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高级园林工程师考试《园林理论》复习重点汇编(共15页).docx
-
资源ID:6113248
资源大小:33.0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中高级园林工程师考试《园林理论》复习重点汇编(共15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园林理论第一章 中外园林基本知识第一节 中国园林简介1、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类。2、皇家园林是属于皇帝个人或皇家所私有的园林,分为大内御苑(建 置在皇城或宫城之内的北京北海、中南海、故宫内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 宁寿宫西路花园等)、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或更 远风景地带的颐和园等) 。3、皇家园林造园特点:规模宏大、选址自由、建筑富丽、皇权的象征 寓意、江南园林意境的吸取。4、私家园林: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造园 特点:规模较小、内向式布局、诗画情趣、意境深远、相对集中在江南。5、寺观园林: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造园特点: 特殊的受众群、发展的稳定性、选址多名山胜地、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6、古典园林生成期(殷周“囿”和春秋战国时期“台”的结合):秦“宫”汉“苑”阿房宫、上林苑;一池三山:太液池中建立瀛洲、蓬 莱、方丈。7、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以前为模仿自然,魏晋时期才开 始有创意。造园形式多样(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8、古典园林盛年期(隋唐) :出现了西苑、华清池、芙蓉苑等宫苑, 辋川别业、庐山草堂、杜甫草堂等“文人园林” 。9、古典园林成熟期(宋元明清) :宋朝的皇家园林寿山艮岳、李格非 的洛阳名园记、杭州西湖风景区,元明清的西苑三海、故宫御花园、圆 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 ,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承德避暑 山庄等。元朝宫苑代表作为太液池。明清时期形成了北方、江南、岭南三 大体系,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作为拙政园,计成著有园冶一书。10、中国近代园林( 1840 年鸦片战争后出现为公众服务的公共园林) : 租界公园、自建公园、转型公园三种类型。11、重庆公园:万州西山公园、北碚公园、鸿恩寺森林公园、彩云湖 城市湿地公园、龙头寺公园、南山植物园、园博园。第二节 西方园林简介1、上古时期西方园林:古埃及园林(呈方形,四周围着高墙,入口的 塔门及远处的三层住宅楼构成全园的中轴线,成排种植、矩形水池) ;古巴 比伦园林(空中花园) ;古希腊园林(公共活动游览、庭院宅园、神庙园林 风景区等三类);古罗马园林(柱廊园和公共园林,着重发展了以哈德良山 庄为代表的别墅园)。2、中古时期西方园林:前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实用性寺院庭园,中期 以西班牙的阿尔汗布拉宫苑和印度的泰姬陵为代表的伊斯兰园林,后期以 英国和法国为中心的城堡庭园。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代表作埃斯特庄园。4、17 世纪勒诺特尔园林:代表作凡尔赛花园。5、18 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造园家布里奇曼、肯特、布朗(自然 风景学派)、雷普顿、钱伯斯(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 、东方造园泛论; 造园思想回归自然。6、西方近现代园林: 19 世纪美国的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 被称为现代风景园林之父; 20 世纪美国丘奇代表作品有 “加州花园”、唐纳 花园,马科斯设计了芒太罗花园; 60 年代后屈米设计了维莱特公园、沃克 设计的泰纳喷泉(极简主义)、拉茨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 (生态主义)。 第二章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第一节 园林美学概论1、园林美学是将美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园林的研究上而形成的一门新 兴学科,是园艺、建筑、美术、文学和生态等交叉的边缘学科。专心-专注-专业学习 好资料2、园林美学研究内容和对象: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审美、园林 实体、园林考古。3、园林美的物质建构序列:建筑之美、山水之美、花木之美、天时之 美。4、园林美的精神建构序列:传统的人文意识积淀、实物( 历史人物和事件) 所留下的存在对象。5、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原则:规则式;中轴为主,横轴辅助;依轴对 称,几何构形;地形开阔、平坦或成台地。6、园林形式美的创造:形(点、线、面、体) 、色、声。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概论1、景观: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2、景观要素:斑块 ( 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块状地域单元 )、廊道 (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线形地域单元) 、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 通性最好的均质背景地域) 3 种类型。