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生态学习题(五).doc

    • 资源ID:61377323       资源大小:64.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态学习题(五).doc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达尔文B吴鲁夫C瓦尔明D坦斯利2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吴征镒B奥德姆C苏卡乔夫D坦斯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C生态系统由植物、动物、非生物环境组成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4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蓝绿藻D原生动物5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爬行动物6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A苔藓植物B原生动物C大型真菌D爬行动物7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A化能合成细菌B原生动物 C大肠杆菌D病毒8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 A高等植物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D蓝绿藻9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 A高等植物B原生动物C大型真菌D化能合成细菌10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 A浮游植物B哺乳动物C浮游动物 D寄生虫11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分解者的类群是 A蚯蚓B真菌C白蚁D病毒12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分解者的类群是 A细菌B真菌C白蚁D病毒13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分解者的类群是 A树木B鸟类C蝴蝶D蚯蚓14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分解者的类群是 A植物B鸟类C蝴蝶D屎壳郎15生态系统的功能是A维持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统B保持生态平衡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16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A维持能量流动B维持物质循环C维持信息传递D维持生态平衡17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温带18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19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20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21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季雨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22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大陆架B开阔大洋C河流与湖泊D珊瑚礁23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沼泽与湿地B开阔大洋C荒漠D冻原24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温带农田 B温带草原C荒漠D冻原25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热带雨林B橡胶园C北方针叶林D冻原26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海洋B撂荒地C被污染的湖泊D养鱼池27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农田 B果园C被污染的湖泊D养鱼池28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 A热带雨林B温带农田 C温带草原D落叶阔叶林29按生产力高低排序,选出正确答案 A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雨林>北方针叶林>冻原B开阔大洋>河口>湖泊>大陆架C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D长江流域农田>黄河流域农田>黑龙江流域农田>热带雨林30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31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A能量越来越少B能量越来越多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32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 A湖泊B热带雨林C农田D水库33形成次级生物量的生物类群是 A化能合成细菌B真菌C蓝绿藻D蕨类植物34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高的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荒漠D开阔大洋35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 A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36捉100种动物容易,捉一种动物的100个个体难的生态系统是 A雨林B湖泊C草原D荒漠37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 A雨林B季雨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38大型食草有蹄炎和穴居哺乳动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是 A雨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温带草原39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 A热带或亚热带B温带C寒温带D极地40选出正确的答案 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在常规早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成熟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41下列生态系统中,遭到破坏后最难恢复的是 A热带雨林B北方针叶林C温带草原D极地冻原42温室效应指的是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与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43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 A气温升高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C海平面上升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44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是 A使渔业产量减少或绝产B使渔烽产量增加C对渔业产量没有影响D使渔烽产量忽高忽低45下列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是A煤炭资源B草原资源C森林资源D淡水资源46下列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 