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统计学课程习题.doc

    • 资源ID:61377885       资源大小:359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计学课程习题.doc

    统计学课程习题汇编第一章 总论一、单选题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该企业全部职工平均文化程度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人口总数B、城市的流动人口数C、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D、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额3、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学生的性别B、学生的年龄C、学生的专业D、学生的住址4、标志和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单位特征的B、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C、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单位特征的5、每个总体单位都具有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如,2000年某市职工总体中有工业职工200万人,则不变标志是( )A、职工B、该市的职工C、工业部门D、职工年龄6、某单位有10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1000,这是( )A、对1000个标志求平均数B、对1000个变量求平均数C、对10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D、对1000个指标求平均数7、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8、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9、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10、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二、多选题1、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 )A、大量性 B、总体性C、同质性D、差异性2、下面哪几个是品质标志( )A、职工人数B、性别C、企业性质D、文化程度 3、下面哪几个是数量标志( )A、职称B、产品等级C、人口出生率D、工资等级4、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这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B、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C、在任何情况下,指标和标志都可以相互对调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5、在工业普查中( )、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6、下列指标中,( )是总量指标;( )是相对指标;( )是平均指标。A、总产值B、人口总数C、劳动生产率D、出勤率E、平均年龄F、废品率G、粮食亩产量H、性别比重7、上述第六题的指标中,( )是数量指标;( )是质量指标。8、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关系是( )A、都可用数值表示B、指标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标志说明总体的特征C、指标值可以用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D、数量指标是根据数量标志得来的,质量指标是根据品质标志得来的9、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 )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10、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基本建设投资额 、岛屿个数 、国民生产总值 、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就业人口数三、填空题某地区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销售收入情况如下图按经济类型分组人均总产值(百元)产品销售收入(万元)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其他经济162.7114.589.31443994.69647.3合计149.93083.991、上表中这些指标是_指标,统计总体是_,总体单位是_,标志是,标志表现是,统计指标是。2、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_、_,其中_是_的成果,_是_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_,具有_、_、_的特点。4、统计工作过程的四个主要阶段是_、_、_、_。5、_是构成_的个别事物,可以是人、物或部门。6、标志是说明_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_的特征。7、变量按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_变量与_变量。8、按标志在总体各个单位的具体表现是否有差异区分,可分为_和_。9、标志按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_和_。10、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和_。四、简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总体单位。2.什么是标志?举例说明其种类。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三大特点?4.试说明统计指标的含义及分类。5.试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6.说明“统计”一词的含义。7.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那几个阶段?8.试说明统计的基本职能。9.什么是变量?其种类有那些?第二章 统计调查一、单选题1、统计调查可以搜集的资料为( )A、全体资料B、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C、只能是原始资料D、不能是次级资料2、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A、调查单位数目不同B、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C、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D、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3、统计调查时间是( )A、调查工作的时限B、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C、调查登记的时间D、调查期限4、城市职工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5、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具体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5、抽样调查按组织的方式不同,属于( )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专门调查D、一次性调查6、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7、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    A、基础环节     B、中间环节     C、最终环节      D、必要补充8、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9、 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10、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填报单位二、多选题1、统计调查中全面调查有( )A、抽样调查B、普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E、重点调查2、普查是( )A、非全面调查B、专门调查C、全面调查D、经常性调查E、一次性调查3、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4、私营企业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每一个私营企业是( )A、调查主体B、调查对象C、调查单位D、调查项目E、填报单位5、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A、全国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E、全国工业企业是调查主体6、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有( )A、人口普查B、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调查C、单位变动成本调查D、全国实有耕地面积调查7、统计报表的特点是( )A、按统一表式和项目填报B、便于完整系统地积累资料C、自上而下逐级填报D、按统一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填报8、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部人口数是总体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C、调查单位是“户”D、年龄是数量标志9、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A、访问法B、登记法C、通讯法D、邮寄法10、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三、填空题1、统计调查按登记时间的不同可分为_与 _。2、调查时间是_所属的时间;调查时限是_的期限,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时间。3、目前,我国统计报表是由_组成的。4、重点调查是一种_,它所选择的重点单位的_在总体全部单位的_中占有绝大比重。5、典型调查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_,另一种是_。6、抽样调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_和_。7、普查的组织形式大体上有两种,即_和_。8、按照普查资料汇总特点的不同,普查可分为_和_。四、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有什么重要作用?2统计调查有哪些分类?3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如何?5. 