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第六课思考题问答-圆开.ppt
主麦:圆 开辅导:宗树师兄2016年1月23日大圆满前行第六课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 顶礼顶礼顶礼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顶礼顶礼顶礼 文殊智慧勇识文殊智慧勇识文殊智慧勇识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顶礼顶礼顶礼 传承大恩上师传承大恩上师传承大恩上师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愿解如来真实意愿解如来真实意愿解如来真实意为度化一切众生,我与大家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度化一切众生,我与大家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度化一切众生,我与大家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度化一切众生,我与大家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共修内容与程序一、课前念诵一一、课前念诵一二二、串讲上一课、串讲上一课三、思考题讨论三、思考题讨论四四、辅导员法义辅导、辅导员法义辅导.五、课后五、课后念诵一念诵一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二串讲 第五第五课内容串讲课内容串讲 串串 讲:郭亮师兄讲:郭亮师兄时间:时间:1515分钟分钟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六课第六课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大大圆圆满满前前行行一、共同外前行一、闻法方式三、往生法二、不共内前行二、所讲之法一一、发心、发心二、行为二、行为一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二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一一、所断之行为、所断之行为二二、应取之行为、应取之行为一一、法器之三过、法器之三过 二、六垢二、六垢 三、五不持三、五不持一一、耳不注如覆器、耳不注如覆器之过之过二、意不持如漏器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之过三三、杂烦恼如毒器、杂烦恼如毒器之过之过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1、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五个阶段?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以比喻一一说明。主答:汪锁平师兄补充:孙理达师兄每人限时5分钟,欢迎其他师兄积极上麦补充,分享交流.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六课第六课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1、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五个阶段?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以比喻一一说明。答:闻、思、修、行、果五个阶段。一、闻听闻佛法。正见依靠听闻而产生正见依靠听闻而产生.闻法闻法时要像野兽闻声一样时要像野兽闻声一样,有些野兽酷爱听琵琶声,猎人为了将其捕获,一个人弹奏乐器以吸引其注意,另一个人则乘机向它射毒箭,可它根本不发觉,仍旧怡然专注地听着。同样,我们在听受佛法的过程中,无论在上师面前还是电视面前,也要力求做到如此全神贯注,对法一定要有极其虔诚、纯洁的信心。力求做到如此全神贯注,对法一定要有极其虔诚、纯洁的信心。二、思思维佛法。听完上师所讲之法后,理应逐字逐句地思维,就像北方人剪羊毛一样就像北方人剪羊毛一样,羊到春天,褪旧毛换新毛,人们把旧毛从下到上全部剪光,绝不会留下一只前腿或后腿不剪。以此说明,我们在思维法义时,要将上师所我们在思维法义时,要将上师所讲的道理全部细细分析,没有什么好取舍的。讲的道理全部细细分析,没有什么好取舍的。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六课第六课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1、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五个阶段?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以比喻一一说明。三、修观修佛法。观修的时候,应该像愚人品尝美味一样,有感觉却说不出来。像愚人品尝美味一样,有感觉却说不出来。愚人吃酸甜苦辣的东西时,明明品尝到了味道,决定有这种感受,但就像哑巴吃糖一样表达不出来。我们修行也应该如此,譬如观想譬如观想“人身难得人身难得”,理应,理应再三思维人身怎再三思维人身怎么样难得,从而找到一种感觉,这时候才算尝到佛法的美味么样难得,从而找到一种感觉,这时候才算尝到佛法的美味。四、行行持佛法。行持时,应当如理如实地做到,而且一定要有强烈意乐。就像饥饿的就像饥饿的牦牛找到一片草地,它会饥不择食地一扫而光,而不是四处都尝尝牦牛找到一片草地,它会饥不择食地一扫而光,而不是四处都尝尝。同样,我们现在行持佛法,每一个法义都应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每一个法义都应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而不是中间取舍一部分。而不是中间取舍一部分。