A太阳能资源B天然气资源C土地资源D淡水资源47下列属于可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 A太阳能资源B天然气资源C全球水资源D风力资源48下列不是可持续农业做法的是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49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 A养鱼塘的分层养殖B农田的间作套种C海洋的网箱养殖D稻田养鱼或养鸭50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A2-3个B5-6个C8-10个D12-14个51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 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学52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环境53能流和物流速度较快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草原D北方针叶林54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强的生态系统是 A温带雨林B湖泊C温带草原D荒漠55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差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B湖泊C温带草原D荒漠56盐度几乎无周期性变化的生态系统是 A开阔大洋B河口C浅海D盐湖57盐度周期性变化较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B河口C红树林D盐湖58在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储存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是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59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A温带草原B落叶阔叶林C淡水湖泊D极地冻原60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根据是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61生态系统中受到捕食压力最大的是 A食植动物B一级食肉动物C二级食肉动物D三级食肉动物62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 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D大量全长化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63生长效率是 A被动物吸收的食物/动物摄入的食物B营养级n上的净生长量/营养级n上的同化量C营养级n上的同化量/营养级n-1上的同化量D营养级n上的摄取量/营养级n-1上的净生产量64林德曼效率是 A被动物吸收的食物/动物摄入的食物B营养级n上的净生长量/营养级n上的同化量C营养级n上的同化量/营养级n-1上的同化量D营养级n上的摄取量/营养级n-1上的净生产量65营养级n上的摄取量/营养级n-1上的净生产量表示的是 A同化效率B生长效率C林德曼效率D消费效率66生产力低、结构简单、营养物质缺乏、植物生长缓慢、物质循环速度低的生态系统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稀树草原67结构较之热带雨林简单,物种不如热带雨林丰富,藤本植物与附生植物仍常见但不如热带雨林茂盛的生态系统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稀树草原68世界工业用木材主要来自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热带雨林69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消费者、无机物C生产者、分解者、气候因素D无机物、有机物、气候因素70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动物是 A一级消费者B二级消费者C三级消费者D四级消费者71年降雨少于200mm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B北方针叶林C温带草原D荒漠72狮子、豹、猎豹、鬣狗、野犬经济出没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B北方针叶林C红树林D热带稀树草原73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河口、海湾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红树林D热带稀树草原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小型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大型动物B通常,幼年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老年动物C通常,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低于植食动物D从利用效率大小可以看出一个营养级对下一个营养级的相对压力75随着生态系统由演替早期向成熟期发展,系统内营养物质循环特点是 A碎屑物食物链的作用增强B碎屑物食物链的作用减弱C生态系统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减弱D枯枝落叶或其他残落物的数量减少7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无关B环境变化对成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C干扰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D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大77生态系统把植物、动物、微生物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 A功能上的统一性B生物学上的一致性C都是生物D都生活在一起78生态系统是 A地理学分类单位B动物学分类单位C植物学分类单位D基本功能单位79在草蝗虫青蛙蛇构成的食物链中 A草是第一级消费者B蝗虫是第二营养级C青蛙是第二营养级D蛇是自养生物80在树蝉螳螂黄雀鹰构成的食物链中 A蝉是二级消费者B螳螂是二级肉食物动物C黄雀是三级消费者D鹰是第四营养级 81在白菜蚜虫瓢虫鸟构成的食物链中 A蚜虫是自养生物B瓢虫是第一级消费者C白菜是生产者D鸟是第三级肉食动物82下列各组生物中,都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A杨树、蘑菇B小麦、地衣C浮游植物、虾D自养细菌、蚜虫83海洋生态系统由河口向远洋延伸,生产力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逐渐减少B温度逐渐降低C含盐量逐渐升高D营养物质逐渐减少84远洋表层比深层生产力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营养物质丰富B温度条件适宜C光照充足D含盐量适宜85海岸带生态系统与远洋生态系统相比,生产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适宜B营养物质丰富C光照充足D海水盐度小86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A海岸带B浅海带C远洋表层D远洋深层87开放度最小的生态系统是 A城市生态系统B农业生态系统C人工林生态系统D天然林生态系统88独立性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A自然生态系统B半自然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89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一般是 A百分之零点一B百分之一C百分之五D百分之十90正在发展中的生态系统,表现为 A净生产量为零B总生产量等于呼吸消耗C总生产量小于呼吸消耗D总生产量大于呼吸消耗91由沿海向内陆延伸,生态系统生物量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A光照逐渐减弱B温度逐渐降低C降水逐渐减少D土壤逐渐贫瘠92属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是 A碳B氧C氮D磷93当农业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等于一时,表明生态系统 A营养物质入不敷出B水土流失严重C营养物质有积累D营养物质处于平衡状态94发展中的生态系统,其物质动态表现为 A输入=输出B输入>输出C输入<输出D有输出输出95工业化农业的特点是 A大量使用商品能源B大量使用有机肥料C能保持土壤良好结构D对化石能源依赖性低96下列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 A煤炭资源B核能资源C森林资源D天然气资源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开放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获得称为 。