定期统计报表有哪些恃点?有哪些种类?6. 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7. 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和作用?8抽样调查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几种?9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有何区别?10.为调查某城市居民家计生活状况,试设计一份统计调查方案。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数 2、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界限的确定有时会发生困难,这是由于( )。 A组数较多 B标志变异不明显 C两种性质变异间存在过渡形态 D分组有粗有细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260 B215 C230 D185 4、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产品按等级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5、对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6、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7、对统计总体按两个及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叫( )A简单表 B简单分组表 C复合分组表 D汇总表8、对连续性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6070,第四组7080,第五组80以上。依习惯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四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区分社会经济现象质的差异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E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2、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人口按性别分组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E宾馆按星级分组3、统计表按分组的情况分类,可分为( )A.调查表 B.简单表 C汇总表 D.简单分组表 E.复合分组表 三、填空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和 。2、通过统计分组,使同一组内的各单位保持在分组标志上的 ,而不同组之间具有 。 3、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 分组,也可以按 分组。 4、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 ,其组数等于 。而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 ,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叫 。 5、组距式变量数列根据各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 和 。6、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 和 。7、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 和 。 8、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和 两部分组成。 四、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的内容是什么?简述统计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2、统计分组应遵循什么原则?3、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什么?怎样正确选择分组标志?5、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如何应用?6、什么是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者区别何在?7、如何确定组数和组距?组限的表示方法有何具体要求?8、什么是分配数列?分配数列的组成要素是什么?9、如何编制变量分配数列?10、什么是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其意义如何?11、统计表的编制规则是什么?五、计算题1、某车间40名工人完成生产计划百分数(%)资料如下: 90 65 100 102 100 104 112 120 124 98 110 110 120 120 114 100 109 119 123 107 110 99 132 135 107 107 109 102 102 101 110 109 107 103 103 102 102 102 104 104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再进一步编制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并对工人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2、1998年某地区工业企业销售利润总额资料如下 (万元) : 1102 1052 863 752 2030 1218 1064 725 564 630 2495 1150 1130 1134 1084 770 887 678 2456 628 575 943 880 2305 2357 4324 547 550 789 728 1103 1258 2568 2300 3200要求:(1)按利润总额分为2000万元以上、10002000万元和50010000万元3组。 (2)汇总各组和地区的企业数和利润总额。 (3)把汇总结果编制成一张统计表。3、试为下列题目设计统计表式样:(1)“九五”期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钢、石油、原煤、发电量)。(2)19002000年10年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第四章 统计指标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1995年完成利润100万元,1996年计划比1995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1996年超额完成计划( )。A、104.76%; B、4.76%; C、110%; D、10%2、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3、总量指标是用(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7、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8、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9、对连续变量的分组( ) A、  能进行单项分组 B、  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C、  进行单项式分组,又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D、  以上均不对 10、加权平均数值的大小( ) A、与标志值有关,与权数无关 B、与标志值无关,与权数有关 C、与标志值有关,与权数也有关 D、与标志值无关,与权数也无关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每人平均国民收入 B、生产率 C、每个职工平均工资D、每人平均年龄 E、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2、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 A、百分数 B、千分数 C、系数或倍数 D、成数 E、复名数 3、平均数的种类有( )。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三、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_和_;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_和_。2、结构相结指标是_与_之比;比例相对指标则是_与_之比。3、变异指标的种类有_、_、_和_。4、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_法。5、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_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_指标。6、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它可以派生出_指标和_指标。7、相对指标的数值有_和_两种表现形式。8、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_。四、简答题:1.什么是总量指标?它在统计工作中有何重要作用?2.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有何不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何区别?3.什么是相对指标?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哪些?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哪些?4.什么是平均指标?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5.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7.什么是全距?有什么优缺点?什么是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8.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9.什么是成数?怎样计算成数的方差和标准差?10.什么是偏度和峰度?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五、计算题: 1、某企业10月份生产情况(单位:台):车 间实际产量计划产量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440400650400440700 计算该企业各车间和全厂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2、某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工资情况:按月工资(元)分组企业个数各组工人所占比重(%)400500500600600700700800800以上364452025301510合 计22100    计算该集团工人的平均工资。     3、某企业1992年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800元,1993年计划规定比1992年下降8%,实际下降6%。 