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1、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五个阶段?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以比喻一一说明。五、果最后得果。所谓的得果,是指每一个修法后的所得之果,不一定是得阿罗汉果或佛果。得果时不能糊里糊涂的,而要像云散日出一样,完全显露实相,没有任何怀要像云散日出一样,完全显露实相,没有任何怀疑疑。例如修例如修“寿命无常寿命无常”时,一旦无常观在相续中真正生起,则于行住坐卧任何时,一旦无常观在相续中真正生起,则于行住坐卧任何威仪中,不会被常有的念头所转,一切增益将完全遣除威仪中,不会被常有的念头所转,一切增益将完全遣除,犹如太阳破开乌云而散发出光芒。以上通过五个比喻,阐明了修持佛法的五个阶段。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2、闻法的诸多威仪中,哪一条令你最有触动?为什么?请引用具体事例进行阐述。主答:邵士举师兄补充:宋瑞霞师兄每人限时5分钟,欢迎其他师兄积极上麦补充,分享交流.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六课第六课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2、闻法的诸多威仪中,哪一条令你最有触动?为什么?请引用具体事闻法的诸多威仪中,哪一条令你最有触动?为什么?请引用具体事例进行阐述。例进行阐述。答:如“听闻佛法”必须专注。听闻听闻佛法时要陶醉其中,听上师讲着讲着,你不知不觉就被带到上佛法时要陶醉其中,听上师讲着讲着,你不知不觉就被带到上师所讲的神秘世界去了,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师所讲的神秘世界去了,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就如比喻中说的那样,应如野兽闻声般,箭射向自己也不觉知,仍旧依然专注地听着.若能对法这般地全神贯注,有极其虔诚、纯洁的信心,那么虽然只是一两个小时的事情,但已为一生积累了非常大的功德.有些人刚听上师讲法时,好像获得了不死甘露一样,情不自禁地汗毛竖立、泪流满面、双手合十,从其眼神、坐姿、表情也可以了解他的信心。听任何上师传讲任何佛法都要这样,否则,有些人听课时特别勉强,或者一直打瞌睡,或者以不满的眼光瞪着上师,或者非要躲在上师看不见的角落里,这些行为都不如法。按理来讲,在上师面前听法,理当面带笑容,以喜悦的神态闻受。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2、闻法的诸多威仪中,哪一条令你最有触动?为什么?请引用具体事例进行阐述。不过,有些业力深重的人往往在上课时心不在焉心不在焉,比如尽管身体坐在听法行列中,表面上看来循规蹈矩,但心里却杂念纷飞、东想西想,杂念纷飞、东想西想,诚如札嘎仁波切所言,一堂课神游了整个世界,下课后什么教言都没记住,这是不应理的。正如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形容的:“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没想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没想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他还说:“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曾有一位老堪布曾有一位老堪布在讲前行时说,他一辈子念过好几亿心咒,但临死时临死时最有把握的,并不是念了这几亿心咒,而是听闻过一些佛法最有把握的,并不是念了这几亿心咒,而是听闻过一些佛法!在闻法期间,不仅是说闲话、站着听法、随便离开、走来走去、吃东西说闲话、站着听法、随便离开、走来走去、吃东西等不良行为要断除,甚至包括持咒、念佛、诵经、转经轮等一切善行,也要持咒、念佛、诵经、转经轮等一切善行,也要放下来而集中精力恭听放下来而集中精力恭听。虽然转一次转经轮功德很大,但闻法的功德远远超过它,听法时心必须要专注,听法时心必须要专注,所有的高僧大德都这样讲。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3、一般而言,怎么样才叫依止上师?为什么?这方面你有哪些经历?现在有何感想?主答:王晓雪师兄补充:张哲源师兄每人限时5分钟,欢迎其他师兄积极上麦补充,分享交流.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六课第六课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3、一般而言,怎么样才叫依止上师?为什么?这方面你有哪些经历?现在有何感想?答:对大多数上师来讲,与弟子之间的关系,应主要建立在讲闻佛对大多数上师来讲,与弟子之间的关系,应主要建立在讲闻佛法上。法上。上师一定要讲,弟子一定要听,听后还要身体力行,这才叫做上师一定要讲,弟子一定要听,听后还要身体力行,这才叫做依止上师依止上师。(见下页见下页)不但依止普通的上师如此,就算依止三界怙主释迦牟尼佛,也是只此一法、别无他途。佛陀利益众生的方法,唯一就是转三次法轮,而不是显示神通等。因此,佛陀对有缘弟子说:“我已开示了趋入解脱的方便法,至于能否解脱,关键看你自己。”龙猛菩萨亦云:“解脱依赖于自己,他人不能作助伴。”马尔巴马尔巴:“即生是否能成佛即生是否能成佛,主要为是看你自己的精进与毅力主要为是看你自己的精进与毅力.”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3、一般而言,怎么样才叫依止上师?为什么?这方面你有哪些经历?现在有何感想?答:上师:上上师的责任就是为弟子讲经说法师的责任就是为弟子讲经说法。除了个别大成就者天天让弟子干活,终有一天把鞋脱下来给他一耳光,弟子顿然开悟以外,一一般来讲,引导弟子的方法,就是告诉他如何闻法般来讲,引导弟子的方法,就是告诉他如何闻法闻法时不能戴帽子、不能穿鞋,远离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受;然后教他如何修法然后教他如何修法首先从加行开始修,不要从正行开始修,因为弟子不懂,听别人说正行很圆满,肯定愿从正行开始修,所以上师要告诉他修行次第;还有怎么样弃恶从善,怎么样断除十不善业,怎么样修菩提心一个一个地给他讲。