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9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 资源ID:61139193       资源大小:210.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9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优质文本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A分子和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2016,岳阳)“五月粽香飘万家,能闻到粽香的原因是(C)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3(2016,盐城)每100 g黑木耳中含铁185 ,是常见天然食品中最高的。这里的“铁应理解为(D)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4(2016,大连)以下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B)5(2016,重庆)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以下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D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6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C)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7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选项是(C)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化学变化的根底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8(2016,怀化)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9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A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10个电子 B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10根据以下各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A)11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C)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C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 D该粒子呈电中性12“可燃冰是海底蕴藏的资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如图是甲烷(4)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符合该反响微观过程先后顺序的选项是(D)A B C D13(2016,烟台)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B)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电子14(2016,宜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以下列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An5B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形成的离子是D原子序数为3515分析以下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说法一致的是(D)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 D属于一种元素二、填空题(共20分)16(8分)答复以下问题。(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钾原子:3K。2个铁原子:2。2个氮分子:2N2。镁离子:2。(2)如图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中的位置图,那么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电子数是13,中子数是14,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17(4分)(2016,杭州)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是氦元素的原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选填序号)。18(4分)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答复以下问题:(1)甲是原子。(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19(4分)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以下事实:(1)加油站里的汽油已贮存在油罐中,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汽油分子不断运动和扩散。(2)液氧和氧气的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3)木材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成新的分子。(4)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固体难以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三、推断题(8分)20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得粒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写出:(1)上述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2)画出A原子和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A原子;C原子。四、简答题(每空1分,共17分)21(6分)以下列图中的、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答复:(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D中的x8。(2)和属于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下同)。(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22(7分)(2016,山西)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1)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它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分子构成的物质:氧气(或乙醇);原子构成的物质:铜(或金刚石)。(2)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英梦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我想像中的样子进入镁原子,我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相比较原子的体积竟然那么小。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差不多我走出幻境,画出了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指出文中有错误的一句话:(或)(填句子前的序号)。文中提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同学们已经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以下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了改变的是(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a食物腐烂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红磷燃烧(4)我们接触过很多化学变化,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分解等,这些变化的微观本质各不相同。写出上述三个反响中任意一个反响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其他合理也可)。从上述三个反响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微观本质: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构成水分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3(4分)以下列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请答复相关问题:(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在化学反响中都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M2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那么M元素的名称为氧元素(氧)。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那么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8。五、实验探究题(10分)24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翻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请答复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 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2)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溶液变红。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氨水能使酸酞溶液变红。(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参加约5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1),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这一现象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烧杯的作用是比照。图1图2图3(4)乙同学将实验进行改进(如图2)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3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 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低(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同时还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或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注意事项

    本文(9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z****)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