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财务管理方案【参考】.docx
-
资源ID:61220323
资源大小:59.59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财务管理方案【参考】.docx
泓域/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财务管理方案保险业标准化服务项目财务管理方案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标准化助力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3三、 必要性分析4四、 项目概况4五、 企业购并概念6六、 企业的分立7七、 清算财产的分配8八、 清算财产的变现9九、 企业设立的条件10十、 企业的组织形式12十一、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14十二、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18十三、 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21十四、 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22十五、 成本费用决策及其作用29十六、 成本费用计划31十七、 影响成本费用的因素34十八、 成本费用预测概述37十九、 经济效益4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4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4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4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48二十、 投资计划方案49建设投资估算表5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52流动资金估算表5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5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55一、 产业环境分析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可比价增长xx%,增幅连续xx个季度保持xx%及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增长xx%,税占比xx%,增速列区域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xx%。预计,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xx万亿元和xx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和xx%。国家推动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提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将为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打开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效能治理齐头并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性指标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xx%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xx%,实际使用外资xx亿美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xx%;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标准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调控目标以内。二、 标准化助力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农业保险标准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支持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动态开展农业保险标准需求调查和项目规划,规范农业保险服务流程,针对农业保险在承保、理赔等环节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的特点,结合物联网、遥感、北斗导航、无人机等技术应用,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提升保险服务“三农”质效。促进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保险标准供给。加强科技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等领域的标准研究,促进科技、专利和保险的衔接,助力保险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保险标准和科技标准的衔接,以标准化为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保险在风险计量、产品设计、损失估量等领域提供参考,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完善绿色保险相关标准建设。助力保险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支持保险业探索开发环境气候领域等创新性绿色保险产品,加快研究服务新能源发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业务领域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标准,有效衔接各类环境权益市场相关标准。探索绿色保险统计、保险资金绿色运用、绿色保险业务评价等标准建设,更好推动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保险资产管理标准化建设。制定保险资管产品的要素标准、产品分类标准,促进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行业资管业务统一标准。夯实保险资管数据基础,推动业务数据、风险数据、信息披露等领域标准化。统筹建立保险资管统计标准。建设资管标准人才队伍,强化保险资管标准化能力。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地点:xx4、项目联系人:覃xx(二)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372.6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896.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84%;建设期利息126.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9%;流动资金1349.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7%。(四)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6372.6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788.94万元。(五)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583.70万元。(六)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1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9444.4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426.00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5.58%。