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_1.docx

    • 资源ID:61521451       资源大小:43.36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_1.docx

    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学会运用列表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了解运用假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和列表中经验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驾驭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加民族骄傲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新奇心和求知欲;增加学数学的爱好。学情分析对于鸡兔同笼问题,只有个别的学生在校外曾接触到会用方程法列式计算。大多数孩子不知道怎么解决,更不要说多种方法解决了。由于方程是学生五年级新接触的内容,所以大多孩子还不习惯用方程解决问题。学生不会主动想到列表。基于学生的状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逐步驾驭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假设的方法有进一步的相识,打算在其次节课体会方程法的优越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尝试、分析中驾驭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难点:理解并驾驭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今日老师带了一件小礼物,猜猜多少钱?猜对了就送给你?老师:这样漫无边际的揣测什么时候能猜到啊?你们不想问我点什么吗?生:在什么范围?老师告知范围老师:刚才同学们每一次揣测实际都是一种假设,假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很多独创创建都是以假设为基础的,假设有对有错,那错误的假设有没有价值呢?每一次假设都会帮我们解除一种错误,使我们离胜利越来越近,只要不断尝试下去就会胜利。今日我们就利用假设的方法共同探讨一个好玩的问题,出示课件。学生一起读出课题。板书:鸡兔同笼2、师:你们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你知道它出自哪吗?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着鸡兔同笼的问题,孙子算经共分三卷,(出示课件),你们知道鸡兔同笼问题记录在哪卷了吗?3、(课件出原题)读题师:那就让我们看看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记录这一趣题的。(出示课件)学生读体,并理解雉的意思,请一位同学译成现代文。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并描述孙子算经的历史,增加数学课堂的文化气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起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热忱。师:哎呀,想想就头疼,那么多头挤在一起好乱啊,怎么解决呢?记得我们数学上一种方法,就是当问题困难不便于探讨时,我们可以先从简洁的问题探讨,待找到规律后再利用规律解决困难问题,你们记起来了吗?这是什么思想啊/这是化繁为简的思想活动2展示情境,尝摸索究(一)出示情景,获得信息1、老师:那老师就把数换小点,看看这类问题有什么规律。课件出示: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为了便于分析和探讨,学生也简单接受,将数目较大的数换成比较小的数,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学生汇报,老师选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板书。还隐含了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鸡腿和兔腿鸡和兔共8只。 鸡和兔共有26条腿。 鸡有2条腿。 兔有4条腿。(二)猜想验证,教授列表法。1、师: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和几只兔?师:在揣测时,我们要抓住哪些条件?师: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想对不还是错?那现在就把你们的猜想填在表格中。:培育学生检验的习惯2、学生汇报:1)、(假如有采纳逐一列表法的)请一个采纳逐一列表法解决的同学汇报,汇报讲出理由(你是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验证后发觉了什么问题,怎样进行调整的也就是调整的方法),并且说一说调整过程中有什么发觉?(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削减一只鸡,腿的总只数就增加2。)还有哪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补充说明理由和发觉的规律。(贴出表格)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请这些同学为他们的方法命名。(板书:逐一列表法)2)、哪个同学与他们的列表方法不同?(汇报,说出是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验证后发觉了什么问题,你的调整策略,在调整过程中有什么发觉?当计算验证腿数多时说明什么?应当怎样调整?相反呢?)还有那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补充调整方法和策略以及自己的发觉。(贴出表格)种不同的列表(1)逐一列表(2)跳动式列表(3)取中列表法4、师:像这样把全部的状况在表格中一一列举出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三)教授假设法1、假设全是鸡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师: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生:不会出示课件师:可笑的是兔子特别调皮,它觉得鸡两条腿走路很可笑,于是就抬起了两条腿,也学鸡两条腿走路了,此时从下面看腿会发生什么改变呢?生:腿会削减师:为什么腿会少呢?生:因为是把里面的兔当成鸡来计算了,也就是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每只兔会少2条退。师;假如比原来总共少了8条退,你能知道有几只兔子了吗?生:4只师:好,现在我们把刚才假设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课件出示: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了两条腿。)师:假设笼子里全部是鸡,这时笼子里一共有几只脚呢?课件出示:8×2=16(条)。师:但实际是几条脚呢?(16条)与实际相比,脚的只数发生了什么改变?课件出示:比实际少26-16=10(条)师:为什么会少10条脚?少了的10只脚是谁的?课件出示:因为把兔当了鸡在算。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少两条腿,把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10条腿,所以会少10条脚,这些脚是兔子的。师:兔子的只数应当怎么算?课件出示:兔有10÷2=5(只)师:那鸡有几只?课件出示:鸡有8-5=3(只)简洁地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索,帮助学生解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不仅能减低题目的难度,增加学生的自信念,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思索问题的逻辑思维实力和口头表达实力。2、板演假设全是鸡的书写过程师:谁能依据我们刚才所探讨得出的信息,利用算式把这解题过程写出来?请同学们试试看。可以两人一组探讨完成。3、学生汇报,老师板演。假设笼子里全部是鸡总腿数:8×2=16(条)脚比实际腿数少:26-16=10(条)脚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条)脚兔的只数:10÷2=5(只)鸡的只数:8-5=3(只)答:笼子里兔有5只,鸡有3只。4、师:我们究竟算的对不对呢?怎么办呢?(回顾与反思的过程)(课件出示:3×2+5×4=26(条)脚,5+3=8(只)。师: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5、师:刚才我们假设笼子里全部是鸡的解题方法,我们叫做假设法。