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课皇帝的新装.doc
27.皇帝的新装导学案【导学目标】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学习通过人物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题。2、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注入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导学重难点】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2、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导学方法】自主学习、朗读理解、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课型】 精读课文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1、预习检查(1)、皇帝的新装作者 , (国)著名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很多,有 , , 等。(2)、童话是 的一种体裁。它通过 和 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有教育意义。(3)、完成下面加点字注音。 滑稽 ( ) 陛下( ) 头衔( ) 骇人听闻 ( ) 圈定( )钦差大臣 ( ) 更衣 ( ) 随声附和 ( ) 自称 ( )2、 欣 赏 图 片,引 入 课 题 3、作 者 与 作 品 简 介:4、文体知识:二、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细读感知、理解内容1、这篇课文以 为线索,以 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依次写了 、 、 、 。2、在本文故事情节中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那一句?为什么呢?3、全文的情节其实就围绕一个“骗”字展开,我们来看看各色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 4、文中为什么要由一个小孩的口来说出新装的真相?5、分析文章结构,大致梳理情节脉落。 皇帝的新装 情节 皇帝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三、 交流回答、弄请要点 四、同学间相互复述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一、 温习巩固 导入课文、先抽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读一读、写一写:二、合作探究、完成任务1、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探究(1)、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活精光光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2)、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象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3)、是谁又将这根丝线剪断了?难道只有小孩知道事情的真相?(4)、文章的主题和写法如何归纳?2、小练笔:皇帝在游行大典结束后回到宫中会发生什么事呢?试以“游行大典结束之后”为题 给本文写一个续篇,大胆想象,合理夸张。四、交流展示、点拨提升 五、达标测试、教师评议(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滑稽( ) 赏赐( ) 钦差( ) 妥当( )裙子( ) 呈报( ) bì( )下 愚蠢( )xn( )章 kun ( )待 yù pìn(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1衔( )_ 街( )_ 衍( )_2辨( )_ 辫( )_ 辩( )_3睁( )_ 挣( )_ 筝( )_4骗( )_ 偏( )_ 翩( )_(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内。1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跟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3于是他们就把色采和稀有的花文描述了一翻,还加上些名词。( )4他即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要一下他的新衣服。( )(四)、结合句意解释加线词语。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不可救药:2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滑稽:3“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随声附和:4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骇人听闻:(五)、选词填空。1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_(A适当;B合适;C妥当;D稳当)。2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_(A高贵;B高雅;C富贵;D富有)的骑士们来了。3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_(A考验;B检验;C测验;D了解)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4这些衣服_(A轻软;B轻盈;C柔软;D软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六)、填写下表,为加粗字注音并为其选择正确的义项。(七)、填空。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人。他一生创作_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包括_、_、_,成为_的儿童文学家。(八)、阅读。这样,皇帝就在那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1用曲线画出人们争着赞美皇帝新装的原因。2作者让一个小孩子第一个说出真话,表明这个孩子( )A不懂事,破坏了游行大典的隆重气氛。B观察力强,具有分析能力。C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无私无畏。D太傻太笨,太愚蠢。3对上文第三、四两段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爸爸对自己儿子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B大家认为这孩子说的是真话,所以他们也不甘落后,把真话更快地传播开去。C这些老百姓太势利,把说真话的责任全推给小孩子,他们也和大臣们一样虚伪。D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愚蠢,而又想把真话传播开去,所以他们只是“私自低声传播”,并推说这话是小孩子说的。4“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这句话说明( )A皇帝不相信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B皇帝和百姓们一样,开始觉悟了。C皇帝外强中干,害怕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D皇帝内心空虚和恐慌,因此他“有点儿发抖”,同时他虽意识到上了当,但仍没有觉悟,“似乎”一词便形象地提示了这一点。5对“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皇帝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而故意做出来的。B皇帝想把游行大典举行完。C皇帝为自己一下子辨别出这么多愚蠢的人而骄傲。D皇帝坚持认为自己的衣服很美丽,是有奇怪的特性的。6这段文字在描写人物时,用了_描写、_描写和_描写等方法。参考答案(一),j cì qn tu qún chéng 陛 蠢 勋 款 御聘(二)、1衔:xián,头衔;街:ji,街市;衍:yn,繁衍; 2辨:biàn,辨别;辫:biàn,小辫;辩:biàn,辩论; 3睁:zhng,睁眼;挣:zhng,挣扎;筝:zhng,风筝; 4骗:piàn,骗子;偏:pin,偏见;翩:pin,翩翩起舞(三)、1腊(蜡) 2幅(副) 跟(根) 3采(彩) 文(纹) 翻(番) 4即(既) 要(耀)(四)、1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2滑稽:(言行)引人发笑。 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4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五)、1C 2A 3C 4D(六)、(七)、安徒生;丹麦;160;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世界著名(八)、1谁也不愿意或是太愚蠢 2 C 3D 4 D 5A 6语言;动作;心理 六、反思小结、拓展延伸七、 课后作业完成名师测控本文习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