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64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5032.53万元(产值)。五、 企业购并概念企业购并是企业收购与兼并的总称,它是指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通常的操作方式是:一个企业通过直接入资购买另一企业,或通过承担另一企业债务而完成购并。另一种是杠杆式购并,即一些企业(大多是金融机构),靠举债借贷收购兼并其他公司,然后对被收购的公司进行分解、重组,待机转手卖出以偿还债务,并最终从购与卖的差价中得到利润。后一种购并,曾风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我国目前的购并,大都是前一种意义上的购买和兼并。企业购并,能重新配置资产,使资产从小规模或无规模到大规模,从低效益或无效益进入高效益,从低质量变为高质量,从而提高购买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以及混合购并三种类型。横向购并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类似产品,或生产技术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购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购并方式,其目的在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纵向购并是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衔接关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如加工制造企业向前购并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企业,向后购并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等,其目的在于发挥综合协作优势;混合购并是产品和市场都没有任何联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它兼具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优点,而且更加灵活自如。六、 企业的分立分立是指一个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立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法律行为。企业分立是母公司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形成与母公司股东相同的新公司,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从母公司中分立出来。公司分立以原有公司法人资格是否消灭为标准,可分为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两种。1.新设分立新设分立,又称解散分立。指一个公司将其全部财产分割;解散原公司,并分别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新公司中的行为。在新设分立中,原公司的财产按照各个新成立的公司的性质、宗旨、业务范围进行重新分配组合。同时原公司解散,债权、债务由新设立的公司分别承受。新设分立,是以原有公司的法人资格消灭为前提,成立新公司。2. 派生分立派生分立,又称存续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将一部分财产或营业依法分出,成立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行为。在存续分立中,原公司继续存在,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可由原公司与新公司分别承担,也可按协议由原公司独立承担。新公司取得法人资格,原公司也继续你留法人资格。公司分立的动机包括:满足公司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需要;消除“负协同效应”,提高公司价值;企业扩张;弥补购并决策失误或成为购并决策中的一部分;获取税收或管制方面的受益;避免反垄断诉讼。七、 清算财产的分配清算财产的分配顺序(1)支付企业清算期间为开展清算工作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即清算费用;(2)支付应付款付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等;(3)缴纳所欠税款;(4)清偿其他各项无担保债务;(5)在投资者之间分配剩余财产。股份有限公司,应按优先股股份面值对优先股股东分配;优先股股东分配后的剩余部分,应按普通股股东的股份比例分配给普通股股东。如果剩任意财产不足全额偿付优先股股本,则按先股股东股份面值的比例分配。八、 清算财产的变现1.清算财产的范围清算财产是指用于清偿企业无担保债务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财产,它由以下两部分构成:(1)宣布清算时企业所拥有的可用于清偿无担保债务和向投资者分配的全部账内和账外财产。(2)清算期间按法律规定追回的财产。企业清算期间按法律规定追回的财产,应作为企业的清算财产:清算前无偿转移或低价转让的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在清算前提供财务担保的财产;对未到期的债务在清算前提前清偿的财产;清算前放弃的债权。2.清算财产变现的原则(1)凡是能整体变现的财产应尽量整体变现。(2)法律禁止或限制自由买卖的财产不得上市出售。(3)应采用多种方式以尽可能高的售价变现财产。(4)清算企业对外投资的实物性资产不得要求退还原物。3.清算财产的变现。不需要变现的财产有:(1)现金和各种存款。(2)抵消财产。(3)直接转给债权人的担保财产。(4)不能变现或不需要变现的无形资产。(5)直接以实物形式分配给投资者的财产。九、 企业设立的条件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不同企业设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具体内下:(一)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其中: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的,董事会成员为313人,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监事会,设1名执行董事,12名监事。(5)有公司住所。(二)申请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1)股东为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公司。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应当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并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明。(2)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3)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由股东制定。(4)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5)其他内容同有限责任公司。(三)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条件(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或“公司”字样。(3)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额。