(板书:假设法)通过把解题思路的整理和归纳,向学生渗透什么是假设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驾驭和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6、师:现在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兔,你们会解决吗?(学生独立解题。指名板演。)7、板书:假设笼子里全部是兔总腿数:8×4=32(条)脚比实际腿数多32-26=6(条)脚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条)脚鸡的只数6÷2=3(只)兔的只数8-3=5(只)答:笼子兔有5只,鸡有3只。放手让学生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利用假设法解题,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与巩固对假设法的理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白同一道题用同一种方法可以有不同的思路。8、小结: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对比列表发法和假设法,你们觉得更喜爱哪种方法呢?(得出假设法更具一般性,列表发有局限性)活动3巩固新知,解决问题1、师:现在你有信念解决孙子算经里的问题吗?用你喜爱的一种方法来解题?(课件出示题目)2、自己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沟通,老师巡察。幻灯展示学生解题过程。3、课件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师:我们的鸡兔同笼问题不仅在孙子算经中出现,也曾远渡重洋,传播到了日本,渐渐演化成了现在流传甚广的龟鹤问题出示课件,它和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呢?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并让生说说思路。2、课件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师:生活中随处可见鸡兔同笼问题,看看这道题又和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呢?他们不同之处在哪?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与植树活动。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树,女同学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同学各有几人?分析,解答,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集体讲评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四、拓展延长我们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们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解决的吗?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读一读,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古人的聪慧,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现在的解题方法与古人创建的“抬腿法”相比较,引导学生对祖先赞美,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化,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热忱。活动4布置作业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问题,你能尝试着编一道吗?活动5总结收获师:这节课我们跨越了1500多年的历史,既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数学趣题,又解决了咱们身边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师:你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吗?生:方程的方法。老师:对,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其他方法。今日数学作业是自己编一道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出示课件)其实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同学们擅长思索,大胆猜想,那么数学将会变得很漂亮,你也会因思索而变得更有才智。(出示课件)五、板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定的联系3提高小组合作的实力,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辨别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教学难点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教学用具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掂球嬉戏”感受轻重(一)嬉戏老师介绍嬉戏:嬉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假如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二)老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老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赐予帮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三)小结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辨别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细致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知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二)小组汇报老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情愿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老师:看来你们的感觉特别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推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情愿吗?(一)试验一老师:我看到想参与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要求:肯定不许动,只能看,视察视察 ,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肯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3究竟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二)试验二老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打算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议商议,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2老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3究竟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殊想知道动手试试吧!4老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究竟是轻还是重?5这次为什么许多同学没猜对呢?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肯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肯定轻(三)试验三老师:假如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推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只凭视察,你们能推断吗?2怎么这次有许多同学都不做推断?怎么不发表看法了,有什么困难吗?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视察已经不能推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老师提问(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2)咱们的看法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精确的推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方法呢?