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液压与气动习题(含参考复习资料).doc

    • 资源ID:61179335       资源大小:1.61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液压与气动习题(含参考复习资料).doc

    优质文本液压与气动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液压传动装置由 、 、 和 四局部组成,其中 和 为能量转换装置。 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3 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 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 来判断。 层流;紊流;雷诺数 4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 又 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无粘性;不可压缩5由于流体具有 ,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局部能量,它由 损失和 损失两局部组成。 粘性;沿程压力;局部压力 6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 的一次方成正比,与 的1/2次方成正比。通过小孔的流量对 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小孔通流面积;压力差;温度 8 变量泵是指 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其中 和 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 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9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 大;小 10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 与 、 与 、 与 。 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1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 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 腔。 吸油;压油 1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 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腔相通。 卸荷槽;压油;吸油 14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 间隙和 间隙,此外还存在 间隙,其中 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15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 、两段 及四段 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 段。 大半径圆弧 、小半径圆弧、 过渡曲线;过渡曲线 17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 ,性能的好坏用 或 、 评价。显然、小好, 和大好。 压力流量特性;调压偏差;开启压力比、闭合压力比 18溢流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 。 进口;闭 ;出口;开; 单独引回油箱19调速阀是由 和节流阀 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 和节流阀 而成。 定差减压阀,串联;差压式溢流阀,并联35气动三大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的最后保证,三大件是指 、 、 。 分水滤气器、减压阀、油雾器 36气动三大件中的分水滤气器的作用是滤去空气中的 、 并将空气中 的别离出来。 灰尘、杂质;水分二、选择题 2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孔口面积的 和小孔前后压力差的 成正比。 A一次方 B1/2次方 C二次方 D三次方 A;B4双作用叶片泵具有 的结构特点;而单作用叶片泵具有 的结构特点。(A) 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 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 (C) 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D) 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 A、C;B、D5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 AO型 BM型 C Y型 D H型 D;B6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和10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并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又为 。 A 5 B 10 C15 D20 C;A 7在下面几种调速回路中, 中的溢流阀是平安阀, 中的溢流阀是稳压阀。 (A) 定量泵和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B) 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 (C) 定量泵和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D) 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闭式调速回路 B、C、D ;A 8为平衡重力负载,使运动部件不会因自重而自行下落,在恒重力负载情况下,采用 顺序阀作平衡阀,而在变重力负载情况下,采用 顺序阀作限速锁。 