(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四)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1)合伙人应为两个自然人;(2)有书面协议;(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额;(4)有合伙企业名称,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或“公司”字样;(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五)个体工商户设立的条件(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2)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额;(3)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十、 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财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状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国际上通常分类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独资。独资企业,西方也称“单人业主制”。它是由某个人出资创办的,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不违法,爱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要雇多少人,贷多少款,全由业主自己决定。赚了钱,交了税,一切听从业主的分配;赔了本,欠了债,全由业主的资产来抵偿。我国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很多属于此类企业。合伙。合伙企业是由几个人、几十人,甚至几百人联合起来共同出资创办的企业。它不同于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公司企业。它通常是依合同或协议凑合组织起来的,结构较不稳定。合伙人对整个合伙企业所欠的债务负有无限的责任。合伙企业不如独资企业自由,决策通常要合伙人集体做出,但它具有一定的企业规模优势。以上两类企业属自然人企业,出资者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企业的特点:(1)合伙企业法规定每个合伙人对企业债务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果一个合伙人没有能力偿还其应分担的债务,其他合伙人须承担连带责任)(2)法律还规定合伙人转让其所有权时需要取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有时甚至还需要修改合伙协议,因此其所有权的转让比较困难。公司。公司企业是按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出资者按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创办的企业。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指不通过发行股票,而由为数不多的股东集资组建的公司(一般由2人以上50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其资本无须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在出让股权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董事和高层经理人员往往具有股东身份,使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程度不如股份有限公司那样高。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必向社会披露,公司的设立和解散程序比较简单,管理机构也比较简单,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其主要特征是: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每一股有一表决权,股东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十一、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可行性是指一项事物可以做到的、现实行得通的、有成功把握的可能性。就企业投资项目而言,其可行性就是指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和适应性;产品在市场上能够被容纳或被接受,财务上具有合理性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对国民经济有贡献,能够创造社会效益。广义的可行性研究是指在现代环境中,组织一个长期投资项目之前,必须进行的有关该项目投资必要性的全面考察与系统分析,以及有关该项目未来在技术、财务乃至国际经济等诸方面能否实现其投资目标的综合论证与科学评价。它是有关决策人(包括宏观投资管理当局与投资当事人)做出正确可靠投资决策的前提与保证。狭义的可行性研究专指在实施广义可行性研究过程中,与编制相关研究报告相联系的有关工作。广义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最终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具体又包括环境与市场分析、技术与生产分析和财务可行性评价等主要分析内容。(二)环境与市场分析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开展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所谓建设项目的环境,是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统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属于否决性指标,凡未开展或没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论其经济可行性和财务可行性如何,一律不得上马。2.市场分析市场分析又称市场研究,是指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趋势,了解拟建项目产品的未来销路而开展的工作。进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要从市场分析入手。因为一个投资项目的设想,大多来自市场分析的结果或源于某一自然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以及某一新技术新设计的应用即使是后两种情况,也必须把市场分析放在可行性研究的首要位置。如果市场对于项目的产品完全没有需求,项目仍不能成立。市场分析要提供未来运营期不同阶段的产品年需求量和预测价格等预测数据,同时要综合考虑潜在或现实竞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变动趋势,以及人们的购买力及消费心理的变化情况。这项工作通常由市场营销人员或委托的市场分析专家完成。(三)技术与生产分析1.技术分析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系统的科学知识、成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艺综合而成的专门学问和手段。它经常与工艺通称为工艺技术,但工艺是指为生产某种产品所采用的工作流程和制造方法,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广义的技术分析是指构成项目组成部分及发展阶段上凡与技术问题有关的分析论证与评价。它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的项目确立、厂址选择、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和生产工艺确定等各项工作,成为与财务可行性评价相区别的技术可行性评价的主要内容。狭义的技术分析是指对项目本身所采用工艺技术、技术装备的构成以及产品内在的技术含量等方面内容进行的分析研究与评价。技术可行性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通常由专业工程师完成。2.