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6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相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具、学具打算老师打算一些实物图、剪纸、剪刀,学生打算剪刀、方格作图纸、直尺教学过程一、新课1教学轴对称图形老师出示教科书第100页上面的实物图和一些轴对称的剪纸,让学生视察它们有什么特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这些实物图有“轴对称”的特点然后老师和学生仿照教科书第100页中间的图形用纸剪一剪,让学生视察、探讨剪完的图形有什么特征老师指出:假如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做教科书第100页下面的“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视察进行推断,老师还可以再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视察3教学轴对称的几何图形老师让学生拿出方格纸,根据教科书第101页上面的图画出这些图形,再剪下来折一折,推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然后让学生视察在一个图形中有没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再让学生把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进行比较,比如把等腰三角形和它左边的锐角三角形进行比较,使学生相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条腰两个底角分别相等;而它右边的这个锐角三角形就没有这些特性,不是轴对称图形4做教科书第10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推断,并画出对称轴,还可以让学生简洁地说一说自己推断的理由5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老师让学生拿出直尺,量一量第101页“做一做”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能不能发觉什么规律老师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二、课堂练习做练习五的第16题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推断的,尤其是第4个图,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2第2题,要让学生找出教科书上没有出现过的三个轴对称图形比如说红领巾、量角器、黑板、桌面、电视机等等3第3题,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剪一剪,再说一说剪下的图形绽开后,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知道对称性质在服装等行业中的用处,进而相识到对称性质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4第4题,让学生细致视察、推断,再找出“0”、“8”各有几条对称轴5第5题,先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再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6第6题,指名到前面画,视察学生第1个图怎样画对称轴,第2个图画几条对称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4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1。课标要求:能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经验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教材分析: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和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终阶段。本课时包括整十数除整十数和整十数除几百几十的运算,这对后续学习笔算除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驾驭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这对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的算理及算法已有相识,并能利用学问的迁移过渡到本课的学习。学生的起点,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算本课所学的内容,但却对算理和算法的详细含义及表述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教学目标:1.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驾驭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并能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2.探究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培育语言表达实力及应用实力。3.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念,激发学习热忱。教学重点:驾驭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设想:1.力求每一个活动都具有其明确的目的性。本节课,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思索、去感悟,发觉学问的真谛。用丰富的活动去激发他们参加和学习的热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欢乐中不知不觉的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来。2.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学习任何学问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觉,因为这种发觉理解最深,最简单驾驭,在教学中,老师既给学生独立思索,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又为学生创建小组合作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学问的见解,在与人沟通中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复习数的组成导入:我们每天与数字打交道,看看这些老挚友,你知道它的组成吗?80里面有()个十。80里面有()个二十。120里面有()个三十。200里面有()个十。2.创设情境,复习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小明存了40元硬币,想去买东西,但带着不便利,于是跟妈妈换纸币,可以换成哪些面值的纸币?预设:2元、5元、10元、20元假如都换成5元的纸币,可以换多少张?假如都换成2元、10元、20元的纸币呢?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活动一: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除法1.出示:书包40元笔8元文具盒20元格尺4元老师一共有80元。2.提数学问题,并列示。80÷8= 80÷20=80÷4= 80÷40=3.视察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板书课题。5.小组合作探究算法。预设:(1)因为4个20是80,所以80÷20=4。(2)8个十里面有4个2个十,所以80÷20=4.(3)因为4乘20等于80,所以80÷20=46.小反馈80÷40= 60÷30= 90÷30= 40÷20=活动二:探究整十数除几百几十的数情境:老师现在有160元钱,可以买几个书包?方式:独立解决,汇报方法。活动三:估算60÷20= 120÷40= 420÷60=62÷20 123÷40 421÷6060 ÷18 120÷38 420÷63方式:独立解决,总结估算方法。三、多层训练,巩固练习1请你当小老师300÷5060(为什么错?)600÷203(为什么错?)349÷507(怎样改正?)2.口算挑战赛:每组派1人点将(在其他组里指名1人),各出题考对方,答对又难倒对方者得红旗2面。(可多进行几轮)3.