3、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及管理的科学。4、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包括类型、 面积、形状、 数量、空间、分布方式、能量物质分配。5、景观功能: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6、景观动态: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7、景观管理: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8、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等级理论。9、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景观整体性原理、景观异质性原理、景观 等级性原理、景观尺度性原理、景观动态性原理、景观稳定性原理、景观 生态流原理、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 景观多重价值原理。10、景观空间格局:特定尺度上,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元素在空间学习 好资料上的排列形式。包括均匀、聚集、随机 3 种格局类型11、景观异质性包括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3 种类型12、生物多样性的四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 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13、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干扰理论 的应用、尺度、生态恢复。第三节 环境行为学概论1、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 :是研究、探讨外界环境与人类自身行 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为影响关系的学科。相关学派包括:格式塔心理学、 构造论、皮亚杰学派。2、行为研究:人与行为和环境三者关系、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人的基 本需求(马斯罗层级论:生理需求饥、渴、寒、暖,安全需求安 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相属关系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 需要、学习与美学的需要) 、人的创造力与环境。3、领域性: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 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分为微观环境(人与人之间 保持的空间距离:亲密 00.45m、个人间0.451.2m、社交1.23.6m、 公共空间3.68"、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3类。4、环境行为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个人空间、人际距离、领域性、 私密性、安全感、看与被看、抄近道行为、趋光行为。5、个人空间:每个人都被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6、私密性:一个人独处、集中精力、不受干扰。7、安全感: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自然性需求。8、环境行为学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景观环境和行为关系研究(环境对 使用者行为的诱发性、 、景观环境认知研究、景观环境利用研究(通过不同 人群活动需求和心理研究找到共性的需求和行为模式、 、景观环境评价研学习 好资料究、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研究。第四节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1、形式美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点、线、面、体、质感、色彩(冷暖、 距离感、运动感、面积感、重量感) 。2、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总法则多样统一;四个分项法则(8 大金刚)对比与调和、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第五节 园林设计技术与表达1、平面图: 设计方案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反映建筑室内的空间关系。2、立面图 : 反映建筑的 4 个立面,可看到造型,包括体量、比例、门 窗、台阶、表面装修。3、剖面图:选择适合的视点最恰当地表现室内空间状况,可看到屋顶 的形状,包括女儿墙的高度,屋顶的厚度以及室内外地面的落差、踢脚、 台柜、洗手池等室内设施。第三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阶段第一节 概述1、园林规划设计包括项目前期调查研究、园林规划、园林方案设计、 施工图设计等一系列环节。2、先规划后设计。3、园林规划的任务包括: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 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投资估算(方 案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预算)的活动,强调园林要素的合理布局和组合。