企业1993年产品销售量计划为上年的108%,19921993年动态相对指标为114%,试确定:    该种产品1993年单位成本计划与实际的数值。    1993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1993年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或少降低的百分点。    1993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4、2000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甲乙丙1.11.41.51.22.81.5211合计5.54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5、下面为我国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料: 单位:万人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调整数1982年1990年人口总数(万人)其中男5235258904女4930255429 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6、某煤矿可采储量200亿吨,计划在5年中开采全部储量的0.1%,在这5年中该矿原煤实际开采情况如下: 单位:万吨年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实际开采量156230540279325470535根据表列资料(1)计算该煤矿原煤开采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2)指出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7、某车间有100名工人,按工人看管机器的台数多少分组,统计资料如下:看管机器台数(台)人数(人)468105355010合计100根据表列资料:(1)分别用绝对数权数公式、相对数权数公式计算该车间每个工人平均看管机器的台数;(2)确定众数、中位数;(3)计算该车间工人看管机器台数的全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8、某工厂有60名工人,对某种部件装配时间的分组资料如下:按装配时间分组(分)工人人数(人)162020242428283232363640161424105合计60根据表列资料计算:(1)算术平均数(2)众数、中位数和四分位数。9、某流水作业的装配线分四道工序,第一道工序的产品合格率为98%,第二道工序为95%,第三道工序为92%,第四道工序为90%,求平均工序产品合格率。10、某投资银行某笔投资的年利率是按复利计算的,已知前5年的利率为6%,后5年的利率为7%,求这笔投资的十年平均利率。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1. 某企业1996年产量比1995年增加15%,产值增长20%,则出厂价格提高了( ) A. 3.5% B. 5% C. 3.8% D. 4.35%2. 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 )A.年年增长 B.年年下降C.年年不变 D.无法确定3. 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二次差或二次增长量接近于一个常数,则该现象应拟合( )A.直线 B.二次抛物线 C.指数曲线 D.双曲线4. 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5. 报告期比基期劳动力增长10,工资总额增长21,则平均工资增长()   A.11        B.10          C.33l      D.206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和动态平均分析的基础指标是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 D平均发展速度7. 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的增长量( )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8.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9、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10、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 A33次方 B. 32次方 C. 31次方 D. 30次方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增长1%的水平值( ) A.表示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 B.表示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 C.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D.等于前期水平乘以1% E.等于环比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再除以1002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我国历年黄金储备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3.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原材料库存量(吨) 8 10 13 11 9 则该动态数列( ) 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 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 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 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5.、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五、简答题1、什么是时间序列?编制时间序列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时间序列分为哪几类类型?各类型之间有何区别?3、时期序列与时点序列有什么区别?4、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什么是定基发展速度?二者有何关系?。5、简述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不同点。六、计算题1、某建筑工地水泥库存量资料如下:日 期1月1日2月1日3月1日4月1日6月1日7月1日10月1日11月1日次年1月1日水泥库存量(吨)8.147.837.258.2810.129.769.8210.049.56试计算该工地各季度及全年的平均水泥库存量。2、若已知甲、乙两个企业1980年的产值分别为300万元和500万元,1994年的产值分别为800万元和1500万元。要求:(1)分别计算甲、乙两个企业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2)若按各自的速度发展,甲企业从现在起还需几年才能达到乙企业1994年的产值水平?  (3)若要求甲企业在五年内达到乙企业1994年的产值水平,则每年应递增多少?3、某地区1995年底人口数为20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又假定该地区1995年粮食产量为120亿斤,要求到2000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00斤,度计算2000年粮食产量应该达到多少?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4、某企业某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产量(件)逐期增长量(件)累计增长量(件)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件)9500500104.010.0510109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字填齐; (2)计算19941999年间该企业产量的年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速度。5、已知某地区1980年年平均人口数为1250万人,年人均收入为1500元;1999年的年人均收入为7920元,人口资料如下:时 间1月1日3月1日7月1日9月1日12月31人口数(万人)15101530154015501570试计算:(1)1999年的平均人口数; (2)1980至1999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并预测2000年的年平均人口数; (3)1999年与1980年相比人均收入翻了几番?6、某地区1984年国民收入总额为18亿元,19851987年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是2,19881989年国民收入平均发展速度是107,1990年国民收入比1989年增长6,要求:(1)计算19851990年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2)1990年的国民收入总额。7、我国19952001年税收总额如下:年 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税收收入(亿元)6038.046909.828234.049262.8010682.5812581.5115301.38试计算:(1)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2) 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3) 增长1的绝对值;(4) 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增长速度;(5) 用最小二乘法对税收收入建立指数曲线模型,测定其长期趋势。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销售额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00年的销售额将达到什么水平。8、下表是我国19902001年的粮食产量(单位:万吨)年 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粮食产量446244352944265.845648.844510.146661.8年 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粮食产量50453.549417.151229.550838.646217.545263.7试分别用移动平均法和趋势拟合法测定该序列的长期趋势,并说明哪种方法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序列的趋势。9、某企业19911999年的产品销售额资料如下表所示年 份1991199219931994销售额(万元)808387891995199619971998199995101107115125(1) 用三年移动平均法计算趋势值;(2) 用最小二乘法配合线性趋势方程,并计算2000年的趋势值。10、某市汗衫、背心零售量资料如下:月年123456789101112199519961997199810161516172023234

    注意事项

    本文(统计学课程习题.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