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谍法实施细则知识竞赛题库_反间谍法实施细则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pdf
-
资源ID:6164264
资源大小:126.4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反间谍法实施细则知识竞赛题库_反间谍法实施细则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pdf
一、填空题(共11题)1“间谍组织代理人”是指受间谍组织或者其成员的()、()、(),进行或者授意、指使他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活动的人。指使 委托 资助2. 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反间谍工作紧急任务的车辆,可以配置()和()。特别通行标志 警灯、警报器3.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时,应当出示()或者()。国家安全部侦察证 其他相应证件4.“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是指:()某项国家秘密的人员携带、存放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可以知悉某项国家秘密的人员,(),私自携带、留存属于该项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不应知悉 未经办理手续5. 专用间谍器材的确认,由()负责。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6. 对涉嫌间谍行为的人员,国家安全机关可以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对违反反间谍法的境外个人,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可以决定()或者(),并决定其不得入境的期限。被驱逐出境的境外个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年内不得入境。不得出境 限期离境 驱逐出境 107. 反间谍法所称“敌对组织”,是指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组织。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社会主义制度8. 反间谍法所称“境外机构、组织”包括境外机构、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和();所称“境外个人”包括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具有()的人。分支(代表)机构 分支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9. 间谍组织和()由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确认。间谍组织代理人10. 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履行反间谍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安全防范义务,未按照要求整改或者未达到整改要求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相关负责人,将约谈情况()该单位(),推动落实防范间谍行为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责任。约谈 通报 上级主管部门11. 背叛祖国、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嫌疑人,国家安全机关可以()、()。通缉 追捕二、单项选择题(共4题)1. 2017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由()公布施行。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家安全部D.司法部2. 下列说法中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效力层级的说法正确的是(C)。A.反间谍法实施细则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出台的司法解释,具有与反间谍同等的效力B.反间谍法实施细则是由国家安全部颁布实施的部门规章,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安全机关均应遵照实行C.反间谍法实施细则是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在实施范围内具有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效力D.反间谍法实施细则只针对于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制定,对其它有关部门无直接约束效力3. 下列关于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表述正确的是(D)。A.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不受任何单位和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干涉B.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独立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C.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不受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干涉D.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不受其他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4.2019年9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A)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反间谍工作地方性规章。A.浙江省反间谍安全防范办法B.浙江省反间谍工作办法C.浙江省反间谍工作细则D.浙江省反间谍工作组织管理办法二、多项选择题(7)1. “敌对组织”由(BC)确认。A.各地国家安全机关B.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C.国务院公安机关D.军队有关部门2. 下列(ACD)行为属于“间谍行为以外的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A.组织、策划、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的B.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C.利用设立社会团体或者企事业组织,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D.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3. 下列(ABD)情形属于反间谍法所称“立功表现”。A.揭发、检举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犯罪分子,情况属实的B.提供重要线索、证据,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得以发现和制止的C.在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工作中,成绩显著的D.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司法机关捕获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的4. 下列(BC)行为属于“资助”实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A.接受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的资助或者指使,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活动的B.向实施间谍行为的组织、个人提供经费、场所和物资的C.向组织、个人提供用于实施间谍行为的经费、场所和物资的D.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建立联系,取得支持、帮助,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活动的5. 反间谍法第二十五条所称“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ABCD)。A.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B.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C.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D.其他专用间谍器材。6. 下列(ABCDE)情形属于反间谍法第七条所称“重大贡献”。A.为国家安全机关提供重要线索,发现、破获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案件的B.为国家安全机关提供重要情况,防范、制止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发生的 C.密切配合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表现突出的D.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表现突出的E.在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工作中,成绩显著的7.反间谍法所称“勾结”实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是指境内外组织、个人的下列行为(BCD)。A.与境内机构、组织、个人共同策划或者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活动的B.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共同策划或者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活动的C.接受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的资助或者指使,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活动的D.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建立联系,取得支持、帮助,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活动的