4、园林设计的任务包括: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包括地形设计、建筑 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及园林小品等方面的设计,确定造型手段、方 式、构筑材料、植物造景方式等。第二节 项目调研与分析阶段1、项目调研与分析阶段:包括调研和分析两个部分。调研部分需要与甲方或管理方进行充分沟通、搜集相关的图纸及文字资料、进行现场踏勘; 分析部分需要整理资料并做好各项现状分析,拟定初步的规划设计方向。2、项目调查研究包括:前期沟通工作(特别要了解业主对项目总体框 架和基本实施内容)、文字资料搜集(自然条件、环境建设条件、人文资料 条件)、图纸资料搜集(1:20001:500地形图、1:200局部放大图、现有 建筑图纸资料、 1:200 或 1:500 现状树木分布位置图和地下管线图) 、现场 踏勘。3、项目现状分析包括:用地现状综合分析、地形分析、拟定规划设计 方向。第三节 园林规划阶段1 、园林建设项目规划成果包括规划图纸和规划设计说明书两个方面。2 、规划图纸内容( 1 2大图)包括:区位图、 综合现状图、 现状分析图、 结构分区图、景观分区图、总体规划方案平面图、竖向控制图、道路总体 规划图、种植总体规划图、园林建筑方案图、管线总体规划图、鸟瞰图以 及局部效果图。3、规划说明书包括:位置、面积、现状;现状分析;规划的目标、指 导思想和原则;功能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游人容量;管线、电讯规划 说明;分期实施计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 7 个方面的内容。第四节 园林方案设计1、设计图纸内容( 8大图)包括:大于 1:500 的平面图、地形设计图、分区种植设计图、园林建筑设计图、管线设计图、结构分析图、园林景观 意向图、园林景观效果图、主要植物材料说明、主要功能设施小品说明。2、设计说明书包括:园林项目设计的规模、现状概况、现状分析、设 计依据、设计原则、定位、布局与设计要点、各个景观要素设计说明、经 济技术指标等。第五节 园林施工图设计学习 好资料1、施工图图纸内容( 8 大图)包括: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放线总图和 定位总图、竖向设计图(高程图) 、道路广场设计图、种植设计图、水景工 程设计图、园林建筑设计图、管线设计图。2、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园 林建设项目设计的内容、要点,各类园林工程的做法规范等。第四章 园林绿地设计理论第一节 公园规划设计1、我国公园分为综合公园(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 、社区公园 (居 住区公园、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 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他专类园) 、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2、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整体性、地方性、生态可持续性。3、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四个阶段) :接受委托任务书、收集调 查整理分析现状资料、编制计划任务书、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4、公园绿地游人容量 C=A/Am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川);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 积5 /人)。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市区级 60川,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居住小区游园30 ,风景名胜区大于100 m2o5、全市性公园:用地面积10100公顷或更大,服务半径35km步 行3050分钟,车行1020分钟;区域性公园:用地面积10公顷左右, 服务半径12km步行1525分钟,车行510分钟。6、综合公园的功能(三大任务) :游乐休憩、文化节庆、科普教育。7、综合公园面积不少于 10公顷; 位置:服务半径使居住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使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地形及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优 美景色;原有树木、古树、森林、苗圃、花圃较多的地段;原有绿地;将学习 好资料来有发展余地。8、综合公园设置内容:观赏游览、安静活动、儿童活动、文娱活动、 科普文化、服务设施。9、影响综合公园设置的因素:居民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 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施设置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公园的自然条 件情况。10、公园的出入口三种类型: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专用出入口。11、平面构图中心:在平面布局上起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12、立面构图中心: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13、公园规划布局的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14、公园规划的五大功能分区:安静游赏区(占地面积最大) 、文化娱 乐区、体育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经营管理区。