A内控内泄式 B内控外泄式 C外控内泄式 D外控外泄式 B;D9顺序阀在系统中作卸荷阀用时,应选用 型,作背压阀时,应选用 型。 A内控内泄式 B内控外泄式 C外控内泄式 D外控外泄式 C;A 12要求多路换向阀控制的多个执行元件实现两个以上执行机构的复合动作,多路换向阀的连接方式为 ,多个执行元件实现顺序动作,多路换向阀的连接方式为 。 A串联油路 B并联油路 C串并联油路 D其他 A;C 16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和10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和10内控外泄式顺序阀串联在液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 A5 B10 C15 C;B 17用同样定量泵,节流阀,溢流阀和液压缸组成以下几种节流调速回路, 能够承受负值负载, 的速度刚性最差,而回路效率最高。 A进油节流调速回 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B、C 18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是通过节流阀的流量根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 串联组成调速阀,或将节流阀与 并联组成旁通型调速阀。 A减压阀 B定差减压阀 C溢流阀 D差压式溢流阀 B;D 21液压缸的种类繁多, 可作双作用液压缸,而 只能作单作用液压缸。 A柱塞缸 B活塞缸 C摆动缸 B、C;A 22以下液压马达中, 为高速马达, 为低速马达。 A齿轮马达 B叶片马达 C轴向柱塞马达 D径向柱塞马达 (A、B、C;D) 23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液动滑阀为弹簧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向阀中位必须是 机能,而液动滑阀为液压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向阀中位必须是 机能。 AH型 BM型 CY型 DP型 C;D 24为保证锁紧迅速、准确,采用了双向液压锁的汽车起重机支腿油路的换向阀应选用 中位机能;要求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压力机保压回路,在保压工况液压泵卸载,其换向阀应选用 中位机能。 AH型 BM型 CY型 DD型 A、C ;A、B 25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 ;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 ,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A实际流量 B理论流量 C额定流量 C;B 26在实验中或工业生产中,常把零压差下的流量即负载为零时泵的流量视为 ;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每一瞬间的流量各不相同,但在每转中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就是泵的流量脉动。瞬时流量一般指的是瞬时 。 A实际流量 B理论流量 C额定流量 B;B 28双作用式叶片泵中,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定子圆弧局部的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 ,当定子圆弧局部的夹角>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 。 A 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 B 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 C 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 A;B 29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泵 ,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泵 。 A 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 B 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 C 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 A;C 30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 。 A 沿着径向方向安装 B 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前倾一角度 C 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后倾一角度 B、A;C 35在减压回路中,减压阀调定压力为 ,溢流阀调定压力为 ,主油路暂不工作,二次回路的负载压力为。假设>>,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 ;假设>>,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 。A进口压力p1 , 出口压力p2 B进口压力p1 , 出口压力p2 Cp1p2 ,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调定压力根本相等 Dp1p2 ,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与负载压力根本相等 D;A 36在减压回路中,减压阀调定压力为 ,溢流阀调定压力为 ,主油路暂不工作,二次回路的负载压力为。假设>>,减压阀阀口状态为 ;假设>>,减压阀阀口状态为 。A阀口处于小开口的减压工作状态 B阀口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不允许油流通过阀口 C阀口处于根本关闭状态,但仍允许少量的油流通过阀口流至先导阀 D阀口处于全开启状态,减压阀不起减压作用 D;A 51为保证压缩空气的质量,气缸和气马达前必须安装 ;气动仪表或气动逻辑元件前应安装 。A分水滤气器减压阀油雾器B分水滤气器油雾器减压阀C减压阀分水滤气器油雾器D分水滤气器减压阀 A;D 三、判断题1 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只取决于输入流量的大小,与压力无关。 