生产分析生产分析是指在确保能够通过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厂址选择分析、资源条件分析、建设实施条件分析、投产后生产条件分析等一系列分析论证工作的统称。厂址选择分析包括选点和定址两个方面内容。前者主要是指建设地区的选择,主要考虑生产力布局对项目的约束;后者则指项目具体地理位置的确定。在厂址选择时,应通盘考虑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经济技术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运输及地理位置因素。生产分析涉及的因素多,问题复杂,需要组织各方面专家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四)财务可行性分析财务可行性评价,是指在已完成相关环境与市场分析、技术与生产分析的前提下,围绕已具备技术可行性的建设项目而开展的,有关该项目在财务方面是否具有投资可行性的一种专门分析评价。十二、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投资决策是指特定投资主体根据其经营战略和方针,由相关管理人员做出的有关投资目标、拟投资方向或投资领域的确定和投资实施方案的选择的过程。一般而言,项目投资决策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需求因素需求情况可以通过考察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产品的各年营业收入(即预计销售单价与预计销量的乘积)的水平来反映。如果项目的产品不适销对路,或质量不符合要求,或产能不足,都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市场销路和价格的水平。其中,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质量应达到什么标准,取决于对未来市场的需求分析和工艺技术所达到水平的分析;而产能情况则直接取决于工厂布局是否合理、原材料供应是否有保证,以及对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的分析。(二)时期和时间价值因素(1)时期因素是由项目计算期的构成情况决定的。项目计算期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其中建设期是指项目资金正式投入开始到项目建成投产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建设期第一年的年初称为建设起点,建设期最后一年的年末称为投产日。在实践中,通常应参照项目建设的合理工期或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合理确定建设期。项目计算期最后一年的年末称为终结点,假定项目最终报废或清理均发生在终结点(但更新改造除外)。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运营期,又包括试产期和达产期(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期)两个阶段。试产期是指项目投入生产,但生产能力尚未完全达到设计能力时的过渡阶段。达产期是指生产运营达到设计预期水平后的时间。运营期一般应根据项目主要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期确定(2)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是指根据项目计算期不同时点上价值数据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算,从而计算出相关的动态项目评价指标。因此,科学地选择适当的折现率,对于正确开展投资决策至关重要。(三)成本因素成本因素包括投入和产出两个阶段的广义成本费用。(1)投入阶段的成本。它是由建设期和运营期初期所发生的原始投资所决定的。从项目投资的角度看,原始投资(又称初始投资)等于企业为使该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项内容。建设投资是指在建设期内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建设内容进行的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是指项目投产后分次或一次投放于营运资金项目的投资增加额,又称垫支流动资金或营运资金投资。在财务可行性评价中,原始投资与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为项目总投资,这是一个反映项目投资总体规模的指标。(2)产出阶段的成本。它是由运营期发生的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三个因素所决定的。经营成本又称付现的营运成本(或简称付现成本),是指在运营期内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货币资金支付的成本费用。从企业投资者的角度看,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都属于成本费用的范畴,因此,在投资决策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严格地讲,各项广义成本因素中除所得税因素外,均需综合考虑项目的工艺、技术、生产和财务等条件,通过开展相关的专业分析才能予以确定。十三、 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在运营期发生的营业收入;(2)在运营期发生的补贴收入;(3)通常在项目计算期末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4)通常在项目计算期末回收的流动资金。(一)营业收入的估算营业收入应按项目在运营期内有关产品的各年预计单价(不含增值税)和额预测销售量(假定运营期每期均可以自动实现产销平衡)进行估算。营业收入也属于时期指标,为简化计算,假定营业收入发生于运营期各年的年末。(二)补贴收入的估算补贴收入是与运营期收益有关的政府补贴,可根据按政策退还的增值税:按销量或工作量分期计算的定额补贴和财政补贴等予以估算。(三)固定资产余值的估算在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假定主要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等于运营期,则终结点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等于该主要固定资产的原值与其法定净残值率的乘积,或按事先确定的净残值确定;在运营期内,因更新改造而提前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损失等于其折余价值与预计可变现净收入之差。(四)回收流动资金的估算当项目处于终结点时,所有垫付的流动资金都将退出周转,因此,在假定运营期内不存在因加速周转而提前回收流动资金的前提下,终结点一次回收的流动资金必然等于各年垫支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的合计数。在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将在终结点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和流动资金统称为回收额。十四、 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在建设期发生的建设投资;(2)在运营期初期发生的流动资金投资;(3)在运营期发生的经营成本(付现成本);(4)在运营期发生的各种税金(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一)建设投资的估算建设投资是建设期发生的主要投资,可分别按形成资产法和概算法进行估算,本书只介绍第一种方法。形成资产法需要分别按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和形成其他资产投资的费用和预备费四项内容进行估算,此法是估算精度较高、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估算方法。1.形成固定资产费用的估算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是项目直接用于购置或安装固定资产应当发生的投资,具体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固定资产其他费用任何建设项目都至少要包括一项形成固定资产费用的投资。