15、儿童活动区的布置:栽植丰富多彩、颜色鲜艳、不易对儿童产生 伤害的植物,地面不宜用凹凸不平或尖锐的材料而应多铺草地或海绵软性 铺装,一般应设在出入口附近,应用绿篱或栏杆与其他区隔离以防止游人 随便穿行。16、水体深度1.51.8m,硬底人工水体近岸2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 0.7m,超过者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 2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 0.5m。17、 公园中园路种类(三种):主要道路(大型公园 46m小型公园 34罚、次要道路(23罚、游步道(1.22m)o第二节 城市广场设计1 、城市广场的五种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 交通广场、 商业广场、 娱乐休闲广场。2、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把握城市空间体系 分布系统的原则、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两种手法:地区环境文学习 好资料脉手法、时间历史文脉手法) 、可持续发展原则、个性创造特色原则、重 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3、广场空间尺度分析:2025m模数,D:H=1:13.4、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的五种要素:色彩、水体、地面铺装、建筑 小品、植物。第三节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1 、城市道路的三种类型:主干道(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 通交通干道、区镇干道) 、市区支道、专用道路。2、城市道路绿地的四种布置形式: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 带式、四板五带式。3、行道树的定干高度:一般不低于 2m干道不低于3.5m。4、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2.5m种植1行乔木1行灌木、大于6m种植2 行乔木、大于10m可多行或布置花园林荫道。5、 分车带绿化: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缘石外不小于0.75m,长度 75100m分段。6、 交叉路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植物高度控制在0.650.70m。第四节 居住区绿地设计1、 居住区绿地的四大类型: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1 公顷最大服务半径8001000m居住小区中心游园 最小规模 0.4公顷最 大服务半径400500m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最小规模 0.04公顷)、 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2、 公共绿地指标:组团级 0.5 m2 /人、小区(含组团)1 m2 /人、居住 区(含小区或组团)1.5 m/人。3、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 1 行行道树 46m、 2行行道树 35m。4、 绿化带最小宽度: 1 行乔木 2m、 2 行并列乔木 6m、 2 行棋盘式乔木 5m。5、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给水管、闸井至乔木中心1.5m,污水管、雨水管、探井至乔木中心 1 m。第五节 工矿企业绿地设计1 、主要注意安全生产、设计程序与公园一致。2、工矿企业绿地分五大区:厂前区绿地、生产区绿地、仓库和堆场区 绿地、道路绿地、绿化美化地段。3、厂前区绿地设计九大要点:美观,因地制宜,绿地设置与周边环境 协调,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协调,入口处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处理好建筑 周围的绿化,与小游园布置结合,通过多种途径扩大绿地面积,丰富冬季 景色体现雄伟壮观效果。4、工矿企业防护林带 4 大结构:通透、半通透、紧密、复合式结构。5、抗二氧化硫的树种:大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海桐、蚊母、 山茶、女贞、小叶女贞、夹竹桃、凤尾兰、枸骨、枇杷、金橘、构树、无 花果、白蜡、木麻黄、十大功劳、侧柏、银杏、广玉兰、柳属、梧桐、合 欢、栾树、槐、刺槐、紫穗槐、臭椿、核桃、紫薇、悬铃木、板栗等。6、抗氯气的树种:桧柏、侧柏、大叶黄杨、海桐、蚊母、山茶、女贞、 夹竹桃、凤尾兰、棕榈、构树、木槿、紫藤、无花果、樱花、枸骨、臭椿、 榕树、小叶女贞、丝兰、广玉兰、合欢、皂荚、刺槐、黄杨、白榆、枣、 杜仲、桑树、柳树、枸杞等。第五章 园林工程要素设计中国古典(传统)园林 4 大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园林建筑。现代园林还包括地形、园路、铺装等要素。第一节 园林地形设计1 、地形的分类: 平坦地形、 凸形地貌、 山脊地貌、 凹形地貌、 谷地(谷 底是一系列连续和线性的凹形地貌) 。2、地形改造的三大原则:完善基础地形、排水组织和坡面稳定、坡度学习 好资料设计原则。平台和广场极限坡度0.53%常用坡度12%3、坡面分类:平坡02% 缓坡210%中坡1025%陡坡2550% 急坡>50%。4、广场地形处理要点:一般以相交道路中心线交点的标高为广场竖向 设计的控制点,力求广场内部纵、横坡度平缓,场内标高低于周围建筑物 的散水标高,可设计为单一坡向、两面坡向、不规则斜坡和扭坡,天然斜 坡地形较大时可分为多级式广场。5、道路地形处理要点:顺应自然、沿等高线设置路线,当一条路线沿 与等高线成直角的方向进行时,其位置应选在挖方、填方量最少处。6、建筑坡地地形处理要点:人工水平台或台阶地。连接不同高度平台的 4 种措施:绿化带、有变化的斜坡、绿化斜坡、挡土墙台阶。