这样依止上师就起到作用了。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3、一般而言,怎么样才叫依止上师?为什么?这方面你有哪些经历?现在有何感想?答:弟子:作为弟子,其他行为不重要,关键要对上师所讲的显密深法关键要对上师所讲的显密深法念念不忘,时时刻刻铭记,然后依教奉行,将上师所讲的教念念不忘,时时刻刻铭记,然后依教奉行,将上师所讲的教言付诸实践,尽心尽力去修持言付诸实践,尽心尽力去修持。反之,如果你因烦恼深重,将上师所传的法义抛之脑后而未将上师所传的法义抛之脑后而未记在心间,记在心间,虽然听闻佛法是有功德,但这种功德,小狗、小猫在听法行列中也能得到。若对法义丝毫不能领会,前脚离开经堂,后脚就忘光了,如烧红的铁离开火马上变黑一样,你的相续不会因闻法而有所改变。你的相续不会因闻法而有所改变。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3、一般而言,怎么样才叫依止上师?为什么?这方面你有哪些经历?现在有何感想?答:例如上师举例(不如法的方式):1.有些弟子依止上师二十多年,成天背个包跟着师父到处跑,但师父从来没传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句法语,一味地让他修殿堂、修佛塔、放牦牛就像地主对待奴隶一样,天天使用他、役使他,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2.收弟子的标准,不要给别人剪个头发、取个法名就可以了:“我认认可可你是我的弟子,你认可我是你的师父,从此之后,我们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师徒关系。你不能得罪我,不然就是破誓言者!”一句法一句法也没有传,破什么誓言?也没有传,破什么誓言?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现象。所以,摄受弟子必须要传授佛法,传授佛法以后才算是真正的师父!摄受弟子必须要传授佛法,传授佛法以后才算是真正的师父!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4、请以比喻描述闻法的三种过患。倘若闻法时杂有烦恼或不良动机,将会导致什么后果?最终可得出什么结论?主答:李红令师兄补充:彭 艳师兄每人限时5分钟,欢迎其他师兄积极上麦补充,分享交流.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六课第六课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三、思考题讨论4、请以比喻描述闻法的三种过患。倘若闻法时杂有烦恼或不良动机,将会导致什么后果?最终可得出什么结论?答:1.耳不注如覆器之过,譬如向一个碗中倒汤,碗若是扣着,汤会洒在外面,里面不可能沾一点一滴;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好比碗底有洞,即使把汤倒进碗里,也会全部漏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碗中若杂有毒药,哪怕是最美味的汤也不敢喝。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4、请以比喻描述闻法的三种过患。倘若闻法时杂有烦恼或不良动机,将会导致什么后果?最终可得出什么结论?答:2.在闻法的过程中,首先要专注谛听,之后要记在心中,同时不要掺杂烦恼,如果与烦恼混在一起,如果与烦恼混在一起,就算将所闻之法记在心中,也不能真正步入正法就算将所闻之法记在心中,也不能真正步入正法。如果为了赚大钱、为得名声去听法,相续中已杂有毒药了,不是谁享用都很危险。就像塔波仁波切所说:塔波仁波切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成恶趣因。”p 如理修持会解脱因,但若智慧不够、信心不够,不但不能如理修持,反而依靠正法造恶业,正法就会成为恶趣因。华严经亦云:“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同样是水,牛喝了变成乳汁,毒蛇喝了会变成剧毒。三、思考题讨论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4、请以比喻描述闻法的三种过患。倘若闻法时杂有烦恼或不良动机,将会导致什么后果?最终可得出什么结论?因此因此,听闻佛法要遣除一切不善心,听闻佛法要遣除一切不善心,否则,你对上师生邪见、对同行道友生嗔心,以此心态来听法是很可怕的。p不仅藏传佛教中有这种说法,汉传佛教的智者大师也说:“为利名发菩提心,是三涂因。”还有,藕益大师说:“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醍醐成毒药。”本来佛法如甘露醍醐一般纯净完美,可如果有些人没有用好,它很可能变成毒药。p若能在短短的时间里,最初有菩提心,最后有回向,中间有正行无缘殊胜,听法才有真实的利益。听一堂课若能三殊胜都具足,虽然只是一两个小时的事情,但已为一生积累了非常大的功德。不仅对上师不能起恶念,对同行道友也不能冷嘲热讽、不屑一顾、心怀我慢,诸如此类的恶分别念,都是恶趣之因,务必要一并断掉。如果遣除了耳不注、意不持、杂烦恼这三种过患,才能盛装清净的佛法甘露。三、思考题讨论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四、法义辅导宗树宗树 师兄师兄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六课第六课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五、回向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前行广释前行广释第六课第六课为持珍宝心 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 佛子功德海扎西得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