拓展练习:在横线上添0使算式成立8÷4=2 3÷5=6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口算除法80÷20=4(1)20×4=80(2)8÷2=4所以80÷20=4所以80÷20=483÷2048380 80÷20=4教学效果预料:本节课学习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动身,创设学生身边的学习素材,学生会依据实际须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5教学内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2、确定位置的方法。(二)实力训练目标: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主动参加视察、操作与活动;2、训练学生能把思索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沟通和合作。教学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2、比较敏捷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敏捷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法。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学具打算: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教学过程:一、 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去年也就是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胜利放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平安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幻想,让全中国人为之傲慢和骄傲!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快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靠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肯定觉得很奇妙吧!学习了今日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二、 引导探究: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须要物体的位置,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2、假如现在有同学想去看电影,(1)如何找到电影标上所指的位置?(以6排3号为例,指名说,再用课件展示),(2)假如是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座位吗?假如将6排3号记作(6,3),3排6号该怎样表示?(3)从刚才的探讨中,你知道了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须要几个数据吗?这两个数据都代表有肯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排列上有肯定的依次性,这是在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位置。3、指名任一同学: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描述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吗?4、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的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请看题(P126随堂练习)(1)分组探讨:如何找到震中的位置?(2)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到位于东经1130、北纬400的城市吗?你能描述大连的大致位置位置吗?哈尔滨呢?小结: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监测出神舟5号返回舱着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杨利伟的。5、除了刚才谈到的方法以外,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6、示例1:(多媒体展示舰艇图)(1)学生分组探讨问题并沟通;(2)补充问题:你能说出我方战舰2号的位置吗?我方战舰1号呢?你能描述我方潜艇相对于敌方战舰C的位置吗?(3)小结: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一般也须要几个数据?哪几个?(距离和方位角)7、出示广州市地图: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所在的区域吗?广州火车站呢?三、小结质疑: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在电影院找位置,在斗争中确定对方的位置,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或地区的位置,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经常须要确定位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须要两个数据,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不怜悯况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6:本节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相识和驾驭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对亿以内数的相识既是万以内数相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后面学习含亿级数的基础。教材首先呈现20xx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大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人口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计数器拨珠数数相识“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接着教材给出亿以内数级和数位依次表,让学生利用数位依次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概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一边拨数一边数数,体会“满十进一”,培育学生数感,第2题利用两个直观形象的素材,使学生通过想象感受1亿有多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识万以内数的基础,学生平常通过视察和发觉,已经接触过生活中大数乐,具备利用已有学习阅历学习新知的实力,能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索,合作沟通沟通万以内数和亿以内数之间的联系。:1.引导学生在详细情境中感受大数,进一步相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相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驾驭数位依次表,相识数位、数级,理解“位值”的概念,感受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习惯。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相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以及十进制计数法。:利用数位依次表,理解“位值”的概念。: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出示计数器)谈话: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挚友。相识它吗?(计数器)1、复习计数单位:提问:计数器上的个、十、百、千、万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对,计数单位!2、复习“满十进一”:提问:在计数器的某一位上最多能拨几颗珠子?强调:满十进一。3、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及组成:提问:在屏幕的计数器拨出3003,怎么拨?回顾拨法:从高位起,哪一位上有几就拨几。追问:2个“3”表示的意思相同吗?指出:3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大小也不同。二、沟通联系,建构学问谈话: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数,20xx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出示例题图,提问:看到这些数你有什么感觉?