2液体流动时,其流量连续性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 3理想流体伯努力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在管内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在任一截面上的压力能、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换,但其总和不变。 4雷诺数是判断层流和紊流的判据。 × 5薄壁小孔因其通流量与油液的粘度无关,即对油温的变化不敏感,因此,常用作调节流量的节流器。 6流经缝隙的流量随缝隙值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 7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 8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 9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10配流轴式径向柱塞泵的排量q与定子相对转子的偏心成正比,改变偏心即可改变排量。 11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是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12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叶片槽根部全部通压力油是为了保证叶片紧贴定子内环。 × 13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是:存在闭死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14齿轮泵多采用变位齿轮是为了减小齿轮重合度,消除困油现象。 × 15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 16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17双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双作用液压缸,单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单作用液压缸。 × 18滑阀为间隙密封,锥阀为线密封,后者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开启时无死区。 19节流阀和调速阀都是用来调节流量及稳定流量的流量控制阀。 × 20单向阀可以用来作背压阀。 × 21同一规格的电磁换向阀机能不同,可靠换向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流量不同。 22因电磁吸力有限,对液动力较大的大流量换向阀那么应选用液动换向阀或电液换向阀。 23串联了定值减压阀的支路,始终能获得低于系统压力调定值的稳定的工作压力。 × 24增速缸和增压缸都是柱塞缸与活塞缸组成的复合形式的执行元件。 × 25变量泵容积调速回路的速度刚性受负载变化影响的原因与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有根本的不同,负载转矩增大泵和马达的泄漏增加,致使马达转速下降。 26采用调速阀的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无论负载如何变化始终能保证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稳定。 × 27旁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只能安装在执行元件的进油路上,而调速阀还可安装在执行元件的回油路和旁油路上。 28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功用是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 × 29在变量泵变量马达闭式回路中,辅助泵的功用在于补充泵和马达的泄漏。 × 30因液控单向阀关闭时密封性能好,故常用在保压回路和锁紧回路中。 31 同步运动分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位置同步必定速度同步;而速度同步未必位置同步。 32压力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中,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应为执行元件前一动作的最高压力。 × 33为限制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所受的液压侧向力不致过大,斜盘的最大倾角一般小于18°20°。 34 当液流通过滑阀和锥阀时,液流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动力都是力图使阀口关闭的。 × 35流体在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同一时间内流过管道每一截面的质量相等。 36空气的粘度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增高,粘度变小。 × 37 在气体状态变化的等容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温度升高,压力增大,系统内能增加。 38气体在管道中流动,随着管道截面扩大,流速减小,压力增加。 ×39在放气过程中,一般当放气孔面积较大、排气较快时,接近于绝热过程;当放气孔面积较小、气壁导热又好时,那么接近于等温过程。 40气动三大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质量的最后保证。其安装次序依进气方向为减压阀、分水滤气器、油雾器。 ×四、名词解释1 帕斯卡原理静压传递原理 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到液体各点。2 系统压力 系统中液压泵的排油压力。 3 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和该液体密度之比值。4 液动力 流动液体作用在使其流速发生变化的固体壁面上的力。