2开放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丧失称为 。3开放系统中,能量和物质在系统内的转移称为 。4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5首次提出生物地理群落概念的科学家是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和 。7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绿藻和 。8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气圈、水圈和 。10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 。1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高的是 。12在没有受到污染的水域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低的是 。1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14陆地生态系统中固定太阳能的生物类群主要是 。15初级生产量又称 。16在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时间,积累的生物量是不同的,某一时刻生态系统内的生物量称为 。17捉100种动物容易,捉一种动物的100个个体难的生态系统是 。18北方针叶林的分布区位于 。19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占优胜,地上部分不能郁闭的生态系统是 .20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 。21反馈有两种类型,即正反馈和负反馈,生态系统的反馈主要是 。22正反馈的作用常常是使生态系统远离 。23负反馈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保持 。24生态系统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 。25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 。26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的死亡,这种反馈是 。27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它的稳定性也就越大,这一规律叫做 。28适度干扰有利于生态系统的 。29单位面积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干重,称为 。30生态系统的稳定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 。31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 。3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外罩一样,使地表温度上升,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 。3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气体浓度的增加,都能引起温室效应,这些气体统称 。34全球生态问题主要是指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 。35可持续农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 。36可持续农业又称 。37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载体是 。38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浓度逐渐升高的过程,谓之 。39生态金字塔可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的能量、生物个体数量、生物量来表示,分别称之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不能表现为倒金字塔形的是 。40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调节能力 。4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划分是依据其在生态系统中的 。4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 。43受能量转化效率的制约,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44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磷虾、蓝鲸组成的生态系统中,二级消费者是 。45接受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的太阳能的功能类群是 。46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47以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48开阔大洋的主要生产者是 。49远洋生态系统表层生产力高的原因是 。50生态系统中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称为 。51生态系统中以死的动植物或腐屑为起点的食物链称为 。52同化效率是指被吸收的食物与 之比。53生长效率是指营养级n的净生长量与 之比。54林德曼效率是指营养级n的同化量与 之比。55消费效率是指营养级n的摄取量与 之比。56农业上大量施用化肥易引起水体 。57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 。58碳的主要贮存库是 。59氮的主要贮存库是 。60磷的主要贮存库是 。61海洋生态系统的海岸带,主要初级生产者是 。62海洋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生产力高的原因是 。6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64物质周转率率越小,则周转时间 。65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三、简答题1分析比较远洋生态系统表层和深层的特征。2为什么说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类非独立性的生态系统?3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概况。4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地质学大循环的本质区别及各自特点。5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6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7简述生态失调的概念及标志。8简述当前世界不同更新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9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别。