揭示课题: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相识。出示北京市人口:138190001、相识计数单位(1)提问:在屏幕上的这个计数器上能表示出北京市的人口数吗?为什么?谈话:看来,要表示出比万还要大的数,计数器要进行拓展。(2)我们一万一万地数,这是2万、3万、4万9万再添一颗珠子就是多少?满十进一,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它是什么?十万!十个一万是十万。接着十万十万地数,二十万、三十万九十万,再添十万,一百万!满十进一,1 0个十万是一百万,现在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两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十个一千万是一亿。(3)通过拨珠数数,我们又相识了几个新的计数单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们之间的关系。(4)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对!满十进一。2、相识数位依次表(1)谈话: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计数单位增加了,数位也相应地要进行拓展。(2)拓展数位依次表提问:依据新增的几个计数单位,说出它们对应的数位?填好后一齐读一读。(3)提问:学了这么多数位,怎么才能很快地记住它们呢?(4)介绍数级:利用数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了便利计数,人们把从右往左数每四个数位分为一个数级。追问:你知道个级包括哪些数位吗?万级呢?亿位等4个数位分为?3、拨数,并说出数的组成谈话:计数单位增加了,数位也进行了拓展,我们再来探讨刚才的数。(1)你能在拓展后的计数器上拨出北京市的人口数了吗?拨之前先想一想,依据以前的阅历,怎么拨?对,哪一位上有几就拨几颗珠子。动手拨一拨。(请你来,一边拨一边说你是怎么拨的拨完后提问;8在哪一位?表示多少?9呢?谁还能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2)西藏人口数:2616300人,一边拨一边说说你是怎么拨的。四川人口数:83290935人,拨好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拨的。(3)谈话:。北京市人口数:13819000包含了几个数级?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说来说说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提问:西藏人口数92560000和四川人口数19250000分别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呢?(4)独立拨一拨河南、新疆、黑龙江的人口数。同桌相互检查拨对了没,相互说说每个数各表示多少个万。提问:细致视察,这三个数有共同点吗?小结:这些数的个级上都是0,是整万数,都可以说成由多少个万组成。4、回顾整理,建构新知谈话:学了这么多有关数的学问,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回顾小结:为了探讨更大的数,我们一起相识了新的计数单位,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还学习了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从右往数,每4个数位分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分为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分为万级,接下来的4个数位分为亿级利用数位依次表我们能计数器上拨出大数,并且知道大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三,练习提升,培育数感下面就用咱们学到的学问,接着拨一拨数一数。1、做一做第1题。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六万数到一百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十万数到一亿。师生一起边拨边数,数完后提问:数的时候要留意什么?2、巩固数位依次表的相识。提问:回顾数位依次表,你能独立地填一填吗?3、感受大数的大小。四、总结收获,课后延长1、谈话: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提问:还有更大的数吗?出示我国总人口数:1295330000人这个数你相识吗?数一数,它是一个12位数,关于它和更多数的学问,我们后面再去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7使学生进一步相识用字母表示及其作用,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1、看到这些字母,你能立即想到什么?课件出示:BTVsoskgNBA同学们能很快的说出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意义吗?说明字母在生活有肯定的地位和作用。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式与方程。(板书课题)复习字母表示数1、结合谈话导入说说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越性?老师:用字母能简明的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探讨和解决问题带来许多便利。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1)填空。(课件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b乘5、6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a乘h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a、b、c、d表示非0自然数,那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2)订正后提问: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须要留意什么问题?3、师生共同总结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留意的问题:(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4、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81页的第一个“做一做”。(2)依据题意写出各式表示的意思。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单价a元,商城第一天卖出m台,其次天卖出9台。m-9表示()m+9表示()ma表示()9a表示()(m+9)a表示()(m-9)a表示()答案:(1)(2)第一天比其次天多卖出的台数第一天和其次天一共卖的台数第一天卖的钱数其次天卖的钱数两天一共卖的钱数第一天比其次天多卖的钱数(或其次天比第一天少卖的钱数)教材第82页练习十六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要求学生自己检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8课时式与方程(1)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留意的问题: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8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通过分类相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过程与方法: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当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第一关:精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其次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二、探究新知:同学们顺当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特别好客,派了许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1、哟,它们长得很相像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分的,你们发觉了吗?

    注意事项

    本文(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_1.docx)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