形成固定资产费用的资金投入方式,可根据各项工程的工期安排和建造方式确定。为简化计算,当建设期为零(即取得的固定资产不需要建设和安装)或建设期不到1年,且为自营建造时,可假定预先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全部相关资金;当建设期达到或超过1年,且为自营建造时,可假定在建设起点和以后各年年初分,投入相关资金;当建设期达到或超过1年,且为出包建造时,可假定在建设起点和建设期未分次投入相关资金。(1)建筑工程费的估算。建筑工程费是指为建造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场地平整,建筑厂房、仓库、电站、设备基础、工业窑炉、桥梁、码头、堤项:隧道:涵洞、铁路、公路、水库、水坝、灌区管线敷设、矿井开凿和露天剥离等项目工程的费用。可分别按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和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进行估算。(2)设备购置费的估算。广义的设备购置费是指为投资项目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国产或进口设备、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等应支出的费用。狭义的设备购置费则是指为取得项目经营所必需的各种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工具和其他装置应支出的费用。狭义设备购置费的估算。应按照设备的不同来源,分别估算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的购置费。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购置费的估算。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购置费,是指为确保项目投产初期的生产经营而第一批购置的,没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卡具、模具和家具应发生的费用。为简化计算,可在狭义的设备购置费的基础上,按照部门或行业规定的购置费率进行估算。(3)安装工程费的估算。需要吊装的设备,往往按需要安装设备的质量和单价进行估算;其他需要安装的设备通常按设备购置费的一定百分比进行估算。需要注意的是;按后者估算时,要注意核实购置设备合同中是否包括了安装所需材料,是全部还是只包括了部分(如从国外进口的石油化工设备中,一般都包括了部分安装材料)。(4)固定资产其他费用的估算。固定资产其他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其他费、工程保险费、工程建设监理费、联合试运转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费等。估算时,可按经验数据、取费标准或项目的工程费用(即:建筑工程费:广义设备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三项工程费用的合计)的一定百分比测算。2.形成无形资产费用的估算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是指项目直接用于取得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无形资产而应当发生的投资,虽然商誉和著作权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但新建项目通常不涉及这些内容,故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对其不予考虑。形成无形资产费用的资金投入方式,通常假定在建设期取得时一次投入。(1)专利权和商标权的估算。在可行性研究中,应先确认项目是否通过外购或接受投资方式取得上述产权的合法所有权。如果只是短期取得某项专利权或商标的使用权,就不能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若可通过外购方式取得上述产权,则可按预计的取得成本估算;若属于投资转入,则可按约定作价或评价价进行估算。新建项目通常很少发生自创专利权和商标权的情况,若确有发生,可按成本法或市价法进行估算。(2)非专利技术的估算。可根据非专利技术的取得方式分别对待:若从外部一次性购入,可按取得成本估算;若作为投资转入,可按市价法或收益法进行估算。(3)土地使用权的估算。可按土地使用权的不同取得方式估算。如通过有偿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校,则应按照预计发生的取得成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估算;若属于投资方投资转入的土地使用权,可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也可按公允价值估算。(4)特许权的估算。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有偿取得的永久或长期使用的特许权,按取得成本进行估算。3.形成其他资产费用的估算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是指建设投资中除形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费用以外的部分包括生产准备费和开办费两项内容。生产准备费的资金投入方式,可假定在建设期末一次投入。开办费的资金投入方式,可假定在建设期内分次投入。(1)生产准备费的估算。生产准备费是指新建项目或新增生产能力的企业为确保投产期初期进行必要生产准备而应发生的费用,包括职工培训费、提前进厂熟悉工艺及设备性能人员的相关费用。生产准备费可按需要培训和预计培训费标准,以及需要提前进厂的职工人数和相关费用标准进行估算,也可按工程费用和生产准备费率估算。(2)开办费的估算。开办费是指在企业筹建期发生的、不能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不属于生产准备费的各项费用,可按工程费用和开办费率估算。4.预备费的估算预备费又称不可预见费,是指在可行性研究中难以预料的投资支出,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预备费的资金投入方式,可假定在建设期末一次投入。(1)基本预备费的估算。基本预备费是指由于建设期发生一般自然灾害而带来的工程损失或为防范自然灾害采取措施而追加的投资,又称工程建设不可预见费。(2)涨价预备费的估算。涨价预备费是指为应付建设期内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而预留的投资,又称价格上涨不可预见费。涨价预备费通常要根据工程费用和建设期预计通货膨胀率来估算。(二)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流动资金投资可分别按分项详细估算法和扩大指标估算法进行估算,本书只介绍第一种方法。分项详细估算法,是指根据投资项目在运营期内主要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要素的最低周转天数和预计周转额分别估算每一流动项目的占用额,进而确定各年流动资金投资的种方法。流动资金投资属于垫付周转金,其资金投入方式也包括一次投入和分次投入两种形式。如果是一次投入,则假定发生在投产第一年末;如果是分次投入,则假定发生在投产后连续的若干年。(三)经营成本的估算不论什么类型的投资项目,在运营期都要发生经营成本,它的估算与具体的筹资方案无关。经营成本本来属于时期指标,为简化计算,可假定其发生在运营期各华的年未。(四)运营期相关税金的估算在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中,需要估算的运营期相关税金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调整所得税两项因素。为简化计算,假定它们都发生在运营期各年的年末。1.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估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估算,需要通盘考虑项目投产后在运营期内应缴纳的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因素;尽管应缴增值税不属于营业税金的范畴,但在估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时,还要考虑应缴增值税因素。