10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11为什么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当前全世界关心的重大问题?12简述热带雨林的环境特点和主要分布区。13简述常绿阔叶林的气候特点和植被特点。14简述荒漠生态系统的动植物如何适应干旱气候条件。15简述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初级生产力和较高渔业生产能力的原因。16河口生态系统的盐度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17为什么浅海区的透光度低于大洋区?18简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与消耗。19举例说明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20比较动物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21简述地球表面初级生产力的分布。22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23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24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生物群落内部因素。25简述生态系统发展策略。26为什么说生态系统的调控是无目标的、非中心的自我调控?27如何避免或减轻温室效应的危害?28如何避免臭氧层破坏?29如何避免酸雨危害?30简述温室效应及其危害。31为什么养鱼池中要经常充氧?32简述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对人类社会的危害。33简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34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后果。35简述世界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36简述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途径。37简述生态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关系。38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39简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40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复杂性的关系。41为什么说磷循环是不完全的循环?三、论述题1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2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4试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5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6论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7论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及其调节。8论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调节。9论述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和解决生态失调的对策。10论述世界能源现状和我国能源对策。参考答一、选择题1.D2.C3.D4.D5.D6.A7.A8.B9.B10.A11.D12.D13.D14.D15.A16.D17.B18.C19.A20.D21.A22.D23.A24.A25.B26.D27.C28.C29.A30.A31.A32.C33.B34.A35.A36.A37.D38.D39.A40.A41.D42.B43.A44.A45.A46.A47.B48.D49.C50.B51.D52.D53.A54.A55.D56.A57.B58.A59.D60.D61.A62.D63.B64.C65.D66.D67.A68.C69.A70.B71.D72.D73.C74.D75.A76.D77.A78.D79.B80.C81.C82.B83.D84.C85.B86.A87.D88.A89.B90.D91.C92.D93.D94.B95.A96.C二、填空题1输入2输出3流通4坦斯利(或A.G.Tansley)5苏卡乔夫(或V.N.Cucachev)6非生物环境7化能合成细菌8太阳9岩石圈10分解者(或还原者)11热带雨林12大洋(或深海)13信息传递14绿色植物 15初级生产力16现存量17热带雨林18寒带19荒漠20反馈21负反馈22平衡状态23平衡状态24生产者(绿色植物)25生产者26正反馈27多样性导致稳定性28稳定或平衡29生物量30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上的稳定31生态失调32温室效应33温室气体34人口问题35农业生产经营模式36生态农业37食物链或食物网38富集作用39能量金字塔40越强41功能42物质循环433-5个44磷虾45生产者46植食动物或一级消费费47肉食动物或次级消费者48浮游植物49光照充足50捕食食物链51碎屑食物链52摄入的食物53营养级n的同化量54营养级n-1的同化量55营养级n-1的净生产量56富营养化57人口问题58岩石圈59大气圈60岩石圈61大型水生植物62陆地输入大量营养物质63生物圈64越长65用于呼吸的能量消耗多三、简答题1答:(1)表层:光照充足、生产者多、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多、生产力高。(2)深层:光线微弱、生产者几乎无、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少、生产力低。2答:(1)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大。(2)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资料靠其他生态系统输入。(3)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要运到其他生态系统去。3答:(1)先由绿色植物把太阳光能变成植物体内的生物能(化学能)。(2)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食物网把能量逐渐传递下去。(3)能量在每一营养级都有呼吸消耗,而且,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也不可能全部转化到下一营养级中,因此,能流越来越细。4答:(1)本质区别:地球上没有生物时就存在地质学大循环,是仅包含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循环;有生物参与的地质学循环才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仅包含物理和化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包含有生命活动的过程。(2)各自特点:地质学大循环的特点是速度慢、周期长、范围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点是速度快、周期短、范围小。5答:(1)陆地:大气二氧化碳经陆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经过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另有一部分固定在生物体内的二氧化碳经燃烧重新返回大气。(2)水域: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食物网,经过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水体。(3)水体中二氧化碳和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扩散而相互交换,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参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离开生态系统碳循环。