5 层流 粘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质点受粘性的约束,不能随意运动,层次清楚的流动状态。6 紊流 惯性力起主导作用,高速流动时液体质点间的粘性不再约束质点,完全紊乱的流动状态。7 沿程压力损失 液体在管中流动时因粘性摩擦而产生的损失。8 局部压力损失 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接头、突然变化的截面以及阀口等处时,液体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急剧发生变化,产生漩涡并出现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造成的压力损失9 液压卡紧现象 当液体流经圆锥环形间隙时,假设阀芯在阀体孔内出现偏心,阀芯可能受到一个液压侧向力的作用。当液压侧向力足够大时,阀芯将紧贴在阀孔壁面上,产生卡紧现象。10液压冲击 在液压系统中,因某些原因液体压力在一瞬间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11气穴现象;气蚀 在液压系统中,假设某点处的压力低于液压油液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别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别离出来,使液体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这种现象叫做气穴现象。当气泡随着液流进入高压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破裂或急剧缩小,又凝结成液体,原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形成了局部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高速度填补这一空间,质点间相互碰撞而产生局部高压,形成压力冲击。如果这个局部液压冲击作用在零件的金属外表上,使金属外表产生腐蚀。这种因空穴产生的腐蚀称为气蚀。12排量 液压泵每转一转理论上应排出的油液体积;液压马达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输出轴旋转一周所需要油液的体积。13自吸泵 液压泵的吸油腔容积能自动增大的泵。 14变量泵 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15恒功率变量泵 液压泵的出口压力p与输出流量q的乘积近似为常数的变量泵。16困油现象 液压泵工作时,在吸、压油腔之间形成一个闭死容积,该容积的大小随着传动轴的旋转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17差动连接 单活塞杆液压缸的左、右两腔同时通压力油的连接方式称为差动连接。18往返速比 单活塞杆液压缸小腔进油、大腔回油时活塞的运动速度v2与大腔进油、小腔回油时活塞的运动速度v1的比值。19滑阀的中位机能 三位滑阀在中位时各油口的连通方式,它表达了换向阀的控制机能。20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 在溢流阀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调定以后,阀口开启后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溢流量的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或启闭特性。21节流阀的刚性 节流阀开口面积A一定时,节流阀前后压力差p的变化量与流经阀的流量变化量之比为节流阀的刚性T:。22节流调速回路 液压系统采用定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改变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实现调速的回路称为节流调速回路。23容积调速回路 液压系统采用变量泵供油,通过改变泵的排量来改变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从而实现调速的回路称为容积调速回路。24功率适应回路负载敏感调速回路 液压系统中,变量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均满足负载需要的回路称为功率适应回路。25速度刚性 负载变化时调速回路阻抗速度变化的能力。26相对湿度 在某一确定温度和压力下,其绝对湿度与饱和绝对湿度之比称为该温度下的相对湿度。27气动元件的有效截面积 气体流过节流孔时,由于实际流体存在粘性,其流束的收缩比节流孔实际面积还小,此最小截面积称为有效截面积五、分析题 1如下列图定量泵输出流量为恒定值 ,如在泵的出口接一节流阀,并将阀的开口调节的小一些,试分析回路中活塞运动的速度v和流过截面P,A,B三点流量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活塞两腔的面积为A1和A2,所有管道的直径d相同。 解:图示系统为定量泵,表示输出流量不变。根据连续性方程,当阀的开口开小一些,通过阀口的流速增加,但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并不发生改变, ,因此该系统不能调节活塞运动速度v,如果要实现调速就须在节流阀的进口并联一溢流阀,实现泵的流量分流。连续性方程只适合于同一管道,活塞将液压缸分成两腔,因此求不能直接使用连续性方程。根据连续性方程,活塞运动速度v = 1, = 1=A2 / A1 2如下列图节流阀调速系统中,节流阀为薄壁小孔,流量系数0.67,油的密度=900 3,先导式溢流阀调定压力12×105,泵流量20,活塞面积A1=302,载荷=2400N。试分析节流阀开口面积为在从全开到逐渐调小过程中,活塞运动速度如何变化及溢流阀的工作状态。 解:节流阀开口面积有一临界值。当>时,虽然节流开口调小,但活塞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溢流阀阀口关闭起平安阀作用;当<时,活塞运动速度随开口变小而下降,溢流阀阀口翻开起定压阀作用。液压缸工作压力 液压泵工作压力 式中 p为节流阀前后压力差,其大小与通过的流量有关。 4在图示的回路中,旁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装在液压缸的回油路上,通过分析其调速性能判断下面哪些结论是正确的。A缸的运动速度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调速性能较好;B溢流节流阀相当于一个普通节流阀,只起回油路节流调速的作用,缸的运动速度受负载变化的影响;C溢流节流阀两端压差很小,液压缸回油腔背压很小,不能进行调速。 