阶梯式房屋 3 种形式: 717%坡地适用跌落单元式、 >25%坡地适用阶梯走廊式和台 阶式。7、竖向设计基本原则: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住宅3060cm学校、 医院4590cm);广场坡度0.33%0.51.5%最佳);草坪、休息绿地0.3 10%;道路纵坡不小于 30%。8、 竖向设计具体措施:安全(广场纵坡小于7%、横坡小于 2%,停车 场最大坡度不大于 2.5%,一般景观场地路面不宜超过 8%);挡土墙(四大 类型:重力墙平砌块、异性砌块、外露骨料砌块,悬臂墙,垄格挡土 墙,其它类型的的墙体) 。9、台阶设计:每级台阶高 1018cm台面宽3038cm (每个台面高 差不超过 5mm)、1012 个踏面设一个休息平台。10、坡道设计要点:倾斜度不超过 8.33%或 12:1 ,长距离斜面每隔 9m 设计1个平台,平台最小长度不小于 5m坡道两边有15cm高的道牙。第二节 园林水景设计1、园林水景:依水体状态和功能分为静态水景(大型水面、中小型水面、景观泳池三大类) 、动态水景(流水、落水、喷水三大类) ;依水形和 风格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大类。2、理水的基本手法:聚散、曲折、临近、形声光色。3、静态水景的营建形式:下沉式、台阶式、室内外沟通连体式(嵌入 式)、组合式、溢流式、平满式。4、规则式静态水景,植物种植池中的水池深度 50100cm小面积自 然式水池深度50100cm 喷池池深50100cm5、动态水景中,流水坡度 0.5 90%,水深 2035cm。6、瀑布的主要形式:自然式瀑布、规则式瀑布、斜坡瀑布、枯瀑。7、瀑布构成:背景、上游水源、瀑布口(落水口) 、瀑身、承瀑坛、 溪流。8、叠水(跌水):喷泉中的水分层连续流出,或呈台阶状流出称为叠 水。常有三叠泉、五叠泉的形式。9、溢流:池水满溢外流;泻流:断断续续、细细小小的流水;管流: 水从管状物中流出;滚槛(滚水坝) :水越过水下的横石翻滚而下的一种急 流状态。10、壁泉:墙壁型、山石型、植物型 3 种类型。11 、喷泉基本分类:喷水造型式、瀑布水帘式、雕塑造型式、声控喷 泉式。12、水景中常见安全性问题:水体深度带来的、高科技水体景观带来 的、喷水水泵的。13、 水景中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控制岸边水深(离岸1m内岸边水深 不宜超过50cn)、优化水电结合设计、优化喷泉力量控制。第三节 园林置石与叠山设计1 、园林造景常用石类:湖石类、黄石类、剑石和笋石类、灵璧石、蜡 石、宣石、花岗石、青石、卵石类。2、石的形态美:瘦(造型不臃肿而风骨劲瘦) 、透(横向上有孔有眼)、 漏(上下透空)、皱(有纹理,存放久远风化所致) 。3、石各部位名称:天端(石上面) 、面(观赏的最佳面) 、侧(以天为 首面向前时的两腋部位) 、肩(天与侧或面相接的突出部位) 、根(石底与 地面接触的地方,入土 1/31/2 )。4、置石的摆置要点:像“种”有生命的物体一般、最具特色的一面朝 向观赏者、美丽纹路的一面为正面。5、置石布局分类:特置、对置、散置、群置 。6、叠山(假山)类型:传统假山、现代假山。7、土石假山种类:石包土、土包石。第四节 园林建筑物设计1 、景观建筑的形式:亭(停憩游行处) 、廊(线形)、榭(临水景观建 筑)、舫(在水面上的仿船造型建筑物) 、厅堂、楼阁。2、园林建筑设计要点:结合功能要求设计(如厕所应分布均匀,既隐 蔽又方便使用);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满足造景要求。第五节 园路设计1、风景旅游主干道46m风景旅游次干道23m风景游览道1.2 2m。2、交叉口处理:交叉成锐角的园路应设计成圆顺曲线的角隅(多条线 路汇合时自然形成小广场) 、两条线路成丁字或十字相交时宜在道路交点处 布置对景。3、山地园林景观道路处理:坡度 <6%按一般道路处理;坡度 6 10%顺 应等高线做成盘山道以减小坡度;纵坡 >10%需要设置台阶, <10%可局部设 置台阶,每 1520 级台阶应该有一段较平坦的路面供人休息。4、低小山丘应注意延长路线,使人对山的面积产生错觉以扩大园林空学习 好资料间。5、园林道路平面布局形式: 按形态分为规则式 (几何式)、自然式(风 景式)、综合式;按旅游线路分为环路式、尽端式、综合式。第六节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1、乔木按高度分为:大乔木(20m以上)、中乔木(820m)、小乔木 (小于 8m)。2、树木的配置方法:孤植(单株 / 丛)、对植、丛植( 3 10 株/ 丛)、 群植( 12 种骨干树种, 10 株以上)、行植(沿直线等距栽植) 、带植。3、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林缘线(树丛、 花丛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轮廓) 设计、 林冠线 (树林或树丛立面的轮廓线,主要影响景观的立面效果和景 观空间感)设计、 季相 设计。第七节 园林铺装设计1 、铺装的功能: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警示、引导、缓解疲劳、 限制车速、环境艺术功能。2、铺装的设计要素:色彩、质感、构形、尺度、高差和边界。3、铺装材料分为:天然材料(石板、乱石、块(条)石、碎大理石、卵石)、人工材料(沥青混泥土、水泥、砖、水磨石、斩假石) 。第六章 园林工程标准与规范第一节 园林绿化法规性文件第二节 园林工程规划设计第三节 园林工程施工第四节 园林工程竣工竣工评定一般分为竣工自检和正式评定 2 个步骤。第五节 园林工程技术规定及审批1、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包括游园、绿化广场)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60%游憩林荫带(具有开敞性和较强的游憩功能, 宽度大于812m)2、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 行道树:是指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上等距、成行种植的乔木。分 为街道行道树、公路行道树、甬道行道树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