6答:(1)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2)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7答:(1)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阈限而使其丧失自我调节能力时,谓之生态失调。(2)标志:物种数量减少,环境质量降低,生产力衰退,生物量下降。8答:(1)趋势:日益枯竭。(2)原因:全球储量有限,地域分布不均,过量开采和消耗,不能更新。9答: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的数量,单位是:干重g/m2或J/m2。而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数量,表示的是速率,单位是:干重g/m2·a或J/m2·a。10答:(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加上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底地受到海水的侵袭。(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11答:(1)热带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在维持大气二氧化碳、氧气、水分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2)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方面有重要作用。(3)目前,世界上的热带雨林正在快速消失。12答:(1)环境特点:终年高温多雨,无明显旱季;土壤为酸性,养分极为贫瘠。(2)主要分布区:赤道及两侧的湿润区域,包括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非洲的刚果盆地、东南亚的一些岛屿,我国的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也有分布。13答:(1)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少雨寒冷,春季气候温和,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3-8,有霜冻。无明显旱季。(2)植被特点:其组成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结构较雨林简单,物种不如雨林丰富,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仍常见。14答:(1)形态结构适应,如叶小而厚或退化、气孔下陷、有储水组织、根发达。(2)生理适应,如骆驼的体温调节、植物的景天酸代谢途径、啮齿类排出浓缩尿液。(3)行为适应,如动物的白天休息晚间活动、植物的缩短生育期。15答:湿生植物的促淤功能使湖泊湿地得以蓄积来自水陆两相的营养物质而具有较高的肥力,又有与陆地相似的光、热和气体交换条件,并以光合能力强的高等植物为主要初级生产力,因而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使之具有较高的渔业生产力。16答:盐度周期性变化与潮汐有密切的关系,在潮差很大的地方,高潮时把海水推向河口上游,移动了那里的等盐线,相反,低潮时移动了下游的等盐线。盐度的季节性变化也与降雨有关,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通常低盐出现在春、夏的雨季,高盐出现在秋、冬的旱季;而温带水域,由于冰雪融化时产生的淡水,低盐可能出现在冬春季。盐度的季节变化还与蒸有关。17答:与大洋区域相比,浅海区域的透光度是低的。因为有从陆地上来的大量碎屑,也有支离破碎的大型海藻和海草,加上由于营养物丰富而密度很高的浮游生物,它们使光的透射减少至只达几米的深度。18答: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是绿色植物中最多,顶级消耗者最少,从绿色植物到顶级消耗者层层递减。生态系统的能量消耗主要是维持系统内生物的生命活动,通过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活动,使固定于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于环境中去。19答: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假如在一个岛屿上只生活着草、鹿和狼,在这种情况下,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如果除了鹿以外还有其他的草食动物,如牛或羚羊,那么鹿一旦消失,对狼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反过来说,如果狼首先灭绝,鹿的数量就会因失去控制而急剧增加,草就会遭到过度啃食,结果鹿和草的数量都会大大下降,甚至会同归于尽。如果除了狼以外还有另一种肉食动物存在,那么狼一旦灭绝,这种肉食动物就会增加对鹿的捕食压力而不致使鹿群发展得太大,从而就有可能防止生态系统的崩溃。20答: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是营养级内的生态效率。大型动物的生长效率要低于小型动物,老年动物的生长效率要低于幼年动物,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植食动物,恒温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变温动物,变温动物的生长效率却高于恒温动物。21答:第一性生产力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第一性生产力在热带最高,向两极逐渐减少;然而,在任何纬度,当降雨减少时,第一性生产力也要减少,如相同气候带的草原比森林生产力要低些。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应该是热带雨林地区生产力最低的要算荒漠和冻原。在海洋,由于缺少养分,生产力很低,开阔的海洋的生产力差不多与北极的冻原一样。22答:环境因素,如光、温度、氧、二氧化碳、水、营养物质等;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如群落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人为地对生态系统补加能源,如施用化肥、使用机械动力或人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群落结构等,都能影响初级生产力。23答: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如光、温度、氧、二氧化碳、水、营养物质等。六种因素各种不同的组合都可能产生等值的初级生产力,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单一因素可能成为限制这个过程的最重要因素,这个因素的变化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该因素离最适值有多远和它同其他限制因素间的平衡关系。24答: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比较理想的群落中,群落通过叶的层次性和交错排列可以利用全部可利用的日光能,使初级生产力维持在较高水平,如热带雨林。当群落覆盖度低,有效光能透过群落直达地面时,则降低初级生产力,如荒漠地区。在开阔的大洋表层,营养物质的缺乏使浮游生物的密度很低,在这种群落中,在部分日光能都不能被植物截取,其初级生产力也是很低的。25答:使能量输入在现有的物理环境条件范围内,尽可能获得更大量、更多样的有机物质,即力图最大限度地维持复杂的生物量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学特征表现为由P/R>1向P/R=1方向发展;食物网特征表现为由简单向复杂方向发展;营养物质循环特征表现为向更加关闭性方向发展;群落结构特征表现为物种多样性增加,种间联系盘根错节,竞争激烈并导致生态位分化。26答: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是能量和物质在复杂的食物网中流动过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可

    注意事项

    本文(生态学习题(五).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