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山铁塔.docx
铁塔山铁塔铁塔山铁塔,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东五华里铁塔山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铁塔山铁塔建设于明末,因色青如铁,故称“铁塔”。因塔,山又叫铁塔山,亦称塔山。塔山为一缓坡小丘,海拔高度约60米,铁塔建在该山西南平坦丘顶的中部。历史记载:传说此塔与原东邻“八腊庙”(现已不存)为同期建筑,其时为清康熙四年。盖平县志卷一,名胜篇记载:“铁塔,在城东五里,相传铁塔飞去以石为之”。除县志外,流传较普遍的是为唐建。上述两者说法出人太大均不可信。据考古调查,在此地发现许多辽代勾纹砖,辽代在州城附近建塔之例很多,其塔西五里就是盖州城,即辽之辰州,在辰州外建塔也在情理之中。又砖似铁色,取名铁塔是可能的。因不见唐的遗物,言唐建铁塔无据可查。以后因辽塔毁,又建石塔。从建筑风格看,应为明末清初所建。铁塔山铁塔为石质建筑,实心八角密檐式,通高十点一米。岩石为塔基,其上由塔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塔顶五部分组成。八角形塔座,直径二点五米,高七十七厘米。座又分上、下两层,上层高三十四厘米,下层高四十三厘米。花岗岩石质,每面雕刻莲花,又多见云纹及回形纹。须弥座为八角形束腰式,高二点零三米,八面上均嵌青石质碑,碑身高零点九二米,宽四十厘米。碑文为:南面上横刻“大神金刚”,下刻“辰州书院董士举人囗囗囗经理监修”等文字,西南面横刻“青除灾金刚”,正西面横刻“辟毒金刚”,西北面横刻“黄随求金刚”,正北面横刻“白净水金刚”,东北面横刻“赤声金刚”,正东面横刻“定持灾金刚”,东南面横刻“紫贤金刚”。碑下的莲花座高二十九厘米,碑上刻有莲花座高六十二厘米,碑顶至上莲花座檐高度是二十三厘米。须弥座上建造塔身高一点零三米,八面各雕青石质座佛一尊。坐佛身躯浑厚而庄重,魁伟而慈善。脸方、领圆,耳轮垂肩,口方鼻直。衣服纹理清晰,有明代雕刻艺术特点。雕工精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佛完高四十五厘米,宽二十六厘米。坐佛刻有字,其顺序为,正南刻“爸登哥”、西南刻“张孟竖”、正西刻“李国栋”、西北刻“陈柏”、正北刻“王国杰”、东北刻“王起竣”、正东刻“陈朝元”、东南刻字不清。佛上为一宝盖装饰,雕形如帐而作倦势。每宝盖之上刻有一对飞天,姿势优美生动。坐佛下为束腰双层莲花座。束腰下层为云纹,上为回纹,中为莲花细纹,花上呈现水波纹。塔檐共十四层,高五点四三米。由下向上逐渐内敛,檐上雕饰瓦垅,檐椽雕出圆形瓦当,当面为双凸人字形纹。第一层檐厚十厘米,距第二层檐下方高度为三十五厘米。八个角石檐下皆凿洞,内按方形木椽,为当年修建时挂风铃设施,今木椽已朽折断,风铃皆已不存。第一层檐下,以青石雕刻斗拱檐,为一斗三升式。每层檐间高度不一,每檐面正中皆有一直径为十四厘米的凹圆,为建塔装铜镜设施,今只见圆坑而不见镜。每层檐所用石料质地不同,从下自上为序,一,三,九,十一,十三层檐为泥板岩质,二,四,五,六,七,八,十,十二,十四层为青石质雕成。葫芦形塔刹由花岗岩石质雕成,通高八十四厘米。葫芦正置,亚腰式。下腹高三十八厘米,上腹高四十六厘米,下腹径大于上腹径。葫芦下坐于莲花叶状雕刻装饰上,形若花托,很秀丽美观。远眺石塔,细身俊俏,别具一格,令观赏者赞叹不已,由此不难看出当时能工巧手别具匠心,技艺非凡,反映出建塔者的聪明才智。1984年、1990年,铁塔山铁塔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公布为辽宁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src=" alt="铁塔山铁塔" width="500" height="667" />铁塔山铁塔更多关于“铁塔山铁塔”等全国古塔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建筑网建设通进行查询。< src=" alt="CBI建筑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width="604" height="294" />关注手机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