解:只有C正确,当溢流节流阀装在回油路上,节流阀出口压力为零,差压式溢流阀有弹簧的一腔油液压力也为零。当液压缸回油进入溢流节流阀的无弹簧腔时,只要克服软弹簧的作用力,就能使溢流口开度最大。这样,油液根本上不经节流阀而由溢流口直接回油箱,溢流节流阀两端压差很小,在液压缸回油腔建立不起背压,无法对液压缸实现调速。 5如下列图的回路为带补油装置的液压马达制动回路,说明图中三个溢流阀和单向阀的作用。 解:液压马达在工作时,溢流阀5起平安作用。制动时换向阀切换到中位,液压马达靠惯性还要继续旋转,故产生液压冲击,溢流阀1,2分别用来限制液压马达反转和正转时产生的最大冲击压力,起制动缓冲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液压马达制动过程中有泄漏,为防止马达在换向制动过程中产生吸油腔吸空现象,用单向阀3和4从油箱向回路补油。 6如下列图是利用先导式溢流阀进行卸荷的回路。溢流阀调定压力 30×105。要求考虑阀芯阻尼孔的压力损失,答复以下问题:1 在溢流阀开启或关闭时,控制油路E,F段与泵出口处B点的油路是否始终是连通的?2 在电磁铁断电时,假设泵的工作压力 30×105, B点和E点压力哪个压力大?假设泵的工作压力15×105,B点和E点哪个压力大?3在电磁铁吸合时,泵的流量是如何流到油箱中去的? 解:1 在溢流阀开启或关闭时,控制油路E,F段与泵出口处B点的油路始终得保持连通2当泵的工作压力30×105时,先导阀翻开,油流通过阻尼孔流出,这时在溢流阀主阀芯的两端产生压降,使主阀芯翻开进行溢流,先导阀入口处的压力即为远程控制口E点的压力,故> ;当泵的工作压力15×105 时,先导阀关闭,阻尼小孔内无油液流动, 。 3二位二通阀的开启或关闭,对控制油液是否通过阻尼孔即控制主阀芯的启闭有关,但这局部的流量很小,溢流量主要是通过油管流回油箱。 8如下列图的系统中,两个溢流阀串联,假设每个溢流阀单独使用时的调整压力,1=20×105,2=40×105。溢流阀卸载的压力损失忽略不计,试判断在二位二通电磁阀不同工况下,A点和B点的压力各为多少。 解:电磁铁 1 2 0 0 1 2 0 20×105 1 2 40×105 40×105 1 2 40×105 60×105 当两个电磁铁均吸合时,图示两个溢流阀串联,A点最高压力由2决定,40×105。由于压力作用在溢流阀1的先导阀上成为背压,如果要使溢流阀1的先导阀保持开启工况,压力油除了克服调压弹簧所产生的调定压力120×105以外,尚需克服背压力40×105的作用,故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1+ 20+40×105=60×105 。12图a,b所示为液动阀换向回路。在主油路中接一个节流阀,当活塞运动到行程终点时切换控制油路的电磁阀3,然后利用节流阀的进油口压差来切换液动阀4,实现液压缸的换向。试判 断图示两种方案是否都能正常工作? 解:在a图方案中,溢流阀2装在节流阀1的后面,节流阀始终有油液流过。活塞在行程终了后,溢流阀处于溢流状态,节流阀出口处的压力和流量为定值,控制液动阀换向的压力差不变。因此,a图的方案可以正常工作。在b图方案中,压力推动活塞到达终点后,泵输出的油液全部经溢流阀2回油箱,此时不再有油液流过节流阀,节流阀两端压力相等。因此,建立不起压力差使液动阀动作,此方案不能正常工作。 18以下供气系统有何错误?应怎样正确布置?解:气动三大件是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质量的最后保证,其顺序分水滤气器、减压阀、油雾器。图a用于气阀和气缸的系统,三大件的顺序有错,油雾器应放在减压阀、压力表之后;图b用于逻辑元件系统,不应设置油雾器,因润滑油会影响逻辑元件正常工作,另外减压阀图形符号缺少控制油路。六、问答题 4简述冲击气缸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答:它的工作过程可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气源由孔A供气,孔B排气,活塞上升并用密封垫封住喷嘴,气缸上腔成为密封的储气腔。第二段,气源改由孔A排气,孔B进气。由于上腔气压作用在喷嘴上面积较小,而下腔作用面积较大,可使上腔贮存很高的能量。第三段,上腔压力增大,下腔压力继续降低,上下腔压力比大于活塞与喷嘴面积比时,活塞离开喷嘴,上腔的气体迅速充入到活塞与中盖间的空间。活塞将以极大的加速度向下运动,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的动能,利用这个能量对工件冲击做工,产生很大的冲击力。 7液压传动中常用的液压泵分为哪些类型?答:1 按液压泵输出的流量能否调节分类有定量泵和变量泵。定量泵:液压泵输出流量不能调节,即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油液体积是一定的。 变量泵:液压泵输出流量可以调节,即根据系统的需要,泵输出不同的流量。 2按液压泵的结构型式不同分类有齿轮泵外啮合式、内啮合式、 叶片泵单作用式、双作用式、柱塞泵轴向式、径向式螺杆泵。 8如果与液压泵吸油口相通的油箱是完全封闭的,不与大气相通,液压泵能否正常工作?答:液压泵是依靠密闭工作容积的变化,将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的泵,常称为容积式泵。液压泵在机构的作用下,密闭工作容积增大时,形成局部真空,具备了吸油条件;又由于油箱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油箱里的油液被压入其内,这样才能完成液压泵的吸油过程。如果将油箱完全封闭,不与大气相通,于是就失去利用大气压力将油箱的油液强行压入泵内的条件,从而无法完成吸油过程,液压泵便不能工作了。 10什么叫液压泵的排量,流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轴转一转所排出油液的体积,常用V表示,单位为。液压泵的排量取决于液压泵密封腔的几何尺寸,不同的泵,因参数不同,所以排量也不一样。液压泵的流量是指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又分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理论流量是指不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情况下,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常用表示,单位为升/分。排量和理论流量之间的关系是:式中 n液压泵的转速;q液压泵的排量实际流量q是指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时,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输出的油液体积。