892元因支付租赁费节税现值=20 000×40%×,10%,10=20 000×40%×6.1446=49156.8元租赁设备总支出=122892-49156.8=73735.2元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租赁设备的总支出小于购置的总支出,因此企业应采取租赁的方式。第9章 标准本钱法一、计算与核算题1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要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1 000件,耗用材料为9 0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2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千克210元,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10千克。要求:计算A材料的本钱差异。解:A材料的本钱差异计算材料价格差异=200-210×900090 000元 材料用量差异=9 000-10 000×210210 000元材料本钱差异90 000-210 000300 000 2中盛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5 000元,预算工时为2 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1 4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5 600元,标准工时为2 100小时。要求: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本钱差异。解:首先,计算出标准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5 000/2 000=2.5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准分配率=5 600/1 400=4然后,根据根据公式求出开支差异、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5600-5000=6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2.5×2 000-14 001 5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5×14 00-2 1001 750元标准固定制造费用=2.5×2 100=5 250元固定制造费用本钱差异=600-1750=1500=350元3利用前两题的计算结果,采用直接处理法进行本钱差异的账务处理。解:1借:在产品 2 100 000 贷:材料 1 800 000 材料价格差异 90 000 材料用量差异 210 0002借:在产品 5 250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600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1 500 贷:制造费用固定 56 00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 750 3借:材料价格差异 90 000 材料用量差异 210 00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 750 贷: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600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1 500 产品销售本钱 299 650第12章 业绩考核评价一、计算与核算题1某投资中心2016年的有关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资产总额 10 000 部门边际奉献 2 500现在有一个投资报酬率为15%的时机,投资额为5 000万元,每年部门边际奉献为700万元,资本本钱为10%。要求:(1)计算投资中心目前的投资报酬率。(2)是否接受新的投资工程?分别计算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来说明。解:1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2500/10000=25%2对整个企业来说,由于新工程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资本本钱,应利用这个投资时机,但是对于投资中心来说,此时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2500+700/(10000+5000)=21.3%由于小于25%,投资中心应放弃这个工程。如果用剩余收益作为评价标准,此时目前部门剩余收益=部门边际奉献-部门资产×资本本钱=2500-10000×101500(元)接受投资方案后剩余收益=部门边际奉献-部门资产×资本本钱=2500+700-(10000+5000)×101700(元) 所以,应该接受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