2.调整所得税的估算调整所得税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是为简化计算而设计的虚拟企业所得税额。3.关于增值税的说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属于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也不需要单独估算。但在估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时,要考虑应缴增值税指标。十五、 成本费用决策及其作用(一)成本费用决策及其作用(1)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目标利润实现的保证;(2)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成本和费用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3)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其他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4)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的一个促进手段。(二)成本费用决策的种类成本费用决策按其采用方法的不同性质可分为硬性技术决策和软性技术决策。成本费用决策按其决策的内容和范围,可分为单项成本或费用决策和组合成本费用决策。成本费用决策按其实现目标不同,可分为保本决策和实现最大利润的成本费用决策。(三)成本费用决策的方法1.保本点法运用保本点法进行成本和费用决策的基本原理是:在盈亏相等(即损益为零)的销售量上,假定销售收入与生产经营总费用相等的成本和费用水平。2.差量分析法差量是反映不同预测方案之间损益或成本费用的差异值。差量分析法是指在充分分析不同预测方案的差异成本(费用)和差异损益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3.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法在企业成本费用决策中,什么样的成本和费用水平可使利润最大化,是最大利润成本费用决策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成本费用与利润水平的关系着手。4.非确定型决策法影响企业成本和费用变动的因素十分复杂,有的因素影响程度可以定量测算,从而进行定量决策。而有的因素变动对成本和费用的影响无法定量测算,只有凭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和分析能力来进行估计、评价和优选。这种决策者的主观分析和判断所进行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的优劣,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对影响成本(费用)变动的潜在因素的估计程度,非确定性因素未来变化趋势,决策者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风险意识力等。总之,非确定型决策质量的优劣与企业决策者的素质有关系。十六、 成本费用计划(一)成本费用计划及其意义(1)成本与费用计划是企业实现目标成本费用的基础工作;(2)成本与费用计划是企业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依据;(3)成本费用计划是编制企业其他生产经营计划的依据(二)成本费用计划的内容成本与费用计划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费用耗费的一个规划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计划:1.主要产品单位制造成本计划单位制造成本计划是对企业的主要产品编制的一个成本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对主要产品成本的管理,加强单位产品成本的控制。2.商品产品制造成本计划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完成一定的产销任务而预计发生的全部制造成本水平。3.期间费用计划管理费用部分;销售费用部分;财务费用部分。4.生产费用预算生产费用预算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测算和计划。它是企业成本与费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费用预算的编制,一般是按生产费用要素来编制的。(三)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要求和程序(1)收集整理资料;(2)确定目标成本和费用控制限额;(3)各部门分编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4)厂部综合平衡,正式确定计划。在成本与费用计划的编制时,一般应贯彻以下要求:(1)以先进的技术经济定额为成本与费用计划编制的数据基础。(2)成本与费用计划指标与其他计划指标应紧密衔接。(3)成本与费用计划的编制要有利于对成本和费用实行归口分级管理。(四)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方法1.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制造费用是综合性间接费用,其预算的编制应考虑费用的性态,对于如消耗性间接材料、动力水电费等与产销量有一定依存关系的费用,应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而对于折旧费等与产销量无直接依存关系的费用,可采用固定预算法编制。此外,可供选择的费用预算编制方法还有概率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2.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编制产品成本计划是成本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最终结果,具体方法较多,主要有:(1)预测决策基础法;(2)试算平衡基础法;(3)直接计算法。3.期间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期间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制造费用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即按费用性态分别编制。一般而言,购销环节的营业费用,大多属于变动费用,其预算须结合购销业务量计划,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管理费用则大多属于固定费用,其预算可采用固定预算法编制。十七、 影响成本费用的因素(一)产品产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1)产品产量的增减直接影响企业的制造成本总额的高低。(2)产品产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虽不直接影响企业的期间费用总额,但会影响企业单位产品期间费用的高低,当产量增大时,单位产品期间费用就会减少,当产量减少时,单位产品期间费用就会增大。(二)管理水平对成本与费用的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成本费用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制造费用和全部期间费用。当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时,会降低制造费用支出以及期间费用支出;反之,则会增加相应费用支出。研究管理水平对成本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三)工艺技术对成本费用的影响工艺技术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加工制造的工艺与技术水平。工艺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