由于液压泵在工作中存在泄漏损失,所以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理论流量。额定流量是指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泵的产品样本或铭牌上标出的流量为泵的额定流量。 13为什么称单作用叶片泵为非卸荷式叶片泵,称双作用叶片泵为卸荷式叶片泵? 答: 由于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吸油腔和排油腔各占一侧,转子受到压油腔油液的作用力,致使转子所受的径向力不平衡,使得轴承受到的较大载荷作用,这种结构类型的液压泵被称作非卸荷式叶片泵。因为单作用式叶片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压油腔压力不能过高,所以一般不宜用在高压系统中。双作用叶片泵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对称于转轴分布,压力油作用于轴承上的径向力是平衡的,故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17什么是困油现象?外啮合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存在困油现象吗?它们是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影响的? 答: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满油之后向压油腔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闭死容积。如果这个闭死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在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其中的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升高,使轴承受到周期性的压力冲击,而且导致油液发热;在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又因无油液补充产生真空,引起气蚀和噪声。这种因闭死容积大小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困油现象将严重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原那么上液压泵都会产生困油现象。 外啮合齿轮泵在啮合过程中,为了使齿轮运转平稳且连续不断吸、压油,齿轮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即在前一对轮齿脱开啮合之前,后一对轮齿已进入啮合。在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时,它们之间就形成了闭死容积。此闭死容积随着齿轮的旋转,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因此齿轮泵存在困油现象。为消除困油现象,常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限制为最小,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油腔相通,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在双作用叶片泵中,因为定子圆弧局部的夹角>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所以在吸、压油配流窗口之间虽存在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不会出现困油现象。但由于定子上的圆弧曲线及其中心角都不能做得很准确,因此仍可能出现轻微的困油现象。为克服困油现象的危害,常将配油盘的压油窗口前端开一个三角形截面的三角槽,同时用以减少油腔中的压力突变,降低输出压力的脉动和噪声。此槽称为减振槽。在轴向柱塞泵中,因吸、压油配流窗口的间距缸体柱塞孔底部窗口长度,在离开吸压油窗口到达压吸油窗口之前,柱塞底部的密闭工作容积大小会发生变化,所以轴向柱塞泵存在困油现象。人们往往利用这一点,使柱塞底部容积实现预压缩预膨胀,待压力升高降低接近或到达压油腔吸油腔压力时再与压油腔吸油腔连通,这样一来减缓了压力突变,减小了振动、降低了噪声。 21液压缸工作时为什么会出现爬行现象?如何解决?答:液压缸工作时出现爬行现象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如下:1) 缸内有空气侵入。应增设排气装置,或者使液压缸以最大行程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2) 液压缸的端盖处密封圈压得太紧或太松。应调整密封圈使之有适当的松紧度,保证活塞杆能用手来回平稳地拉动而无泄漏。3) 活塞与活塞杆同轴度不好。应校正、调整。4) 液压缸安装后与导轨不平行。应进行调整或重新安装。5) 活塞杆弯曲。应校直活塞杆。6) 活塞杆刚性差。加大活塞杆直径。7) 液压缸运动零件之间间隙过大。应减小配合间隙。8) 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偏移。应检查液压缸与导轨的平行度,并校正。9) 液压缸内径线性差鼓形、锥形等。应修复,重配活塞。10) 缸内腐蚀、拉毛。应去掉锈蚀和毛刺,严格时应镗磨。11) 双出杆活塞缸的活塞杆两端螺帽拧得太紧,使其同心不良。应略松螺帽,使活塞处于自然状态。 22液压马达和液压泵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相同点:1从原理上讲,液压马达和液压泵是可逆的,如果用电机带动时,输出的是液压能压力和流量,这就是液压泵;假设输入压力油,输出的是机械能转矩和转速,那么变成了液压马达。 2从结构上看,二者是相似的。 3从工作原理上看,二者均是利用密封工作容积的变化进行吸油和排油的。对于液压泵,工作容积增大时吸油,工作容积减小时排出高压油。对于液压马达,工作容积增大时进入高压油,工作容积减小时排出低压油。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

    注意事项

    本文(液压与气动习题(含参考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z****)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